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合作社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平台,目前我国多个地区已经建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柘荣县乡村旅游合作社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柘荣县旅游资源开发、就业增收、提高农民生态意识、提升柘荣县乡村旅游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但存在农民参与度低、专业人才稀缺、管理观念守旧等问题,应通过提高农民参与度、提高人才待遇、明确利益分配、规范管理等措施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87-6989
乡村旅游即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乡村风貌、农村生活与农俗风情为主要载体,以农业和乡村为旅游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镇江市客源市场充裕,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田园风光,为镇江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动农业旅游的开发,不仅能推动镇江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改善镇江的旅游产品结构,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简析了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镇江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开发深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同时资金投入不足,旅游项目缺乏,宣传促销不到位。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镇江市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系列对策,即,做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味,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突出当地旅游品牌特色,打造精品线路,规范管理,加强旅游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观光游的基础上,已经拓展开发出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项目,其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当前乡村旅游典型模式(一)观光农业发展乡村旅游陕西省渭南市休闲农业示范区(临渭区、大荔县),通过合作社方式对土地进行整合流转,建立葡萄合作社、发展大枣、核桃种植等推动以农业种植为主  相似文献   

4.
旅游扶贫是四川省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乌蒙山区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乌蒙山区现状、旅游资源特点,以及四川省旅游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的分析,从景区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商品、推进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强化人才培训六个方面提出了乌蒙山区旅游扶贫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燕  李庆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61-7963
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集中体现在旅游产品的老龄化、同质化、初级化,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困境的根源,强调了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与相对稳定性、开发主体的分散性与非专业性、产业要素的约束性与不可替代性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破解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创新战略,指出创新是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而推进农民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创新农业和特色村镇、探索乡村旅游合作社运作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推进土地流转和旅游用地改革、引进大型企业开发新型项目是乡村旅游创新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拥有极其丰富的乡村生态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各级政府以制度建设、模式选择、深度融合国家战略、品牌塑造,以及闽台合作等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存在原真性、文化性、现代性和智慧化等方面的短板,亟须以强化区域协作、引入第三方评估、规范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加快智慧化建设、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等作为突破口,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7.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全面开展了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试点工作,旅游扶贫成为某些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邵武市高南村资源、特色农产品、文化要素丰富,在打造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面临基础设施欠缺、个体资金有限、农民思想落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市场信息欠缺、文化挖掘不足的问题。在"旅游扶贫"明确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背景下,以乡村旅游为核心业务的合作社作为一个资源整合平台,把集体的、个人的资源从分割分散状态变为集聚利用,创新乡村发展模式,以提高公共服务、整合公共资源、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途径培养贫困村脱贫的内生力量与动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以乡村资源为基础的各种乡村旅游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单一发展、同质化严重、资源浪费等问题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障碍。基于SWOT模型,分析了福建连城梅花山发展乡村旅游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基础,从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加强旅游社区参与和健全旅游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梅花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  王西方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93-2396
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文献研究成果,以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3,(19):79-80
<正>荆心,辽宁省第一期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2016年创建丹东首家合作共享的乡村旅游农民专业示范社-丹东市窑沟花果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由于对家乡的深厚情怀,荆心在返乡创业伊始,就利用从事乡村旅游多年的人脉资源和实践经验,提出建立以三产融合的思维、合作共享的理念、企业运作的模式,开发观光农业、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多种业态的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目前,合作社成员发展到现在已达208户。  相似文献   

11.
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是低收入村,该村依据自身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业,虽已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劳动力短缺、宣传不到位、客流不足、村民收入低等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开发村里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旅游+采摘相结合的休闲方式,以定点配送、订单农业、电商等销售方式,借助信息技术扩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等,成为破解该村的乡村旅游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全面发展,解决低收入问题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方兴未艾,但也存在挑战和困境,提升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的整体效益成为重中之重。鉴于此,以田园综合体为视角,并对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建设主体、经营主体以及利益关联体进行功能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田园综合体视角下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建设构思:参与建设和受益主体必须是农民;乡土知识的集思广益和价值发挥;探索制定多方多元利益分配机制;以业务为导向的主体能力培育。建设基于田园综合体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乡村旅游合作社整体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韦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11-7215,7219
为了探讨广西乡村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布,揭示乡村旅游资源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与利用,更好地为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对全区乡村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展开专项调查。在广西融安县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中,对融安县乡村旅游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融安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成果,以利于融安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蕾  庞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70-10571,10574
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北省曲阳县羊平村为例,分析了曲阳县乡村民间文化旅游概况,阐述了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业已经获得一定发展的优势,也总结了其道路绿化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层次人才缺乏、小型商品开发不足的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该以商旅互动、立足文化、动态参与、系统规划、统筹兼顾等原则指导乡村民间文化旅游的开发设计,并总结了相关发展战略。针对羊平村,从环境建设、石岗雕刻公园休闲区设计、黄石广场功能区设计、乡村旅游商品设计方面展开了重点建设项目探讨,以期能对我国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合作社的2018     
2018年弹指即过。这一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期发展影响深远。第一件事当然是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18年7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法律在2006版法律实施11年实践的基础上,反映了广大农民合作的新需求以及合作社发展的新特点。比如在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上增加了“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等”,有利于在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农村民间工艺品的开发,有利于农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确定低收入村645个,很多低收入村依托自然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然而,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存在创意不足、项目雷同、管理落后等问题。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就是低收入村之一,该村正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开发依托神泉峡景区的乡村旅游,虽已初见成效,但其文化资源和创意产品开发不足,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劳动者技能尚待提升。所以,开发文化资源、更多地注入文化要素、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改善基础设施、改进管理方式,成为该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以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研究目标,从乡村旅游开发条件、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和旅游环境效益4个方面设置了道路通畅度、旅游资源品位、旅游行业监管力度等20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开发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可持续度指标值为0.832,乡村旅游发展尚可持续。同时提出仍存在诸多不利发展的因素,有待在今后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吉林省将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乡村建设、推进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以景点景区为依托,以乡村旅游为重点,开发旅游项目、包装旅游产品,以旅游带动百姓脱贫",打开了美丽乡村的致富之门。未来,将积极探索"基地+企业+合作社"的开发式扶贫新模式,到2020年,吉林省将建立起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建成休闲农业与乡  相似文献   

19.
蔡佩瑜  曾芳芳 《乡村科技》2020,(8):20-21,23
本文以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经营管理、开发条件4个方面分析深沪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生态振兴背景下深沪镇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如重点建设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生态旅游项目,强化政府领导、健全机构配置,优化旅游环境、筹集资金深入进行生态建设,以促进晋江市深沪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农村也必将转变发展的方式,乡村振兴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及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云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部分地区旅游资源挖掘深度不足、旅游资源同质化频繁且缺乏相应特色以及部分地区旅游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等问题,提出了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先行,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注重内涵式发展先行,转变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以加强规划制度先行,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等推动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