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柿叶精油的影响因素,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对萃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最佳工艺条件为,100 g柿叶在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温度50 ℃、CO2流量20 kg/h、萃取时间2.5 h,得率为3.1 %.用超临界CO2萃取柿叶精油比水蒸气法蒸馏的柿叶精油得率提高了55 %,萃取物纯度高,有浓郁的柿果香味,色淡黄.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与微波处理技术相结合萃取柚皮果胶,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对柚皮果胶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用量5 g、微波辐射功率450W、萃取时间15 min、萃取压力8.5 MPa、萃取温度40℃和CO2流量12 L/h时,果胶的平...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辣木籽油工艺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初步研究了SFE-CO2辣木籽油工艺,探索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CO2流量等主要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工艺参数筛选。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30MPa,温度50℃,时间3h,CO2流量23L/h,SFE-CO2辣木籽油效果最佳,且SFE-CO2辣木籽油工艺流程简单,无溶媒残留,品质好,纯度高,外观清亮,过氧化值0.431meq/kg。  相似文献   

4.
根据摩擦焊工艺的要求,设计了石油钻杆摩擦焊机液压系统.该系统采用电液比例技术实现压力的闭环控制;采用双液压泵结构来满足不同阶段对流量的不同要求.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玫瑰精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0 MPa,温度65℃,粒径250μm,CO2循环流量25 L/h,此条件下玫瑰精油的得率可达到5.225 7%。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粒径、流量、温度、压力。试验还在萃取釜中布置了气体分布器。实验结果表明,在小粒径的条件下气体分布器可以更加有效的增加精油的得率,且不会影响到萃取釜中流体的流动速度。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的中林美荷杨、欧美杨107号及毛白杨三倍体进行的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中林美荷杨的插穗以取枝条的中部最好;充足的水分供给及腐殖土改良圃地土壤可以明显提高中林美荷杨扦插生根率和苗高生长量;在欧美杨的扦插育苗中,有机肥作底肥比腐殖土改良圃地土壤的效果更好;施有机肥对毛白杨三倍体扦插育苗效果明显;3种杨树与在原产地相比均表现为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7.
基于列车电空制动机的联调实验台,开展了分配阀的迟滞现象试验分析。采集了几组迟滞试验数据,利用二次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从拟合后的曲线和函数关系式可以初步判断制动、缓解和保压时的压力差值与目标压力值的变化关系,为分配阀的设计及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试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3种引进速生杨树扦插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中林美荷杨、欧美杨107号及毛白杨三倍体进行的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中林美荷杨的插穗以取枝条的中部最好;充足的水分供给及腐殖土改良圃地土壤可以明显提高中林美荷杨扦插生根率和苗高生长量;在欧美杨的扦插育苗中,有机肥作底肥比腐殖土改良圃地土壤的效果更好;施有机肥对毛白杨三倍体扦插育苗效果明显;3种杨树与在原产地相比均表现为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马尾松×木荷异龄混交的试验结果和造林技术,分析和揭示了珠江流域南热带季风气候区马尾松低效防护林采取异龄混交木荷改造后的林分结构、生物量、凋落物、土壤理化性质、林地涵养水源和固土功能以及林分生长量等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全面评价了马尾松×木荷异龄混交林的综合效益,为低效马尾松防护林改造提供了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效果,开展了杉木与木荷、杉木与闽楠以及杉木与木荷、闽楠混交造林试验。10年生的试验林研究表明:3种混交林中,杉木木荷闽楠混交林中的杉木、木荷和闽楠生长量均最大,而且与其它2种混交林对应树种的生长量差异显著;杉木木荷闽楠混交林总蓄积量最大;杉木木荷闽楠混交林土壤通透性比其它2种混交林强,肥力更好。  相似文献   

11.
王帅军  辛颖  刘念  王梦  金彪 《森林工程》2013,(3):100-104
喷头内部特殊的结构形成细水雾,不同结构的喷头产生的细水雾属性也不同。通过fluent软件,对比分析喷头内部流道和结构参数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的喷头,对喷头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表明,该喷头结构简单,得到的射流有较大的轴向动量和径向动量,适合灭火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植保机械扇形喷头雾滴粒谱较宽、雾滴粒径均匀度较差等不足,基于射流和撞击流耦合作用原理,提出一种新型喷头结构方案,以改善喷头雾滴粒径均匀性和雾滴谱。【方法】采用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光敏液相固化成型(SLA)工艺,选用C-UV9400立体光造型树脂材料,制造出喷头终端喷孔出水口形状相同、出水口孔径d_1=1 mm、切槽角α=30°的扇形喷头和新型对冲喷头;利用喷头雾化性能测试系统检测2种喷头的雾滴粒径和雾滴分布情况,使用分布跨度评价雾滴粒径均匀性。【结果】在距喷头终端喷孔出水口100 mm处,喷施压力在0.3~0.8 MPa范围内变化时,扇形喷头和新型对冲喷头的分布跨度分别在1.65~1.82和1.07~1.23之间,分布跨度小表明雾滴粒径均匀性好、雾滴谱窄,且从测得的雾滴分布图发现,新型对冲喷头的雾滴分布较集中;当喷施压力大于0.6 MPa时,扇形喷头雾滴粒径变化趋向稳定,而新型对冲喷头雾滴粒径随喷施压力增大还能不断减小,表明新型对冲喷头具有调压范围宽的良好调压特性;撞击后会形成较大雾滴,较大雾滴并有一定速度具备较好的穿透性能和抗飘移能力;为使喷头达到较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建立了喷头雾滴粒径多项式回归模型,为喷头选用提供依据。【结论】基于射流和撞击流耦合作用的对冲喷头具有雾滴粒径均匀性较好、雾滴谱较窄、调压范围宽和抗飘性较强的特点,可为开发精准施药植保机械装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以细水雾灭火技术应用于贮木场火灾为背景,针对常见的压力式单回路细水雾喷头进行结构改进,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仿真与模拟,选取最优的第二级雾化机构的孔径大小,通过对比压力云图、速度云图和密度云图评定喷头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增加二级雾化机构的喷头可以在射程、雾粒的均匀度方面提高细水雾质量,使细水雾更好地适应贮木场火灾的特点,提高其灭火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Pro/E的植保喷头参数化设计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植保喷头试验研究特点,分析其参数化设计流程,依据影响喷头性能的规律选择和确定喷头可修改的结构参数,利用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Pro/Toolkit开发出植保喷头参数化设计模块,从而满足植保喷头试验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喷雾干燥法制备改性食用微晶纤维素粉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改性食用微晶纤维素溶液进行二流体和高速旋转盘式喷雾干燥试验,研究了改性食用微晶纤维素的喷雾干燥特性,获得了改性食用微晶纤维素的经济运行的优化喷雾干燥工业化条件和获取细粉的优化喷雾干燥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组培洗瓶机的水力洗涤工艺进行了研究,论证了水力洗涤方式完全可满足组培洗瓶的要求,确定了水力洗涤各参数对洗涤效果的影响程度,并获得了水力洗涤主要参数的较佳范围,为设计组培洗瓶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背负机通过泵压供药替代风压供药 ,结果表明 ,供药均衡、稳定、药箱无残留药液 ,丰富了背负机性能 ,作业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8.
脉动发动机排放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种不同燃烧室体积的脉冲发动机在小、中和大油门开度三种供油条件下测定其排放物。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但所有情况下脉动发动机在喷管末端处排放物中的有害化学成分HC含量都为0(小于100ppm),CO含量都不超过2×10^-2%;燃烧室体积变化对排放物中CO和HC含量无明显影响,说明在脉动燃烧过程中CO、HC的生成与声学结构关系不大;当油门开度适中时喷管内任何位置排放物中的HC和CO含量也几乎为零;油门开度较大时远离喷口喷管内的CO含量较高,但接近喷口位置处的CO含量又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曾凤云  郝力 《林业科技》1998,23(2):30-32
森林泡沫灭火枪是以轻型泵为动力,将森林泡沫剂与水混合后迅速变成泡沫。直接用于灭火的喷泡工具,主要由接口、接头、喷嘴、枪体等部分组成。野外灭火试验表明,该枪灭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the thermoplastic flow behavior of steamed wood flour was investigated. First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steamed Japanese beech flour flowed out of the nozzle under compression at high temperature in a thermal flow test with a capillary rheometer. The effects of the steaming temperature, steaming time, compressive press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wood flour on the thermal flow temperature were examin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higher the steaming temperature and compressive pressure, the lower the thermal flow temperature. Also, the thermal flow temperature of the sample steamed at 200°C for 20 min became lowest and increasingly higher over time. Furthermore, the thermal flow temperature became linearly low with increasing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ample under 15%, whereas it became essentially constant over 15%. It is clarified that compressive press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as well as the steaming conditions profoundly affect the thermoplastic flow behavior of steamed wood flo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