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苹果加工品种的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苹果加工品种瑞林、瑞丹、瑞星为试材研究了发育过程中不同品种苹果果实中糖积累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瑞林以积累果糖为主,成熟果实的果糖含量占总糖的53.58%,葡萄糖占24.85%;瑞丹以积累果糖为主、其次是蔗糖,2者分别占总糖的45.52%和35.39%;瑞星是蔗糖/果糖积累并重型品种,蔗糖含量占47.94%,果糖占总糖的46.65%。瑞星蔗糖积累早于其他品种并呈持续上升趋势,而瑞林果糖积累开始早,蔗糖积累缓慢。各品种蔗糖含量与酸性转化酶活性呈负相关,瑞星的酸性转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其他品种,而瑞林则表现出较高的酸性转化酶活性。发育后期各品种蔗糖含量升高与酶的净合成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个蓝莓品种果实中糖酸组分及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日光温室内栽培的4个蓝莓品种果实中糖、酸的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获得分离良好的色谱图,糖的回收率为98.85%~101.90%,有机酸的回收率为100.08%~101.20%;果实中的糖包括木糖、果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果糖含量17.38~31.29 mg/g,葡萄糖含量16.94~31.87 mg/g;果实中有机酸包括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以柠檬酸为主,其次是苹果酸,柠檬酸含量4.669~7.446 mg/g,苹果酸含量0.218~1.170 mg/g。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甜种、荸荠种和冰糖种白肉枇杷以及宝珠、大叶杨墩和大玫瑰红袍红肉枇杷成熟果实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组成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肉枇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红肉枇杷,且以蔗糖为主(占60%~70%),其次是果糖(20%~30%)和葡萄糖(9%~11%),而红肉枇杷中3种可溶性糖的含量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肉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显著高于红肉枇杷,而葡萄糖则相反,但果糖占总糖的比例在2类枇杷中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实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US-synthetic)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US-cleavage)活性均低于红肉枇杷,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则比较接近。2类枇杷果肉蔗糖代谢酶的净活性均为负值,但红肉枇杷酶的净活性较低。研究认为,蔗糖代谢酶活性与2类枇杷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组成差异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63份龙眼种质资源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了解龙眼种质资源果实糖分组成及含量特点。【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龙眼种质资源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94.14 mg·g-1,占总糖的62.5%;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接近,分别占总糖的19.3%和18.2%;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变异系数为25.0%~25.5%,蔗糖与单糖比值为0.75~4.83;总糖含量与甜度值、蔗糖与总糖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0.82**),果糖与葡萄糖含量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斜率为1.060 5,R2=0.958 3);根据3种糖占总糖的比率,将63份龙眼种质资源分为2个类群5个组群,不同组群间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占总糖的比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龙眼种质资源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由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组成,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蔗糖含量最高,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接近;63份龙眼种质资源分为糖组成特征明显的2个类群5个组群。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早熟温州蜜柑品种的兴津(Okitsu wase)和普通温州蜜柑品种的银山(Silverhill)为材料,分析了果实的糖及有机酸成分。用液相色谱鉴定糖,用羧酸分析计鉴定有机酸。以上两品种果实的取样时间每次均隔半个月。在9月至翌年3月这一成熟期间进行。 经分析,两品种果实的果汁和果皮中,主要糖类是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早熟温州蜜柑的果汁中蔗糖含量在糖的组成中占最优势,随着成熟而显著增加,果糖和葡萄糖含  相似文献   

6.
无籽西瓜果实不同部位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研究三倍体无籽西瓜不同部位糖含量,对6个红瓤和1个黄瓤无籽西瓜品种果实不同部位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红瓤西瓜整瓜贮藏60d后的损失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籽西瓜品种之间果实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差异明显。果实不同部位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有很大差异,中间部位大于近皮部。3个无籽西瓜品种整瓜室温贮藏60d后不同部位的果糖和总糖损失率为20%~80%,葡萄糖损失率为10%~60%,蔗糖损失率为1%~25%。红瓤无籽西瓜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之比约是5∶3∶1,黄瓤无籽西瓜约是6∶3∶1。  相似文献   

7.
以9个主栽枣品种的干果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不同枣品种果实中主要糖分及其含量,旨在为枣品种品质评价、品种选择及开发利用方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枣干果中的主要糖组分由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及鼠李糖、木糖及半乳糖的混合物(简称"鼠木半")组成,多数糖组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品种间均表现为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鼠木半",阿拉伯糖在所有品种中均未检出;蔗糖是构成枣干果总糖的主要组分,果糖是构成枣果实总糖的次要组分,葡萄糖再次,"鼠木半"和山梨醇所占比例不大;不同品种间糖组分含量差异显著,"灰枣"和"蛤蟆枣"的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属于高糖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11个不同品种(系)的黄肉猕猴桃为研究材料,测定其不同品种(系)黄肉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可滴定酸、维生素C、糖组分等指标,为选育优良黄肉猕猴桃品种(系)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所选11个品种(系)的黄肉猕猴桃单果质量为41.35~120.28 g;果形指数为0.73~1.33,平均值为1.1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73%~13.76%,平均值为10.41%;可滴定酸为1.13%~2.26%,平均值为1.45%;可溶性糖为6.70%~8.15%,平均值为7.66%;维生素C含量为25.63~124.16 mg/100 g;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为16.95~60.40 mg/g。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得出"奉黄2号"的综合指标表现优异,是比较理想的黄肉猕猴桃品种(系),可以作为江西省内黄肉猕猴桃品种(系)推广和新品种(系)培育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9.
苹果可溶性糖组分及其含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32个苹果品种为试材,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其成熟果实的可溶性糖组分进行测定,并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溶性糖含量(SS),利用频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明确苹果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含量水平及其分布和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苹果中的可溶性糖以果糖为主,其次是蔗糖和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最低,约4/5的品种蔗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含量;含量离散度山梨醇葡萄糖蔗糖果糖;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TSS和SS均服从正态分布,去掉个别拖尾品种后葡萄糖含量和山梨醇含量也呈正态分布;果糖含量与甜度值之间、TSS与SS之间均存在极显著一元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450和0.8797;TSS、SS均存在关于其他指标的多元线性模型,且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10.
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的积累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东魁、荸荠种、水梅为试材,研究了杨梅果实发育与糖积累及其关系。根据杨梅果实大小的增加将果实发育大致分为3个阶段,呈双“S型”曲线动态变化:第1阶段(约盛花32d前)果实纵、横径增长最快;第2阶段(32-63d)果核发育硬化,果重增加明显;第3阶段(63d至成熟)果实进入快速增长高峰,果重迅速增加,光合产物在果实中迅速积累。杨梅果实中积累的糖主要是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仅占总糖的1/4,蔗糖含量在发育初期和中期都较低,盛花52d后开始快速积累直至果实成熟,东魁高于水梅、荸荠种;葡萄糖和果糖变化大致保持同步,第1阶段较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第3阶段迅速积累达到最高,与蔗糖积累基本保持一致,成熟时东魁与水梅较荸荠种高且相近。杨梅果实中酸性转化酶(Ivr)与中性转化酶(Nvr)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幼果早期最高,中期降低后维持较低活性直至成熟。品种间pH值变幅相似,果实发育第1阶段最高,第2阶段降到最低,转色后上升。相关分析表明:果实发育动态与蔗糖、葡萄糖、果糖的积累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果实横径的增加与果实糖积累组分中蔗糖的变化2者间相关性最大(r=0.93255**)。  相似文献   

11.
以66份枇杷种质资源成熟果实为试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可溶性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枇杷种质成熟果实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果糖含量最高,平均39.49 mg ? g-1 FW,山梨醇含量最低,平均为3.03 mg ? g-1 FW。4种糖组分的变异系数为29.50% ~ 71.95%,并且山梨醇 > 蔗糖 > 葡萄糖 > 果糖;果糖含量11.01 ~ 63.98 mg ? g-1 FW,占总糖的19.01% ~ 67.83%;葡萄糖含量5.29 ~ 37.53 mg ? g-1 FW,占总糖的7.18% ~ 41.63%;蔗糖含量1.10 ~ 55.92 mg ? g-1 FW,占总糖的1.44% ~ 69.72%;山梨醇含量0.64 ~ 11.90 mg ? g-1 FW,占总糖的0.88% ~ 12.21%。不同种质资源成熟果实的糖分构成存在差异,果糖/葡萄糖为1.12 ~ 3.62,果糖/蔗糖为0.27 ~ 43.85,蔗糖/葡萄糖为0.05 ~ 8.75;聚类分析结果将枇杷种质资源分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差异显著的2大类5个组群,综合分析认为枇杷种质资源糖积累类型可分为果糖积累型、己糖(果糖 + 葡萄糖)积累型和蔗糖积累型。  相似文献   

12.
可溶性糖成分及其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龙眼荔枝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规律,以“华农早”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杂交F1代68株单株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该群体果实可溶性糖组分与含量,并进行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龙眼荔枝杂交后代果实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67.66 mg/g,占总糖含量的51.79%;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接近,分别占总糖含量的22.15%和24.82%。杂交群体的不同糖组分均表现为衰退变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广泛分离,变异系数分别为25.16%、22.15%和33.69%。蔗糖/单糖0.48~3.05,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之间、总糖含量与甜度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F1代有的单株总糖含量超过170 mg/g,且甜度值超过170,具有高糖特性,为龙眼优质品种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白沙枇杷品种‘宁海白’和红沙枇杷品种‘大红袍’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进程中果实糖含量、蔗糖与山梨醇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果实发育与糖积累进程基本相似,蔗糖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不大,山梨醇含量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果糖与葡萄糖是这两个品种积累的主要糖,90%左右的果糖与葡萄糖是在成熟前3周内积累的;两个品种间果糖含量差异较大,‘宁海白’的果糖含量比‘大红袍’高约 1/3,而葡萄糖含量仅高8%。转化酶、SS分解活性和SDH的变化趋势基本类似,都是幼果期较高,此后随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到果实发育后期又转为上升直至成熟;SS合成活性和SPS活性变化与前面几个酶的变化趋势不同之处是成熟时的活性又有所下降。‘宁海白’的转化酶、SS分解活性均高于‘大红袍’,特别是果实发育后期的酸性转化酶活性远高于‘大红袍’,而SDH活性是‘大红袍’略高于‘宁海白’。以上结果表明,枇杷品种间糖含量的差异与其代谢酶的活性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龙眼品种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12个龙眼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品质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果实品质和糖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果实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大,分别为6.1~15.1g和12.2%~23.0%。可食率最高为双孖木(71.4%),最低为沙梨木(56.2%)。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龙眼假种皮的主要糖类,但不同品种这3种糖的比例有较大差异,根据单糖与双糖的比例,可将不同的龙眼品种分为3个类型:蔗糖积累型,还原糖积累型和中间类型。龙眼假种皮中的有机酸含量较低,为1.46~3.46mg/g,主要有苹果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奎尼酸,不同品种有机酸的含量和比例有一定的差异。龙眼假种皮中也有较丰富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维生素C),约占总酸的12.4%,不同品种维生素C含量有较大差异,储良最低(0.13mg/g),罗伞木最高(0.65mg/g)。  相似文献   

15.
以红、黄、白3种瓤色的西瓜品种为试材,研究测定了不同瓤色西瓜品种中功能性成份的含量.结果表明:西瓜瓜瓤番茄红素含量在0.273~4.026 mg/100g FW;瓜氨酸含量在0.479~1.360 g/kg FW;维生素C的含量在1.141~4.720 mg/100g FW;红瓤和黄瓤西瓜蔗糖含量在5.342~6.937 g/kg FW,果糖在45.526~63.747 g/kg FW,葡萄糖的含量在13.761~32.380 g/kg FW.西瓜果肉中果糖最多,葡萄糖次之,蔗糖最少.蔗糖和果糖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瓤色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瓤色、番茄红素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瓜氨酸含量与瓤色、番茄红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糖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GA3 诱导的单性结实‘宁海白’白沙枇杷糖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花蕾期GA3 0.5、1.0 g·L - 1处理诱导的单性结实‘宁海白’无核白沙枇杷的糖积累与代谢特性。结果表明: 两种浓度的GA3 诱导的无核枇杷中, 其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糖的含量均低于正常有核果, 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其中成熟时处理与对照之间各种糖的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浓度GA3 处理后, 果实中蔗糖代谢酶( SS、SPS、转化酶) 、己糖代谢酶(HXK、FRK) 和山梨醇脱氢酶( SDH) 等的活力均低于正常有核果, 并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上述结果表明, GA3 诱导无核, 导致果实糖代谢酶活力的下降, 是无核枇杷果实含糖量下降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甜瓜育种课题组自行培育的黄肉H86、清白肉Q94、白肉B99、橘黄肉J149和绿色肉L168这不同肉色自交系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酸性转化酶(AI)及中性转化酶(NI)等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并对甜瓜果实糖积累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H86果实蔗糖合成酶活性与蔗糖积累量紧密相关,30d蔗糖含量到达峰值,属蔗糖积累型;Q94果实内高水平的酸性转化酶活性对葡萄糖、果糖积累以及促进果实形态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属还原糖积累类型;B99整个发育期蔗糖合成酶活性、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酸性转化酶活性和中性转化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花后25d活性均处于首位,属蔗糖积累类型;B99幼果期葡萄糖含量较高,蔗糖积累量在果实整个的生长发育期内都保持上升趋势直至成熟,果糖积累量与蔗糖合成酶活性及中性转化酶活性相关,该自交系品种属于蔗糖积累类型;J149果实内葡萄糖和果糖均在花后25d时开始积累直至成熟,成熟时葡萄糖含量居于首位,果糖合成升高与中性转化酶活性上升有关,属还原性糖积累型;L168成熟果实内蔗糖含量居于首位,果实内酸性转化酶活性和中性转化酶活性的变化对甜瓜果实品质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属于蔗糖积累型。  相似文献   

18.
8个杂交柑橘品种的糖酸组分含量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8个新兴杂柑品种的糖酸组分及甜酸风味特征,为柑橘的品质评价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的糖、酸组成及含量,并以甜度值、甜酸比、糖酸比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83.78~127.66 mg·g~(-1),蔗糖占总糖的41.54%~64.60%,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接近。总酸质量分数6.28~10.70 mg·g~(-1),其中柠檬酸、苹果酸、莽草酸含量分别占总酸含量的45.58%~88.06%、7.84%~53.22%和1.14%~9.59%';春香'091沃柑'的苹果酸含量较高',黄美人'的莽草酸含量最高',红美人'的总甜度、甜酸比和糖酸比均为最高。以甜酸比、糖酸比对各品种品质评价排序较一致,固酸比偏差较大。【结论】'黄美人'明日见'甘平'的糖以己糖与蔗糖的形式共同积累,其余以蔗糖为主';春香'和'091沃柑'的苹果酸和柠檬酸比例相近,其余以柠檬酸为主。建议以甜酸比或糖酸比为杂柑类品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以20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枣果实中的主要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属蔗糖积累型;总糖及各组分糖的含量在不同品种果实间存在显著差异,所测品种中‘新郑灰枣’总糖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不断积累,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是果糖、葡萄糖的积累,白熟期之后以蔗糖积累为主。枣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奎宁酸和琥珀酸,其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属苹果酸优势型;总酸及各组分酸的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彬县晋枣’总酸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总酸及苹果酸、奎宁酸和酒石酸含量不断增长,柠檬酸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间无显著差异,琥珀酸含量在白熟期低,且与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极显著,而脆熟期和完熟期之间无显著差异。糖、酸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酸与苹果酸和奎宁酸,总糖与蔗糖,果糖与葡萄糖,苹果酸与总糖和蔗糖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与果糖和葡萄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总酸与果糖、酒石酸与熊果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汪浩 《中国蔬菜》1989,1(1):27-0
将两个西瓜品种(Cliarleston Gray和Jubilee)于收获时测定一次糖和有机酸的含量,禁后贮藏于0°、7°、16°、23°和27℃温度下,于第14天和第19天再分别测定一次糖和有机酸的含量,贮藏在0℃条件下的西瓜,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其余温度处理的西瓜,上述物质含量降低。品种Char—lesion Gray含蔗糖3~4轴,果糖2~3%,葡萄糖1.0~1.5%.品种Jubilee果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蔗糖和葡萄糖.苹果酸是两个品种的主要有机酸,贮藏温度对苹果酸含量的影响很小,于23°和27℃条件下贮藏的西瓜,其柠檬酸含量降低,但在较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