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研究不同林龄下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的变化,揭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高生长与林龄变化的规律,为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在科尔沁沙地最早引种地——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人工林中选择10-60a林龄的样地,调查、观测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树龄、树高,并使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树高与林龄有极显著相关性;由于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导致树高连年生长量不同,并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在起始阶段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达到高峰后有一段时间的稳定期,然后逐渐下降直至维持缓慢增长;树高生长量随林龄变化的模型为y=0.546x0.794;树高生长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增长,立地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延长或缩短这种进程,但不会改变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2.
海南西部桉树人工林生长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西部儋州林场选取空间相邻、自然条件相似、不同林龄序列的桉树人工林作为研究样地,通过定点系统监测,分析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生长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胸径4—7月增长较快,7—10月增长最快,其它月份明显减缓。2)1—3a桉树人工林平均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材积年内增加幅度逐渐增加,3a达到最大值,4a较大,5a增长明显减缓。3)林龄显著地影响单株桉树生长,其中3a影响最大;土壤水分、降水极显著影响桉树生长,而气温对单株生长量影响不显著。4)土壤水分随林龄增加而减少,较低土壤水分对桉树人工林生长产生干旱胁迫作用,致使桉树单株材积增加减少,尤其是5a桉树人工林材积增加量减少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桉树人工林冻害情况和指导桉树人工造林,采用样地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闽清县8个乡镇桉树人工林遭受冻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别选择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海拔和不同林龄的桉树人工林为调查对象,开展了环境因子对桉树人工林冻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乡镇桉树人工林受冻害面积表现为云龙坂东白樟白中塔庄梅溪省璜金沙,其中以后垄村、洪安村和云渡村的桉树受冻最为严重;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桉树人工林受冻害程度加重。随林龄的增加,桉树人工林受冻害程度呈下降趋势。可见在闽清种植桉树应选择海拔450m以下的林地,并适当安排好施肥时间。  相似文献   

4.
黄冕林场桉树人工林经营利用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黄冕林场3-5年生桉树人工林进行生长调查,探讨分析桉树经营利用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中,不同林龄和同一林龄桉树人工林之间生长差异明显。不同的立地条件、初植林分密度对桉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等生长影响很大。随着林分密度(标准地样木数)的增大,样木数与生长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随着林龄的增大,这种林分密度负效应就越明显。从财务指标看,随着林龄的增大,总产值、纯利润和NPV均呈现增大的趋势,但IRR却并不如此,而是先增大后减少,在4a时,IRR达到最大值。从年份看,投资回收期为3a。结果表明桉树在广西黄冕林场这样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下,表现适生、速生,且经济效益好,是营造短周期用材林的好树种。但为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注意树种、立地条件和栽培等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不同林龄桉树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信宜市中部山区不同林龄(3 a 生和 5 a 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 统计和分析了桉树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种类组成、结构与分布)和物种多样性(Margale 丰富度指数、 Simpson 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1)3 a 生桉树林下植被共 记录维管束植物23 科 31 属 33 种,5 a 生桉树林林下植被共记录维管束植物 24 科 32 属 35 种,不同林龄 桉树林下植被结构与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乔木幼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均明显不同;(2)林龄对 桉树林下植被丰富度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优势度和均匀度影响较大;随着林龄的增加,桉树林下灌木层 和草本层植被物种多样性均明显下降,其中灌木层下降幅度大于草本层。总体而言,林龄对林下植被的 种类组成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林下植被的结构与分布以及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主要与林地土壤类型、林分郁闭度有关;林下植物的生长发育随林龄对林分郁闭度的改变而改变:不同桉树种类之间及桉树与相思类树种之间林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生物量均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低并不是桉树树种本身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育阶段木麻黄林地土壤的肥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不同生育阶段木麻黄林地土壤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差异不大,土壤中多数微生物的数量和总菌数随林龄增长而增加,放线菌数量和pH值随林龄而减少。土壤各层有效氮、铁、锰、锌含量及贮量随林龄而增多,其余元素有效含量及贮量呈相反趋势,土壤矿质元素全量及其贮量不随林分生长发育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林龄湿地松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秀娟  黄成 《林业科技》2010,35(3):16-18
不同林龄(5、10、15及20年生)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养分(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有效磷(P)、有机质及pH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随林龄增长,土壤速效N(NH4^+-N+NO3^--N)含量呈增加趋势;有效P及有机质含量则随林龄增加而降低,但后者在后期略有增加;土壤pH值随林龄增长先上升后降,几种土壤养分的层次差异均较为明显(上层含量高于下层),有必要施入磷肥和石灰进行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湖南省绥宁县堡子岭国有林场4个不同林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的调查,研究了不同林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阶段杉木林单株各器官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杉木林及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和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树干、树根和树枝在碳累积方面优势较大,成熟林和近熟林的乔木层碳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不同林龄冰砬山落叶松人工林林下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冰砬山落叶松人工林林下灌木层植物种类较少,珍珠梅种群在群落中居于优势地位.草本层物种较为丰富,水金凤在幼龄林、中龄林中优势性显著,成熟林的优势种为林茜草.冰砬山落叶松人工林以地下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地面芽和高位芽,1年生草本植物和地上芽植物较少,林间具有藤本植物,其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华南地区阔叶次生林和桉树人工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发现次生林林下植物123种,分属52科;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102种,分属49科,两者数量上相差不大,相同的有64种。2个生境物种构成不同,次生林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略高于桉树人工林,方差分析显示两者各样方林下植物分布差异显著。2种生境中重要值前10的物种只有3个相同,两者林下植物重要值都集中在前10个物种中,均约占一半。总体上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次生林的相近。  相似文献   

12.
南亚热带桉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桉树林(第2代和第1代)和杉木针阔混交林(10~11 a和5~7 a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南亚热带4种试验林0~100 cm土层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结果表明,在0~100 cm土层,针阔混交林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高于桉树林,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却显著低于桉树林(P<0.05),表明针阔混交林土壤中有效水的贮存容量高于桉树林。受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影响,针阔混交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桉树林(P<0.05)。4种试验林田间持水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4种试验林土壤保水能力基本一致。4种林分凋落物量表现为桉树林Ⅳ>桉树林Ⅱ>针阔混交林Ⅰ>针阔混交林Ⅲ,桉树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桉树速生、短轮伐期的特点,结合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方法,按立地等级差异进行桉树林地的资产评估。充分考虑桉树调查小班的林龄及生长状况,按照经营成本、利息、利润及税收等因素对林木资源价值量及其分布结构进行核算评估。通过应用案例分析,用常规的评估方法对速生桉用材林进行评估不能合理地反映林木资产价值。针对幼龄林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其林木价值,在栽植时至评估基准日期间,林木因快速生长所产生的价值不能体现。而采用“现行市价法”进行评估,是对有蓄积的幼龄林林木资产价值评估的首选方法,可真实反映其林木价值,为桉树林地林权流转提供可靠的依据,在生产实践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三种人工林的结构特征及林分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大岭山桉树、马尾松、马占相思三种人工林进行样方调查,分析了林分结构特征并提出林分改造对策。三种人工林的立木密度分别为1 268,2 232,1 524株/hm2,随着径级的增大,立木数减少。群落种群的频度级分布均为A〉B〉C〉D=E=0。垂直结构明显,层间植物种类多,林下植被丰富。除草本层外乔木层、灌木层和层间植物这三个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比较接近,而且和自然条件下的广东亚热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组成结构基本相符。林分结构特征表明三种人工林受到的人为干扰少,林分改造效果较明显,从演替的角度看,这三种林分有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柳江流域中游柳江县3种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林下草本层、凋落物层、土壤层3个方面研究了不同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桉树林(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lylla)、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林下草本层最大持水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2.12、11.33和8.56 t/hm2;而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的大小顺序为桉树林>马尾松林>杉木林,3种林分间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13.92、9.86和6.82 t/hm2;3种林分凋落物的持水量和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均呈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土壤密度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则相反,均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桉树林毛管总孔隙度和总孔隙度除外;马尾松林和杉木林60 cm土层的最大持水量差异不明显,但均明显大于桉树林,分别为2968.44、2964.03、2585.20 t/hm2;不同林分的林下层持水总量大小顺序依次为马尾松林(2986.86 t/hm2)、杉木林(2982.17 t/hm2)、桉树林(2611.24 t/hm2),其中土壤层的持水量占99%及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省宁明县马尾松和桉树为例,利用高分辨率DEM提取研究区地形因子,综合考虑包括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在内的立地条件和树龄,建立森林生产力估算模型,并生成区域潜在森林生产力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用基于DEM提取的地形因子数据进行森林生产力估算建模,能降低成本,有效提高建模效率;确定树木生长最优树龄后,仅利用立地条件因子就可以建立森林的潜在生产力模型,而两树种建模所需的立地条件因子各有不同;从生成的潜在生产力分布图可得看出宁明县的北部与东部均适宜林木生长,在中部发展林业的条件则相对较差,南部比较适宜种植马尾松,西部适宜桉树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固氮树种对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结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分别在干季和湿季研究了第二代桉树纯林和第二代桉树/固氮树种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结构。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0 10 cm)的有机碳含量、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凋落物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7.77%、41.62%、85.59%、25.38%、19.12%,除土壤有机碳外,其它在统计学上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混交林的细菌生物量显著增加,但其真菌生物量显著减少;同时,混交林的总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相对百分含量在干季显著提高,真菌的相对百分含量却显著降低;但在湿季,除总细菌外,其它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第二主成分轴能明显把第二代桉树混交林和纯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区分开来(p0.05),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细菌相对百分含量和相对较低的真菌相对百分含量。冗余度分析(RDA)表明:凋落物生物量、凋落物C/N、铵态氮、有机碳含量是驱动我国南方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子。此外,壕沟切根试验表明根系及其分泌物可能是第二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碳源。  相似文献   

18.
研究马尾松纯林、桉树纯林和3种不同模式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主成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水解 N、速效 P 和速效 K 皆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 K 则表现相反;在各林分中,桉树纯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 P 含量最高,混交林次之。混交林则土壤全 N、全P 和速效 N 含量总体上大于纯林。马尾松纯林除在浅层土中速效 P 含量最高外,其他养分指标都低于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为桉树纯林>混交林 A>混交林 C>混交林 B>马尾松纯林,表现为桉树纯林养分状况最好,马尾松纯林最差,与针阔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凋落物养分归还能力有关。混交林中种植密度较大的混交林A 养分状况相对较好,表明其养分储存能力较好,消耗较少。而相同种植密度下,混交林 C 的林分土壤养分状况优于混交林 B。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紫茎泽兰对桉树的化感作用,研究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浸出液及枯落物对直杆桉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结合紫茎泽兰对桉树人工林的入侵情况,初步研究了紫茎泽兰对桉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可以成为桉树人工林地上的单优势种群,提高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含水率,但会影响到桉树的健康状况。紫茎泽兰叶片浸出液对直杆桉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化感作用相反,对地上部分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地下部分根系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根系的恢复能力,而枯落物基质浇浸出液对根系的促进效果最佳。在红壤和枯落物基质中,浸出液处理次数与根系生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