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我国著名的肉用型狮头鹅作父本,籽鹅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考察杂交后代鹅的生长发育、商品鹅成活率等各性状的优劣。结果表明:狮头鹅改良籽鹅所产后代即狮籽杂交鹅(简称狮籽鹅)其不同日龄体重、各阶段成活率都明显高于黑龙江省籽鹅,狮头鹅对改良黑龙江省籽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著名的肉用型狮头鹅作父本,籽鹅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考察杂交后代鹅的生长发育、商品鹅成活率等各性状的优劣.结果表明狮头鹅改良籽鹅所产后代即狮籽杂交鹩(简称狮籽鹅)其不同日龄体重、各阶段成活率都明显高于黑龙江省籽鹅,狮头鹅对改良黑龙江省籽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本地绵羊的生产性能,互助县于2005年引进特克赛尔肉羊8只,建立人工授精点对本地绵羊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显著效果。据测定,杂种羔羊初生、1月龄、3月龄、6月零、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互助本地绵羊(P〈0.05),杂种羊初生重平均为3,9kg,互助本地羊初生重平均为3.0kg,相对提高了30%;6月龄体重为22.7妇,互助本地羊平均重为15.3kg,比同龄互助本地羊提高了48.37%;8月龄体重为30.28kg,互助本地羊初生重平均为19.34kg,比同龄互助本地羊提高了56.57%;杂种羊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波尔山羊改良四川本地山羊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波尔山羊与四川5个地方山羊进行杂交改良.通过杂种一代羊各月龄的体重及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其杂种一代公羊初生重、2月、6月、周岁体重分别比同龄本地公羊平均提高40.87%,46.14%,71.79%,64.86%;母羊分别提高43.18%,46.95%,68.18%,56.37%.6月龄日增重公羊平均145.73 g,母羊平均125.38 g,比本地山头提高71.99%,65.76%.周岁日增重公羊平均110.93 g,母羊平均96.47 g,比本地山羊提高57.73%、48.90%.杂种一代羊6月龄胴体重11.20~12.06kg,屠宰率46.47%~49.08%,净肉率36.43%~38.01%,胴体重比同龄本地山羊3.02~5.32 kg.因此,利用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效果显著.从5个组合比较来看,以改良营山黑山羊的效果最佳,杂种一代6月龄体重公、母羊比本地羊分别提高94.38%和117.97%,表明利用波尔山羊改良低产山羊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雏鹅的饲养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雏鹅特点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习惯、饲养条件、消费者要求,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品种,或选择杂交鹅进行饲养。实践证明,不同鹅种之间的杂种,如狮头鹅(公)×太湖鹅(母),狮头鹅(公)×籽鹅(母),四川白鹅(公)×太湖鹅(母),其后代生活力强,生长  相似文献   

6.
四川白鹅生长速度快,体型大,70日龄时体重可达3.5公斤,成鹅体重可达4.5~5.5公斤。本地太湖鹅70日龄时体重只有2.5公斤左右。为此,我们从原产地引进了四川白鹅,并以该鹅为父本,本地太湖鹅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旨在提高仔鹅的增重速度,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特克赛尔肉羊杂交改良青海绵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本地绵羊的生产性能,互助县于2005年引进特克赛尔肉羊8只,建立人工授精点对本地绵羊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显著效果。据测定,杂种羔羊初生、1,3,6,8月龄体重显著高于互助本地绵羊(P<0.05),杂种羊初生重平均为3.9 kg,互助本地羊初生重平均为3.0kg,相对提高30%;6月龄体重为22.7 kg,互助本地羊平均为15.3 kg,比同龄互助本地羊提高48.37%;8月龄体重为30.28 kg,互助本地羊初生重平均为19.34 kg,比同龄互助本地羊提高56.57%;杂种羊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引进狮头鹅和织金白鹅在毕节地区饲养并进行生长性能对比,测定90日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狮头鹅和织金白鹅90日龄体重与原产地差异不显著,但二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紫花苜蓿鲜草饲喂织金白鹅饲养效果研究表明,饲喂紫花苜蓿鲜草比本地牧草平均每只鹅日增重相差3.58 g(P<0.05),节约精料1.25 kg。  相似文献   

9.
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本地山羊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波尔山羊为父本,杂交改良本地山羊.结果表明,杂种一代全白个体占89.30%,头部带棕黑色斑者占10.70%,两耳下垂者达90.00%以上;初生重比本地山羊提高43.31%,3月龄体重提高67.66%,6月龄体重提高67.97%;从初生~60日龄,日增重提高73.70%,90~180日龄,日增重提高68.57%.杂种一代4月龄性成熟,7~8月龄初配,一次配种受胎率平均为86.0%.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野血牦牛杂交改良本地牦牛后代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本地牦牛的生产性能,引进野血牦牛杂交改良本地牦牛,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杂种优势,改良效果显著,经测定,杂种一代牦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牦牛(P〈0.01)体尺指标也明显高于本地牦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利用优良肉用陶赛特种公羊,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四个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测定了陶赛特杂一代羊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体重,并于当地山谷型藏系羊进行了对比,其体重分别提高了0.7kg,9.51kg,12.5kg,9.9kg,表明杂一代羊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与寒藏一代的杂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狮头鹅是我国鹅种中体形最大的,也是世界上大型鹅种之一。狮头鹅成熟之后,它的前额及两颧便长出三个发达的肉瘤,嘴巴下啄,还有个肉坠子,形似狮头而得名。狮头鹅体形大,行动迟钝,觅食能力较差。但耐粗饲料,食量大,生长快。70日龄仔鹅体重可达5~7公斤,生长旺盛期间,每天可长150~200克。成年公鹅体重10~12公斤,高的可达15公斤;母鹅体重9~10公斤,高的可达13公斤。成鹅屠宰率平均为72.3%。母鹅一般饲养7~8月龄就可开产,年产蛋25~35枚,蛋重200克左右。现将狮头鹅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狮头鹅鹅痘是由禽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鹅较少发生鹅痘,一般没有鸡发生鸡痘那样严重,对该病的防控往往被忽略。下面报道1例狮头鹅鹅痘的诊治情况,供参考。 1发病情况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某养鹅专业户,于2013年10月中旬从本地某种鹅场购进2日龄肉用狮头鹅苗220只饲养。该养鹅场搭建于溪涌旁,鹅舍利用简易铁皮和竹排搭建而成,采用“半放牧半补精料”的饲养方式,生产较为粗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广东狮头鹅的生产性能,为狮头鹅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本试验比较不同生长期狮头鹅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同时测定种蛋品质。结果表明:1 ~70日龄期间狮头鹅体重增加较快,70及120日龄的公母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20日龄狮头鹅各项体尺较70日龄高,且公鹅的增长趋势较母鹅更快;不同生长期公鹅体重、肝重、翅重和脚重显著高于母鹅(P<0.05),而腹脂率和胸肌率却显著低于母鹅(P<0.05);120日龄狮头鹅体重、胸肌率、翅重和脚重显著高于70日龄(P<0.05),而肝重却显著低于70日龄(P<0.05)。狮头鹅蛋重壳质量较好,有利于保存,蛋品质也较高。  相似文献   

15.
67如何解决狮头鹅与黑龙江白鹅的经济杂交问题?狮头鹅原产于我国的广东省,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肉多、蛋重高、耐粗饲等优点,为世界著名的大型良种肉用鹅。黑龙江白鹅具有体型小,耐寒,耐粗饲,产蛋量高的优点,但与狮头鹅相比生长速度慢。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解决了狮头鹅与黑龙江白鹅间因体重差异悬殊而造成的交配困难,并获得了一大批杂交鹅群。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杂种一代10周龄的体重可达4.0千克以上,而当地白鹅为2.8千克,杂交白鹅比当地白鹅体重提高43%,发挥了其杂交优势。68如何使狮头鹅和黑龙江白鹅繁殖期同步?狮头鹅和黑龙江白鹅这2个品…  相似文献   

16.
<正>1改良传统山羊品种,推广饲养杂交羊本地山羊体型较小,生长速度较慢,饲养1周年体重才20~25kg。经本地母羊和波尔山羊或四川黄羊杂交改良后,1月龄杂种母羊体重平均可达8.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776头青海门源地区杂种荷斯坦牛和本地黄牛体尺、体重及生长发育规律.[方法]Mitscherlich、Bertalantty、Logistic和Gompertz 4种生长曲线拟合.[结果]杂种荷斯坦牛的体高、体长、胸围及体重4个性状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描述拟合效果最好;本地黄牛的体高和胸围生长曲线采用Mitscherlich模型较理想,体长采用Bertalantty模型较理想.在目前农家放牧饲养条件下,杂种荷斯坦牛生长拐点在5月龄140.22 kg体重,成熟体重为381.2 kg.本地母黄牛生长拐点分别为10月龄,106.8 kg体重成熟体重为290.2 kg.[结论]利用荷斯坦牛冻精改良门源本地黄牛,荷黄杂一代的体尺体重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狮头鹅是国内外最大的肉用型鹅种之一。原产于我国广西和广东。该鹅体躯硕大,头深广,额和脸侧有较大的肉瘤,从头的正面观之如雄狮状,故称"狮头鹅"。该鹅耐粗饲,食量大,生长快。一般70日龄时体重可达5~7kg;公鹅体重12~17kg,母鹅体重9~3kg;  相似文献   

19.
正狮头鹅是国内外最大的肉用型鹅种之一。原产于我国广西和广东的东饶县溪楼村。其体躯硕大,头深广,额和脸侧有较大的肉瘤,从头的正面观之如雄狮状,故称"狮头鹅"。该鹅耐粗饲,食量大,生长快,出壳70日龄体重5~7kg,成年公鹅体重12~17kg母鹅体重9~13kg,开产日龄210~240天,年产蛋25~35枚,蛋重200g左右。现将饲养技术介绍如下:1雏鹅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白沙狮头鹅     
狮头鹅是家禽中最巨型的鹅种,因其头似狮而得名。其特点是体形大、头大、眼绿蹼阔、肉质鲜嫩、经济价值高,鹅脚和鹅肠是潮汕名菜“脱骨鹅掌”和“鼓汁鹅汤”的独特原料。狮头鹅原产地系广东饶平县浮滨乡,20年代经潮安古巷传入澄海月浦后在潮汕各地广为饲养,1957年澄海白沙原种场从潮汕农村各地精选优良鹅种,开设选育种鹅课题。1963年经该场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在总结潮汕各地饲养经验的基础上,经提纯、复壮、精选、繁育、培育出白沙狮头鹅。新型鹅种从体形、毛色、体重均比传统狮头鹅优。成年公鹅可达10~12千克,成年母鹅7~8千克;每年的9月到次年5月为产蛋期,每只母鹅年平均可产蛋30多枚。肉料比(精料)1:1.5~2.0。半净膛率可达86%。 白沙狮头鹅以其生长速度快及卓越的产肝性能而深受各地养鹅专业户的喜爱。雏鹅饲养70天龄上市活重6千克以上,80天龄经强制育肥28天平均肝重500克以上。该品种的发展前景广阔,饲养狮头鹅已成为潮汕农户的重要经济收入。汕头市政府已拨款扩建种鹅场,并建成电脑控制自动孵化厂。目前白沙狮头鹅已扩大至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台湾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李述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