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2年兴宁市农业局在该市大坪镇进行了土壤调理剂应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田师傅"土壤调理剂能改良酸化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酸碱度,提高水稻产量。施用"田师傅"土壤调理剂水稻增产41.9kg/667m2,增幅为7.14%;土壤pH值提高0.53;有效钙提高20.6mg/kg、有效镁提高1.47mg/kg,土壤容重比试验前下降0.02g/cm3"。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可在当地推广使用,建议施用量为50kg/667m2。  相似文献   

2.
土壤调理剂“神六54”对酸性土壤改良与黄瓜增产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9,(11):35-36
为酸性土壤改良与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进行了土壤调理剂"神六54"对酸性土壤改良与黄瓜增产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土壤调理剂"神六54"40公斤/亩、80公斤/亩,土壤pH (酸碱度)值分别比对照(常规施肥)提高0.69和0.89,土壤孔隙度分别比对照提高2.1%和3.6%,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降低0.04克/立方厘米和0.07克/立方厘米;黄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07.33公斤/亩和436.00公斤/亩,增产率分别达8%和16%。说明施用土壤调理剂"神六54"能改善酸性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增产效果,在大田县水稻田进行“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处理的土壤pH、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提高,其中土壤pH提高0.3个单位,改良效果明显;比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每667 m2增收稻谷58.3 kg,增产率10.4%,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4.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黄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XXL生物调养剂、土壤宝贝2号、泰宝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加乐多、特优根和阜丰土壤调理剂等6种土壤调理剂对设施黄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泰宝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外,其余的土壤调理剂均能促进黄瓜生长,增强黄瓜抗逆性,提高黄瓜产量。其中阜丰土壤调理剂处理的黄瓜株高、叶面积和叶绿素分别比对照提高9.7%,7.9%和13.6%,667 m2产量为1 443.7 kg,比对照增产98.6%,达到显著水平;施用土壤调理剂后对黄瓜品质无明显影响;施用土壤调理剂后,与对照比较土壤各项养分含量均有所上升,pH值均比对照有所升高;从黄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综合分析,施用阜丰土壤调理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模索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供试品种早造为盐两优888,晚造为金稻优998,共设4个处理,研究钙镁磷肥、石灰、硅钙肥等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在中潜底酸性稻田施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肥等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p H,以施用钙镁磷肥加土壤调理剂效果最佳,早、晚造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比对照分别高出1.50、0.17和1.70、0.10 g/kg,早、晚造的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比对照分别高出0.20、4.00、16.60、1.60和0.19、5.00、18.50、1.70 mg/kg。同时,钙镁磷肥加土壤调理剂能提高水稻产量,早、晚造分别比对高出499.5、598.5 kg/hm~2,增幅达7.38%、12.20%,经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结论]施用土壤调理剂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以施用钙镁磷肥加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蔬菜地土壤酸化问题,通过在冬瓜地酸性土壤上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小区试验,研究了玛塔、天象和意达3种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重金属和冬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调理剂对土壤pH值可以有效提高0.05~0.35个单位,提高效果为天象>意达>玛塔。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有机质提高4.4%~11.0%、碱解氮提高7.0%~24.2%、有效磷提高21.5%~51.5%、有效钾提高5.5%~41.0%。土壤调理剂通过调节酸性土壤的土壤环境,土壤重金属铬含量分别降低5.9%~17.5%;降低镉含量2.0%~22%;降低汞含量13.1~35.8%;降低砷含量4.9%~21.7%。此外,施用土壤调理剂改良了土壤,提高土壤综合生产能力,每667m2冬瓜增产833~1289 kg,增产8.2%~12.7%。因此,3种土壤调理剂都可在冬瓜酸性土壤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进行施地佳土壤调理剂与石灰氮不同用量对酸化土壤马铃薯农艺、理化、经济性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p H值4.09强酸性土壤,施用土壤调理剂石灰氮和施地佳对马铃薯产量有明显增产作用,对强酸性土马铃薯根际土壤有明显的调理改良作用;2过量施用石灰氮,马铃薯经济产量反而会降低;3施地佳150倍液以2 kg/666.67 m2在马铃薯播种前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2种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分析土壤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并对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高炭基调理剂和高钙高镁调理剂均对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镁、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烤烟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7.73%和22.10%,产值分别增加26.20%和41.69%。在属水平上,施用高炭基调理剂提高了有益菌Arachidicoccus的相对丰度,施用高钙高镁调理剂提高了有益菌Sphingomonas的相对丰度。土壤细菌群落变异的主导性因子是土壤速效钾含量。综合改良土壤pH值、土壤养分效果和提高有益菌丰度及烤烟产量及质量考量,高钙高镁调理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与盐碱土壤养分、根际微生物数量及玉米产量关系。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改善了土壤,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0.22%、降低了土壤pH值,各处理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田间试验中处理Ⅱ的全氮高于对照30.95mg/kg;处理Ⅲ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对照高52.95 mg/kg和51.33 mg/kg;不同处理土壤真菌、细菌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照中由于未施生物有机肥,土壤真菌的数量很少;处理Ⅰ为5.2×105 cfu/g、处理Ⅱ为2.8×105 cfu/g、处理Ⅲ为5.4×105 cfu/g;各施肥处理大区产量处理Ⅰ为852.1kg/667m2、处理Ⅱ847.9 kg/667m2、处理Ⅲ820.8 kg/667m2,分别高于对照5.2%、4.7%和1.4%;说明施入生物有机肥起到了改良盐碱土壤、增加根际微生物数量、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土壤调理剂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河南省许昌地区以番茄品种“农园1号”为研究对象,设4个土壤调理剂用量处理,分别为0、100、300、500 kg·667 m-2。定植10 d后测定其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定植后每隔1个月测定番茄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成熟后计算其果实产量。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后,土壤养分含量提高、理化性状有所改善。试验初始阶段,各处理的各项测定指标差异不显著;试验后期,各处理的各项测定指标差异显著,土壤调理剂的各处理均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以土壤调理剂施用量300 kg·667 m-2效果最好,土壤养分、理化性状、生长发育等指标最佳,单株产量最高。土壤调理剂施用量达到500 kg·667 m-2时,产量有所下降,说明土壤调理剂施用量过高并不利于番茄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营养型上壤改良剂施入3种不同理化性状和不同肥力水平的酸性土壤进行恒温培养,20和40d后,测定土壤的pH值以及交换性酸总量、H^ 、K^ 、Na^ 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型土壤改良剂提高了土壤的pH值,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性H^ 和AP^ 含量。说明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土有机培肥对土地生产力及土壤肥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年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高量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耕层有机质与全氮含量比试验前分别增加39.0%和30.7%。化肥与有机肥长期配施对土地生产力贡献优于相应化肥单施。N素化肥生产力贡献率72.9%,与有机肥配施对土地生产力贡献率92.2%,增产贡献率86.0%,比氮、磷、钾化肥处理增产贡献率高1.8%。有机肥对土地生产力贡献为80.3%,无肥处理贡献率为39.6%。高量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对土地生产力贡献居首,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培肥地力的最佳施肥结构。  相似文献   

13.
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周转对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水田和旱地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探明水田和旱地有机碳周转差异的来源。【方法】在标准培养条件下(25℃,100%空气湿度)培养100 d,研究了5个水分梯度下(45%、60%、75%、90%、105%WHC,WHC为土壤饱和持水量)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并测定了培养期内3个水分梯度下(45%、75%、105%WHC)土壤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结果】土壤含水量、土地利用方式(水田和旱地)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的矿化、DOC和MBC均有显著影响。水田(45%-90%WHC)和旱地(45%-75%WHC)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率(量)随含水量增高而增高,有机碳的周转半衰期随含水量的增高而缩短(水田为5.23-7.57 a,旱地为6.79-12.87 a)。100 d的培养期内,水田和旱地土壤分别有2.33%-3.94%和1.66%-3.33%的有机碳参与了矿化。淹水条件下,水田和旱地土壤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均高于好气条件。同时,淹水条件还使水田土壤的DOC、MBC含量显著降低,对旱地则无影响。【结论】在一定水分范围内(水田:45%-90%WHC;旱地:45%-75%WHC),提高含水量可以促进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有利于养分的释放,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DOC和MBC)无促进甚至有抑制作用。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率(量),在淹水条件下和水田土壤中比在好气条件和旱地土壤中高,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取样制样过程中土样经历的干湿交替过程促进了有机碳的降解。  相似文献   

14.
土壤含水率和盐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基于电流-电压四端法的“polar-dipole array”形式,以壤土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盐分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盐分和含水率2个相关因素中,土盐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较土壤含水率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5.
土壤分类研究回顾与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修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在第二次土壤普查(二普)中,由百余名土壤科学家共同制定了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作为二普用规范性文档,二普后作为国标在全国推荐使用。对二普分县调查资料的首次汇总显示,从分县资料提取出的土壤分类名与国家标准发布的分类名存在一定差异。为对与国标不符的土壤类型名进行审核和修编,同时弄清中国现有两套土壤分类系统之间,以及这两套系统与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之间的关联,对土壤分类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本研究显示,土壤发生学是各国进行土壤分类的共同基础,虽然理论基础相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处气候带不同,拥有的土壤资源类型和人均资源量不同,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采用的分类原则、命名规则、地面调查方法和采样量各有差异,最终形成的分类系统各不相同。受各国语言习惯和已有分类系统影响,也受近年来在土壤调查中对了解成土过程需求在弱化的影响,对各国土壤分类系统的整合进展并不顺利。对不同语言土壤分类系统的比较显示:中国国标分类系统更符合汉语语言特征,特别是高层级分类中的60个土类命名,能较好表达中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典型特征,易于专业及非专业人员对土壤类型及成土过程的认知,且推广应用时间已有30多年,在全国影响较大,应继续采用。国标分类系统不便进行国际交流的问题应通过建立其高层级分类,特别是国标中60个土类与世界参比基础的关联加以解决。研究表明,将土壤分类名限定于对成土过程的描述,有利于分类系统的稳定和对主要土壤类型成土过程的认知,在层级结构上对分类系统的不断调整,或将成土过程以外的土壤质量评价引入分类系统,将导致繁冗的土壤分类名,弱化对成土过程认知。由于土壤发生分类信息是进行土壤功能性状调查、评价和分类的重要辅助信息,将土壤分类限定于描述发生分类还有利于将其用于阐明土壤肥力、土壤环境和土壤健康功能性状。根据上述观点,对分县资料中土壤类型名进行了编审,土类按照国标发布的60个土类进行了归并,亚类进行了适度归并,在土属和土种名编审中,则对名称中源于现场调查的土壤分类信息尽量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择红壤旱地上不同培肥措施的土壤,分别代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即荒地土(低肥力)、茶园土(中肥力1)、花生地(中肥力2)和菜园土(高肥力),通过设置施肥与不施肥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力水平红壤旱地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和肥料贡献率。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各肥力水平的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为菜园土花生地茶园土荒地土,在红壤旱地上,有机培肥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7.
选取昆明白龙潭和花联两地的石灰岩红壤和玄武岩红壤进行土壤水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红壤和玄武岩红壤的天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差异很小;但石灰岩红壤的有效含水量比玄武岩红壤低5.856个百分点,初始凋萎湿度比玄武岩红壤高4.023 5个百分点,永久凋萎湿度比玄武岩红壤高4.406 5个百分点,最大吸湿水比玄武岩红壤低4.572 5个百分点。因此,昆明地区石灰岩红壤与玄武岩红壤土壤有效含水量的差异是造成这2种土壤上植被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番茄苗期土壤微生物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盆栽试验,对连作5年的番茄土壤施用不同浓度的磷石膏、醋酸及禾康3种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番茄苗期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状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石膏及禾康土壤改良剂后,土壤有效微生物菌群数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对番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施加醋酸处理后,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显著减少,土壤pH及其他营养物质显著降低,对番茄生长发育无明显促进作用。综合来看,禾康土壤改良剂的改良效果最好,磷石膏其次。  相似文献   

19.
Analysis of Soil Variability Measured With a Soil Strength Senso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anquet  B.  Sirjacobs  D.  Destain  M.-F.  Frankinet  M.  Verbrugge  J.-C. 《Precision Agriculture》2004,5(3):227-246
In the context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e knowledge of soil strength variability at the field scale may be useful for improving site-specific tillage. Moreover, rapid and accurate sensing methods for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determination would favourably replace labour-intensive,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 soil sampling and analysis. This study aims at validating conclusions of a previous study which was conducted to develop and test a soil strength sensor in field conditions. The coupled acquisition of the sensor's signa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GPS positions allowed establishment of maps for the three measured outputs, namely the horizontal force (F x ), the vertical force (F z ) and the moment (M y ).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asured forces and soil physical parameters, a series of soi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on soil cores collected in 10 reference plot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F x and the average resistance to cone penetration at 25 cm depth (r = 0.95) and between F x and average soil moisture at 30 cm depth (r = –0.95). These relationships were similar to those found in the first study. This sensing method proved its capability to characterise within-field soil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