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Ⅱ.三交中晚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 NCⅡ交配设计配制24个组合。比较研究了三交种的杂种优势及株高和抽穗期的变异程度。结果表明,58.33%的三交种比相应单交种具增产优势,平均增产6.11%。单株产  相似文献   

2.
以野败型细胞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及其保持系珍汕97B的总DNA为模板,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到OPA12对珍汕97A能扩增出一条1600 bp的特异带.用OPA12扩增野败型细胞质的龙特浦A及其保持系龙特浦B、矮败型细胞质的协青早A及其保持系协青早B、恢复系明恢63、珍汕97A/明恢63的F1和F2个体的总DNA,不育系、F1和F2所有调查个体都有16  相似文献   

3.
朱同贵 《种子》1991,(4):61-62
1990年我市繁殖珍汕97A和协青早A475亩,产种7.6万公斤,均产达160公斤。其中珍汕97A单产155.8公斤,协青早A单产180.6公斤,最高单产210公斤。平均纯度99.8%,创我省不育系繁殖单产和质量的最高记录。其主要经验:从比较繁殖和制种的差异点来分析制约繁殖单产的主要因子入手,选择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正>籼型三系不育系69A(曾用名绣丰A)是用优Ⅰ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而成。该不育系的不育性和农艺性状稳定,达到了实用不育系的要求。选育过程69A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共利用了3个亲本:优IB和博B、珍汕97A。2000年利用优I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单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具体选育过程如下。2000年春季在南昌用采用温汤除雄法以优IB为母本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穗上发芽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杂交水稻制繁种生产中,经常发生穗发芽现象.本试验对以培矮64S、协青早A、珍汕97A、K17A等7个不育系为母本,以中9308、明恢63、中2070等17个恢复系为父本,对杂交种子进行田间穗上发芽的测定、新收种子室内发芽试验及种子α-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子穗上发芽率和穗发芽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平均穗上发芽率和穗发芽  相似文献   

6.
母本K17A引自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具有高柱头外露率、高柱头生活力、高开花累积率、低闭颖率的优良异交特性,苗期较耐寒,分蘖力中等,千粒重较大,配合力强;父本R432引自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基地;与K17A、协青早A、Ⅱ-32A、珍汕97A、金23A等不育系进行测交,1998年晚稻在所内试验田进行优势观察,K17A/R432与协优432熟期相仿,后期稿色好,结实率高,优势比其他不育系配的组合强;1999年继续观察,并进行了小面积制种,2000年进行新组合比较试验并进行小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7.
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62A、D63A、D64A、D23A、G46A、金23A珍汕97A为材料,视珍汕97A为对照,在海南对它们的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D23A、D63A、D62A、D64A、珍汕97A、金23A、G46A;D62A等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除G46A、金23A外,其余4个的午前花率均比对照珍汕97A高;D62A、D63A、D64A等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长,其余三个短于对照珍汕97A.柱头生活力系数大小依次是:对照珍汕97A、D62A、G46A、D63A、D23A、D64A、金23A.异交结实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D62A、D63A、D23A、金23A、D64A、G46A、珍汕97A.  相似文献   

8.
29A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珍汕97B与V20B杂交再与珍汕97A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野败型不育系,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江苏省育成的第一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用29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新组合29优559综合性状突出,亦于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早熟籼型不育系D 64 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64 A是由保持系D 62 B的一个无色早熟突变株自交3代后获得的早熟株系用D 62 A回交育成的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播抽期比珍汕97 A早8~10 d,具有配合力高、可恢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颖花开花率85.1%,柱头外露率44.9%,开花率和柱头外露率均高于珍汕97 A.2003年8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 D 64 A已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368,配制的3个早熟高产组合正在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出优质高产的红米稻,利用杂合不育系(D62A/红宝石B、933A/红宝石B),纯合不育系(D62A、933A、红宝石A)与2个白米恢复系(R527、R272)、1个红米恢复系(R319)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6个三交组合和9个单交组合。结果表明:(1)杂合不育系比纯合不育系柱头外露率、结实率高;(2)恢复系为红米,红米三交杂交稻抽穗期比较整齐一致,三交种产量比对应的单交种有显著的优势;(3)恢复系为白米,单交种株型比三交种整齐,生育期一致,米颜色不出现分离,因此选育红米杂交稻时恢复系的选择是关键;(4)对三交种、单交种12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所有性状的特殊配合力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主要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1.
用8个新恢复系与川香29A(A1)、珍汕97A(A2)、Ⅱ-32A(A3)3个不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24个杂交组合,通过24个组合12个性状的主要性状观测值、配合力及遗传力对几个新恢复系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进而作亲本与组合的优势评价,结果:新恢复系以R9最为理想亲本,R8、R7为较理想亲本;从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来看,组合中A2R2、A1R5、A3R9这3个组合较为理想。从性状观测值来看,A2R9、A3R9、A1R3、A1R9、A1R8这5个组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几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 7个不育系和 7个恢复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 (NCII)模式配制 4 9个组合 ,研究了 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 1在株高、粒长、粒宽、长宽比、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等性状上基因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在单株有效穗、主茎剑叶长 ,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等性状上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 2大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得多 ,仅少数几个性状 (穗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 )受不育系的影响稍大。3参试的不育系以浙农 80 10 A、协青早 A和全龙 A较好 ,恢复系以 J4 13、明恢 6 3选、95 - 13和 M10 5为较好 ;在 4 9个组合中浙农 80 10 A×明恢 6 3选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较为出色的组合。 4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为 :长宽比 >粒长 >着粒密度 >株高 >粒宽 >每穗总粒数 >播始历期 >结实率 >每穗实粒数 >主茎剑叶长 >千粒重 >穗长 >单株产量 >相对日产量 >有效穗。  相似文献   

13.
胡家书  杨德忠 《种子》1997,(4):58-59
对杂稻生产中亲本未经提纯,多代繁制引起不育系珍汕97A(以下简称“珍A”)性状变异的问题,采用制种田间调查,变异株典型抽样栽培试验,杂交一代正常、异常种室内比较鉴定,异常种大田质量跟踪等方法,结果珍A变异状况主要有:主穗早穗,较正常不育株早2~3天;植株高不一,整齐度差;株型松散,叶片宽披;育性变化,由全不育、高不育变为半不育、低不育。用于制种(珍A/明恢63)其杂交一代优势明显减退乃至完全丧失。此类种子用于生产,造成较大面积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14.
以3个不育系川香29A(A1)、珍汕97A(A2)、Ⅱ-32A(A3)和8个新恢复系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11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1)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即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且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2)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3个性状,恢复系对gca方差的贡献比不育系的大,而不育系在粒长、粒宽、长宽比、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胶稠度等性状上对gca方差的贡献比恢复系的大。糊化温度这两性状,恢复系和不育系对gca方差的贡献相近。(3)广义遗传力(h2B)降序排序为:粒长、长宽比、垩白率、粒宽、糊化温度、胶稠度、整精米率、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垩白度,变幅在93.36%~38.13%之间;狭义遗传力(h2N)降序排序为:粒长、长宽比、垩白率、糙米率、糊化温度、整精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变幅在82.3%~17.32%之间。大部分性状的(h2N)与(h2B)的趋势是一致的。(4)gca效应值在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亲本中A1、R8、R7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陈斌 《种子科技》2009,27(8):35-36
D奇宝A系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育成的穗大、异交率高、丰产性好的三系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是利用复交改良龙特甫B、珍汕97B、红突31B、D297B保持系聚合杂交形成育种用的基础群体,然后用来源于西非栽培稻Dis-siD52/37可恢性好的D汕A作母本进行转育而成的新不育系.  相似文献   

16.
川作6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不育系珍汕97 A为母本,以地谷/马协的杂交F3代优良单株为父本测交,经多代回交选育而成的籼稻三系不育系,2008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鉴定.川作6 A群体整齐,农艺性状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配合力强.已配出川作6优177于2010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920施用量对Ⅱ32 A主要经济性状及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王印  马华升  陈建明 《种子》2005,24(5):91-92
本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Ⅱ32A穗期施用不同量920对主要经济性状及制种产量的影响.Ⅱ优92组合制种的母本株高和穗透出率随920用量增加而增高,两项指标与920用量呈线性正相关.母本的结实率和制种产量随920用量增加而提高,至240g/hm2时达最大值,此后再加大用量其结实率、产量反而下降.F1种子千粒重与920用量呈线性负相关.作者认为:用Ⅱ32A制种的最佳920用量以(240±15)g/hm2为宜,比其它不育系(珍汕97 A、协青早A)多75~90g/hm2.  相似文献   

18.
楠丰67A为籼型三系矮败不育系.该不育系穗大粒多,抗倒性好,配合力强,胶稠度高,直链淀粉含量低;柱头总外露率为43.98%,其中双外露率占25.30%;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为99.99%.典败为主;抗性优于对照珍汕97 A.2009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19.
4种常见的不同质源籼型不育系与7份粳型(偏粳型)广亲和或广亲和恢复系间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表明,三系法籼粳杂种F1的平均株高,单株穗数,抽穗天数,剑叶长及主要穗总粒数等均存较高的对照优势,协青早A和珍汕97A参与籼粳配组,其杂种在综合性状上通常较D297A和II-32A所配杂种要优越;选用感光性弱和配合力强的广谱型广亲和恢复系(如H64)进行籼粳配组,其杂种可以克服植株超高,生育期超长,结实率偏低  相似文献   

20.
水稻不育系紫Ⅱ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ⅡA是从贵州大学农学院引进的紫叶性状标记水稻,与珍汕97B杂交的中间材料,再与Ⅱ-32B杂交和回交转育而成的紫色性状标记不育系。紫ⅡA的叶片、叶鞘、枝梗、叶耳、叶舌、颖尖、柱头均为紫色,内外颖成熟时呈黄色,糙米种皮白色。在田间苗期的第一片完全叶全展,叶色即为紫色。与绿叶恢复系杂交,杂种F1为绿色,利用这一特性在苗期即可鉴别和剔除杂交稻种子中混杂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可实现快速鉴定和提高杂种纯度。紫ⅡA的不育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均与Ⅱ-32A近似。该不育系于2005年9月通过贵州省技术鍪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