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村民脱贫减贫的一种重要途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庄村,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当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提出了"以房养老+民宿旅游"的精准扶贫思路,推动农旅融合、多元发展,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本文以东庄村的成功转型为例,分析"以房养老+民宿旅游"在助力脱贫攻坚共同富裕和美丽乡村建设上的作用,为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发展乡村旅游契合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案例地的行动者系统,识别出4类战略行动者并分析其中的权力关系和互动,得出宁波横溪村各类战略行动者的策略及行动的协调一致性较高。可以通过向开放式的休闲健身慢行系统转变,促进村、区两级的区域合作与联动,并建立专业化的协会网络等战略。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域之一,是贫困人口脱贫的主战场。陕西秦巴山扶贫区域是全省贫困人口的主要所在地,贫困发生面广,贫困发生率高。但秦巴山扶贫区域具有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生物资源多样化、文化底蕴深厚等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分析了秦巴山扶贫区域的贫困因素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出秦巴山扶贫区域的乡村旅游扶贫路径,以期为秦巴山扶贫区域脱贫致富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村扶贫旅游规划本质上是对乡村资源的排查与合理利用,通过对乡村现有资源的合理规划,让贫困户尽可能参与其中,通过自身的土地流转、旅游资源合理利用脱贫致富。扶贫旅游规划编制过程中有多方相关利益者参与,村民是乡村的主体,应保障村民参与的渠道畅通,以实现乡村扶贫旅游规划的落地性。但目前的乡村扶贫旅游规划存在模式化、刻板化的问题,村民参与流于形式,政府为实质主导者,规划难以表达村民的意愿,满足村民真正的诉求。以永泰县赤水村为例,寻找村民参与的有效途径,探讨扶贫旅游规划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具有天然益贫性的农民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是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路径。作为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江西罗霄山区,近年来,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优势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领办+土地入股+培训"等产业扶贫模式,广泛带动贫困人口减贫增收,使得合作社自身的实力得到充实,延长了产业链,与贫困农户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难题,提高了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其他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了贫困农户的家庭生计,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6.
农村"三空"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开发旅游对乡村问题治理潜力巨大,但目前旅游扶贫效果不显著且缺乏持续性。为了对贫困农户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评价与分析从而实现精准帮扶,在对我国旅游扶贫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可持续生计的"三空"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分析框架,从生计角度剖析"三空"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同时以河北省涞源县留家庄乡作为案例区域,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案例区域可持续生计进行分析;找出案例区域旅游精准扶贫困境,并因地制宜地提出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以期为我国"三空"地区旅游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武冈市按照"输血扶贫"和"造血扶贫"相结合的原则,围绕"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的产业扶贫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促进贫困人口67503人稳定就业和增收,带动贫困群众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夯实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长效基石。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村民自主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遵循自由民主的原则,有助于调节乡村旅游开发中资源不足、资源开发不充分与乡村可开发旅游资源闲置的矛盾。基于光泽县乡村旅游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光泽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以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主体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并提出光泽县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对策,以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旅游扶贫作为拉动贫困地区、贫困人群脱贫致富的重要机制现已愈发受到重视。但机制中的统一规划管理不完善、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知名度等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本文以青海省门源县东旭村为例,开展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一系列探索,构建相关乡村旅游品牌建设路径,进一步推动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以八尔湖库区的旅游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在把握库区贫困现状、旅游扶贫模式、贫困农户参与方式和其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等基础上,对水库旅游扶贫对农户的增收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扶贫模式对于贫困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乡村旅游型、旅游商品型、景区带动型。各种旅游模式对于农户的增收效应不同,其中,乡村旅游模式对工资性收入的带动效应最为明显,旅游商品模式对经营性收入具有带动效应,其他2种模式在经营性收入上无明显差异,乡村旅游带动型和旅游商品带动型对财产性收入增长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带动效果,3种模式的转移性收入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在中国知网查阅的相关资料,对我国旅游扶贫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文献集中在1996~2016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的6个领域:旅游扶贫的含义、特定地区的旅游扶贫、旅游扶贫的绩效研究、旅游扶贫的模式研究、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旅游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扶贫旅游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的影响因素等研究不足,对旅游扶贫进行定量分析也是未来的一个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农户依托合作社嵌入红色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既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红色旅游综合效益提升。为红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解决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提供新思路,介绍了合作社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从农业合作嵌入式、旅游合作嵌入式、"合作社+"等方面构建合作社嵌入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欠发达乡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RHB(Resource-Humanity-Benefit)开发战略,以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山东省旅游扶贫村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困境,探讨旅游扶贫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山东省旅游扶贫以贫困户为中心,乡村精英引领,景区、企业赋能赠权,贫困户积极参与,旅游扶贫成效显现,至2018年底直接带动17 886户脱贫,90%扶贫村的贫困人口受益。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主要形成了依托景区型、农户自组织型、合资共建型等发展模式。但旅游扶贫村仍存在乡村旅游规划不完善、主题定位不明晰、发展特色不突出、管理水平不专业、政策因素不可控等发展困境。建立立体化的旅游扶贫战略体系,不断提升扶贫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贫困人口的内生造血发展力是当务之急。因此,为优化旅游扶贫村的发展路径,提出依据乡村发展地域类型分类推进开发;拓展多方合作渠道,聚合多源力量综合开发;打造乡村发展增长极,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等举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究赣南地区旅游扶贫的典型模式,总结其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经验,以供其他类似地区参考。【方法/过程】基于赣南多个县市区的深度访谈资料,对比分析各个模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并基于此提出制定旅游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结果显示,赣南地区旅游扶贫的3种典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景区帮扶型、景村一体型)在旅游扶贫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由于不同模式的发展旅游的原动力、政府扮演的角色、开发模式、产业结构、贫困户参与情况有所不同,其扶贫效果在见效速度、成效涉及面以及作用方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建议类似地区在制定旅游扶贫模式时应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路径;保持不断创新,紧跟市场需求;通过产业融合激发村民热情;通过加强与企业对接增强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贫困人口能力和权利缺失已成为影响旅游扶贫效应的重要因素,探究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下贫困地区农户社区增权效应对当地旅游扶贫项目精准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区域实现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以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为例,运用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方法,分析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下社区增权效应,剖析其内在逻辑。结果表明,狼牙山地区在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下基本实现了社区旅游经济、心理、社会增权,主要得益于村庄能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能人带户示范带动效应,也契合了村民、政府和村庄能人的利益诉求。同时依托于全民参与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了旅游扶贫社区增权,提升了贫困农户的可行能力和获得感。面对村庄公共事务村民仍然存在话语权和决策权缺失、利益分配不均衡导致的政治失权。因此,提出强化村庄能人培养,加大对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政策扶持和引入社会组织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2020年2月28日讯,永和县达到贫困县退出相关指标,符合退出标准符合,正式退出贫困县。总结永和县脱贫经验,就业扶贫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而农村就近就业作为就业扶贫的一种形式,既可以满足农村贫困户在本村从事农业生产种植,还可通过务工丰富收入来源,是一种适合永和县脱贫户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在永和县评估调查中收集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分析永和县贫困户农村就近就业现状,总结就近就业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红色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分析了陕甘宁革命老区农户在参与红色旅游过程中面临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红色旅游参与意识等困境,并提出农户可以依托旅游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嵌入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同时,需要对农户进行精准识别、增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化农户培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更好地助力农户参与红色旅游的发展,从而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18.
徐燕  殷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4-4746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有效的扶贫方式。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贵州省可以以典型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来推进乡村旅游与各产业的联动,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及城乡统筹进程。  相似文献   

19.
以花垣县新科村旅游扶贫开发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该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针对贫困山区旅游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旅游扶贫成功致富的相关案例,从政府、旅游企业、非营利组织、贫困人口四个方面提出关于贫困山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为切实提升农民利益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驻村帮扶工作,认真分析鄂伦春自治旗桥南村的贫困成因,按照驻村帮扶的工作思路、目标与工作重点,分析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强调升级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林产品产业,积极配置养殖业,活化乡村旅游业,进而从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项目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驻村帮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