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不同干燥方法对红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壶瓶枣为试材,分别进行60℃电热恒温干燥、60℃远红外干燥、300 W微波干燥和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将枣干到含水量25%时,比较了各自的干燥曲线和干制前后枣果糖分和VC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干燥时间从大到小依次为电热干燥2.5 h,远红外干燥75 min,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34 min,微波干燥10 min;不同的干燥方式所得的总糖含量依次为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44.3%,远红外干燥42.6%,电热干燥38.1%,微波干燥25.23%,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能够保持高的枣总糖含量。不同干燥方式干燥后所得VC含量依次为微波干燥112.51 mg/100 g,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101.85 mg/100 g,远红外干燥48.63 mg/100 g,电热干燥20.52 mg/100 g。微波干燥处理时间较短,对枣果VC的影响较小,其次为远红外—微波联合干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粮食的储存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粮食干燥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国内的粮食干燥形式多种多样,常使用的干燥形式有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微波干燥等。对粮食的不同干燥方法进行分析和完善,对于加强粮食干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酵菜粕流化干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发酵菜粕干燥工艺,利用流化床设备对其进行干燥研究。对干燥过程中定时采样的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得出干燥过程中发酵菜粕的干燥特性曲线,分析发酵菜粕在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120℃恒定干燥条件下,发酵菜粕的恒定干燥速率为82.62 kg/(m2 ·h),恒速干燥阶段蒸发的水分占总蒸发量的44.54%。该研究获得了发酵菜粕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为发酵饲料的流化床干燥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等方法对山楂干制过程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干燥与传统的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地缩短干制时间、提高干燥速率,而且可以使山楂干片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大大提高,是一种可以代替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可食用菌,为了延长货架期,常将木耳干燥保存。目前,国内干燥木耳的方式主要是自然日晒、人工烘干和热风干燥。自然日晒和人工烘干时间久、工作量大,热风干燥则容易干燥不均匀。运用MEMD-M-V-6型真空微波干燥箱对广西本地产新鲜黑木耳进行干燥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干燥功率和真空度下,最适合木耳干燥的功率是3 kW,真空度为0.075~0.08 MPa,这样干燥的木耳能保证质量达标且干燥均匀,不会有膨化现象发生;使用真空微波干燥木耳,时间相比于其他干燥方式大大缩短,给工厂化大批量进行木耳真空微波干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3种干燥方式分别对新鲜黄色、紫色、黑色玛咖进行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玛咖外观、营养品质以及玛咖酰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玛咖的外观、营养品质及玛咖酰胺含量均有显著影响。3种干燥方式中,对玛咖外形影响最小的是自然晾干,而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产品的色泽优于自然晾干;蛋白质、VC和粗脂肪含量以真空干燥最高,总糖含量以热风干燥最高,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能显著降低营养成分的损失(P0.05);不同干燥方式下,玛咖酰胺总量及主要组分甲氧-氮苄基-亚油酰胺、氮苄基-亚麻酰胺、甲氧-氮苄基-亚麻酰胺和甲氧-氮苄基-十六烷酰胺的含量由高到低为: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自然晾干方式下玛咖酰胺总量最高,而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省时且营养品质好。  相似文献   

7.
食药用真菌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食药用真菌干燥领域中主要应用的几种干燥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别介绍了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红外辐射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热风-真空联合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的研究进展,并比较分析了各种干燥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在具体应用中针对不同食药用真菌的特性应采用的不同干燥方法,以及我国食药用真菌干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田华 《保鲜与加工》2020,20(1):127-132
为了解生姜的干燥工艺,本文研究了生姜的微波薄层干燥过程,并构建了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生姜干燥前期脱水率、干燥速率、Deff增加明显,MR值下降明显,干燥后期各参数变化与干燥前期相反,350 W是生姜微波干燥最佳功率。对6种常用的薄层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拟合,比较R2、RSS和χ2得出Page方程最适于描述生姜片微波薄层干燥过程。本研究为生姜切片干燥工艺的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在果蔬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处理是果蔬加工的一项重要技术,气体射流冲击作为一种新型的干燥技术在果蔬干燥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目前果蔬干燥常用的技术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了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和干燥工艺。与传统干燥方法相比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具有对流换热系数大、干燥速度快、产品质量高、能耗低等优点,在果蔬干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鲜枣片组合干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真空微波干燥、变温压差干燥和二者组合方式对鲜枣片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不同功率、不同真空度下真空微波干燥的特性,确定鲜枣片真空微波干燥的适宜干燥参数为:功率4 kW,真空度0.05 MPa。研究不同温度、不同真空度和不同物料含水量下变温压差干燥的特性,确定鲜枣片变温压差干燥的适宜参数为:温度60℃,真空度0.05 MPa,含水量16%。以产品色泽、复水比、收缩比、硬度、脆度等品质特性为评价指标,比较真空微波干燥、变温压差干燥和组合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鲜枣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干燥相比单一干燥可明显提高枣片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种子超干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清  高荣岐  尹燕枰  李圣福 《种子》2007,26(12):56-60
选择小麦、玉米、大豆、大葱种子,对其超干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氧化钙干燥、低相对湿度干燥和加温干燥,对不同类型种子的降水速率、干燥的含水量下限、干燥损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氧化钙干燥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但应及时终止干燥过程,防止过度干燥引起种子活力下降。小麦种子安全干燥的水分下限为2.8%,大豆种子为3.5%,大葱种子为2.2%,低于该水分下限,种子活力都表现下降。低相对湿度干燥也简便易行,且不会有过度干燥的危险。普通烘箱干燥易受环境湿度影响,不易达到超干目标,而且还会导致种子活力降低。氧化钙干燥和低相对湿度干燥均能达到使种子超干的目的,超干过程中种子水分下降规律为:油质种子快于蛋白质种子快于粉质种子,小粒种子快于大粒种子,低初始含水量的种子快于高初始含水量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以雪莲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法所制得的雪莲果果粉的品质。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所制得雪莲果果粉的品质较好,口感细腻滑溜,清香爽口。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滑子蘑中滋味物质的影响,结合电子舌分析,测定比较了干燥滑子蘑中游离氨基酸、有机酸、5''-核苷酸的含量,并运用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值对其进行了鲜味评价。结果表明:微波干燥的滑子蘑中总游离氨基酸(168.81 mg/g)和有机酸(88.69 mg/g)含量最高;热泵干燥滑子蘑中总5''-核苷酸(2.86 mg/g)含量最高,但3种干燥样品中呈鲜核苷酸含量大小排序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干燥样品EUC值高于热风和热泵干燥样品。电子舌分析显示,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滑子蘑滋味差异明显。综合考虑认为,微波干燥方式较利于保留滑子蘑中与滋味相关的物质,更适合滑子蘑的干制。  相似文献   

14.
澳洲坚果花粉保存及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研究澳洲坚果花粉最佳保存方法,为人工授粉提高产量及杂交育种亲本组合提供理论依据,以澳洲坚果品种D的花粉为材料,采用自然干燥,干燥皿干燥,40 ℃烘箱干燥3种干燥方式,分别干燥2 h,6 h,10 h,24 h,并在低温(4 ℃)条件下保存5 d、10 d、15 d、20 d、25 d、30 d,以琼脂培养法测定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自然干燥和干燥皿干燥方式下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极显著高于40 ℃烘箱干燥方式下的花粉萌发率;自然干燥下4个干燥时间在保存了20 d内的花粉萌发力均能用于人工授粉;干燥皿干燥2 h、6 h保存20 d内的花粉萌发率均在15%以上,可以在生产中应用;40 ℃烘箱干燥方式处理下,所有干燥时间和保存时间的花粉萌发力均在15%以下,对于人工授粉没有价值;在低温(4 ℃)保存下,澳洲坚果花粉萌发率以自然干燥方式下干燥2 h保存5 d最佳,为42.24%;但是综合考虑外界环境调控的容易程度,在生产中选择干燥皿干燥方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黑皮冬瓜干燥品质及降低干燥能耗,对黑皮冬瓜分段式变温热泵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湿度对冬瓜干燥过程、瓜干品质及干燥能耗的影响,确定了最适相对湿度为40%和50%。根据最适湿度条件下干燥前期温度的波动情况设计了4种分段式变温干燥工艺,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4种工艺进行比较,得到了最适分段式变温热泵干燥工艺为:温度50℃(5 h)-60℃(至结束),相对湿度50%,循环风速1.5 m/s,瓜片厚度6 mm。将热泵干燥方式与传统的电热干燥方式进行比较,发现热泵干制的瓜干品质显著优于电热干制的瓜干(P0.05),热泵恒温干燥较电热恒温干燥节能38.93%,热泵变温干燥可在进一步提升瓜干品质的同时较热泵恒温干燥节能11.25%。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红外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为原料,研究其红外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通过试验收集了不同切片厚度和干燥温度下马铃薯水分比(MR)随干燥时间(t)的变化数据,得到了马铃薯的干燥曲线,并计算了干燥过程中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和干燥活化能(Ea)。结果表明,干燥温度(T)与切片厚度(L)对马铃薯红外干燥特性有较大影响,干燥温度越高,切片厚度越薄,马铃薯的干燥速率(DR)越快,干燥时间越短;同时,通过拟合计算发现,在10种干燥模型中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能够更好地反映干燥过程。在试验条件下,Deff在0.238 4×10-10~12.557 3×10-10m~2·s-1之间,且随着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大。1、3、5、7 mm厚的马铃薯片红外干燥活化能分别为34.386 0、31.041 8、28.783 2、30.060 1 k J/mol。  相似文献   

17.
采用4种干燥工艺干制鱿鱼,结合鱿鱼的干燥曲线、干燥时间、最终水分含量和设备的单位能耗除湿量,评价干燥效果;同时测定鱿鱼干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和感官评价,研究干燥工艺对鱿鱼干燥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有利于抑制鱿鱼TVB-N值的增加,减少干燥过程中的肌纤维结构破坏,色泽变化较少;相比热风干燥,热泵干燥更节能,但两种低温干燥方式的干燥时间都比热风干燥时间长,样品香气不足,感官上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和微波干燥处理芒果果皮,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芒果果皮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的芒果果皮干基含水率下降程度和干燥速率都优于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但复水性较差;3种干燥方法对果皮色泽及总多酚、总黄酮和色素含量的影响各有差异.通过对干燥芒果果皮收缩率、复水性、色泽及总多酚、总黄酮和色素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远红外干燥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此干燥方法更加适合用于干燥芒果果皮.  相似文献   

19.
种子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气象条件复杂,无论南方或北方在收获季节常逢阴雨天气,种子的干燥储藏成为种子生产的头等大事。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粮食的安全生产,种子的干燥质量是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之一。种子干燥方法很多,包括自然干燥、干燥剂干燥和机械干燥。自  相似文献   

20.
利用干燥速率曲线测定装置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初始水分和热风风量对薄层干燥速率的影响,根据干燥情况绘制出干燥速率曲线,并拟合出稻谷薄层干燥方程,并测定干燥前后稻谷爆腰率、发芽率、脂肪酸值以及粘度的变化情况.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热风温度升高,干燥速率增大;随着热风风量增加,干燥速率增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干燥条件为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