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益比较优势指数和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4个指标,对河南省小麦、稻谷、玉米、大豆4种主要粮食作物在2004-2010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优势从高到低依次是小麦、玉米、大豆、稻谷,其中小麦和玉米具有较强生产优势,但竞争优势呈现下降趋势,大豆和稻谷存在生产劣势,但稻谷的竞争优势呈现增长趋势,最后提出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18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南省2001-2010年的粮食生产数据,对河南省18个市的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4种主要粮食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测算出各市主要粮食作物相应的规模、效率和综合优势指数,明确了18市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上的优劣状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河南省粮食生产的潜力,提高粮食作物的综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为贵州省有效提高种植业比较优势与科学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提供政策参考,基于1996—2012年贵州省10种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单产数据,采用比较优势指数法测算了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比较优势,并对农作物生产结构调整是否符合其比较优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烤烟、薯类和油菜籽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稻谷、玉米、烤烟、油菜籽、薯类和大豆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烤烟、薯类、油菜籽、稻谷和玉米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农作物比较优势的匹配程度在2002年为最好,而两者在1998年和2008年的匹配程度最差。  相似文献   

4.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陕西省小麦、稻谷、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在1990 ~2009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都处于劣势,其中小麦和玉米具有规模优势但是效率和效益指数较低,稻谷具有效率和效益优势但是规模太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 《江西农业学报》2012,(2):184-185,188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陕西省小麦、稻谷、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在1990~2009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3种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都处于劣势,其中小麦和玉米具有规模优势但是效率和效益指数较低,稻谷具有效率和效益优势但是规模太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了解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以比较优势原理为依据,建立了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体系,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即生产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花生、烟叶、果用瓜在河南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芝麻、棉花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玉米和蔬菜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水稻、谷子、高粱、大豆、薯类、油菜籽、糖料则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建议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压缩没有比较优势的水稻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7.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稻谷、玉米、大豆 3种主要粮食作物在2005-2010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稻谷仅具有效益优势,其它三个指数都处于劣势;玉米的综合比较优势、规模和效率都处于优势,但是效率指数较低;大豆效率和效益指数处于优势,但是规模太小,所以综合指数处于微弱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布局,确定粮食作物生产优劣分区,为优化河南省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调整粮食结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2011—2020年粮食生产数据,利用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研究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格局变化,再借助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进行比较优势分析,通过比较优势指数对河南省18个市在粮食生产力和生产规模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优劣粮食产区。【结果】(1)水稻和玉米生产重心往东南方向迁移,小麦生产重心往西南方向迁移,大豆生产重心往西北方向迁移,优势粮食作物自北向南呈现出“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的分布格局。水稻生产空间变化呈现向南集聚的趋势,小麦呈现向东南集聚的趋势,大豆呈现向西北集聚的趋势。(2)河南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差异。小麦生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水稻和大豆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3)河南省水稻优势产区2个,小麦优势产区10个,玉米优势产区14个,大豆优势产区11个。【结论】在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变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来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因地制宜,合理调整河南...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比较优势指数法对2017—2021年天津市小麦、玉米、水稻3种主要粮食作物进行竞争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与全国同类作物相比,天津市小麦和玉米具有规模优势,水稻具有效率优势,小麦和玉米具有综合优势。针对天津市小麦、玉米、水稻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现状,结合竞争优势比较分析,提出适当扩大水稻播种面积,使水稻在具有效率优势的同时,提升规模优势,进而提高天津市水稻综合优势;加强小麦和玉米品种选育以及栽培技术攻关,提高小麦和玉米单产水平,使小麦和玉米2种粮食作物在具有规模优势的基础上,提高效率优势,进而提高天津市小麦和玉米综合优势的对策建议。最终通过提高天津市小麦、玉米、水稻这三大粮食作物的综合优势来提高天津市粮食生产水平,稳定和提高天津市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山东省2013—2017年主要粮食作物进行了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玉米在全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目前小麦、玉米的市场需求稳定,今后应在现有集约化的环境下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水稻等需水量大的农作物不具有优势,应适当减少其种植面积;大豆及和薯类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应培育品牌、提高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运用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对玉溪市主要农作物进行效率、规模和综合优势比较.实证表明,与全国相比,玉溪市水稻、玉米、小麦不具有效率、规模和综合优势;甘蔗、烤烟作物不具有效益优势,但规模和综合优势明显;蔬菜、油菜、水果、茶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缺乏效率和综合优势;花卉、蔬菜、水果、烤烟种植经济效益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玉溪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发展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强化科技与管理、推广优良品种、培育特色种植、调整粮经种植面积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霍灵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119-9120,9155
介绍了吉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概况,基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在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效率上与全国相比并无显著优势,但玉米、高梁、大豆等作物同全国相比具有规模优势。针对这一结论,对优化吉林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及未来粮食增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疆石河子垦区主要作物需水特征及水效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疆石河子垦区50年气象数据资料,计算分析了主要作物需水量变化及自然降水条件下农田水分平衡状况,并对主要作物水分生产效率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春小麦、冬小麦、春大豆、春谷子、苜蓿需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小麦增加幅度最大,每5 a平均增加6.6 mm,而春玉米、水稻、棉花需水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中以水稻亏水量最高,冬小麦、春玉米次之,而春大豆、春谷子、春小麦、薯类作物相对较小,经济作物中以糖类作物亏水量最高,其次为加工番茄、苜蓿、棉花,而瓜类、麻类、油料作物相对较小.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效益差异较大,粮食类作物如春小麦、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作物,而果菜类作物如葡萄、蟠桃、线椒水分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玉米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红  张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454-1456
[目的]对黑龙江省玉米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测算黑龙江省玉米的比较优势,然后比较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的比较优势,及中国玉米主产4省(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的综合比较优势。[结果]黑龙江省四大粮食作物中最具有综合优势的是大豆,8年平均达到2.06;玉米的综合优势指数排名第2,平均为1.14;水稻第3,平均为0.97;小麦综合优势指数最低,平均为0.36。2003~2007年,中国4个玉米主产省年平均玉米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在1.30左右波动,其中吉林省玉米平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最强,为1.58,河北省与山东省较强,分别为1.28、1.22,黑龙江省指数最低,为1.14。[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黑龙江省玉米的竞争力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宾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13-215
分别对河南省的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玉米、大豆和小麦6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及物资服务成本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晚籼稻的生产成本最高,大豆的生产成本最低;中籼稻人工成本费最高,小麦人工成本最低;晚籼稻的物资服务成本最高,大豆的最低.在生产成本中,早、中、晚籼稻及小麦的生产过程中物资及服务成本占比较高,占比均超过60%,而玉米和大豆的人工成本占比较高.基于此现状,提出了控制河南省粮食作物成本的一些措施,以期为后续的生产提供指导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郭佳君  李茜 《农学学报》2021,11(11):118-124
为持续开展耕地内在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深层次挖掘农作物生产及增产潜力,引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本文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优化种植业产业布局。首先分析武乡县耕地质量分布状况,包括耕地资源总体概况以及各乡镇耕地地形部位和质量等级分布状况;然后分析2015—2019年武乡县主要农作物单产的同比增长变化情况,并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计算谷子、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蔬菜、油料、药材、枣、西瓜、核桃、杏相对于全国同类作物的生产规模优势指数、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充分利用武乡县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生产条件,以及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药材、杏、核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计算结果,进行布局战略调控。规划武乡县“高效综合集群区、特色增质示范区、开发保护并重区”三大种植业产业布局,创建优质高效的种植业产业基地、集群。通过将耕地质量优势与农作物比较优势结合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拓展规模优势、确保产量优势、强化质量优势”的良性种植格局,从而提升粮食产量,突出特色品种,促农增收。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2005~2010年度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622-14624
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辽宁省2005~2010年的6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效率、效益和综合4个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辽宁省6种主要农作物种植中,玉米和花生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玉米综合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益优势指数小于1;花生综合优势和规模优势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豆综合优势指数低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它的效率指数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规模指数太小;甜菜和棉花同样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棉花虽然效率优势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棉花的规模呈极端劣势,也说明种植规模太小;烤烟规模优势指数变化不大,但效率优势指数变化很大,说明烤烟种植风险很大,不宜多种。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辽宁省农业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①鼓励和扩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玉米、花生的生产;②由于棉花的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可以适当扩大棉花的生产规模;③烤烟的种植风险较高,不宜种植;④大豆是东北的优势传统农作物,所以效率和效益指数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关键是规模优势太小,应该大量扩大大豆的生产面积;⑤缺乏比较优势的甜菜,可以适量调减种植面积,用于调节自然资源配置而加以种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湖南省1991~2005年10种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红薯、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苎麻、甘蔗和烤烟)的国内比较优势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水稻、油菜、苎麻和烤烟是湖南省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的作物,大豆、甘蔗、玉米和小麦则不具国内比较优势。同时,针对结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华北地区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1981—2015年河北、河南和山东3个华北地区粮食主产省的作物生产、农业生产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1—2015年,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种植面积均显著减少,冬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冬小麦、玉米和花生总产量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总产量显著下降;1981—2015年所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冬小麦、玉米和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速率较快,大豆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速较慢;2)1981—2015年,华北地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肥料投入和有效灌溉面积均显著增加,增长速率分别为14.3万t/年、7.2万t/年、7.3万t/年和12.2万hm~2/年;3)旱灾是影响华北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1981—2015年各省旱灾受灾面积显著减少;4)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加是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自然因素中旱灾是造成作物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作物之间的比较优势是华北地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