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莓黄萎病是一种从草莓根部侵入、在茎叶部分表现发病症状的严重的土传性病害,几乎遍布世界各主要草莓产区,是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该文从病原与传播方式、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草莓黄萎病的研究进展,从农业、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介绍了草莓黄萎病的主要防控措施,以期为草莓黄萎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建平县设施温室草莓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设施温室草莓栽培的种植年限的增加,致使建平县设施温室草莓栽培土传病害日渐加剧,给设施温室草莓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何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地防控设施温室草莓栽培土传病害,是建平县林果业技术人员面临的新问题。为此,文中就设施温室草莓栽培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病害发生可导致棉田缺株减产、纤维品质降低,是影响棉花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准确、及时识别田间危害症状,掌握其发生情况并适时防控至关重要。本文总结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特征、发生情况及传播途径,并结合多年防控经验,提出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包括使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化学防治及检疫等措施,以期为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草莓生产中,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固定的温室大棚的草莓生产中,由于常年重茬栽培草莓,造成土质严重恶化,草莓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等一些土传病害或根茎病害发生严重。使草莓的生产潜力逐年下降。轻者减产30%~50%,重者绝产绝收。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温室大棚的土壤管理,杜绝草莓重茬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草莓灰霉病为浙江草莓主产区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研究探讨发生流行与监测防控技术,对于综合防控病害具有重要意义。几年来调查试验结果表明,草莓灰霉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叶片、花序和果实均可发病,发病率分别为4.5%、3.7%和21.1%,以果实侵染危害重,发病高峰期为2月下旬到草莓采收期,也为病害防治关键时期。初步探明设施环境、栽培品种、管理措施等与病害发生关系,制定了草莓灰霉病的预测预报方法,提出了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方法。集成研究了农业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示范与应用,综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草莓炭疽病是浙江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探明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与监测防治技术,对于科学防控该病害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定点监测和调查研究,探明了草莓炭疽病的侵染与发病、发生流行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此制定了草莓炭疽病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了田间发病调查、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等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病害流行趋势综合分析预测方法,集成了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设施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职工群众依靠种植设施草莓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但是种植过程中,由于大棚湿度较大,温度较高,很容易引起草莓多种病害发生。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设施草莓常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积累草莓病虫害防治经验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8.
辽西北地区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辽宁省大规模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草莓生产在辽西北地区的建平县已小有规模。据统计,至2011年5月,建平县的设施草莓的面积发展到1500多亩,每亩(667m2,下同)地的经济效益都在3。5万元,设施草莓生产已成为建平县的主要设施农业生产项目,草莓生产形势喜人。但是,设施草莓栽培是一项在封闭条件下的生产,为病害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设施草莓栽培的一些病害尤其是灰霉病防治已成为设施草莓栽培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设施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设施草莓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草莓产业发展,对草莓不同生育期主要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草莓苗期病害主要为炭疽病、蛇眼病、根腐病和黄萎病,其中以炭疽病发生最重,发病严重田块的病株率高达3 2.4 3%,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的草莓苗期各病害发生程度不同。草莓结果期病害主要为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和黄萎病,以灰霉病和白粉病发生最为严重,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草莓结果期各病害发生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灰霉病是上海市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为有效防控该病害,保障草莓产品质量安全,以崇明区大棚草莓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大棚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描述了发病症状,总结了发病规律、发病因素,并从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设施草莓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让 《现代农业》2011,(11):33-33
自2010年起,辽宁省大规模开展了设施农业的开发。设施草莓生产在辽西北地区的建平县已初具规模,据统计,至2011年5月,建平县的设施草莓的面积发展到1500多亩,每亩地的经济效益都在3—5万元,设施草莓生产已成为建平县的主要设施农业生产项目.草莓生产形势喜人。但是,设施草莓栽培是一项在封闭条件下的生产.为病害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设施草莓栽培的一些病害尤其是灰霉病防治已成为设施草莓栽培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设施草莓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草莓安全品质,避免农药残留污染,保证食用安全,针对设施草莓生产现状与实际问题,结合国内外的新技术研究成果,总结设施草莓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分别从技术模式、防控目标、关键技术、效益分析、适用规模与主要投入品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关键技术包括农业生态防治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草莓枯、黄萎病是长丰县草莓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常年发病株率在20%-40%,严重年份达80%以上,是近几年困扰草莓扩大生产的重要原因,给当地产业结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莓农生产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为了深入研究我县草莓枯、黄萎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本人通过实地调查,并通过走访霉农及农业专家,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县草莓枯、黄萎病严重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草莓作为集果用、菜用于一体的经济作物,是一种经济效益高、便于集约化管理的果菜之一,在辽西北地区发展较快。草莓病毒病是一种危害草莓生产程度较重,损失较大且防控较为困难的一种病害。随着生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推广,组培脱毒育苗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但是,在露地或者小拱棚草莓栽培中,病毒病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病害,加强草莓病毒病的防治,是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玉田县农福缘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合作社设施草莓生产基地,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合作,集成农业物联网、种苗脱毒、高温土壤消毒、工厂化育苗、高垄栽培、水肥一体化、生态防控以及设施草莓生产精确感知、精准控制、精细操作、智能管理等关键技术,挖掘"京香"系列草莓品种增产提质潜力,实现节本降耗、提高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草莓黄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是近几年影响、困扰草莓扩大生产的重要原因。由于草莓为多年生植物,在同一块地里连续多年种植后.致使土壤中病菌大量积累.加之品种抗病性下降、田间管理不善等因素影响.导致草莓黄萎病发病率逐年加重.已成为草莓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7.
为发展绿色食品草莓,根据江苏省设施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生产实际,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提出设施草莓土传病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防治原则与策略、选择抗病品种与无病种苗、选择育苗田及设施栽培园、加强栽培管理、太阳能高温还原消毒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草莓生产苗繁育期间易遭受炭疽病、枯萎病、黄萎病、生理性病害、蚜虫、蓟马等多种病虫害危害,对草莓成苗和壮苗都构成较大威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虽然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但由于育苗周期长,用药频繁,极易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病原菌和害虫产生抗性等问题。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不仅可避免以上问题的产生,还可以提高病虫害控制效果,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19.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上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研讨该病的发病流行动态与防治技术,对科学防控此病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定点系统监测和调查试验,探明了草莓白粉病的侵染与发病、流行规律与主要影响因子,制定了草莓白粉病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了田间发病调查、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等观测方法,提出了综合分析预测和模型预测相结合的病害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方法。同时,为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研究探讨了农业防治、生态调控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并进行了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20.
系统介绍了在新疆兵团组织开展的设施草莓基质栽培生产实践中取得的技术成果,包括种植技术、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技术、精细管理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内容,为实现日光温室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