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研究丁香油对孔雀鱼的麻醉效果,试验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丁香油浓度(30,90 mg/L)、水温(17,23和27℃)对孔雀鱼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0.5)℃水温条件下,30~90 mg/L丁香油浓度范围内,孔雀鱼的麻醉时间随丁香油浓度的升高而缩短,苏醒时间随丁香油浓度的升高而延长;方差分析表明,水温和丁香油浓度对孔雀鱼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二者间交互作用明显;在17~27℃水温范围内,孔雀鱼的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在30,90 mg/L丁香油浓度中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水温27℃,丁香油浓度30 mg/L条件下,孔雀鱼的麻醉效果符合理想麻醉剂标准,在养殖生产和科学研究等操作中应综合考虑丁香油麻醉浓度和水温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斑马鱼胚胎及仔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Pb~(2+)和Hg~(2+))对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和仔鱼畸形率以及胚胎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浓度的Pb~(2+)和Hg~(2+)处理斑马鱼8~92 h,各处理组的胚胎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Pb~(2+)浓度的增加,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而仔鱼畸形率却随着Pb~(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同浓度的Hg~(2+)处理对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而0.000 4 mg/L和0.000 8 mg/L Hg~(2+)处理组的仔鱼畸形率显著高于0.000 2 mg/L处理组(P0.05);Pb~(2+)和Hg~(2+)暴露可导致斑马鱼仔鱼出现不用程度的畸形;经Pb~(2+)和Hg~(2+)处理的斑马鱼胚胎细胞的SOD酶活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分别呈现逐渐降低(P0.05)和逐渐升高(P0.05)的趋势,而GST-S酶活力的变化则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Hg~(2+)处理组的变化幅度更大。重金属离子(Pb~(2+)和Hg~(2+))对斑马鱼胚胎具有毒性效应,通过调控斑马鱼胚胎细胞抗氧化酶(SOD和GST-S)的活性,进而影响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及仔鱼畸形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设3个温度(20、25和30℃)和3个食物浓度(1×106、10×106和20×106 cells/mL),研究不同温度和不同食物浓度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及繁殖的影响。试验期为10 d。结果表明,最大种群密度均随温度和食物浓度的升高而先增加后减少。温度为25℃食物浓度为10×106 cells/mL时,最大种群密度为74.39±1.81 ind/mL,与其他组比差异显著(P〈0.05)。随温度升高,轮虫的最大种群密度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也呈现逐渐前移的趋势,最大种群增长率则随温度和食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温度30℃食物20×106 cells/mL时,最大种群增长率为0.70±0.013,与其他组比差异显著(P〈0.05)。食物浓度对轮虫的怀卵率有显著影响,在同一温度下最大怀卵率随食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食物为20×106 cells/mL的最大怀卵率为56.43±1.07%,与其他浓度组比差异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温度和食物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种群增长及繁殖均有显著影响。温度25℃食物浓度10×106 cells/mL为培养条件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4.
秦岭细鳞鲑属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为研究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在秦岭细鳞鲑的人工繁育、标记放流和运输环节中使用剂量和麻醉效果,分别以体重为9.8±5.2g和160±5.2g的秦岭细鳞鲑苗种和成鱼为试验对象,探索麻醉剂使用的最适浓度。结果表明,在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和人工标记中以浓度为45mg/L的MS-222为最佳,而放流前麻醉运输的最适麻醉浓度为10mg/L。麻醉剂MS-222的可用浓度范围为0~50mg/L,随着MS-222浓度的增加,进入相同麻醉期的时间缩短,完全复苏的时间延长,成鱼的麻醉时间比苗种麻醉所需时间长。MS-222麻醉秦岭细鳞鲑效果好,鱼体麻醉时间短,苏醒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六氟双酚A(BPAF)对斑马鱼肝脏细胞的毒性机制。试验以斑马鱼肝脏细胞为研究模型,选择不同浓度的BPAF(0、10、20、30μmol/L)作用于斑马鱼肝脏细胞系ZFL细胞,检测BPAF对ZFL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10、20、30μmol/L BPAF均可极显著抑制ZFL细胞的细胞活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BPAF组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20、30μmol/L BPAF组细胞MD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20、30μmol/L BPAF组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10、20、30μmol/L BPAF组细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20、30μmol/L BPAF组ZFL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BPAF可通过干扰细胞的氧化应激,对ZFL细胞产生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高丹草在种子发芽阶段对盐分、温度的响应,采用4个NaCl浓度(0、50、150、250mmol/L)和3个温度(15℃、25℃、35℃)处理高丹草种子。结果表明:25℃时,NaCl溶液处理均使高丹草种子的萌发延迟,而发芽温度为35℃时NaCl处理并不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芽时间。15℃时,150mmol/L和250mmol/L NaCl处理种子均未萌发。25℃时,在0~250mmol/L范围内随NaCl浓度的提高高丹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以及幼苗干鲜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50mmol/L NaCl处理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较对照降低了85.9%和93.9%。在高NaCl浓度(150mmol/L和250mmol/L)时,与25℃相比,35℃可显著提高高丹草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以及幼苗干鲜重。NaCl浓度为250mmol/L时,35℃处理组的种子发芽率为66.7%,比25℃处理组提高了50%。总体来说,在0~250mmol/L范围内随NaCl浓度的提高,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35℃的发芽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Cl溶液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SiNPs纳米材料对草莓生长和高温逆境的影响,本试验以‘宁玉’草莓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20 mg/L、100 mg/L)SiNPs后(清水为对照)分别在常温(昼夜温度25 ℃/20 ℃)、高温(昼夜温度35 ℃/30 ℃)下生长,检测各处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0 mg/L SiNPs提高了草莓叶片数目和光合特性,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高温下提高了POD和CAT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高温来临前叶面喷施20 mg/L SiNPs可缓解高温对草莓造成的危害,提高草莓植株抗热性。  相似文献   

8.
刘敏  李杰  刘坦  荆义 《草业学报》2011,20(5):87-92
试验旨在研究温度对侧耳菌处理玉米秸秆饲料营养价值及纤维分解酶活性的影响。在16,20和24℃温度条件下,采用侧耳菌处理玉米秸秆饲料,测定处理秸秆纤维素、半纤维和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酶活性及秸秆养分瘤胃消失率。结果表明,在3个温度条件下,处理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6℃组3种纤维含量降低速度(P<0.05)、酶活性(P<0.01)及干物质瘤胃消失率(DMD48)(P<0.05)显著低于20和24℃组,而20℃组与24℃组以上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这2组秸秆DMD48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21 d后趋于稳定。结果显示温度显著影响侧耳菌处理秸秆饲料的纤维含量和营养价值,16℃处理秸秆显著低于20~24℃,而20℃与24℃处理秸秆饲料的纤维含量和营养价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7d雄性昆系小白鼠为试验材料,采用非渗透性冷冻保护剂低密度脂蛋白(LDL),以1mg/m L、2mg/m L、3mg/m L和4mg/m L四种不同的浓度梯度添加到基础液中,分别在冷冻后1d、3d、和7d时检测小鼠精原干细胞的冻后复苏率。结果表明,-80℃超低温冰箱冷冻保存小鼠精原干细胞时,冷冻1d时,基础液中添加2mg/m L的LDL精原干细胞的复苏效果最高,达到86.39%,与基础液中添加1mg/m L的LDL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当冷冻7d时,基础液中添加2mg/m L LDL时精原干细胞的复苏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毒死蜱对鱼类早期生活阶段毒性效应,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测试生物,测定其对斑马鱼胚胎34d的发育毒性。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毒死蜱0.0080mg/L、0.0160mg/L处理对斑马鱼体长、干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德保黑猪手工克隆(HMC)重构胚胎体外发育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从供体细胞和重构胚入手,比较了5个不同处理浓度(0、5、10、20和40nmol/L)5-Aza-CdR处理HMC重构胚的体外发育效果,筛选最佳处理浓度;在最佳浓度下比较5个不同处理时间(0、24、48、72和96h)对HMC重构胚的体外发育效果,筛选最佳处理时间;用4个不同浓度(0、0.25、0.5和1μmol/L)5-Aza-CdR结合最佳浓度和最佳时间处理供体和重构胚,比较其体外发育潜能。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10、20和40nmol/L5-Aza-CdR处理72h对重构胚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0nmol/L 5-Aza-CdR处理能显著提高重构胚的囊胚率(P0.05),10和20nmol/L 5-Aza-CdR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囊胚细胞数(P0.05),其中以20nmol/L 5-AzaCdR效果最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利用20nmol/L 5-Aza-CdR处理HMC重构胚72h能显著提高重构胚的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P0.05),其余处理时间对重构胚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囊胚的最佳处理浓度(20nmol/L)和最佳处理时间(72h)下,结合供体的4个处理浓度(0、0.25、0.5和1μmol/L),同时处理重构胚和供体,各处理组HMC重构胚的发育潜能均有提高,但效果均不显著(P0.05),其中0.25~0.5μmol/L 5-Aza-CdR处理效果较佳。综上表明,适宜浓度(0.25~0.5μmol/L)的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供体细胞72h并结合20nmol/L 5-Aza-CdR处理重构胚72h均能有效提高德保黑猪HMC重构胚胎的体外发育潜能,该结果可为今后研究德保黑猪HMC胚胎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海蚌育苗池海水中的溶藻弧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过硫酸氢钾对溶藻弧菌的杀灭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温度、不同过硫酸氢钾浓度、不同菌液浓度对抑制溶藻弧菌效果的影响。从单因素试验结果可知,当温度处于20~30℃、过硫酸氢钾浓度20~40 mg/L、菌液浓度105~107CFU/mL时,杀菌抑制效果显著;正交试验结果 显示,温度25℃、过硫酸氢钾浓度40 mg/L、菌液浓度105CFU/mL,是过硫酸氢钾溶液对溶藻弧菌杀灭效果最佳的条件;药物浓度11 mg/L时,灭菌率≧99%;药物浓度大于9 mg/L时,药物作用时间1~24 h的杀菌率差异均不显著,过硫酸氢钾药效可以维持24 h。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复方戊二醛消毒液在不同pH值(5.0,6.0,7.0,8.0)、温度(20,25,30,35,40℃)、作用时间(5,10,15,20,25,30 min)、浓度(0.05,0.07,0.10 mg/mL)因素下的杀菌效果,试验采用活菌计数方法,以石膏样毛癣菌为病原,研究对该菌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pH值为8.0时,杀灭效果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5,30℃组杀菌效果显著高于20℃组(P0.05),35,40℃组的杀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0 min组杀菌效果显著高于5,10,15min组(P0.05),但显著低于25,30 min组(P0.05);复方戊二醛消毒液不同浓度组之间杀菌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0.10 mg/mL浓度时杀菌效果最佳。说明复方戊二醛消毒液在浓度为0.10 mg/mL、水温40℃、pH值为8.0,作用时间≥25 min时杀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防腐剂、保存温度、保存时间均可影响牛奶成分测定的准确性,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保存条件对牛奶成分测定的影响。试验样品为5头荷斯坦牛的牛奶,试验设计对照(CON)、0.60g/L的重铬酸钾(potassium dichromate,PD)、1.00g/L的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SB)和1.00g/L的山梨酸钾(potassium sorbate,PS)四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20℃、4℃、25℃和40℃四种保存温度,测定不同防腐剂和温度条件下,5头牛的奶样在18d保存期内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非脂固形物含量和尿素氮浓度的变化规律,以期得出最佳保存条件。结果表明:添加PD和SB不影响牛奶成分的测定结果,PS会导致乳蛋白率和非脂固形物检测结果显著升高(P<0.05);PD可在10d内保持牛奶成分的稳定,其防腐效果优于SB和PS;4℃下奶样的保存效果优于-20℃,25℃和40℃下奶样不能较长时间保存。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氯化稀土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在高精料日粮条件下(73),利用体外静态模拟发酵法,设计了0、500、1000和2000mg/kg 4个氯化稀土添加剂量组,经过恒温培养箱39℃培养12 h,在设定的时间内测定pH值、气体(气体总量、H2、CH4、CO2)产量、氨氮浓度(NH3-N)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氯化稀土添加量在设定范围内,对pH值无显著影响(P>0.05);产气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其中500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稀土提高了CO2产量,3 h时5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2 h时1 0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氯化稀土提高了H2产量,9~12 h时5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2 h时2 0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氯化稀土在一定添加量范围内能够降低瘤胃液中氨氮浓度,其中6~12 h时间段500、1 0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变化(P>0.05);TVFA、乙酸含量在3 h时2 000mg/kg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 h时氯化稀土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酸、丁酸无显著影响(P>0.05),氯化稀土提高了VFA中乙酸/丙酸的比值,在12 h时,1 000、2 000mg/k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初步表明,氯化稀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延边黄牛的瘤胃微生物发酵功能,并以1 000mg/kg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试验比较了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海藻糖(0.025,0.05,0.1 mol/L)以及添加10 mg/L维生素C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1)添加0.025 mol/L海藻糖组的精子冻后活率与复苏率分别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浓度为0.05,0.1 mol/L的海藻糖组的精子活率和复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猪精液冷冻保存稀释液中,添加维生素C组的精子冻后活率和复苏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在猪精液冷冻液中,添加0.025,0.05,0.1 mol/L 3种不同浓度的海藻糖对猪精液没有起到保护作用,其中后两者对之有降低的作用;而添加10 mg/L维生素C可取得较好的冷冻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于桑椹的保鲜剂,用不同质量浓度(20、40、60、80 mg/mL)二氧化氯(ClO2)溶液浸泡处理新鲜桑椹15 min,调查(4±1)℃贮藏温度下各处理组桑椹的感官、生理生化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初步评估二氧化氯对桑椹的保质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lO2溶液对新鲜桑椹均有防腐、降低坏果率、延缓失重等保鲜效果,其中以60 mg/mL ClO2溶液处理后贮藏的桑椹感官最好,其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的损失较少,总酚和糖酸比最稳定,因而保质保鲜效果最佳,能延长桑椹保鲜期2~4d.  相似文献   

18.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生理活性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试验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凌志1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镉(Cd2 )、铜(Cu2 )、汞(Hg2 )对种子萌发和幼芽细胞膜透性以及其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和5mg/L Hg2 极显著地促进萌发(P<0.01),50mg/L Cu2 极显著地抑制萌发(P<0.01),500mg/L各离子均显著抑制种子萌发(P<0.05).随处理的质量浓度逐渐增加,幼芽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0.5mg/L的质量浓度下,Cu2 和Hg2 处理幼芽细胞膜透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5和50mg/L的质量浓度下,Hg2 处理细胞膜透性最大;500mg/L的质量浓度下,Cu2 处理细胞膜透性最高.幼芽CAT的影响均表现为随质量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在0.5mg/L的质量浓度下,Cu2 处理CAT活性相对较高;在5mg/L的质量浓度下,Hg2 处理CAT活性相对较高;在50mg/L的质量浓度下,Cu2 和Hg2 处理CAT活性相对高于Cd2 处理;在500mg/L的质量的浓度下,Cu2 处理CAT活性相对较高.发芽率与细胞膜透性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发芽率和细胞膜透性与CAT呈负相关.综合分析几种重金属离子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Cd2 对高羊茅的毒害作用最大,Cu2 最小.  相似文献   

19.
咖啡因和维生素E对鸡精液冷冻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用一种冷冻效果较好的稀释液配方作为基础液,采用常规冷冻和解冻技术,研究不同浓度咖啡因和维生素E对鸡精液冷冻的影响。咖啡因在稀释液中的浓度分别为0、2、5、8、10 mmol/L,维生素E在稀释液中的浓度分别为0、1、8、15、20 mg/mL。试验结果表明,当咖啡因浓度为5 mmol/L、维生素E浓度为15 mg/mL时,精子的冻后活力和复苏率显著地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20.
黄芪多糖对猪精液低温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改进的猪精液低温稀释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芪多糖(0、0.10、0.20、0.30、0.40g/L),对比7d内、4℃低温保存下猪精子的活率、活力、精子畸形率、精子质膜和顶体的完整性等参数,探讨黄芪多糖在猪精液低温保存应用的效果。结果显示,在猪精液低温保存后的质量上,0.10g/L质量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0.40g/L质量浓度组显著差于对照组(P0.05),0.20、0.30g/L质量浓度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所有各组中0.30g/L质量浓度组效果最好。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质量浓度的黄芪多糖可以明显改善4℃低温条件下猪精液的保存效果,其中最佳添加质量浓度是0.30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