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冬季以来,气温不断下降,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那么冬季如何养好奶牛,根据经验可总结成10个字: 建、勤、温、湿、精、汁、水、补、防、净,供你借鉴。建一建种牛系谱档案。对牛群分组编号,公牛、母牛分别建立繁殖卡片, 做到交配、产羔有记录,使牛群血缘清楚。二建牛病防治程序。根据当地牛病的流行特点,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有计划地对牛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牛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而这也直接带动了牛养殖行业的发展。但是在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做好牛舍搭建、品种选择、饲料投喂、消毒驱虫等饲养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牛群生长,降低牛群疫病发生概率,切实提高牛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一、消毒凡是采精、输精及与精液接触的一切器械、用具 ,都必须彻底清洗、充分消毒之后存放在瓷盘内 ,用消毒过的纱布盖好待用。消毒方法 :①火焰消毒 ,主要是对金属器皿 ;②煮沸和蒸汽消毒 ,如润滑剂、稀释液 ;③烘烤消毒 ,用电烘箱烘烤金属、玻璃器皿。采精用品 :①假阴道外壳 ;②羊内胎 ;③气嘴 ;④胶塞 ;⑤集精杯 ;⑥白凡士林 ;⑦量筒 ;⑧玻璃棒 ;⑨采精架 ;⑩温度计。化验品 :①显微镜箱 ;②显微镜 ;③盖玻片 ;④载玻片 ;⑤擦镜纸 ;⑥pH试纸 ;⑦血球计数器 ;⑧长柄镊子 ;⑨酒精灯 ;⑩滤纸。稀释用品 :①0.9 %氯化钠溶液 ;②柠檬酸…  相似文献   

4.
养殖业     
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养殖业应做好以下工作:牛 冬痢是牛群中发生的一种严重季节性腹泻,以春节前后发生最多,牛群中一旦暴发冬痢,将会迅速蔓延,病程为7天,死亡率很低,严重影响产奶量。①定状。牛感染后3天发病,—个牛群常在—夜间有20%发生腹泻,粪便为水样,棕色、有腥臭味,呈喷射状排出,  相似文献   

5.
<正>涟源市通过实施特色农产品加工重点县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两个"百千万"工程等一系列农业项目,大力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1.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涟源市的湘中黑牛、蔬菜在湖南省有一定的影响力,湘中黑牛产业通过整合其他农业产业专项资金,落实种公牛投放、扩大基础牛群扶助政策,湘中黑牛基础牛群扩  相似文献   

6.
免疫扩散试验用于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免疫扩散(ID)和改良的微量免疫扩散(MID)试验,对宁沪地区13个乳牛场的1402头黑白花乳牛进行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13个牛群中有3个为无BLV感染牛群;1个为低感染牛群,阳性率为2%;5个高感染牛群,阳性率为21.73%—61.70%。另2个群—血检隔离群和血检追踪群,其阳性率为89.79%和90.09%。所有高感染牛群均有白血病病史,但出血淋巴肉瘤的发病率差异很大。这主要与是否存在对BLV易感的遗传家系有关。ID阳性牛分布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愈大,阳性率愈高。18个月以下的未育成牛阳性率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在牛养殖的过程中,牛口蹄疫病是非常常见的,同时其也有着较高的危害性和极强的传染性,给牛群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阻碍。因此,牛养殖户要对牛口蹄疫病的特点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做好相关的诊断,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治措施,保证牛群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在工作中发现许多非三结合沼气池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造成次年春天难启动甚至酸化,常言道:"三分建池,七分管池",沼气池的管理应做到"四勤",即勤出料、勤进料、勤搅拌和勤检查。现以京津冀地区浇筑10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副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是牛的三大慢性病。牛群如果感染这3种病,传染率高,很难治愈和清除,若全部淘汰经济损失又太大。不过,对染病牛群采用系列卫生和防疫措施,可培育出健康犊牛,从而达到更新净化牛群的目的。一、结核病牛群的净化对从未进行检疫的牛群和结核阳性反应检出率3%以上的牛群,每年应采用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结合点眼进行4次以上检疫;定期检疫判定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正>在工作中发现许多非三结合沼气池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造成次年春天难启动甚至酸化,常言道:"三分建池,七分管池",沼气池的管理应做到"四勤",即勤出料、勤进料、勤搅拌和勤检查。现以京津冀地区浇筑10m~3旋流布料池为例,谈谈沼气池的常年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时,应注意以下3点:①种蛋在孵化器内进行消毒,应避开24~96小时胚龄的胚蛋。②蛋壳上凝有水珠时熏蒸消毒对胚胎不利,应待水分蒸发后再进行消毒。③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反应剧烈,又具有很大的腐蚀  相似文献   

12.
一、消毒分类1.预防性消毒。是根据生产的需要采用各种消毒方法在生产区和牛群中进行的消毒。主要包括:日常定期对栏舍、道路、牛群的消毒.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消毒药等:人员、车辆出入栏舍、生产区内的消毒等;饲料、饮用水乃至空气等的消毒;  相似文献   

13.
正对养殖场来说,牛群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引起牛跛行的蹄部疾病比较复杂,饲养员需要加强对牛群的日常管理,为其营造舒适的饲养环境,避免因牛患病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1蹄叉腐烂疾病1.1发病机理牛肢蹄长时间处于污泥或者粪尿中,蹄叉角质会因浸泡发病;在放牧中碰到碎石子也会引发趾间外伤;削蹄不佳或者装蹄不及时也可能因蹄角质过长得病;另外,在遗传方面蹄质和蹄形不良的牛,也容易患病。此病的病原菌有链球菌、  相似文献   

14.
胡坚 《饲料博览》2021,(2):102-102,105
牛坏死杆菌病在牛群较密集的区域多呈现流行性和群发性。病原坏死杆菌可以引起患牛的腐蹄病、坏死性口炎及坏死性肺炎等,因此要做好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本文对牛坏死杆菌病的常见症状进行简单介绍,让人们对此病的表现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为临床诊断提供强有力依据,并提出相对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使牛群更加健康,为饲养场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坏死杆菌主要通过患牛外部伤口或者口腔内创口进行感染和侵入,一般通过患牛排出的唾液或者粪便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潮湿闷热的环境内存活率较高。为防止牛坏死杆菌病给牛群造成更多的伤害,做好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围栏育肥法所谓围栏育肥就是把待育肥的架子牛,用围栏围在固定的地方饲喂及管理。具体方法是:按每头牛占有4~6平方米面积设计围栏(围栏的材料可以是铁管、木棍、竹子等),高度为1.5米(如图)。一个围栏养牛10~15头,一组围栏4个以上。多的可达十余个到二十几个,根据养牛头数设计。围栏育肥时,喂牛的方法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把精料、粗料、青贮料及矿物质等按照育肥牛体重、膘情、增重指标配制日粮,充分搅拌均匀后倒入食槽,食槽内昼夜有料,任牛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器内24小时有清洁饮水供应。牛只可自由饮水。围栏育肥时的管理方法主要抓好:①精粗青料搅拌必须均匀,以防牛只挑食;②勤观察牛只粪便;③勤观察牛只饱食程度,有无瘪肚牛;④入栏时大小分群,要加强管理,防止格斗顶伤。饲养3~4个月后出现小体重的牛应及时挑出,另行饲喂。  相似文献   

16.
放牛与管理     
<正>离开农村很多年了,但回忆起童年趣事,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村子里放牛。当时村里每家每户都养牛,农闲时全村的人就会自动把牛集合到一起,组成牛群,轮流放牛。一群牛有70-80头,两个人一起放。放牛的时候一般是一个人在前面领路,领着头牛引导牛群的前进方向,另一个人负责在牛群后面赶牛,专门看管那些不听话的、走得慢的、偷吃庄稼的牛。牛群走得快慢,不仅看头牛的速度,更要看后面牛的快慢。牛能不能吃饱,关键看引导者是否把牛领到茂盛的草地上。有时候天气干旱,草长得不好,但是仍然有些老黄牛,照样低头猛吃,一天  相似文献   

17.
新遗传资源西藏瘤牛生态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体尺 ,形态及生态特征 3方面对阿沛甲咂牛 (APJ)、日喀则高峰牛 (LKZ)、樟木牛 (ZMN) 3个瘤牛群体及拉萨黄牛 (LSN)、文山牛 (WSN)、西双版纳牛 (XSB) 3个参照群体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西藏瘤牛具多样化生态类型 ;主成分分析提示选取前 2个特征值作为 2个主成分 (占总信息量的 88.15 % ) ;根据各群体前 2个主成分值计算相似系数并籍此进行聚类分析 ,西藏 3个瘤牛群体与云南 2个瘤牛群体呈交替聚类 ,而拉萨黄牛独立于这 5个群体之外。证实西藏高寒地区存在瘤牛群体 ,并提示西藏瘤牛与云南瘤牛间存在共同血统来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业成为了热门产业,但是养殖户也面临牛患病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本文对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及其危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养殖户应联系相关部门完善牛群的管理制度,优化牛圈的饲养环境,并且按时对牛群接种疫苗和防范牛群病毒性腹泻的防止措施,有效降低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消毒是预防疫病流行的一项主要措施,是杀灭有害微生物的重要手段。家畜消毒工作包括消毒药品和消毒方法。消毒对健康畜禽起免疫、预防的作用,而对发病畜禽可起到消灭病原作用,如对疫源地区的终末消毒;对厩舍、用具等日常性消毒。一、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法①加热消毒法将病死畜尸体、脏器煮沸消毒。②火焰加热消毒法将病死畜尸体、脏器、及污  相似文献   

20.
徐万光 《农家科技》1997,(11):10-10
<正> 1.场地选择与设置。宜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苗床;在南方主要采用双斜面苗床,以南北延长、东西向为宜。2.播种前的准备。①搭棚扣棚:搭好棚及时扣棚,可避免雨水冲刷,还可密闭升温、消毒杀菌灭虫,为形成干燥无毒苗床创造条件。扣棚要求用无滴膜,以利管理、节省劳力。②营养土配制与消毒:营养土按腐熟有机肥、熟土各半的比例配制,肥土碎细过筛混匀,剔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