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2006年至2011年,在榆次区东阳镇、修文镇建立了以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性诱剂诱杀、黄板(蓝板)诱杀、防虫网物理阻隔、生物防治等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3 287.07 hm2,辐射带动区1万hm2.示范区比非示范区一个生长季减少打药2~4次,平均每667 m2降低打药成本50~80元,减少用工3~5个;降低害虫田间落卵量40%~60%,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天敌(益害比1∶89),降低了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实现了规模化蔬菜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2.
利用5种不同的土壤改良剂,对矿化度在2~3 g·L-1的微咸水灌溉棉田土壤进行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五种改良剂均降低土壤p H值和总盐含量,并能有效控制土体Na+、Ca2+、SO42-、HCO3-积累;其中,磷石膏能显著降低土体Na+、Ca2+、SO42-总含量(P<0.05),DS1997能显著降低土体Na+、HCO3-总含量(P<0.05),酸碱平衡剂显著降低土体Ca2+、SO42-总含量(P<0.05),禾康改良剂有效控制土体SO42-、HCO3-含量;改良剂对土体中Cl-改良效果不显著(P>0.05)。研究得出:微咸水灌溉导致土壤p H值升高和含盐量增加,造成土壤盐分的积累;土壤改良剂可有效减少微咸水灌溉引起的盐分积累,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和盐分离子分布。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高糖番茄生产及筛选适宜椰糠条栽培的营养液配方与番茄品种组合,于2020年5—9月在甘肃省酒泉市玻璃温室内进行,设4种营养液配方(有机无机混合营养液配方1(F1)、有机无机混合营养液配方 2(F2)、无机营养液配方1(F3)、无机营养液配方2(F4));4个番茄品种(‘飞天番茄’(V1)、‘120-150’(V2)、‘童年味’(V3)、‘DHZY-03’(V4)),二因素耦合,得16个处理,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番茄茎粗、光合特性、糖度及产量的影响,并采用TOPSIS法,对番茄综合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混合营养液配方处理的糖度均值为11.0%,产量均值为190 380 kg·hm-2;无机营养液配方处理的糖度均值为9.6%,产量均值为157 969 kg·hm-2。与无机营养液配方相比,有机无机混合营养液可明显提高番茄的产量与可溶性糖含量。4个品种中,‘童年味’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处理均值为10.9%;‘DHZY-03’的产量最高,处理均值为180 906 kg·hm-2。糖度最高的处理为F2V3(有机无机混合营养液配方2+‘童年味’),产量最高及糖度和产量均最优的处理为F2V2(有机无机混合营养液配方2+120-150)。本试验条件下,F2V3和F2V2组合较适合在甘肃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4种不同诱杀剂?4种诱捕器及9种常见组合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防治效果, 为橘小实蝇田间防控优化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1)诱杀剂聪绿处理区成虫总数和果实受害率最低, 成本低廉, 可用于桃园橘小实蝇防控?迷饵?诱尔和康碧可显著降低橘小实蝇发生数量, 可根据发生区实际情况选择或改进使用?4种诱杀剂对雌性比的影响与空白对照间无显著差异?2)甲基丁香酚油剂与诱捕器组合中, 推荐常规诱捕器和新蛾类通用诱捕器分别用于监测和防治工作, 不建议采用迷你型实蝇诱捕器+矿泉水瓶或新型飞蛾诱捕器进行监测和防治?3)常规诱捕器+甲基丁香酚油剂?专用诱捕器+食物诱杀颗粒剂?黄板2和黄球4种组合分别在各自类组中表现较好, 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5.
于2010年4-9月在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对草地进行各种改良措施应用试验,以寻求加快宁南半干旱区草原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改良后的测定结果表明:草地松耙后的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盖度和生物量明显低于对照,分别低7%、32.4 g·m-2;草地松耙、草地松耙+补播、草地松耙+施肥、草地松耙+补播+施肥、围栏封育处理后的土壤含水量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0.05),容重均小于对照;草地松耙+补播+施肥的土壤养分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山东莱阳西兰花田开展生物食诱剂监测、诱杀试验,表明生物食诱剂可诱杀西兰花田夜蛾科主要害虫的雌、雄虫,其中,诱杀棉铃虫的雌雄比为1.25∶1。药后15 d,夜蛾科害虫卵量减退率为83.65%,校正防效为72.20%;幼虫虫口减退率为80.09%,幼虫的校正防效为62.81%。处理区幼虫量与对照区差异显著,生物食诱剂对夜蛾科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桑树害虫无害化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和诱捕器防治桑树害虫,效果良好,挂灯区比对照区虫口密度减少62.8%;黄板处理区蚜虫、粉虱、蓟马的虫口密度分别比对照区减少32.9%、28.4%和25%;每个诱捕器平均每天诱杀桑树斜纹夜蛾8.5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018—2019年贵州猕猴桃上的橘小实蝇发生规律、趋光行为、不同诱集方法包括杀虫灯,引诱剂及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7—9月为橘小实蝇的盛发期,其对540 nm的绿色光波有明显趋性。杀虫灯、诱捕器及其组合使用对橘小实蝇均有诱杀效果。其中,杀虫灯平均诱虫量为31头/诱捕器;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平均诱虫量为201.67头/诱捕器,与其他引诱剂差异显著;杀虫灯与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组合使用的平均诱虫量为509.67头/诱捕器,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橘小实蝇成虫诱捕总量。  相似文献   

9.
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和乳粉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设计随机区组小区试验,采用绿僵菌微粒剂在花生播种期防治上一年的3龄蛴螬老熟幼虫;采用绿僵菌乳粉剂在花生幼果期防治当年的1~2龄蛴螬.同期调查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蛴螬主要天敌臀钩土蜂的影响.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微粒剂(最适剂量375 kg/hm2)施药后30~40 d,平均校正防效为75.58%~80.03%;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乳粉剂(最适剂量7.5 kg/hm2)施药后15~20 d,平均校正防效为77.59%~86.46%.花生果荚收获期平均保果率达85.76%~87.13%,花生果荚鲜重平均增产量达832.5~916.4kg/hm2,控害保产效果显著.且绿僵菌新制剂的施用对臀钩土蜂的存活未见有明显不良影响.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128新制剂能够时田间花生蛴螬进行持续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工程菌BIOT185对金龟子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其中间试验水平的安全性,在河北省定州市花生田开展了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每mL含100亿芽胞的工程菌BIOT185悬浮剂稀释10倍和100倍处理对金龟子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可达52.08%~70.51%,保果效果为50.40%~66.57%,说明高浓度的BIOT185可以有效控制金龟子幼虫的危害。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PCR检测发现,在施药后的365 d中BIOT185在土壤中的菌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调查田间各小区的昆虫种群发现,工程菌BIOT185处理区与野生菌HBF-1、BT185以及对照区的昆虫种群差异不显著。说明BIOT185不会在土壤环境中大量残留,也不会影响花生田的昆虫种群。  相似文献   

11.
鼠类不育控制已成为我国草原鼠害有效控制的发展趋势.为明确不育剂对荒漠草原害鼠种群繁殖的控制作用,2011年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采用春季一次性投饵的方法,研究复合不育剂EP-1对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3种啮齿动物优势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不育剂EP-1致使3种雄鼠的睾丸明显萎缩且下降率降低;春季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的睾丸、附睾和精囊腺3项脏器系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睾丸下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小毛足鼠5月和10月睾丸脏器系数和4-10月睾丸下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且持续时间较长.不育剂EP-1导致3种雌鼠子宫明显水肿、外壁变薄、体积变大、孕鼠平均胎仔数减少,4月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的子宫脏器系数与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5月3种雌鼠的平均胎仔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表明不育剂EP-1对3种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群的繁殖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2015—2016年通过两年夏玉米大田试验,设置4个秸秆覆盖量水平2 500、5 000、7 500、10 000 kg·hm~(-2)(分别记为M1、M2、M3、M4),以不覆盖秸秆为对照(CK),探索了垄沟二元覆盖下不同秸秆量对土壤水分及夏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4个处理均增大了玉米生育期耗水量,2a中各处理夏玉米成熟期平均土壤贮水量较对照分别减少1.93、5.23、9.47 mm和11.54 mm,生育期耗水量分别增大0.51、3.37、8.78 mm和11.01 mm,其中,M2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及生育期耗水量在2016年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M3、M4与对照2 a均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量在苗期覆盖处理小于对照,中后期显著大于对照,2 a平均增加4.67%、16.58%(P0.05)、21.99%(P0.05)和23.36%(P0.05);M3处理2 a平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表现较优,分别较CK增加18.80%(P0.05)、14.80%(P0.05),较M1增加14.13%(P0.05)、10.92%(P0.05),较M2增加8.14%(2016年,P0.05)、5.11%(2016年,P0.05),虽然较M4处理2 a平均减少1.77%、0.26%,但均差异不显著。综合而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垄膜沟播条件下,7 500 kg·hm~(-2)为合理的秸秆覆盖量。  相似文献   

13.
2016—2017年,在江苏如东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采用"种子处理+生态调控+生化控制"技术模式,以性诱剂诱杀、释放赤眼蜂、种植香根草为核心技术,配合科学用药。结果表明,应用性诱剂+赤眼蜂+香根草集成技术,对水稻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防效均达90%以上,与常规化防无显著差异;各绿色防控处理平均化学农药用药量较农民常规化防对照减少60.7%以上;产量较常规化防对照增加0.6%,天敌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4.
2018年,于四川青神柑橘园研究了405 nm LED单波长光源杀虫灯对柑橘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LED单波长光源杀虫灯和常用复合波长光源普通杀虫灯对柑橘上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等主要害虫均有明显的诱杀作用,但LED单波长光源杀虫灯诱集害虫总量及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的诱集效果优于普通杀虫灯。LED单波长光源杀虫灯的益害比为1∶185.2,低于对照普通杀虫灯处理的1∶144.2。LED单波长光源杀虫灯对金龟类和斜纹夜蛾有效防治距离研究结果表明,LED单波长光源杀虫灯对以上2类柑橘害虫的有效防治距离至少为60 m。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利用球形诱捕器进行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以食物诱剂为对照,比较诱杀成虫数及虫果率,以评价其防效。结果表明,在成虫发生期,球形诱捕器共诱杀5 991头成虫(雌虫2 884头、雄虫3 107头),食物诱剂诱杀总数为1 859头(雌虫942头、雄虫917头)。两种诱杀方式均能有效诱杀雌雄成虫,雌雄比值分别为0.93和1.03;两种防控措施防治后虫果率分别为2.7%(球形诱捕器)和6.2%(食物诱饵),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对照组虫果率为28.6%。说明两种防治措施均能显著降低虫果率,且球形诱捕器诱杀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正>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问世于1991年,多年的应用研究使产品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放心!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是佳多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物理杀虫器械。采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与生物信息技术,集光、波、色、味四种诱虫方式于一体。实现了使用全天候、植物多样性、控害更显著、保益更理想、投入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的目标。可诱杀87科1287种农林害虫,单灯控制面积30-60亩,诱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防治茶园害虫,进行了不同类型太阳能杀虫灯的诱杀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60d试验中,比昂杀虫灯的诱虫量是对照灯的1.44倍,单灯单日诱虫量比对照灯多544.5头,诱捕益虫比对照灯少242头;比昂灯各处理田间虫量明显低于对照灯,其虫口减退率最高达84.3%,比对照灯高15.7%。试验表明,比昂灯对茶园益虫的诱杀力小、对害虫的诱集能力强、整体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性诱剂诱杀蔬菜甜菜夜蛾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凤英  陈齐信  余昌喜 《江西植保》2003,26(2):90-90,79
制作不同的诱捕器和使用不同数量的性诱剂诱芯(1、2、3个)诱杀甜菜夜蛾成虫。从中筛选出水盆诱捕器和1个性诱剂诱芯的诱杀甜菜夜蛾成虫效果最好.累计诱蛾量l枚诱芯为1145头、是2枚诱芯(707头)的1.6倍,是3枚诱芯的(460头)2.5倍:性诱区卵块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区2.75倍。  相似文献   

19.
EP-1与溴敌隆对长爪沙鼠野生种群增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3—10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分别设置不育剂试验区、毒饵试验区和对照区3个样区,采用春季一次性足量投饵、按月铗捕统计种群相对数量的方法,比较了不育剂EP-1和毒饵溴敌隆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野生种群数量增长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EP-1改变了 长爪沙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不育剂区与毒饵区成体组成差异显著(F2, 14=5.89,P<0.05),降低了长爪沙鼠幼体出生率和全年种群密度,全年幼体数量和总体种群数量均呈下降趋势(R32=0.8552,R42=0.5126)。EP-1对长爪沙鼠种群增长有持续控制作用,而溴敌隆对长爪沙鼠种群的有效杀灭作用只持续3个月,仅是短期控制。  相似文献   

20.
渭北旱塬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秸秆还田对渭北旱塬区土壤水分状况、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陕西合阳进行连续两年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变化、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从小麦播种到抽穗期秸秆还田量9 000 kg/hm2和6 000 kg/hm2处理的0~80 cm土层贮水量分别较对照高15.96 mm和10.74 mm,还田量9 000 kg/hm2处理的贮水量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80~200 cm土层贮水量较对照高15.11 mm,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但还田量6 000 kg/hm2处理的80~200 cm土层贮水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还田量9 000 kg/hm2处理的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增加15.70%、5.66%和8.9%;还田量6 000 kg/hm2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增加6.22%,较还田量9 000 kg/hm2处理减少8.93%,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对土壤蓄水保墒具有重要作用;还可显著地提高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量,且表现出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