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水稻旱育秧的移栽密度对群体结构和光能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早稻旱育秧不同移栽密度的群体结构,光能分布与利用特性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移栽密度较低时,群体的分蘖高峰期推迟,有效分蘖期延长,且旱育秧群体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双季早稻的适宜密度为23.3cm×13.3cm孕穗期群体叶面积的垂直分砷状况因移栽密度而异,16.7cm×13.3cm,23.3cm×13.3cm的叶面积以30~45cm层为最大,30.0cm×13.3cm的最大叶面积出现在45~6  相似文献   

2.
大豆不同密度对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试验研究了大豆3种不同密度下,株高、叶面积指数、净同化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亚有限结实习性大豆品种成熟期最适株高90-95cm,结荚初期最适叶面积指数为4-4.5,稳定时间40~45d,净同化率两次高峰期应在开花盛期和鼓粒期,分别为12~14g/m2.d和7~7.5g/m2·d,适宜密度为20万株/hm2。从中掌握大豆各个时期的丰产长相。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早稻旱育秧不同移栽密度的群体结构、光能分布与利用特性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移栽密度较低时,群体的分蘖高峰期推迟,有效分蘖期延长,且旱育秧群体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双季早稻的适宜密度为23.3cm×13.3cm;孕穗期群体叶面积的垂直分布状况因移栽密度而异,16.7cm×13.3cm,23.3cm×13.3cm的叶面积以30~45cm层为最大,30.0cm×13.3cm的最大叶面积出现在45~60cm层;群体的漏光率随移栽密度的提高而变小,光能吸收率随太阳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密度提高而增大.栽植密度23.3cm×13.3cm的产量显著高于16.7cm×13.3cm,20.0cm×13.3cm和30.0cm×13.3cm,这与其穗粒重协调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该项研究表明:在合理群体亩栽1212株的密度内,总叶面积为2153~2194m ̄2,旺长期的叶面积达1769.5m ̄2,表现最大值,峰值出现的早;叶面积系数分别为2.05~2.51.田间叶面积系数总数达3.24~3.4;叶的光合强度达24.3CO_2mg/dm ̄2h;成熟期的光合势为24.872m ̄2·d,占总光合势的49.7%,有利于增强光合能力;团棵期烟株干物重增重117.4%,提早制造于物质;单叶重分别达9.6g和9.1g,烟叶亩产达173.3kg,均达到优质烟叶和适产的标准。找到了在群体制约下,个体生长发育的指标,为优质适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中粳稻武育粳3号、盐粳4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栽插行距及生育中期疏蘖措施对产量结构及其叶面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扩大,抽穗期群体叶面积适宜,有效、高效叶面积率高,孕穗期到成熟期叶面积衰减率小,保持较高的光合生产力,成穗率高,穗粒数协调,产量提高。本试验条件下,中粳稻盐粳4号、武育粳3号适宜行株距为(26.7~30)cm×10cm,汕优63适宜行株距为(30~33)cm×10cm。  相似文献   

6.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每667m^2可增产100kg以上,膜床应做成脊高10cm左右的弓形小垅,单秆大穗型品种,宜采用宽行40cm,窄行30cm,穴距20cm,每穴留苗2 ̄3株的种植方式;矮秆耐密型品种,宜采用宽行50cm,穴距15cm,每穴留苗3株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7.
毛白杨根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沙地上不同年龄毛白杨人工林的根系,从形态、数量和分布密度3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根系为水平斜生复合根型,14a生林木根系的分布深度可达4.5m,水平根幅达8m左右。以重量划分7,9,14a生林分的根系,分别集中在0 ̄60cm、0 ̄100cm和0 ̄100cm土层内,占根系总重的86%以上,树木周围2.0m范围内根系的重量占总根量的80%以上。以根系长度衡量,整个林地内根系分布较均匀,0  相似文献   

8.
玉米高产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1~1993年在哈尔滨采用四单19号玉米杂交种,开展了不同施肥量的玉米高产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冠根比0.4~0.71∶1;全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是“S”型曲线,到乳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为最终生物产量的46.9%~53.8%;乳熟期叶面积指数3.27~3.64;三叶期~完熟期光合势259万m ̄2·d ̄(-1)(hm ̄2) ̄(-1)~291.75万m ̄2·d ̄(-1)·(hm ̄2) ̄(-1);拔节期净光合生产率11.8~13.7g/m ̄2·d;吐丝期叶绿素含量8.5%~13.5%;拔节前期全磷含量0.34%~0.38%;不同施肥量籽粒灌浆强度和产量均高于对照;产量差异显著;适当的施肥量会得到较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雷竹地下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①雷竹地下鞭鞭段数为5.6条/m ̄2,鞭长为9.6m/m ̄2,体积为4.7×10 ̄(-4)m ̄3/m ̄2。在土中分布可深达60cm,11~40cm之间占80.0%以上,其中2~4龄鞭占总鞭数的85.0%。②壮芽占总芽数的31.1%,集中着生在3~4龄鞭上,发笋能力以3~4龄最强,占当年发笋总数的70.0%~80.0%;③壮芽和发笋位置在鞭段中部最多,6~15节壮芽占58.7%,发笋占70.1%,岔鞭多发生在鞭段前梢,在1~6节占67.0%;④鞭的延伸方向以平行林地和向上生长的类型为多,约占80.0%以上,向上坡伸展的在50.0%左右,向下坡伸展甚少;⑤以土壤肥沃深厚、疏松通气、蓄水保肥性能良好的竹林地鞭量较多,分布结构合理;⑥立竹1000~1100株/1000m ̄2的竹林,地下鞭结构最适宜;随着发育年龄的增大(12年生以上),壮龄鞭和壮芽渐减,老鞭增多。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在江苏农学院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岱15,设砂、粘土不同容重盆栽。结果指出,不同土壤容重均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朝着容重1.3g/cm3附近自调,不同土壤和棉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与土壤自调方向一致。容重1.1g/cm3处理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棉株全氮、磷和钾含量,以及主要生育阶段棉株累积吸肥量都顺着容重变大的自调方向渐降,开花前与开花后棉株吸肥比例较大,为3.5∶6.5,长势前旺后衰;而容重1.4g/cm3和1.5g/cm3处理养分供、吸量均沿着容重变小的自调方向渐升,前后期吸肥比例较小,为2∶8,弱苗迟发,花后长势虽有所转强,但仍处于弱势地位;容重1.2g/cm3和1.3g/cm3处理供、吸肥量一直稳中有升,且后期更显优势。前后期吸肥比为3∶7,形成了棉花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和后期多结铃的理想长势。因此,土壤紧实度适宜,有利于棉花吸肥与土壤供肥进程同步。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烘烤管理过程中减工降本途径,对烟夹和挂竿2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从装烟量、装烟用工、烤后烟叶质量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烟夹方式比挂竿方式,装烟量增加22.5%~30.9%,综合用工降低约44.4%,用工成本降低73.9%~76.9%,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52%~2.99%,均价增加2.8%~9.8%,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有一定改善作用。采用烟夹装烟能够实现烟叶烘烤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2.
烤烟大田期施用沼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沼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采用沼渣、沼液在烤烟大田期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对增强烟叶内部物质代谢积累、增加烟叶厚度和油分含量、增强烟叶色泽度、促进烟叶成熟烘烤、提高上中等烟率有明显效果。以沼渣为底肥,沼液作追肥结合沼液叶面喷施5次,分别较常规栽培(对照)上中等烟叶提高24.5%,增产16.22%、增值19.65%,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敏 《北京农业》2012,(6):157-158
笔者通过对烟叶人工模拟自然醇化的可行性和优势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引进了人工模拟自然醇化的先进库房建设及技术应用,它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对烟叶醇化库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了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存储、显示、打印、报警等多项功能。改变了以往手工抄表的状况,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仓库监控管理领域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选取我公司2014年度所调云南地区的优质烤烟,包括云南曲靖的宣威、富源、麒麟、马龙、罗平五个地区。对五个地区烟叶样品进行纤维素测定。烟叶成熟采收后,取烤后B2F、C3F和X2F三个等级的烟叶,分别测其全纤维素、半纤维素、α-纤维素的含量;并对其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施用发酵油枯对烟草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立辉  郑华  袁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19-3420
[目的]改善烤烟品质,提高肥料施用效益。[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处理,设置了不同量油枯与复合肥配施的田间试验:①CK(不施肥);②纯施复合肥,施氮量为60.00 kg/hm^2;③复合肥提供氮量48.75 kg/hm^2加发酵油枯提供的氮11.25 kg/hm^2;④复合肥提供氮量45.00 kg/hm^2加发酵油枯提供氮量15.00 kg/hm^2。[结果]处理④各方面表现最好。[结论]施用发酵油枯可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对烟草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探讨了在不同覆盖期限地膜覆盖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烤烟有利于烟叶叶面积的增长,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于物质每日积累高峰比无覆盖处理提前10d,促进烟株早期养分吸收积累,降低成熟期烟叶叶绿素含量,改善烟叶品质,中期揭膜处理对提高烟碱含量作用明显;烟叶上等烟百分数比无覆盖处理提高了4~7%。  相似文献   

17.
福建烟区初烤烟叶硫含量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福建烟区中部烟叶硫含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通过选取中部烟叶样品758份,对烟叶样品进行外观质量评价、常规化学成分测定并挑选部分样品进行烟叶物理特性检测、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烟区中部烟叶硫含量与烟叶外观质量中身份、油分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物理特性中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感官评吸质量指标中香气质、杂气、刺激性得分呈显著负相关.最终确定了福建烟区烟叶硫含量适宜区间为0.41%~0.70%.  相似文献   

18.
余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41-3344,3389
[目的]研究烟草赤星病对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的影响。[方法]在烟叶采收期分上、中、下部叶3个部位进行赤星病不同危害程度对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率估计研究,并进行回归相关性分析。[结果]赤星病病级与烟叶单叶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赤星病病级与单叶重损失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中、上部叶单叶重损失率上升速度明显高于下部叶,上、中、下部叶单叶重损失率分别为3.18%~28.95%、3.43%~28.88%、10.07%~26.90%。赤星病病级越高,烟叶产量、产值越低,损失率越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赤星病病级与烟叶产量和产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产量、产值损失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赤星病对烟叶产值的负影响远大于对产量的影响,烟叶产量损失率最高为28.56%,产值损失率最高可达89.67%。[结论]该研究为准确把握赤星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减少其对烟叶的危害、提高烟叶产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光谱判断田间鲜烟叶成熟度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便携式地物波谱仪Field Spec 3测量烤烟成熟期烟叶的反射光谱,针对采收成熟度M2、M3,分析比较同一时间不同测量位点、及同一位点不同测量时间的反射光谱差异。结果表明:反射光谱的差异在不同测量位点主要体现在350~780 nm可见光波段和780~1300 nm近红外波段,在不同测量时间主要体现在780~1300 nm近红外波段。因此,利用光谱仪判断鲜烟叶成熟度,受测量位点的影响较大,而受测量时间的影响较小,但若测量烟叶生理生化组分、厚度和水分等内在指标,时间及天气状况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醇化时间与等级的烟叶饲养烟草粉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烟草粉螟青欢取食入库醇化时间为1年的烟叶,低龄幼虫喜欢取食品质差的下部烟叶,高龄幼虫喜欢取品质好的中上部烟叶。取食醇化时间为1年烟叶的幼虫发育速率快于取食醇时间为2-3年烟叶的幼虫;醇化时间相同的不同等级烟叶,取食中桔二烟叶(98C2F)的幼虫发育速率快于下桔二烟叶(98X2F)和上桔二烟叶(98B2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