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黄河托克托河段水污染特征,合理选择水质评价指标,从而实现对黄河托克托段水质评价。[方法]以黄河托克托段干流2017年4—8月9个水质采样断面逐月连续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多元统计法对水质样本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构建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对该河段水质进行评价。[结果](1)黄河托克托段水质状况整体为Ⅳ类水,该河段段主要污染因子为TN,TP,COD,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2)时空分布上从上游到下游水质逐渐变好,支流汇入口大黑河断面由于受汛期大黑河超标污染物排入水质变差,采样期间8月水质状况最差,其次是4月,5—7月水质相对较好。[结论]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水质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水质特征,同时可对不同断面水质进行比较。黄河托克托段水质状况较差(整体Ⅳ类),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为河南省沿黄区域的防洪救灾能力建设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黄河流域河南段沿岸的7个地级市、1个省(管)市作为评价单元,从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维度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模型,得出各评价单元的敏感性、社会应对水平和社会脆弱性指数。[结果] ①根据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特征,将河南段沿岸分为3种类型:低敏感性—低应对水平(濮阳、三门峡、济源、焦作市);高敏感性—低应对水平(开封、新乡市);高敏感性—高应对水平(洛阳、郑州市);②开封、濮阳市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Ⅲ;洛阳、郑州市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Ⅰ;其余区域等级为Ⅱ;③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社会脆弱性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河南段流域的下游地区,中上游区域除洛阳、郑州市外都属于中等脆弱性区,整体处于中低脆弱性水平。[结论] 洪灾社会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主要是由于社会应对水平较低,对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投入不够所造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和实施黄河国家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DPSI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11-2020年黄河流域沿线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利用BP-DEMATEL模型剖析生态安全关键因素。 [结果] ①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低但呈缓慢上升的态势,10 a来生态安全指数均值未超过0.4,但从2011年的0.322逐步上升至2020年的0.365。 ②各省区生态安全呈现上升、波动和衰退3种演变态势,生态安全指数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山东(0.431)、四川(0.372)、内蒙古(0.371)、河南(0.362)、山西(0.349)、宁夏(0.343)、陕西(0.326)、甘肃(0.302)、青海(0.301)。 ③BP-DEMATEL结果表明,生态安全呈上升态势的省域关键因素分散于压力指标层外,呈波动和衰退态势的省域关键因素分别集中分布在影响和压力指标层。 [结论] 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整体呈现良性的演变态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各省域应围绕关键因素实施调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黄河兰州段的多环芳烃污染日渐严重。为研究黄河兰州段水体中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根据黄河兰州段2004年11个采样点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黄河兰州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均小于1,其中萘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在10^-3数量级,偏高于其他污染物。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指数值在10^-4数量级以下。从位于西固八盘峡的1号采样点(S1)采集的水样中萘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偏高。在所有采样点中,西固八盘峡的1号采样点(S1)污染较重,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黄河兰州段萘的非致癌风险亦较高。常规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源水中微量PAHs等有机污染物,因此地面水特别是饮用源水PAHs污染具有较大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韩琭  宋子言 《水土保持通报》2021,41(6):148-156,164
[目的] 对黄河流域下游耕地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并诊断其人为障碍因子,旨在发现人类不合理行为对下游耕地生态安全造成的危害,为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科学依据。[方法] 以黄河下游沿黄49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可拓、马尔科夫链模型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 ①2000—2018年黄河下游沿黄县区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整体呈上升趋势,由Ⅳ级提升到Ⅰ级,其中2010年后变化尤为明显; ②2000—2018年各县区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由不稳定向稳定过渡,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北部高,中西部低向东北—西南部高,中部低转变的特征,且空间差异持续缩小; ③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是影响黄河下游沿黄县区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的主要人为障碍因子。[结论] 研究期内黄河下游沿黄县区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县区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空间差异持续缩小,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较大。未来应从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归雁工程、构建智慧耕地平台三方面促进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1969-2018年黄河实测径流与天然径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黄河实测径流与天然径流的变化规律,为探究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1969—2018年黄河干流8个水文站的天然径流和实测径流数据,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与突变检验法,对比分析近50 a黄河干流实测径流和天然径流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近15 a各分区耗水数据探讨人类活动对于径流的影响。[结果] ①1969—2018年黄河上中下游实测径流整体呈降低趋势,兰州、花园口、利津3个代表站多年平均降低速率分别为5.10×107,3.55×108,4.13×108 m3/a。②近50 a天然径流和实测径流趋势突变主要集中在1986和1990两个年份,结合前人研究和重要水事分析,1986年突变可能与1984年以来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以及1986年龙羊峡水库修建有关;而造成1990年径流突变的原因可能是80—90年代黄河流域用水量激增和流域下垫面改变。③天然径流与实测径流的差值从上游至下游水文站断面逐渐增大,这主要与近15 a平均耗水量也沿程增大相一致;另外多年平均实测径流在利津站仅占天然径流的42%。耗水量最大的两个分区为花园口以下和兰州—头道拐段,分别达到了1.06×1010和1.04×1010 m3。[结论] 人类活动中的各项耗水(尤其是农田灌溉)是造成兰州站以下地区天然径流与实测径流差值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节水农业的发展,合理分配各项耗水量。  相似文献   

7.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690亿m^3,其中地表水580亿m^3,地下水110亿m^3。在分析了黄河上中游七省(区)水资源利用状况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节水意识、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黄河兰州段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日渐严重,为研究黄河兰州段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根据黄河兰州段2005年5个采样点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2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均小于1,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相对较高,在10-2数量级,偏高于邻苯二甲酸正丁酯。从位于兰州市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内的3号采样点(S3)采集的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偏高,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不同暴露途径健康风险的对比表明,饮水是水体中有毒有机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的最主要途径,其对人体健康总风险的贡献远大于洗浴皮肤暴露。常规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源水中微量PAEs等有机污染物,因此地面水特别是饮用源水PAEs污染具有较大的健康风险。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黄河兰州段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机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和分析,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科技5个系统选取37项指标构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2008—2018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5个子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最后,对其耦合协调度使用灰色GM (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2008年和2018年分别为0.214 5和0.410 2,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8—2018年9个省份的系统耦合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有4个省份的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有4个省份的耦合度处于高水平磨合阶段,只有甘肃省的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2018年耦合度发生改善,9个省份的耦合度都处于高水平磨合阶段,但耦合度数值各省间存在差距。9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未来7 a的发展均为上升态势。[结论] 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逐年改善,但在空间分布上黄河流域各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值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黄河流域水贫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进行探析,以期为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0—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水贫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相互影响程度。[结果] ①黄河流域各省(区)的水贫困指数普遍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区域差异明显。②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大致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③水贫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个系统各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系数都大于0.5,处于较高关联状态。[结论] 黄河流域的水贫困程度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有所改善,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上较低,大部分省份处于轻度失调阶段。  相似文献   

11.
The colorimetric method and the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CDFA)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humic acid content of five raw humate ores and three humate products were compared to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extraction in a dilute base followed by precipitation of humic acid by extract acidification and ash removal by hydrochloric/hydrofluoric acid (HCl/HF) wash. Compared to the classical procedure, the colorimetric and CDFA methods overestimated the humic acid content of the eight samples by 120% and 52%,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se procedures do not produce a reliably accurate value for the humic acid contents of humates and products produced using materials extracted from them.  相似文献   

12.
赵旭  叶剑平  薛姝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3):265-269,324
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3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湖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2000-2010年,湖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从较低水平发展为较高水平,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资源环境,其次是社会和谐,最后是经济发展;(3)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子目标的灰色关联度总体呈上升态势,但社会和谐子目标在11a间呈现较大波动.为进一步提高湖南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应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加大城市土地内涵挖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设施用地比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与油菜始花期显著相关的冬季气候因子和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与始花期关联最大的花前物候期因子,分别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方程,并进行回代检验,以探索简便易操作的油菜始花期预测方法。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与油菜始花期显著相关的冬季气象因子为1月平均最低气温、2月平均最低气温和2月日照时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04、−0.556和−0.478。三个自变量因子不存在共线性关系,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通过显著性检验。(2)油菜花前各物候期以抽薹期和现蕾期与始花期关联度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656和0.634。建立的回归模型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并通过显著性检验。(3)分别对两种方法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与评价,回代检验表明两种方法建立的模型拟合精度总体上较接近。基于气候因子的模型RMSE气候因子为7.16,RE气候因子为11.2%;基于物候因子的模型RMSE物候因子为6.50,RE物候因子为3.87%。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实际值与两种方法拟合值的相关系数R物候因子和R气候因子分别为0.738和0.658,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R物候因子>R气候因子,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认为,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油菜始花期比利用气候因子建立的模型更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有效防止水质的不可逆污染和破坏,以喀斯特高原区域的百花湖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历年水质及其变化情况,为相关的水资源管理部门科学开发、利用及保护该水源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百花湖2013—2016年的8项水体实测理化参数参与分析,为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客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百花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百花湖整体为Ⅰ类水质,但Ⅱ类、Ⅳ类、Ⅴ类隶属值都较大。[结论]百花湖水质有变差的趋势,其生态环境防治对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苜蓿干燥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该文在薄层干燥试验台上研究了苜蓿的干燥特性。试验结果为:干燥温度越高,苜蓿的干燥速度越快。试验确定了临界干燥速度与干燥温度间的方程,定量分析了苜蓿干燥速度与干燥温度间的关系。运用量纲分析方法,得到干燥动力学常数K与初始含水率Mo,样品质量G,干燥温度T,介质流速v,茎秆长度l的经验公式,可以准确分析和评价苜蓿在各种条件下的干燥特性。  相似文献   

16.
标准加入法在仪器分析中广泛应用。许多学生在学习标准加入法时遇到一些疑惑与困难,文章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作适当解释,对一些相关论点也作适当推导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苄嘧黄隆和甲黄隆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1)5%OV-101/Chro-mosorbGAWDMCS(0.25~0.18mm);(2)5%新戊二醇己二酸聚酯/ChromosorbGAWDM-CS(0.25~0.18mm)的两条色谱柱,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标准偏差(SD)≤0.064%,变异系数(CV)≤2.1%,平均回收率为96.7%~98.8%。  相似文献   

18.
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林木耗水基于3S技术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圆弧条分法是土坡稳定分析常用方法之一,但该方法假定各土条稳定性相等且与整个土坡相等,这种假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属于不严密的刚体极限平衡法。以简单土坡为研究模型,将圆弧条分法加以改进:假定土条间传递水平内力,考虑土条稳定性不等时,研究各土条间的传力规律,提出土坡稳定状态的判别条件,分析并推导出土坡稳定情况下,计算条间力大小的理论公式;并按照分合性原则和滑动系数的重量加权平均原则,推导了由土条稳定系数计算土坡稳定系数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9.
为得到准确的岩体参数,以位移为依据,建立起位移反分析目标函数,根据实测位移用边界单元法和单纯形法相结合进行迭代计算,直接得到能反映岩体结构、构造等特性的综合参数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从而为岩体稳定性计算分析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20.
多缸柴油机机体试验模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确定了CZ480柴油机机体各阶振动频率,运用动态分析软件对机体在各阶振动频率下的变形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第一、四阶模态的振型以机体的扭转振动为主要特征;第二、三、五、六阶模态以机体弯曲、弯曲与扭转相结合振动为主要振型特征,这几阶振型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影响较大。振动频率较高时,在机体的上部(即活塞在缸套内的运动位置处)平面会产生沿机体轴向的振动,表现为椭圆振型特征。机体在该处的振动变形会导致气缸漏气、窜机油等现象,也是产生拉缸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