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水力旋流器及其网络系统数学模拟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和实际经验模型两方面对单级水力旋流器和旋流器网络系统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水力旋流器及其网络数学模型建立与模拟研究的分析,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广泛应用在各国石油工业,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模型。根据水力旋流器的实际生产条件,将水力旋流器入口的物性参数和分离期望值作为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节点,将旋流器的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作为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层节点,实现了旋流器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的优化,并用实例证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楚小飞 《湖南农机》2011,38(3):46+48
简单介绍了水力旋流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特定的物料特性和操作参数下,定性的研究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形状的几何尺寸和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轻质分散相单锥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用实验数据拟合待定系数在流量、分流比及物性参数变化时,计算结果均能与Thew的实验数据很好地吻合。在此基础上,对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水力旋流器分离马铃薯淀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确定参数和指标,进行马铃薯淀粉分离的正交试验,并将试验结果用Matlab软件进行曲线拟合。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获知于马铃薯淀粉分离的水力旋流器的性能指标随各参数变化的规律,得出一定条件下最佳分离状态的各参数值,为水力旋流器用于马铃薯淀粉分离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利用Fluent软件对水力旋流器(Ф450mm)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型水力旋流器进出口压力损失随着含砂量和进口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分离效率随着含砂量和进口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此型分离器对含砂量小于1.0%的工质分离效率过低;此型分离器适用于进口速度和含砂量都较大的工况。  相似文献   

7.
用数学解析的方法描述水力旋流器的流场特性,一直是水力旋流器流场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许多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将针对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结构特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柱坐标系下、球坐标系下、直角坐标系下旋流分离器内流场流动基本方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CFD-DEM耦合的水力旋流器水沙运动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水力旋流器内流场运动复杂、沙粒运动规律难以掌握的问题,运用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欧拉-拉格朗日液固多相湍流模型,对水力旋流器内的水沙两相三维流动进行了CFD-DEM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水力旋流器内单个沙粒的轨迹线、速度和沙粒群的运动规律、分布特性等。模拟结果表明,沙粒粒径越小,沙粒向下运行的距离越短,越容易从下降流中进入到上升流中,越难以分离。粒径为40μm的沙粒,在圆柱体与圆锥体交界面处出现沙粒峰值,分离效果易受影响,而50μm和60μm沙粒在圆锥体部分出现峰值,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通过跟踪单个沙粒和沙粒群的运动可知,沙粒在圆柱体内主要作圆周运动,进入到圆锥体部分,沙粒既有圆周运动,又有明显的进入沉沙口的直线运动。分析大量沙粒个体和群体运动以及群体分布情况能从微观角度了解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是水力旋流器性能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动现象,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其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场内轴向零速包络面、溢流口周围循环流和短路流,以及最大切线速度轨迹面等流动现象或结构特点.结合水力旋流器设计方法与流体力学理论,提出了水力旋流器几何结构的修改方案.将改进后结构的模拟结果与原结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大溢流管壁厚,有效地避免了溢流管周围循环流的产生;增大溢流管的插入深度,对减少短路流效果不明显;适当增大水力旋流器柱筒壁的长度,调整锥角角度,可进一步改善零速包络面以及最大切线速度轨迹面的结构,使得内流场更加稳定.改进后的方案使水力旋流器内流场分布更加合理,有助于提高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0.
单级水力旋流器分离马铃薯淀粉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相似理论对单级水力旋流器分离马铃薯淀粉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起一组反映单级旋流器对马铃薯淀粉分离效果的有效高精度的回归方程。该方程可以对分离结果作出合理的预测,并对放大设计、优化以及在新领域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压电场在食品物料干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电场干燥是一种全新的干燥技术。文章分析了高压电场干燥的机理,认为是“不均匀高压电场产生的离子风的冲击作用”.而不是“传热传质”。介绍了高压电场干燥的发展历程及进展,指出了高压电场干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在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方面展现了很好的智能特性.它在模式识别、数据处理、自动控制和预测中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和预测.食品工业所涉及的食品加工过程、品质控制以及成分分析往往是属非线性和非稳态的系统,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能够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为此,首先简单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然后,总结了国内外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食品工业的一些情况,最后,展望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各个行业的重视,特别是在食品干燥领域.但是,其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辐射源同被加热物体的距离、照射角度、根据被加热物料的特性选择与之匹配的红外加热元件以及一些设计理念方面的问题等,需要进行分析和解决,以达到良好的干燥效果,提高远红外加热干燥的生产率.同时,指出了影响干燥质量的因素,作为今后研究过程中的重点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品质控制是重要的支撑技术,需在马铃薯的专用品种选育、主食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及终端消费等多个产业链环节进行检测。为此,围绕马铃薯质量安全管控方面的需求,详细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高光谱成像技术等光电检测技术在马铃薯外观形态、内部品质及缺陷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原料筛选和分等分级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用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作物,推进其机械化收获提质减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食用豆种类多、地域分布广、种植模式多样,其高效收获装备较为缺乏,是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短板技术问题。结合国内外食用豆产业发展现状、当前联合收获技术研究成果和食用豆机械化收获的特殊性,在对现有联合收获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食用豆生产的机械化减损收获技术策略。主要措施包括综合考虑宜机化品种筛选及配套种植农艺、联合收获各环节协同作用和机手收获技能减损。利用以上手段可有效降低收获割前损失、割台损失、脱粒损失和清选损失,同时通过集成应用低损收获割台、高效脱粒清选和物料低损输送技术,可大幅降低食用豆联合收割机作业损失率,减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及农产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物联网(IOT)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食品及农产品领域。首先简介了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原理和技术,然后较全面地分析归纳了近年来这些技术在食品、农产品的生产监控、安全监管及供应链的溯源与追踪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最后展望了这些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超高压技术在粮食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勇  潘芳  苏光明  詹耀  朱松明 《农业机械学报》2015,46(10):247-256,297
超高压技术是一种非热加工技术,因具有杀菌、保持食品原有营养成分、护色等特点,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目前,超高压技术在粮食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发展较快,随着对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粮食产品加工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关注。阐述了国内外超高压技术在粮食产品淀粉改性、蛋白质改性、成分提取、致敏性降低、贮藏(灭菌灭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方面研究结果的意义、应用价值和前景,并对今后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波干燥设备的性能特点及其市场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波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微波干燥设备已经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为此,从微波干燥的加热特性和干燥机理等方面,对微波干燥设备的性能特点进行了论述,并根据我国干燥机市场现状,对微波干燥机的市场前景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在常温下进行、无相态变化、无化学变化、选择性好和适应性强等优点。该文主要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水产品调味料的生产,藻类醇、多糖等物质的提取纯化,蛋白质酶解物的分离纯化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幸龙 《农业工程》2022,12(10):67-71
探究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与意义。运用食品快检技术保障食品安全,对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具有显著成效,对促进和提高餐饮服务单位管理水平大有益处。通过食品快检技术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实际应用成效,探究、论证了食品快检技术在餐饮监管中的作用,形成可及性、可复制性的标准化监管模式。食品快检技术可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向更科学、更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