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Barton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2例,其中掌侧型10例,背侧型2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12例患者术后X线片均显示解剖复位。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7月。3个月后X线片复查证实均达骨性愈合,无可吸收螺钉松动、断裂或退出及感染等并发症。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7%。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Barton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2例.其中掌侧型10例.背侧型2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12例患者术后X线片均显示解剖复位。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7月。3个月后X线片复查证实均达骨性愈合,无可吸收螺钉松动、断裂或退出及感染等并发症:腕关节功能优良事为91.7%。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治疗肱骨小头骨折19例。取后外侧切口,作骨折复位后,用巾钳固定,保持骨折块对位。将带针可吸收线贯穿断端结扎固定,术中避免反复操作,争取1次固定成功。结果:本组19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平均6个月,根据手术外科分会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5例,良4例。结论: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害,无需二次手术,对碎骨片较小无法固定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带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 1 6例 ,随机分为带锁髓内钉治疗组 (简称锁髓钉组 ,n =6 8)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组 (简称钢板组 ,n =4 6 )。统计两组的愈合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术后出现骨痂时间锁髓钉组为 (2 .86± 0 .4 5 )个月 ,钢板组为 (3.35± 0 .78)个月 (P <0 .0 1 ) ;下地负重时间锁髓钉组为 (2 .4 8± 0 .6 8)个月 ,钢板组负重时间为 (3.4 6± 0 .71 )个月 (P <0 .0 1 ) ;完全愈合时间锁髓钉组为 (9.0 5± 3.6 5 )个月 ,钢板组为 (1 1 .0 5± 3.31 )个月 (P <0 .0 1 )。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坚强、负重早、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带锁钢板(ACLP)治疗下颈椎损伤的效果。方法:在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后应用ACLP进行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17例。结果:17例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并在4~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17例中1例钢板固定位置偏斜,2例共3处螺钉位于椎间隙内,余无1例出现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结论:用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植骨的融合程度较高;同时ACLP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外踝或腓骨骨折行钢板内固定,内踝骨折行螺钉或克氏针交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行长螺钉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5例。结果:随访8个月~3a,25例中优19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8.0%。结论:恢复外踝长度、精确复位踝关节和稳定下胫腓联合,对踝关节的稳定和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1例采用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中L4/5节段22例,L5/S1节段14例,联合5例,其中合并椎管狭窄25例,合并腰椎滑脱8例。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月、末次随访的JOA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的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椎间隙高度比值(Interventebral disc height ratio)。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JOA评分、VAS、LL、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充分减压,缓解症状,稳定融合,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复杂闭合Pilon骨折分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6年3月~2011年7月共治疗复杂闭合Pilon骨折34例,分期行手术骨折复位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1~46个月,平均29.6个月,骨折均在3.5~6个月临床愈合.按照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评定结果优15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2.35%.结论 复杂闭合Pilon骨折行分期手术骨折复位固定治疗,可减少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治疗复杂闭合Pilon骨折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PFNA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5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复位情况按Banmgaertner标准评定:优38例,可7例。45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该术式创伤小,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踝关节造影用于治疗急性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医院就诊踝关节骨折患者32例,行踝关节造影术,造影呈阳性者行手术探查,同时行三角韧带修复以恢复踝关节内侧结构稳定性。结果:5例踝关节造影呈阳性患者,手术探查均证实三角韧带存在损伤,术后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17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踝关节造影术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临床效果显著,对踝关节损伤诊断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3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3例,其中86例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DHS组),83例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LPFP组),114例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组)。术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DHS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愈率为90.7%,LPFP组86.7%,PFNA组98.2%,PFN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或0.01)。术后随访,DHS、LPFP、PFNA3组并发症或内固定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2.8%、7.2%、0%,PFNA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DHS和LPF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较DHS和LPFP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Judet支架内固定治疗重症肋骨骨折对促进呼吸功能恢复、降低胸腔并发症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在肋骨骨折病人中按“重症”的标尺选择手术适应证,共40例.按病人意向分别选用Judet支架或可吸收骨钉施行肋骨内固定,将手术病人相应归为支架组(A组,共15例38肋),和吸收钉组(B组,共12例29肋);将拒绝手术者归为对照组(C组,共13例),给予常规方法保守治疗.从治疗后病人血PaO2变化、呼吸痛消逝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日数、骨折愈合时间、继发胸腔并发症率等指标观察比较三组病例的疗效.结果 全组无死亡、麻醉意外、术后感染、骨折不愈合病例,经3~8个月,平均5.2个月的随访,A、B组病例术后均获呼吸痛迅速缓解,呼吸功能迅速改善,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C组明显提前;继发血气胸和肺感染合计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呼吸痛消逝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上A组较B组稍提前(P>0.05).结论 以手术内固定治疗重症肋骨骨折效果显著优于保守疗法;其中以Judet支架固定的效果优于可吸收骨钉固定法,是治疗重症肋骨骨折的最优选择;以“重症”为标尺选择手术适应证,对肋骨骨折选择治疗方案有较好的指征作用,故提倡在临床诊治过程贯彻“重症肋骨骨折”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小针刀微骨折扩新术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胫骨、肱骨骨不连患者运用小针刀于骨折断端进行剥离,形成新的骨创面,利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20例骨不连患者治愈,愈合时间4~6个月,5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小针刀扩新术治疗骨不连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的有效方法,初步应用临床疗效满意,容易被医师和患者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seinsheimer分型V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38例(seinsheimer分型V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4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35例,占92.1%。结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病人术后可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anatmetal尺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多节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12例尺桡骨骨折按AO分型:C1.2型3例,C2.2型9例。采用骨折复位,Sanatmetal尺桡骨髓内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8周。按Anderson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良2例,可2例。结论应用Sanatmetal尺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多节段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57例下肢长管骨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全部患者均采用静力性固定,均随访。结果:157例骨折全部愈合,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有2例骨折迟缓愈合(经加强负重功能锻炼及局部物理治疗后,骨折完全愈合),2例骨折端软组织浅感染(经加强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得到痊愈),2例胫骨骨折术后膝部疼痛伴轻度屈膝受限(于骨折愈合取髓内钉后膝关节疼痛消失,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果评定(采用Johner-W ruh标准):优128例,良23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达96.2%。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能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外结合前内微创入路治疗复杂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后Pilon骨折患者在采用保留关节周围起软组织夹板作用的关节囊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牵引、干骺端撬拨、推顶、植骨恢复关节面完整解剖结构,以距骨关节面为模具,细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骨折复位稳定。通过后内侧切口入路稳定后踝骨折块,通过前内侧微创切口将主力钢板置于胫骨内侧,Mippo技术完成锁钉,结合多枚拉力螺钉形成关节面下镶嵌挤压的多平面支撑固定。结果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估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15例,复位可8例。本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均未出现不愈合、皮肤坏死、内置物外露、感染等并发症;未出现跟腱挛缩、踝关节慢性行走性疼痛。末次随访Bari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6.96%。结论后外结合前内微创入路结合主力钢板加多平面拉力螺钉治疗复杂后Pilon骨折,在保护软组织牵张力和血运、减少内置物容积的同时可完成骨折有效复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腓骨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联合胫骨其它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9例,其中男53例,女46例,年龄25~60岁。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51例,采用腓骨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联合胫骨其它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胫骨其它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得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8.04%(50/5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80%(5/5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50%(42/48),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25%(15/48),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腓骨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联合胫骨其它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3种手术疗法治疗有移位的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51例闭合性掌骨颈骨折并有明显移位者,分成A、B、C 3组。A组21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B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C组11例,采用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针固定。术后均辅以石膏外固定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51例术后随访5~10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A、B、C 3组掌指关节活动度范围分别为(77.8±4.7)、(87.9±3.6)、(89.8±2.7),B、C组优于A组(P〈0.01),B、C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优良率为71.1%、89.5%、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及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针固定治疗掌骨颈骨折固定牢靠、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AO微型钢板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评价其对骨折修复及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Bennett骨折1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以AO微型钢板治疗内固定治疗,术中骨折均解剖复位,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 18例术后全部得到2~8个月的随访,定期复查X线片均示骨折对位对线好,骨折一期愈合,术后4~7个月取出内固定。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评定: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 AO微型钢板治疗Bennett骨折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允许患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是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