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区)农村微型企业实际调查数据,构建"创业者社会网络—资源获取—创业绩效"递进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并探讨创业者社会网络、资源获取对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绩效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宽泛的创业者社会网络有利于企业获得多元化创业资源进而转化为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绩效;个人网络对资产型资源获取能力高于知识型资源获取,商业网络对知识型资源获取能力高于资源型资源获取;资产型资源对农村微型企业生存绩效和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成长绩效影响不显著;知识型资源对农村微型企业成长绩效和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生存绩效影响不显著,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高于成长绩效。政策导向应注重个人网络对农村微型企业资源获取的基础作用,提升商业网络引致效果,保证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匹配"转化。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创业成为乡村发展的助推器。社会资本作为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有助于提升农民工的创业绩效,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借鉴社会资本、自我效能感等相关理论,提出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的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创业绩效之间的研究假设,运用陕西省宝鸡市、渭南市、安康市以及铜川市722名农民工创业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层次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由关系资本、资源资本和结构资本3个维度构成,社会资本各维度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农民工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创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浙江省11个地区385名农民创业者的调查,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社会网络对农民创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分为效率性、动力性和交易性3种类型,将农民创业绩效分为生存绩效、成长绩效与声誉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效率性人力资本对3类农民创业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动力性人力资本对农民创业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交易性人力资本只对农民创业者成长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在人力资本与农民创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民创业活动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源泉,创业资源的获取是制约农民创业者的关键因素,而社会网络影响着农民创业过程中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探讨农民获取创业资源的社会网络途径和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办法,就社会网络对农民创业者获取创业资源的影响作了分析,将农民创业者的社会网络按其关系密度进行了分类,深入分析了该社会网络的规模、密度、动态性和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在农民创业者获取资源过程中作用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创业环境作为企业绩效关键外部要素,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绩效水平的高低。本文基于黑龙江、辽宁、河南三省129家农村微型企业调研数据,通过构建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绩效"生存—成长—创新"三维结构,建立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环境对创业绩效影响理论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创业环境对农村微型企业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及创新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成长绩效显著正向影响,生存绩效部分影响,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政策支持对生存绩效显著正向影响,成长绩效、创新绩效部分影响;金融支持对生存绩效显著正向影响,成长绩效部分影响,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市场环境对创新绩效显著正向影响,生存绩效、成长绩效部分影响;服务环境对成长绩效部分影响,生存绩效、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地区文化对生存绩效显著正向影响,成长绩效部分影响,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政府要有针对的制定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政策,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保证农村微型企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识别创业机会、获得创业资源禀赋和构建团队是大学生创业者必须面临的挑战和核心问题。本文引入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网络能力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作用模型,并以山东省高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能力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机会识别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在网络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关系之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失败经历诱发创业者进行反思与学习,如何挖掘失败的积极效应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为了剖析创业失败学习对农民后续创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基于经验学习理论及资源拼凑理论,本文构建了创业失败学习、资源拼凑、创业韧性和后续创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利用309位有失败经历的农民创业者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并用Boo...  相似文献   

8.
创业能力作为创业成功的关键,也是创业幸福感获得的重要基础.基于适应水平理论和期望理论,本文探讨了创业能力、创业坚持、创业幸福感与乡土情结的关系,并采用SPSS 24.0、 Mplus 7.4软件对251位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调研数据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能力越高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者越容易获得创业幸福感;创业坚持在创业能力对创业幸福感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乡土情结在创业能力与创业坚持间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并且乡土情结正向调节创业坚持在创业能力与创业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本文不仅有助于深化和丰富返乡创业的理论研究,且对于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创业幸福感的获得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问卷调查回收的240份有效数据,实证检验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考察绿色创新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拼凑显著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创业拼凑与绿色产品创新、绿色过程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均具有正向关系,弥补了创业拼凑与绿色创新关系的研究空白,为新创企业提升绩效提供了不同的路径。绿色产品创新、绿色过程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都积极正向影响新创企业绩效,且它们在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失地农民培训、创业环境改善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科学参考,通过问卷方式对创业的失地农民进行调查,从失地农民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出发,分析二者和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提升失地农民的双重资本水平,增强其创业能力,进而改善其创业绩效。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创业能力中各项指标与创业绩效呈正相关,其中,创业者的培训状况、技能水平、个人特质等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农民创业培训对农民创业选择行为及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全国农民创业培训重点县江西省兴国县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创业培训对创业选择具有正向的因果关系,并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农民创业培训效果与创业绩效存在正向关系,农民创业选择在创业培训和创业绩效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创业者将自己的创业领域与互联网相结合或依托互联网创业逐渐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机构成部分,更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多元化融合协调的新思维、新范式对高校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和综合素质要求。高校创业者也应积极学习,提高技能,利用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资源,理清创业思路、拓展创业道路,运用互联网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13.
农民创业绩效作为考察农民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变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对创业绩效的相关理论,即测量理论和影响因素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国内学者重点研究了个体特征、创业能力、创业环境和社会网络等方面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和农村繁荣,实现乡村振兴。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认为国外研究理论对我国农民创业绩效的研究缺乏现实支撑,国内研究理论存在研究内容宽泛、测量缺乏成熟理论等问题,建议农民创业绩效研究应针对不同区域开展调研,并从网络嵌入的角度,探讨提高农民创业绩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了社会网络通过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影响农户创业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获取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创业概率和创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对农户创业决策及创业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在社会网络影响创业决策的路径中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但在农户创业绩效传导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引导农户构建良好社会网络、深化和完善农村信用体制、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和非正规信贷法律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中并能够被行动者所利用以实现自身目标的资源的集合,本文从社会资本入手,围绕社会资本与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两者的关系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无影响和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返乡创业在促进区域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表现出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十四五"开局,中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与创业质量使之发挥更大效能,对于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等战略目标至关重要。鉴于创业韧性对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有重要的内生激励作用,本文立足农民工返乡创业现实情境,利用多地调查数据,从创业韧性出发,引入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制度环境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探讨了创业韧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创业韧性对创业绩效有显著直接的正向影响,也可以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创业绩效;制度环境正向调节农民工创业韧性与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韧性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创业韧性会更多地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其中规制环境的调节作用更大。基于此,改善制度环境尤其是规制环境有利于增强农民工主动应对创业困难的信心,并通过采取积极行动实现创业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农村经济的各方各面,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从事网络创业,农村微型企业应运而生。由于农村对网络创业的认知不够、物流与基础设施不能跟上、融资渠道不畅、人才缺乏等问题,使农村微型企业在网络创业过程中遭遇了瓶颈。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农村微型企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颜毓洁  王聪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87-19789,19792
分析了陕西省农民工回乡创业特征和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作用,陕西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特征是依托传统农业,发展种植养殖业的规模化经营;依托本地资源,发展建筑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企业;依托小城镇,发展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依托外出务工奠定的资本基础,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陕西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作用是:以创业促进就业,拓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收的途径;把优势资源引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间差距;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建设现代农业步伐;通过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批较高素质的人才;把创业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大关县6个乡镇的调查研究,概述农村劳动力在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大关县返乡创业者在创业能力和社会支持网络方面存在的困难,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和增能理论的指导下,以增强创业者权能、提升创业者社会支持网络为目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返乡创业者的创业困境,助推返乡创业者解决创业困境,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网络在农户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证实,但社会网络对农户创业失败救助措施选择的影响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文章以在全国采集的466份创业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交叉表分析法研究社会网络与农户创业失败补救措施的选择。结果表明,农户创业者的年龄、学历、非农工作经历、创业时长和创业类型是影响社会网络结构和能力重要因素。社会网络结构和能力影响创业失败救助措施的选择,社会网络结构越多样,放弃创业的人数越少;社会网络能力越强,面临技术落后的创业者越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