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型新对虾Metapenaeus intermedius Kishinouy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是我国新对虾属中个体最大种类,一般体长10—14厘米,体重20—50克,大者可达16厘米、重达60克,虾体肥壮,肉质鲜美。  相似文献   

2.
彭德民 《海洋渔业》1988,10(3):120-121
<正> 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亦称拟独角新对虾,俗称砂虾、泥虾、土虾,我国东南沿海和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之东西岸及西巴基斯坦沿海等均有分布。也是商品虾类之一。一般体长9.5~13厘米,体重13~35克,它在福建沿海繁殖季节是5~9月。据有关资料报道,印度曾于1974年进行人工繁殖,并有实验规模的养殖,在国内有关人工育苗及其养  相似文献   

3.
浅谈短沟对虾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lcatus de haan),俗称花脚虾、黑节虾,台湾称熊虾。体有浓淡相间的棕色斑纹,附肢紫红色,额角侧沟只到头胸甲中部。这种虾性情温和、感觉迟钝、群体分散,是对虾属中个体较大者,体长一般为15~21厘米,体重60~130克。具有个体大、食性杂、生命力强,生长快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去年,对虾发生流行性病害,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作者对上海地区9个养虾场多年定池测定观察,搜集了中国对虾 Penaeus orientalis 在低盐度(2‰~15‰)养殖池内体长和体重增长的资料,从而得出:从仔虾到成虾可分为三个生长时期,即前期为第一生长高峰期,中期为高温生长过渡期,后期为第二生长高峰期。其体长生长速度前期为1.10±0.40厘米/旬,中期为0.54±0.07厘米/旬,后期为0.62±0.12厘米/旬;体重增长速度9~10月间比7月间明显,8月间增重较缓,但7月上中旬的增重率最高。根据生长规律的特点初步提出了饲养管理上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荣成县近海700里左右的沿岸,每年春季的大潮汛期间是捕获对虾亲体的好汛期.此时的雌虾平均体长18.5厘米,体重82.4克,性腺重量可占体重的15%左右,其性腺发育进入Ⅲ期,这样的对虾个体适于作人工繁育虾苗的亲体.多年来,荣成县水产部门对于亲虾的选择、运输及暂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技术经验. 对于亲虾个体必须进行严格选择,其主要条件是:①肢体完整无损,个体活泼,体表无寄生物;②虾体长18厘米以上,性腺饱满度好,用肉眼观察时,性腺体清晰可见,呈棕黑色或深绿色,并充满虾体背部、头胸部至腹部第六节末端;③虾体表面颜色及性腺体  相似文献   

6.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 de Haan)属对虾科、新对虾属,俗称中虾、基围虾、沙虾等,是新对虾属中个体较大的种类,体长7.5~16.4 cm,体重可达50g。该虾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离水存活时间长、肉质鲜美等优点,养殖100~120天,体长可达8~10cm。本文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和测量270尾雌性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建立了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殖群体的平均体长、体重、性腺重及肝脏重的统计值,并利用抱卵量、抱卵指数等生态学参数建立性腺发育模型。结果表明,雌虾体长在6.5cm~11.4cm之间,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0.021L3.343;观察到最大抱卵量为6...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以茂名市的渔业资源为基础,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广东茂名重要海虾品种斑节对虾进行无水低温长途运输初步探究,实验结果可为斑节对虾无水保活长途运输的进一步探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用虾斑节对虾从市场购买,购买时挑选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的个体(避免购买软壳虾或正蜕壳的对虾)作为实验用虾。斑节对虾平均体长(13.5±0.5)厘米,平均体重(31.5±1.5)克。  相似文献   

9.
飞跃发展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喜欢栖息于水草、藻类繁茂的场所,因此在我国的广东、台湾两省称之为“草虾”;日本人叫它“牛虾”;是对虾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雌虾体长可达30厘米,体重逾250克。体表有棕色和暗绿色相间的横斑,腹肢基部外侧呈鲜黄色。国内自然分布,以海南岛和台湾沿海较为多见;是人工养殖虾类的优良品种之一。台湾养虾的企业化,约仅有十年历史;但是斑节对虾养殖却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当时渔民在靠海岸的沙质壤上建塭,实行遮目鱼、斑节对虾和独角新对虾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之一,与我国常见的淡水青虾(日本沼虾)同属于长臂虾科、沼虾属。其雄虾最大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600克,雌虾体长25厘米,体重200克。由于该虾具有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食性广泛、生产周期短以及口味好、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独角新对虾俗称砂虾,体色运明,常带淡褐色砂粒斑点,在天然水域中成虾个体长在9—13厘米。体重为10—15克/尾。商品虾重量为每斤30—50尾比常见的淡水青虾个体大3—5倍。该虾是福建省沿海地区传统的稻田养殖品种。由于对虾壳薄体肥、肉嫩味美,故是优质的食用虾,深受当地的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2.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 de Haan)隶属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新对虾属(Metapenaeus),俗称麻虾、虎虾、花虎虾、泥虾、基围虾、沙虾、芦虾、土虾、蚕虾或红爪虾,简称刀虾,其个体大小在新对虾属中居中,体长75—164mm.体重4~50g.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和东南亚各国沿海,  相似文献   

13.
<正>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应激反应往往是导致虾病暴发的重要诱因,养殖者须增强应激防控意识,强化应激防控措施。2014年4月开始,我们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滨州市利捷水产养殖基地,开展利用黄河水配兑地热深井水设施养殖凡纳滨对虾研究,12月经专家测产验收,对虾单茬单池平均产量144.9千克,折合6.59千克/米2,平均体长11.7厘米,平均体重19.22克/尾,2015年3月该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张贤 《科学养鱼》1995,(5):32-32
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技术(一)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是一种大型长臂淡水大虾,大量出产于印度太平洋区域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原产地雄虾最大个体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600克,雌虾体长25厘米,体重200克。据测定虾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0.5%,脂肪含量1.9...  相似文献   

15.
2个凡纳滨对虾群体仔虾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凡纳滨对虾二代群体自交、选育家系(♀)×引进SPF(♂)群体杂交,通过自然交配和人工培育获得2个仔虾群体,待仔虾长至体长0.8~1.0 cm时,随机选取60万尾放养于3口0.133 hm2的对虾养殖高位塘中,密度150万尾/hm2,其中二代仔虾2口塘,杂交仔虾1口塘.投喂"恒兴"牌饲料,相同的养殖环境和管理措施,养殖30 d后,每隔10 d进行一次生长测定.结果表明,杂交仔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高于二代仔虾,体质量和体长的总生长率高于二代仔虾,抗应激能力强于二代仔虾,较二代仔虾均匀;在40 d的观测期内杂交仔虾体长的绝对增长量为4.49 cm,二代仔虾为3.66 cm,提高22.68%,杂交仔虾体质量的绝对增长量为3.73 g,二代仔虾为2.20 g,提高69.55%,杂交仔虾生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用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作为人工感染实验的毒种来源,对中国对虾幼体及仔虾进行了人工感染研究,结果表明HHNBV通过水体浸浴不能感染健康的中国对虾卵,幼体及仔虾;但可通过投喂感染健康的中国对虾仔虾,使其发病死亡,死亡的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  相似文献   

17.
<正> 为摸清东吾洋内湾东方对虾、长毛对虾活动规律,先后在6月4日和6月15~16日于东吾洋内湾放流经暂养的东方对虾苗17万尾(体长2.5~7.5厘米)和长毛对虾苗700多万尾(体长1厘米)之后,宁德地区、霞浦县水产局和闽东水产所在霞浦对虾基地进行两种对虾的标志放流试验。从9月5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lcatus De Haan),由于它体形与斑节对虾较相似,故在雷州半岛西部沿海的渔农群众常误称为斑节对虾。本种分布于我国南海、北部湾,资源较丰富,尤以雷州半岛西部的产量最多,主要栖息水深为20—50米、底质为泥沙或沙泥的海区。性情温和、感觉迟钝,群体分散。产卵期为3—6月。它是对虾属中个体较大者,体长一般为150—210毫米、体重为60—130克,在虾池中收捕的最大个体体长240毫米、体重达300克(而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的体长一般为130—180毫米、体重为40—80克)。目前市场上的销价高于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具有个体大、食性杂、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1970年台湾省引进了生长快、个体大、食杂性的淡水长脚大虾,俗称泰国虾,这是淡水虾类中最大的一种虾,也是我国南方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它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最大个体体长达60厘米、体重1.5公斤;一般的雄虾体长40厘米,体重0.6公斤;雌虾体长25厘米,体重200克左右。  相似文献   

20.
克氏原螯虾幼虾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克氏原螯虾幼虾进行培育,即克氏原螯虾从破膜再经3次蜕皮体长到0.9~1.0cm后(即仔虾离开母体后)进行培育,经22d培育试验,幼虾体长平均从1.0 cm增长到3.0 cm,体重平均从0.012 g增重到1.64g.采取两种培育方式(即繁殖池原池培育和幼虾池培育),其成活率平均分别为75.6%和7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