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利亚  刘霞  张佩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219-222
通过低温热解小麦秸秆得到粗木醋液,再减压蒸馏制得精制木醋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粗木醋液、精制木醋液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精制木醋液成分种类减少,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枯雷尔氏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草酸青霉菌等菌种的抑制试验表明,粗木醋液和精制木醋液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粗木醋液的抑菌能力比精制木醋液好。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叶片绿原酸提取及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银花叶片绿原酸含量仅次于花,通过醇法、超声波法、酶法3种不同方法提取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效率酶法优于超声波法,超声波法优于醇法。醇法回流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温度90℃,φ=80%乙醇浓度,pH4.0,回流时间2 h,料液比1∶10;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温度50℃,φ=60%的乙醇浓度,pH4.0,超声波功率100 W,料液比1∶8;酶法提取最佳条件是26℃,20 g/L纤维素酶、10 g/L果胶酶,pH4.0,提取4 h,料液比1∶20。粗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抑菌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王海英  崔莹  刘志明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36-6537,6685
[目的]对木醋液复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木醋液抑菌复合膜的制备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实验室精制木醋液和桉木浆纳米纤维素为原料,制备木醋液复合物,并且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将木醋液复合物与聚乙烯醇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木醋液复合膜。[结果]木醋液复合物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5种木醋液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木醋液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高达(21.48±1.02)mm,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抑菌圈直径高达(21.21±1.74)mm。[结论]木醋液复合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木醋液复合膜在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迟菲  邓丛静  周建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74-8676
[目的]寻求稻秆的利用途径。[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稻秆粗醋液和精制醋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对2种醋液的抑菌、杀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2种醋液均含有45种有机组分的混合物,主要含有有机酸类、酮类、醇类、酚类、酯类、醛类及其他组分。以热带假丝酵母菌、黑曲霉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1∶9(V醋液∶V水,下同)、1∶6、1∶9、1∶6的粗醋液与1∶7、1∶3、1∶4、1∶3的精制醋液分别对4种指示菌达90%以上的抑菌作用;1∶9、1∶6、1∶9、1∶6的粗醋液与1∶7、1∶3、1∶5、1∶3的精制醋液分别对4种指示菌达90%以上的杀菌作用。[结论]稻秆醋液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裙竹荪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条件及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裙竹荪液态发酵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纯化方法及抑菌性,通过正交试验对多糖提取的温度、浸提次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Sevage法脱除蛋白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为提取温度60℃,浸提时间2 h,液料比30∶1,浸提次数2次;Sevage法脱除蛋白条件为V氯仿∶V正丁醇=1∶0.2,V样品(滤液)∶VSevage试剂=1∶0.25,脱除时间为10 min.该工艺提取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34%.试验还证明,粗多糖有抑菌作用,而纯多糖无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木醋液对桃黑根霉抑菌作用和对久保桃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木醋液为抑菌剂,以桃黑根霉为抑菌对象进行试验.通过测定桃黑根霉的菌落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生物干重、孢子萌发率研究木醋液对桃黑根霉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木醋液的浓度为10,20,25,33.4,50和100 g/L时对桃黑根霉菌落直径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中100.0 g/L木醋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能达到100%;木醋液对桃黑根霉菌悬液的MIC值为50.0 g/L;木醋液的浓度为16.7,25,33.4和50g/L时对桃黑根霉生物干重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木醋液的浓度为12.5,16.7,25和50 g/L时对桃黑根霉的孢子萌发率显示出很强的抑制效果.以木醋液为保鲜剂,以久保桃为保鲜对象进行试验.通过测定久保桃的腐烂率、腐烂指数、失水率、硬度、呼吸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木醋液对久保桃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木醋液处理能很好地降低久保桃的腐烂率和腐烂指数;能有效地降低失水率和抑制久保桃的软化;能有效地降低呼吸强度和MDA的含量,延缓久保桃的衰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精制方法对生物质热解液理化特性的影响,并将其特性与木醋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蒸馏法精制的生物质热解液的总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活性炭吸附法低,同时,焦油含量也明显低;蒸馏法中减压蒸馏的生物质热解液总酸量最高,焦油含量最低,且微量元素种类丰富。减压蒸馏法精制的生物质热解液与木醋液相比较,密度、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相差不大,但生物质热解液的Mg、Al、Ca、Mn、Zn等元素含量高,焦油和挥发性酚含量低。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木醋液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玉米、小麦秸秆和杂木在制备生物炭过程中产生的木醋液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灌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对土壤pH、EC(电导率)和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灌施清水相比,土壤pH值随着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增大,当稀释倍数增大到1∶300时pH值与灌施清水处理无明显差异。灌施木醋液后土壤EC值随着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减小,当稀释倍数增大到1∶300时EC值与灌施清水处理差异不显著。生物试验表明,灌施稀释倍数小于10倍的木醋液会对茄子产生毒害作用,灌施1∶50以上的木醋液可以增强茄子叶片净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茄子的生长发育和根系生长。木醋液对作物的促进作用随着灌施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加逐渐减弱,灌施稀释倍数1∶300的木醋液与灌施清水处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浇灌适宜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可以调节土壤pH和EC值,促进茄子生长,这为木醋液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80%乙醇提取宣木瓜中的抑菌成分,并通过正交试验对乙醇提取法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优选,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宣木瓜抑菌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0.5 h,提取温度90℃,料液比1∶25;体外抑菌试验分析表明,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菌...  相似文献   

10.
从木醋液的抑菌菌种种类、抑菌效果、抑菌活性成分、抑菌方法角度探讨木醋液的抑菌机理研究。木醋液抑菌活性研究主要侧重木醋液的抑菌效果和抑菌活性成分研究,木醋液抑菌机理研究仅涉及木醋液对菌体孢子萌发、生物干重的抑制研究,今后应加强木醋液对菌体膜机理、酸化机理等方面的木醋液抑菌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孙新城  景建洲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26-8527
为了研究链霉菌1#所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其发酵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在链霉菌1#的同一批发酵液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0.8%,对棉花黄萎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20.0%和4.3%。100℃以下热处理15 min,拮抗成分仍有较强的活性,但随着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拮抗活性的丧失也就越明显。链霉菌1#粗发酵液活性作用在pH值3.8~9.0基本不变。在接近中性条件下,粗发酵液的拮抗活性最强。这株链霉菌的粗发酵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它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抑菌效果在pH值3.8~9.0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木醋液中富集酚类物质,优化富集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萃取次数、萃取料液比、NaOH浓度和pH值对富集酚类物质的影响,对其得到的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实验以没食子酸丙酯为标准品,单因素考察最佳富集酚类物质的条件为用5%NaHCO3溶液处理的有机溶液,用4%NaOH浓度按照1︰1料液比萃取3次后,酸化pH值为5.0,再用乙酸乙酯萃取酸化后的水层,得到的产物富集酚类物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微波辅助法萃取马齿苋多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研究了液料比、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对马齿苋多糖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萃取马齿苋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5∶1(mL∶g),微波处理时间15 min,微波功率540W,此时萃取率为11.69%.与水提法相比(40 min,萃取率8.69%),微波辅助提取法节省了萃取时间,提高了萃取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提取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浸提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利用双水相体系萃取精制黄酮类化合物.[结果]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最佳单因素水平为提取温度70 ℃,溶剂浓度40%,固液比1∶300,提取时间4 h.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各因素的顺序为固液比>温度>提取时间>酶用量>乙醇浓度.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450,温度80 ℃,提取时间5 h,酶用量3%,乙醇浓度50%.最佳双水相萃取条件为:PEG浓度24%,硫酸铵浓度12%,温度25 ℃,pH值7.00.[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山茱萸的抑菌活性成分,以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为供试菌种,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山茱萸体积分数70%乙醇粗提液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供试细菌、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对抑菌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组分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活性组分,经化学定性检识,初步判定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野葛叶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葛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凯氏定氮法测得野葛叶蛋白质含量和提取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液pH值、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确定野葛叶蛋白质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从野葛叶中提取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溶液的pH值6,液料比1.4∶1(V/W,L∶kg)。  相似文献   

17.
柞木木醋液有机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不同烟温度采集的柞木木醋液的有机成分。结果表明,柞木木醋液是一种组成成分相当复杂的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采集的木醋液,其主要有机成分分别为:低温(烟温度80~90℃)是醇类;中温(烟温度90~150℃)是醇类、酮类和有机酸类;高温(150℃以上)是酮类、有机酸类(主要是乙酸)、醇类和酚类。从木醋液有效成分(以有机酸含量为标准)上看,90℃开始收集可以获得较多的有效化学成分。3种不同烟温度采集的柞木木醋液,其有机酸含量、pH值和精制得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石榴皮有效抑菌部位的萃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法,选取纯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6种溶剂萃取石榴皮抑菌药液。通过琼脂平板法测定石榴皮抑菌药液对9株水产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溶剂浓度、料液比、温度、超声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石榴皮抑菌药液的萃取工艺。[结果]比较不同溶剂抑菌效果,表明乙醇为最佳萃取溶剂,其萃取部位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517 mg/m L。在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 g/m L、萃取温度60℃、超声时间40 min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下,萃取药液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0.442 mg/m L。[结论]研究可为石榴皮在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和石榴皮抗菌剂的研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苦杏壳木醋液最小抑菌浓度及其抑菌活性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指示菌,由D值计算法得到了对苦杏壳木醋液在不同浓度时的存活曲线及死亡曲线,从而精确求得最小抑菌浓度(MIC):木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44%和0.46%,可见木醋液对2种代表性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效果;采用滤纸片法,对木醋液抑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苦杏壳木醋液在温度、pH值、紫外光、活性碳吸附及微波加热等不同处理下,抑菌效果基本不变,具有良好的抑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2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最佳提取工艺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波提取与常规的有机溶剂提取2种方法对芦荟进行有效成分提取,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探讨芦荟的微波提取物与葡萄糖,NaCl混合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在萃取剂为乙醇-水体系,乙醇体积分数为90%,萃取时间为8 min及微波功率为600 W的条件下,萃取效果最佳;芦荟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物成分破坏少、提取率高及溶剂用量少等特点。芦荟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与糖、盐协同作用时,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