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茶叶学会第五届第三次理事扩大会于2000年4月29日至30日,在庐山山南———星子县秀峰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共43位同志到会。会议主要内容:(1)有机茶产业化经营学术交流;(2)制订学会工作及活动计划;(3)发展新会员。省政府秘书长王飚到会看望了全体人员。省农业厅副厅长刘极灿同志围绕“促进我省有机茶产业化发展”,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并认真吸取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和“有机茶工程”建设各协作点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对学会为全省有机茶生产的发展而展开的工作表示满意,对已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刘副厅长勉励大家,要在开创我省茶叶…  相似文献   

2.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机茶则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茶叶。为加快我省的茶叶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江西决定自 2 0 0 0年起在全省一些主产茶区实施“有机茶工程” ,严格按照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建设有机茶生产基地。然而 ,有机茶园的害虫发生与为害 ,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如何利用茶园有利的生态环境 ,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控制茶园害虫 ,使之为害控制在造成经济损失水…  相似文献   

3.
有机茶开发现状有机茶的生产始于本世纪 80年代的斯里兰卡 ,此后世界各茶叶生产国如印度、坦桑尼亚、日本、肯尼亚等也开始了有机茶园的建设和开发。中国的有机茶生产始于 90年代初 ,1990年 6月 ,荷兰有机食品颁证组织到浙江临安进行有机茶认证考察 ,拉开了中国有机茶生产开发的序幕 ,到 1999年底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各大产茶区共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2 5个 ,有机茶面积上万亩 ,年生产加工有机茶达80 0t。江西省是我国有机茶开发较早、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相当的有机茶生产销售基础。我省首家AA级绿色大鄣山茶连续四…  相似文献   

4.
<正>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0年在我省正式启动实施,经过一期工程的建设,我省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根本性转变。为了巩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一期的建设成果,实现森林资源增长与质量提高,改善生态环境和民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林区稳定和应对气候变化,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延长天保工程期限,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期限为2011—2020年。实施范围为除西安市城五区外的全省102个县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省"有机茶工程"项目的进行,快速改造低产茶园,提高产量和品质.2000年3月开始,遂川县针对低产茶园面积大、单产低、品种老化、大面积换种改植缺乏资金等实际情况,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茶树低位嫁接换种技术改造低产茶园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1 前言虽然有机茶生产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我省有机茶生产近几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婺源县的大鄣山茶自 1996年 4月获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美国国际作物改良协会颁发的OFDC、ODIA、IMO有机食品证书以来 ,有机茶园面积从 1996年的 0 3万亩发展到目前的 1.2万亩 ,产量从 1996年的不足10t增加到 1999年的 768t,销售收入从几十万元提高到 2 70万元 ,预计 2 0 0 0年将达到 150 0t。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我省计划于“十五”期间在遂川、浮梁、金溪、修水等地大力发展有机茶。可是我省有机茶在管理、开发等方面还没有…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于1998年12月14日发出"关于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乙烯雌酚的通知".通知说"为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防止滥用激素类产品,经研究决定,自1999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使用‘乙烯雌酚'、‘乙烯雌酚注射液'.同时重申,禁止所有激素类及有激素类样作用的物质做为动物促生长剂使用,请各地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8.
频振式杀虫灯在茶园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茶园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和发展有机茶生产的新路子,遂川县有机茶工程实施协作组于2003年6月份从河南汤阴引进PS--15Ⅱ光控型佳多频振式杀虫灯5台,分别于2003年至2005年应用于汤湖狗牯脑茶场3个分场茶园.试用面积15hm2,品种为狗牯脑小叶种,分为5区,每区3hm2,试用区树高80~100cm,树幅80cm左右,树龄为8年,单行条栽种植,坡地等高梯田茶园.  相似文献   

9.
"复壮"即为恢复其原有的优良生产性能和品种特征.祁连县实施牦牛"复壮"工程以来,牦牛存栏由2000年的15.68万头,增加到2006年的17.40万头,良种牛比例由不足10%上升为35.3%,个体生产性能也有了一定提高,"复壮"取得阶段性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养羊生产增长较快,2000年绵羊存栏达到231.3万只,其中小尾寒羊200万只,小尾寒羊是我省肉用绵羊生产中的最佳母本品种,大力发展小尾寒羊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但由于在科技投入方面比较薄弱,小尾寒羊的各项生产指标和经济指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生产潜力未能发挥.如果通过科技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会使我省小尾寒羊生产水平和整体效益大大提高.为此,实施了“小尾寒羊肥羔羊生产配套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11.
1 以"煤"代"柴"加工茶叶的意义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脉腹地,境内自然环境非常适宜生态有机茶生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茶叶生产作为山区的重要富民产业来抓.到2006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已达到10万亩,其中通过无公害认证的茶园面积达5万亩,通过有机茶认证的茶园面积近5000亩,2006年实现产量1000吨,产值1亿元.根据规划,到2010年茶园面积将达15万亩,产量2500吨,产值2.5亿元.  相似文献   

12.
莒南县涝坡镇农民李纪军喂养了60多头肉牛。经常遇到管理技术和销售方面的困难,利薄且风险大。2007年他加入了拥有近千户社员的裕祥养牛合作社。当年净收入10万元。李纪军对记者说:"多亏了合作社产前提供信息做‘红娘'、产中技术指导当‘保姆'、产后包销成‘货郎'"。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5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迎奥运,‘京饲杯'饲料生产安全知识竞赛"在北京举办.这次竞赛活动由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和<饲料与畜牧>杂志社主办.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一代杂交蚕种微粒子病发生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图表1).第一阶段是1980~1995年,我省家蚕微粒子病处于低发期.从蚕种生产历史上看,这15年是我省蚕种生产发展最为迅速,蚕种生产量最大时期,尤其在九十年代初期全国家蚕微粒子病大暴发,"微防"形势不断恶化情况下,我省的微粒子病发生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最高年份毛种淘汰率仅为1.66%,"无毒率"高,蚕种质量稳居全国前茅.第二阶段1996~1999年,是我省家蚕微粒子病暴发期.年毛种淘汰率都在10%以上,1998年甚至高达15.48%,检验无毒蚕种比例急剧下降,全省没有一个"无毒"场,微粒子病在我省的流行呈"遍地开花"之势.第三个阶段为1999年以后,我省家蚕微粒子暴发的态势得到了基本控制,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0年我省蚕种生产淘汰率从1996~1999年平均12.17%下降到3.25%;2001年全省"无毒"比例已达71.04%,比1996-1999年的平均水平上升了15个百分点,重点产区"无毒"蚕种比例已达80%以上.这阶段我省形成了"三控一严"(即控制胚种传染、控制桑园虫害、控制环境污染和严格管理)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全省建立了严格的预知检查体系,桑叶叶面消毒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山毛峰是我国传统名茶,其"状似雀舌,白毫显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冲泡后,雾气凝顶,清香高长,汤色黄绿,滋味鲜浓,回味甘甜"的风格,深入国内外友人的赞赏.1955年,产于歙县的"黄山毛峰"就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6年又入选为国家礼茶.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产销体制、消费市场变化等原因,黄山毛峰受到冲击,产品质量下降,声誉受损.特别是从2001年7月起,欧盟对进口茶叶实施新的商检卫生棕准10种农药允许残留量比此前标准严格10~20倍,使茶业经济面临更大挑战.面对新世纪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黄山市政府提出把黄山市建设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的目标.本文就如何创建黄山毛峰有机茶基地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规范处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是关系到预防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产品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的重大民生问题,为防止类似2013年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发生,遏制病死动物违法案件发生,我省从2012~2018年,集中优势资源,连续7年开展了"打击非法处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专项整治暨‘蓝盾行动'",并以此为平台,通过充分利用国家、省出台相关无害化处理政策,总结往年"蓝盾行动"工作经验,不断丰富和调整"蓝盾行动"内涵,逐步摸索和形成目前我省病死动物监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茶是当今时代的世界性饮料。我国是茶的祖产地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人体健康的关注 ,消费者对无污染 ,无公害、纯天然的有机茶需求日益巨增 ,做为我省最大的茶叶产区 ,面临世界茶叶消费新趋势 ,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为此笔者就我市生产有机茶问题谈几点认识。1 我市发展有机茶优势1 1 具有得天独厚发展有机茶的生态环境据调查 ,我国 10 0多万公顷茶园中 ,约有一半以上茶园处于远离城镇的山区 ,而我市地处皖南山区 ,树林覆盖率高 ,约有 70 %左右茶园位于深山老林之中 ,这里空气清新 ,水…  相似文献   

18.
我省有机转换茶园须注重土壤及肥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由于肥培管理未跟上 ,造成茶园生机不旺 ,茶树生长势不强 ,导致单产低 ,如浮梁县平均亩产 34 5kg ,有的地方更低 ,平均仅 2 6 5kg。这类茶园只要对其土肥逐年进行改造 (加强管理 )即可达到有机茶园的标准 ,我省存在较大面积的这类茶园。虽然 ,婺源县的有机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但在全省其它茶区发展有机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信随着我省有机茶产业化工程项目的启动 ,全省有机茶生产将有一个长足的进展 ,为茶业的再一次产业革命提供了契机。2 我省茶园的土壤、肥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2 .1 茶园的土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我省茶园土壤属典型的亚热带红壤 ,红壤约占总面积的 66% ,存在红壤地的共性 :土壤有机质贫缺 ,质地粘重 ,土层浅薄 ,土壤酸性严重 ,土壤季节性干旱严重 ,营养元素贫化和比例失调等缺点。2 .1.1 土壤有机质贫缺经对我省低丘红壤茶园有机质含量的调查结果 ,含量不到 1%的低有机质土壤占 5 7% ,超过 2 %的高有机质土壤不到 10 % ,其中 ,赣青茶区土壤普遍贫瘠 ,有机质含量低 ,而婺绿茶区 ,建园早 ,土壤熟化程度大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2 .1.2 土壤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19.
松云白尖有机茶是湖北省宜都市三山农贸有限公司云台观茶场生产的有机绿茶。该茶从2001年到2014年连续14年获得中国茶叶研究所有机茶认证中心或北京五岳华夏管理技术中心的有机茶认证。14年来公司发挥茶场独特优势,着力打造有机茶品牌,使企业综合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松云白尖有机茶运作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2009年5月2日《现代快报》国际社会版报道题为"英国警方遭遇‘乌龙'事件警犬倒戈攻击警察"的文章,具体案情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