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油玉米作为一种新兴的优质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家禽的饲养试验中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高油玉米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含油量在6%~8%的高油玉米的产量与普通玉米已不相上下,其它农学性状也相近。随着玉米育种技术的进步,新的高油玉米品种不断出现,甚至一些品种开始进入国际饲料市场,已获得注册商标的有:TopCross(r)、Optimum(r)等品种。在美国,高油玉米种值面积从1993年~1997年增长了600万亩,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特用玉米品种(U.S.FeedGrainsCouncil1998),我国的高油玉米种植与…  相似文献   

2.
随着玉米市场的高速发展,玉米的用途将严格限制玉米的特殊品质。为满足市场和工业、加工业对玉米的的特殊要求.高油玉米育种已显得格外重要。高油玉米以其独有的高脂肪、高蛋白质、高赖氨酸等高营养品质和高经济价值居禾谷类之首,是油、粮、饲、草兼用型作物。而通常高油分又和降低产量相关.为此,本文用选育高容重高油玉米杂交种来弥补高油分带采的产量损失。希望为高油玉米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7个高油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时期生育指标及产量性状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春油30生育期最短,播种至成熟为122d;高油115生育期最长,播种至成熟为137d;蜡熟期收获,高油298和高油6号的地上鲜重水平较高,分别达到91000.0kg/hm2、76000.3kg/hm2。完熟期收获,春油30子粒产量最高,达到9230.8kg/hm2,春油6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8.17%。高油298、春油6、高油6是当地高油玉米生产较为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高油玉米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油饲或油粮兼用作物,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高油玉米课题组在高油玉米杂交种选育和高油玉米生产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选育出“珍油玉1号”、“珍油玉2号”2个含油量和产量均超过中国高油玉米主推种“GY115”,产量超过云南省主推普通玉米杂交种“会单4号”。在普通玉米高油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中,获得了用高油玉米杂交种作为授粉者在单产不减的前提下,使云南省主推普通玉米“会单4号”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试5号”含油量平均提高49.1%。云南省高油玉米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油玉米以其所具有的特有品质,显现出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值得快速推广应用的一种特用玉米,但由于多种原因影响了高油玉米的迅速推广应用。本文对高油玉米花粉直感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利用花粉直感现象,用高油玉米单交种做父本,用普通玉米杂交种做母本,在提高产出籽粒含油量的同时,植株性状和产量与普通玉米相同,以期为生产利用实现优质高效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高油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含油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个高油玉米品种和长治地区的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生长发育、产量及含油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大丰高油303全生育期偏短,产量极显著低于对照郑单958;QS-T的全生育期偏长;ND621,ND698,高油5580的全生育期和对照郑单958基本一致,含油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ND621和ND698的产量与对照郑单958间差异不显著,高油5580的产量与对照郑单958间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ND621,ND698和高油5580是长治地区发展高油玉米生产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7.
施磷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四密25比较,高油玉米通油1号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较小,且其最大速率出现的日期较晚,吸磷总量较低。通油1号和四密25施磷(P2O5)分别以45和75 kg ha-1的处理获得较高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和较早的最大速率出现日期。但两品种吸磷总量均以施磷(P2O5)105 kg ha-1的处理最高。玉米籽粒磷素主要来源于根系的吸收,而通油1号籽粒中的磷素比四密25更多地来源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营养体的磷素转移。高油玉米通油1号具有较高的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淀粉含量和籽粒产量却低于普通玉米四密25。适宜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两品种玉米籽粒蛋白质和脂肪酸及其组分含量,但施磷对两品种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氮肥用量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单32、龙辐208和高油115为材料,研究氮肥用量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饲用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叶面积指数以N300处理为最高,叶绿素含量以N250处理为最高。饲用玉米生物产量品种间表现为龙辐208>中原单32>高油115,均以N250处理为最高,各处理间生物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与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3个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分别在7.0万株·hm-2~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下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可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青贮高油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10.
选用5个青贮玉米品种:白鹤、龙辐208、高油115、东青1号和中原单32,进行筛选适合黑龙江省推广种植最佳品种的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生物产量白鹤最高,白鹤与东青1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两者与龙辐208、高油115、中原单32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每公顷粗蛋白产量龙辐208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东青1号、高油115、中原单32、白鹤,其饲用品质最好,最适合哈尔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