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季节对辽宁省肉鸡种蛋孵化质量的影响,共调查257批、14 868 268枚种蛋的孵化数据。结果表明:各季节之间种蛋受精率差异显著(P0.05),夏季种蛋受精率最高;夏季和春季健雏率高于秋季和冬季(P0.05);各季节毛蛋率、损失率、弱残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毛蛋率以冬季最高,损失率以秋季和冬季最高,弱残率以冬季最高;受精率、健雏率与各月最低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毛蛋率、损失率、弱残率与各月最低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蛋受精率、孵化质量受季节影响的实质是温度影响,根据各月平均气温情况,适当调控鸡舍、孵化室温度,可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的健雏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黄芪多糖浸泡种蛋对雏鸡免疫器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用浓度为20 mg/L黄芪多糖浸泡种蛋,出雏时记录出雏情况,测定脾脏和法氏囊组织抗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浸泡种蛋能提高雏鸡出雏率、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雏率;可显著增加雏鸡出雏重和脾脏、法氏囊重量,提高脾脏和法氏囊指数(P0.05);增强脾脏和法氏囊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说明黄芪多糖浸泡种蛋能够改善种蛋孵化效果,提高雏鸡免疫器官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蛋鸡种蛋运送到孵化厅后的工作流程为:装车、消毒、孵化、出雏、鉴别、挑选、注射、发鸡等。正压标准孵化厅能够根据工作流程,进行单向布局,依次为蛋库、消毒室、孵化室、出雏室、出鸡场地(包括鉴别台、挑选台及注射室)、存鸡室等。种蛋进入孵化厅后随着工作流程始终向同一方向推进,有效减少了种蛋及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AA+肉种鸡种蛋比重对孵化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相同种蛋来源和64g的种蛋1008枚,按种蛋比重分为四组,分组为a组1.060,1.060≤b组1.065,1.065≤c组1.070,d组≥1.070,在相同条件的巷道机下测定对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蛋来源和种蛋重量的情况下,AA+肉种鸡种蛋比重对孵化效果有显著差异,随着种蛋比重增加,死胚率显著降低(P0.05),活胚率除种蛋比重小于1.060组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种蛋比重增加,健雏率显著增加(P0.05),B雏率显著降低(P0.05),对其他孵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本文可为规模化畜禽孵化场种蛋选择与孵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柴鸡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孵化场来自放养华北柴鸡和笼养华北柴鸡不同季节种蛋孵化性能调查,并进行饲养试验比较两种来源种蛋后代饲养效果.结果表明:放养鸡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极显著低于笼养鸡种蛋(P<0.01),死胚率极显著高于笼养鸡种蛋;季节显著影响种蛋受精率(P<0.05)、受精蛋孵化率(P<0.05)、入孵蛋孵化率(P<0.05)和健雏率(P<0.01);季节和种蛋来源对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存在互作效应(P<0.05).但是,放养条件好的情况下种蛋也可以达到种鸡场种蛋一致的孵化性能效果.不同来源种蛋对雏鸡的生长性能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放养鸡种蛋影响孵化性能,但对雏鸡饲养效果没有影响,管理条件好的放养鸡可以留作种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目前,番鸭种蛋孵化缺乏全面系列的技朮方案,尤其夏季高温常常造成孵化率大幅降低,给禽苗生产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通过试验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总结番鸭孵化过程各项技术参数,以期形成一套番鸭种蛋孵化技术,可为从事番鸭种蛋孵化专业人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夏季通过25 min、35 min、45 min、55 min、65 min五种凉蛋时间处理进行孵化率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莆田夏季孵化凉蛋时间约55 min效果最好,出雏率可达(94.17±0.97)%,凉蛋时间不足或过长均影响出雏率,甚至严重影响出雏率。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通过冬季正压孵化厅进风口温度对比研究,确定在不影响孵化指标的前提下,降低环境控制耗能的进风口温度参数。试验将入孵种蛋"京粉1号"C段(41~50周龄)商品代合格种蛋680 400个,设置1个对照组、2个试验组。对照组进风口温度设定为26℃(冬季进风口温度日常生产设定值),试验组1、试验组2进风口温度分别设定为24℃、22℃。结果显示:对照组与两个试验组受精蛋孵化率、受精蛋健母雏率、蛋雏比等孵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照组每月耗煤量及燃煤费用显著高于试验组1及试验组2(P0.05)。结果表明,冬季将正压孵化厅进风口温度由26℃调整为22℃时,对孵化指标的影响不大,可显著减少耗煤量及燃煤费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不同蛋重种蛋适宜的孵化时间。选取峪口京红1号B段50.1~60.0 g商品代合格种蛋45 360枚。根据蛋重,分成50.1~53.0 g和53.1~60.0 g 2个种蛋组。每个种蛋组再分别以孵化时长502、504、506 h分为3个试验组。在孵化条件适宜、一致的前提下进行人工孵化,记录分析各试验组健母雏率、残母雏率、孵化率、蛋雏比等孵化指标及出鸡前1 h雏鸡外观状态。结果显示,50.1~53.0 g种蛋孵化时长为502 h时,残母雏率和蛋雏比最低;随着孵化时长的延长残母雏中黑脐类残母雏的比例逐渐增加,大肚子类残母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53.1~60.0 g种蛋孵化时长为506 h时,健母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残母雏率和蛋雏比最低;随着孵化时间的延长,大肚子类残母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50.1~53.0 g种蛋最适孵化时间为502 h,53.1~60.0 g种蛋适宜孵化时间为506 h。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暗斑级别对笼养蛋鸡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从55周龄矮小白鸡和洛岛白鸡群体中收集300个种蛋(150个/系)。存放5 d后将两个品种种蛋按照暗斑严重程度分为4级并入孵,对孵化过程中不同级别暗斑蛋的失水率、孵化指标和出壳雏鸡的器官指数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级暗斑蛋孵化第10、17天失水率显著高于1级、2级和3级(P0.05),暗斑性状对种蛋孵化率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一定范围内,2个品系中暗斑级别越高,存在肠道指数越大的趋势(P0.05),并且暗斑级别与矮小白鸡肝脏指数、洛岛白鸡心脏指数存在一定关系。研究结果揭示暗斑对矮小白鸡和洛岛白鸡两个品系的种蛋失水率和出雏后器官指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雏鸭无蛋源性疾病,有条件的最好进行自繁自养,并做好几点:(1)加强对父母代种鸭的防病、定期检疫工作。(2)对种蛋收集坚持每两小时一次,立即熏蒸,送人蛋库保存。(3)对孵化室、孵化机、出雏器等环境用高压水泵冲冼后,用消毒药喷雾消毒两次,这样在种蛋孵化过程中,可减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污染。(4)种蛋入孵前,再进行消毒两次,为培育健康的雏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气候条件对黔东南小香鸡种蛋孵化率的影响,试验以黔东南小香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统计软件SPSS 18.0对2014—2015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孵化指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春、冬季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春、秋、冬季受精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季(P0.05或P0.01);夏、秋季的死胚率均显著高于春、冬季(P0.05),其中夏季最高,春季最低;春、冬季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说明高温不利于种蛋孵化,而春、冬季更利于黔东南小香鸡种蛋的孵化。  相似文献   

12.
新孵化厅的设计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程,它能影响你的公司20~30年。但是孵化厅设计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首先根据孵化工艺和生产流程确定孵化设备型号和数量,再结合孵化厅设计的总体思路,基本可以完成设计。孵化厅设计的总体思路:首先要考虑生物安全性和种蛋的安全输送问题;其次是考虑孵化厅各主要功能室:蛋库,熏蒸室,孵化室,出雏室,捡雏室和存雏发雏室等;再是考虑孵化厅空气处理需要的相关设备(如空调机组,热量回收装置等)。  相似文献   

13.
微酸性电解水喷雾对种蛋杀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种蛋表面细菌总数的杀灭效果,探究了适用于孵化场种蛋喷雾消毒的实行方案,为微酸性电解水应用于孵化场种蛋消毒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喷雾消毒,不同位置的种蛋表面细菌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 mg/L微酸性电解水对种蛋表面的杀菌率为56.7%,显著优于场区内使用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当喷雾时间超过12 min后,微酸性电解水的杀菌效果趋于稳定,不会随着时间的继续增加而显著提高杀菌效果;喷雾完成15 min后打开风机,杀菌率可以达到88.4%,继续增加密闭时间消毒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推荐孵化场蛋喷雾消毒的实行方案为:有效氯浓度为100 mg/L微酸性电解水,喷雾器雾化喷雾12 min,喷雾后继续保持熏蒸室密闭状态,15 min后打开风机,排风5 min完成一次对种蛋的消毒过程。本应用方案与目前场区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案相比,可以减少消毒时间并显著提高消毒效果,可作为一种新的消毒方式应用于种蛋消毒。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鹌鹑种蛋质量(蛋重、蛋形指数和蛋壳颜色)对受精率和孵化效果的影响。3 000枚种蛋按蛋重大小分为6组,3 500枚种蛋按蛋形指数大小分为7组,1 000枚种蛋按蛋壳颜色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结果表明:蛋重在一定范围内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提高,4~6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3组(P0.05或0.01);2~6组健雏率极显著高于1组(P0.01),随蛋重增加雏鹑初生重极显著增加(P0.01)。蛋形指数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有显著影响,2~5组受精率、3~5组孵化率均显著高于1、6、7组(P0.05)。蛋壳颜色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有显著影响,有光泽的褐斑蛋显著高于无光泽白粉浅色蛋(P0.05)。结论,朝鲜龙城系鹌鹑种蛋最适蛋重为11.00~14.00 g、最适蛋形指数为1.234~1.324,蛋壳颜色以有光泽的褐斑蛋为佳。  相似文献   

15.
1 种蛋的消毒和选择: 种蛋从产出到消毒,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时间过长,细菌易侵入蛋内,损坏胚胎,使孵化、出雏率降低。 消毒方法:①在专用消毒室用KMnO4(7.5g)+甲醛15mL/m3,薰蒸30min左右,打开门,打开换气扇,利用此法消毒时,要求种蛋上无水分,防止受精蛋孵化、出雏率低。②用0.05%~0.2%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③碘消毒法:把种蛋浸泡在0.1%的碘溶液30~60s左右,取出晾干,此法浸泡种蛋7~8次后,应添加新鲜碘溶液。④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法:0.1%的该消毒液喷雾或将种蛋浸泡10min后取出。 孵化用的种蛋,最好是7d…  相似文献   

16.
王忠  宁中华  张瑾 《水禽世界》2003,(10):10-12
孵化器开启风门时间对孵化质量的影响试验使用28周龄农大3号父母代种鸡的种蛋共33600枚,放入两台相同的孵化器中各16800枚进行孵化。一台5d正常开启风门,一台10d开启风门,中间测定孵化箱内的CO2浓度。测定延期开风门对受精率、死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健雏率、死胎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蛋孵化过程中10d开启风门,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健雏率上升,差异显著(P<0.05),受精率和早期死胚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蛋注射蛋氨酸(Met)对朗德鹅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300枚种蛋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枚种蛋。在孵化第24天进行蛋氨酸胚蛋注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处理组注射Met 5 g/L,Na Cl 7.5 g/L的营养液1.5 m L。出雏后,每个重复选取体重均匀和健康的雏鹅20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期28 d。结果表明:处理组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10),但显著提高朗德鹅初生重和1~14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饲料增重比(P0.05);处理组对卵黄囊和肝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10),但显著提高了雏鹅第28天胸肌指数(P0.05);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雏鹅第14天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P0.05),同时有提高血清中白蛋白含量的趋势(0.05≤P0.10);在第28天,处理组有提高雏鹅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趋势(0.05≤P0.10);处理组显著降低了雏鹅第14和28天血清中尿酸的含量(P0.05)。试验结果显示,在孵化后期种蛋注射蛋氨酸可显著提高朗德鹅初生重和改善1~14日龄生产性能,其可能与鹅体内氨基酸利用和蛋白质沉积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贮存时间和贮存温度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以1600枚36周龄的合格种蛋为试验素材,分别在15℃和25℃的贮存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为65%),将贮存时间0、1、2、3周的种蛋置于同台孵化机进行人工孵化,测定分析入孵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孵化率。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种蛋贮存温度为15℃时,贮存1周不影响种蛋孵化效果(P0.05),贮存2周对种蛋孵化效果影响显著(P0.05),贮存期超过2周种蛋孵化效果下降严重(P0.01);种蛋贮存温度为25℃时,1周内的种蛋孵化效果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下降显著(P0.05),贮存期超过1周的种蛋孵化效果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鸭蛋贮存时间的延长,其孵化效果显著下降,贮存温度达到15℃时,种蛋贮存不宜超过2周,贮存温度达到25℃时,种蛋贮存不宜超过1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将960枚昌图豁鹅种蛋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和是否翻蛋分成8组,每组120枚,在自然环境下(平均温度为13.7℃,平均相对湿度为78%)。分别保存1~3d、4~7d、8~11d和12~14d,其中4组翻蛋,另4组不翻蛋。保存期满后同机分批孵化,统计出雏数、健雏数、弱雏数和健雏率;在孵化试验各个处理中每组随机选择30只(共240只)健雏进行为期4周的雏鹅培育试验。结果表明:种蛋保存时间在11d内对雏鹅健雏率没有影响,种蛋保存时间超过11d健雏率下降;种蛋保存时间对孵化出来的健雏育雏成活率、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165、175和185日龄的"京红1号"商品代种蛋各3 024个,自48~53 g蛋重范围内,以每间隔1克为一组分别划分为1、2、3、4、5组,53 g以上为第6组,每组504个,共计9 072个,各组同时入孵。入孵前和孵化第18天分别称取各组蛋重,计算各组种蛋孵化18 d的失重率;出雏后记录各组的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和出雏鸡体重;饲养期间,记录各组种蛋所孵化雏鸡各周龄末的平均体重与每天的死淘只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出雏体重与入孵蛋重呈线性相关,出雏体重为入孵蛋重量的68%~69%;蛋重和日龄两因素均对种蛋孵化和雏鸡饲养产生显著影响(P0.05),日龄因素直接影响了种蛋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等孵化指标和1周雏鸡体重的饲养指标,蛋重因素影响雏鸡出雏重、1~4周龄的体重与1~10日龄的死淘率等饲养指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种蛋利用率,建议需要运输时间在4 h以内的客户,"京红1号"入孵种蛋标准可界定为种鸡于175日龄后所产的51 g以上种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