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4,(11):24-24
乌鳢,俗称才鱼、黑鱼,也有地方称它乌鱼或生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长期以来,在养殖业上当作敌害鱼类清除。  相似文献   

2.
乌鱼趣谈     
乌鱼,是乌鳢的俗称,也称生鱼、才鱼、乌棒,此外还有黑鱼、斑鱼、蛇头鱼、文鱼、孝鱼等地方名。乌鱼,为鳢科鱼类的常见种,分布于我国除西北高原地区以外的广大水域,但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诸水体中,尤以长江中、下游及其湖泊有水草的水体中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3.
在非航运河道设置网箱养殖乌鱼,通过不同放养密度及投喂活饵料鱼和死鱼对比试验,3只16m^2的网箱单产分别为13.94kg/m^2,9.19kg/m^2.8.44kg/m^2.平均10.52kg/m^2,效益分别为86.2元/m^2、53.2元/m^2、41.9元/m^2,平均60.4元/m^2饵料系数分别为3.77、3.82、4.2。试验表明:提高乌鱼放养密度,投喂足量活体饵料鱼,能够提高乌鱼产量及效益,提高对饵料鱼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乌鳢常见病害的防治乌鳢,俗称才鱼、黑鱼,也有地方称它乌鱼或生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长期以来,在养殖业上当作敌害鱼类清除。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又以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视为席上佳肴。在医药上有补血、收敛、去瘀生新的功能,又有高...  相似文献   

5.
乌鱼(Ophjocephalus argus)又名乌鳢、黑鱼、财鱼、火鱼、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乌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去瘀生新和滋补调养功效,在我国一些地区被视为鱼中珍品。因其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鱼病少、苗种易解决、分布范围广、易饲养管理等特点,随着养殖结构的调整,目前已成为一种特殊的养殖对象,并能达到清除野杂鱼、病鱼,增加高档水产品,提高池塘养鱼效益。  相似文献   

6.
新疆大头鱼及其保护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四种一类重点保护鱼类:白鲟、中华鲟、达氏鲟和新疆大头鱼,前三种分布于我国东部水域,以长江水域最为集中,唯独新疆大头鱼分布于西北的塔里木河水系。新疆大头鱼学名扁吻鱼,俗名虎鱼,是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的鱼类,该属也只有新疆大头鱼一种。它体长而...  相似文献   

7.
扁吻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对扁吻鱼的生物学进行调查研究,首次系统地获得第一手的扁吻鱼生物学资料。发现扁吻鱼依靠其上、下颌骨上附生着的特异“拟小齿”(Pseud-denti- cle),捕捉他种鱼类为食;泄殖孔和肛门包藏在“外腔”内,不外露;扁吻鱼的性成熟需6~7年,而扁吻鱼性腺发育的再成熟需两周年以上,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77 772±128 823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44.6±18.3粒/g;成熟卵为淡黄色,平均卵径为1.46±0.08mm,同步成熟,一次产卵。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河水上涨之始,即为扁吻鱼的产卵繁殖期。本扎提河—克孜尔水库中的扁吻鱼捕捞群体由2000年的平均体重2.67kg至2005年平均体重增达7.09kg,个体老龄化,资源严重衰退。并对扁吻鱼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文章最后对扁吻鱼的濒危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以及提出建立扁吻鱼自然保护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根据乌鱼的食性特点,收集天然活饵料鱼放入稻田中,让乌鱼自然摄食,通过稻田生态系统,生产无公害水产品。2005年3月放养95g/尾左右的乌鱼种,亩放养305尾,经8个月的饲养,收获乌鱼292.7 kg,平均规格969 g/尾,成活率99%,亩产值5181.3元,亩获利2435元,投入产出比1:1.79。  相似文献   

9.
中华乌塘鳢(俗称鳁鱼、泥鱼、乌鱼),属乎暇虎鱼亚目塘鳢科,大多数栖息在近海沿岸、河口或淡水内,其肉美味,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类。  相似文献   

10.
乌鱼亦称黑鱼、乌鳢、财鱼、生鱼、斑鱼等,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我国乌鱼养殖历史较久,约有百余年的历史,主要是在低洼、沼泽地区筑堤围成的半人工池塘中进行粗养。到1958年,我国已有不少地区开始试养,但并不普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对名贵水产品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而野生乌鱼因捕捞强度过大,工业污染等因素,自然资源严重衰退,天然产量急剧下降,单靠捕捞天然乌鱼已愈来愈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迫切需要,因此,大力发展乌鱼池塘养殖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地区,特别是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进行池塘养殖乌  相似文献   

11.
正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是分布于我国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特有种,属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仅一属一种。裂腹鱼亚科鱼类起源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起有密切关系,扁吻鱼属原始等级的裂腹鱼,该物种对于研究现代鱼类如何适应高原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故有"古鱼活化石"之称。扁吻鱼性成熟较晚,且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各项体制的不断改革,能否把“改革”二字应用到鱼种放养比例上,我想,完全可以试行。一、精养鱼池可适当混养野杂鱼一般认为,精养池内不可能人为投放野杂,鱼特别是象乌鱼、鳜鱼、鳡鱼等凶猛野鱼—即吃鱼的鱼,一旦投放,家鱼将有灭亡之危险。但是,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类鱼适当放养,采用“以毒攻毒”之战术,两全其美,切实可行:如我场养殖组李旭照同志,在85年6月份每亩放养了10尾寸苗乌鱼(才鱼)。年底干池时,成活率达98%,每尾重1斤左右,况且市场销售价格相当可观,而池内耗食量大的小鱼虾几乎没有,今年户户都将仿效。我场还有每亩放养几尾鳡鱼、鳜鱼、黄颡鱼的,其  相似文献   

13.
正扁吻鱼全人工繁殖技术属世界首创,也是扁吻鱼保护艰难历程上的里程碑,新疆本土的科研团队拥有该项技术完全的知识产权,必将为该物种的保护和新疆水生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Day),又称新疆大头鱼、新疆鱼,仅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盆地动物区系中的标志性物种之一,是较为罕见的单型属鱼类,由裂腹鱼类演变、塔里木盆地地质气候变迁重要  相似文献   

14.
1乌鳢是什么鱼,经济价值如何? 乌鳢,别名乌鱼、生鱼、财鱼、蛇头鱼等。在鱼类分类学上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鳢科,鳢属中的一个种。在我国除西北高原地区外,广泛分布大江南北诸水体中,以湖北、江西、湖南、安微,河南等省份出产量最多。  相似文献   

15.
白甲乌鳢的生物学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甲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Kimnra)又叫白乌鱼,俗称白乌棒,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白乌鱼药膳可催乳,生肌活血,是产妇及老幼的滋补珍品。营养丰富,可制作多种名菜,如生炒鱼片,白菊鱼丝,白乌棒炖蛇等。白乌鱼的肌肉组成:水分,7790。粗灰分110,粗蛋白2069,粗脂肪076,与另外一些淡水名贵鱼比较:粗蛋白含量高于大口鲇(1485),粗脂肪低于大口鲇(322),说明白乌鱼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中高档名贵经济鱼类。白乌鱼肌肉营养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漫话乌鳢     
《科学养鱼》1988,(3):F002-F002
乌鳢(见封面)俗名乌鱼、黑鱼、生鱼、斑鱼等。体略呈圆筒状。头尖,稍平扁。口裂斜伸至眼后。上下颌具尖齿。头部覆盖鳞片。背,臀鳍基部很长。胸鳍,尾鳍圆形,腹鳍小。该鱼分布很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几乎遍于全国各水系。另外其口腔内具辅助呼吸器,常吞吸空气,能适应缺氧环境。乌鳢产卵期在5至7月,亲鱼将水草搅成环形的巢,产卵于其中,卵为浮性,亲鱼有守巢和护仔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鲻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鲻鱼Mugil caphalus Linnaeus属鲻形目Mugiliformes,鲻亚目Mugiloide,鲻科Mugihdae,鲻属Mugil鱼类。俗称:乌鱼、乌头、乌头鲻、黑耳鲻、追鱼、齐鱼、头鲻等。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     
甘肃省扁咽齿鱼人工孵化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扁咽齿鱼(Platypharodon extremus)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种,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仅分布在黄河上游高原的宽  相似文献   

19.
乌鳢(Ophicephalua argus)属鲈形目、鳢科、乌鳢属,俗称黑鱼、乌鱼、生鱼、财鱼、乌棒、蛇头鱼、黑鱼棒子、斑鱼、草鳢。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类,据中国民间传说,乌鳢的寿命可达100多年,  相似文献   

20.
黑鱼,又名鳢鱼,乌鱼,地方名也有叫孝鱼、斑鱼、才鱼、火头鱼的。是我国出产分布极广的野生淡水鱼。黑鱼栖息于池沼、湖泊等混浊不流通的水中,有潜泥的习性,抵抗力强,所以在其他淡水鱼不能生存的浊水中,它也能生存、成长,并且繁殖很快;捕获后经过相当距离的运输,也不致死亡,因此市场上常有活黑鱼出售。黑鱼刺少肉多,肉细,味鲜美,但由于习惯上以杂鱼看待,价格较低,生产未被重视。黑鱼干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好,近两年来,颇受国外商人和消费者欢迎,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