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调制1个香蕉茎单贮(BSS)组和8个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组,分别为1个对照(CON)组,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0.05、0.15和0.25 g/kg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3个水平组,添加FGJ+CEL1(MIX1)、FGJ+CEL2(MIX2)和FGJ+CEL3(MIX3)3个混合组,每组均设3个重复。常温发酵60 d,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BSS组相比,CON组的气体损失率(GLR)和pH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各添加剂组的干物质(DM)、干物质回收率(DMR)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氨态氮(AN)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FGJ组相比,CEL和MIX组的DMR极显著升高(P<0.01)。在CEL组中,随CEL水平的增加,青贮效果愈好;与MIX1组相比,MIX3组的NDF含量显著减少(P<0.05),DMR显著升高(P<0.05);与CEL组相比,对应的MIX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综上所述,在香蕉茎青贮中添加小麦麸有利于改善青贮品质,添加纤维素的效果优于添加绿汁发酵液的效果,二者混合效果更好,且混合后的青贮效果随着纤维素酶的增加而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利用香蕉茎调制优质青贮,试验香蕉茎单独青贮(BSS组)及按香蕉茎90.00%与玉米粉10.00%调制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并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设置对照组(CON)、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20 g/kg葡萄糖(GLU)组和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与20 g/kg葡萄糖的复合(MIX)组,每组设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较BSS组,CON组p H和气体损失率(GLR)极显著和显著降低(P0.01和P0.05),干物质(DM)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AN)极显著减少(P0.01);较CON组,FGJ、GLU和MIX组DM、可溶性糖类(WSC)及半纤维素(HC)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干物质回收率(DMR)极显著升高(P0.01);较FGJ和GLU组,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极显著或显著减少(P0.01或P0.05)。综合各项指标,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的品质优于香蕉茎单独青贮;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和葡萄糖均能显著改善混合青贮的品质(P0.05),二者复合添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利用菌糟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7个处理组,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CON组),灵芝菌糟中分别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00 U/kg纤维素酶(CEL组)、5000 U/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MIX1组)、2 mL/kg绿汁发酵液+5000 U/kg木聚糖酶(MIX2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5000 U/kg木聚糖酶(MIX3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常温下发酵60 d开封,测定灵芝菌糟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FGJ组、CEL组和XYL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pH、气体损失率(GLR)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氨态氮(AN)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FGJ组相比,MIX1组和MIX2组乳酸(LA)、乙酸(A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EL组相比,MIX1组的干物质回收率(DMR)及NDF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WSC、AN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MIX1组和MIX2组相比,MIX3组pH、GLR极显著降低(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效果均优于添加绿汁发酵液,但复合添加效果更佳,其中以MIX3组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生物添加剂对水葫芦与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设计了4种混合比例的水葫芦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即水葫芦∶玉米秸秆按鲜重比为8∶2,7∶3,6∶4和5∶5(略为W8M2、W7M3、W6M4和W5M5),探讨生物添加剂绿汁发酵液(FGJ)、纤维素酶(CEL)和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MIX)的效果。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后评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对不同混合比例的材料均能显著(P<0.05)提高其青贮品质,特别是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的混合添加,具有相乘作用,效果更好。随着玉米秸秆混合比例的升高,青贮品质提高,W5M5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宋鸽  朱小清  张诗  庄益芬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2):3512-3518
本研究以稻草和甘蔗梢为青贮原料,调制稻草青贮及稻草与甘蔗梢混合青贮(混合比例为6:4(m/m))。在稻草青贮及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中均设计添加2 mL/kg的绿汁发酵液组(FGJ)、3 mL/kg的纤维素酶组(CEL)、2 mL/kg绿汁发酵液+3 mL/kg纤维素酶的复合组(MIX)和对照组(CON),每个处理重复3次,室温条件下贮存60 d后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显示,青贮原料稻草干物质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质(CP)含量均低于甘蔗梢,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高于甘蔗梢。稻草单独青贮后,与CON组相比,FGJ组的NDF、ADF、pH和氨态氮均极显著降低(P<0.01),WSC极显著增加(P<0.01),干物质回收率(DMR)升高;MIX组的NDF、ADF、pH、气体损失率(GLR)和氨态氮均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WSC及DMR升高;CEL组中除ADF显著降低外,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稻草青贮相比,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的pH、氨态氮、NDF和半纤维素(HC)均降低,而DMR和WSC均明显升高。综上所述,绿汁发酵液及其与纤维素酶的复合添加剂对改善稻草青贮及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品质的效果相近,且优于纤维素酶;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的品质优于稻草青贮。  相似文献   

6.
用收割后3、4、5、6d的玉米秸秆作原料调制了青贮。各种原料均设添加玉米面粉(CF)、绿汁发酵液(FGJ)、玉米面粉 绿汁发酵液(MIX)和对照(CON)4个处理。室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对提高玉米秸秆青贮的品质均有效,特别是MIX的添加效果最佳;同时,也表明玉米秸秆收割后4d是最佳的青贮开始时间。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和发酵过程的影响,为利用菌糟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4处理组,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组,灵芝菌糟中分别添加2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纤维素酶2000U/kg(CEL组)、复合添加绿汁发酵液2ml/kg与纤维素酶2000U/kg(MIX组)。每个处理组12个重复,常温下贮存7d、14d、30d和60d各分别开封3个重复,测定灵芝菌糟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降低灵芝菌糟的pH,降低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氨态氮,提高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酶降低灵芝菌糟的pH、氨态氮及气体损失率,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效果越显著。与FGJ组相比,MIX组的水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氨态氮(A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CEL组相比,MIX组的水分、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之,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和复合添加绿汁发酵液与纤维素酶均能改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以复合组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木聚糖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在常规水分(MC1)稻草青贮和低水分(MC2)稻草青贮中均设对照(CON)组及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 mg/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与20 mg/kg木聚糖酶的复合(MIX)组,每个处理组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MC1青贮中,与CON组相比,MIX组水分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XYL、MIX组氨态氮(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XYL、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组pH极显著降低(P<0.01);MC2青贮中,与CON组相比,FGJ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DMR)显著增加(P<0.05),FGJ、MIX组氨态氮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pH极显著降低(P<0.01),MIX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较MC1青贮,MC2青贮的pH和干物质回收率极显著增加(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在常规水分和低水分稻草青贮中,3种添加剂均有显著的添加效果,以绿汁发酵液与木聚糖酶复合添加的效果最佳,且低水分稻草青贮的效果优于常规水分稻草青贮。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不同添加剂对葛藤(Pueraria lobata(Willd).Ohwi)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C),绿汁发酵液组(FJLB)组,糖蜜(M)组和绿汁发酵液+糖蜜(MIX)5个处理组,添加量分别为无添加,500mg/kg C,2%FJLB 10mL/kg,50g/kg M和2%FJLB 10mL/kg+50g/kg M。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开封后评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处理均能改善葛藤青贮发酵品质,其中FJLB+M混合处理的干物质、乳酸和丙酸含量最高,pH和氨态氮含量最低,说明混合处理的发酵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绿汁发酵液和不同水平木聚糖酶(XYL)复合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和发酵过程的影响,给利用菌糟大规模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即添加纯化水的对照组(CON组)和在灵芝菌糟中添加复合添加剂的MIX组,分别为MIX1组[2 m L/kg绿汁发酵液(FGJ)+1 250 U/kg XYL]、MIX2组(2 m L/kg FGJ+2 500 U/kg XYL)和MIX3组(2 m L/kg FGJ+5 000 U/kg XYL),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常温下贮存,分别在发酵第7,14,30,60天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4个发酵时间,3个MIX组都有显著的添加效果。伴随着发酵时间增加,发酵饲料的乳酸(LA)呈增加的趋势,pH值、干物质回收率(DMR)、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中性洗涤纤维(NDF)以及半纤维素(HC)呈下降的趋势,气体损失率(GLR)、氨态氮(AN)显著增加(P0.05)。说明FGJ和XYL复合添加能加快乳酸发酵,使发酵过程提前结束。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中国大陆最早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A/Chicken/Guangdong/SS/94(H9N2)(缩写为SS株)和1998年大流行时期分离的H9N2亚型AIVA/Chicken/Shanghai/F/98(H9N2)(缩写为F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在SPF鸡体内的复制能力和传播途径特性比较后发现,F株在4周龄SPF鸡气管中的复制能力高于SS株,F株可以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SS株不能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获取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得知,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同源性分别是96.6%和98.1%;HA基因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都是PARSSR↓GL,但有5个氨基酸的差异,即166位N(F)→D(SS)、198位A(F)→V(SS)、217位V(F)→I(SS)、335位G(F)→R(SS)、504位L(F)→S(SS);2株病毒的NA基因在63~65位都存在氨基酸缺失,但在NA基因红细胞吸附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分别是IKKDSRSG(F)和IKEDLRSG(SS)。F株和SS株的传播特性差异是否与其表面基因序列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60年以来国内外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研究内容与研究区域进行分析,结合饲草青贮技术领域、草食畜牧业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背景,将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期为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为缓慢增长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其次,根据研究内容从理论研究、监测评价、技术示范、技术研发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各分支领域的主要成果与关键问题,提出下阶段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应加强对乡土灌草饲料生产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综合提高饲料能量与蛋白质的利用率,尽可能改善牛羊的能氮平衡,促进畜牧业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EXHC和SHETA基因结构并预测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试验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EXHC和SHET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猪葡萄球菌GDZC株中扩增获得EXHC和SHETA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007和971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XHC基因与猪葡萄球菌丹麦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F515455)及猪源松鼠葡萄球菌河北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JF755400)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0%,而与其他葡萄球菌脱落毒素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3%~53.9%和7.9%~44.2%。SHETA基因与日本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B036768)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在保守区共有31个碱基发生突变。利用DNAStar软件对EXHC和SHETA蛋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XHC基因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SHETA基因编码蛋白为疏水性蛋白,抗原性较差。本研究从猪葡萄球菌GDZC株中成功扩增获得EXHC和SHETA基因片段并对其编码的蛋白结构进行了预测,证实了中国分离的猪葡萄球菌同时携带有EXHC和SHETA 2种毒素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猪葡萄球菌的致病机理及毒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长胜 《家畜生态》1998,19(3):13-15
通过观察狐貂自咬症疾病行为特点,分析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及时诊断治疗,以提高狐,貉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秦川牛因原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具有体躯高大、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和国家级资源保护品种,是肉牛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秦川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指导,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果洛州草地鼠虫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的调查,果洛州草地鼠虫害面积约为247.6万hm2,因鼠害每年损失牧草约1598.7万t,相当少养1095.01万羊单位。近10年来使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治取得很大成绩,累计灭治面积达到183.1万hm2。  相似文献   

18.
蟾蜍产品的医药价值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麟  长青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2):32-34
本文主要介绍蛤蟆(蟾蜍)的生物学特性,饲养蟾蜍取药材的技术要点及蟾蜍产品的医药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由于谷物中含有真菌的有毒次生代谢物霉菌毒素,其对动物的健康、生产性能及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可能有负面影响,这对动物营养是一个永久性的挑战。因此,本文综述了霉菌毒素在动物营养中存在的问题、对易感动物的影响以及应对谷物感染毒素污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禽类的起源、演化及我国主要家禽品种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禽是重要经济价值动物.本文从禽类种群进化学说出发,简介了禽类的起源、演化、动物学分类和家禽的驯化(养)与品种的形成,并对我国主要家禽(鸡、鸭、鹅)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配套系)的分布与类型作了描述,以期为研究我国家禽起源系统,保护与利用我国家禽品种,促进家禽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