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风味和多汁性。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因素较复杂,主要受品种、年龄、性别、营养、基因等多个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猪肌内脂肪的来源及其含量与猪肉嫩度、系水力、风味3个肉质性状的关联性,证实肌内脂肪与肉品质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简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品种、体重、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等相关营养水平,脂肪酸合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联素等几个关键基因;初步阐释了这些因素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及脂肪代谢机理,总结影响因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规律;分析发现育种、候选基因和营养调控是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最有效的方法,将肉质更优的本土猪与外来猪进行杂交或对本土猪进行基因改良可能是未来较为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风味和多汁性。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因素较复杂,主要受品种、年龄、性别、营养、基因等多个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猪肌内脂肪的来源及其含量与猪肉嫩度、系水力、风味3个肉质性状的关联性,证实肌内脂肪与肉品质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简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品种、体重、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等相关营养水平,脂肪酸合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脂联素等几个关键基因;初步阐释了这些因素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及脂肪代谢机理,总结影响因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规律;分析发现育种、候选基因和营养调控是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最有效的方法,将肉质更优的本土猪与外来猪进行杂交或对本土猪进行基因改良可能是未来较为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猪肌肉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肉质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包括养猪科学、肉类科学、动物遗传、育种、饲料、解剖、组织、生理、生化等领域内的科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肉的品质这一重大课题。影响猪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饲料、营养、饲养方式、屠宰前运输和处理等。本文仅就猪的品种、基因、饲料和营养对肉质的影响及改善肉质的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猪肉品质,培育优质猪品系,试验研究了大白、梅山猪及其正反交后代肌内脂肪的肉质作用与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肌内脂肪含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各肉质指标;梅山猪与大白猪杂交可以显著提高杂交后代肌内脂肪含量,杂种优势率显示肌内脂肪含量具有母本遗传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高水分玉米发酵后制作配合饲料对民猪生长及肉质的影响,试验以发酵玉米替代常规饲料中干玉米生产猪配合饲料,研究其对民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玉米配方饲料能显著提高民猪生长性能、日采食量、日增重(P0.05),且改善猪肉的肉色、系水力、嫩度、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6.
饲料成分及营养水平是影响猪肉品质的直接因素,通过限制猪日粮中蛋白质及赖氨酸水平能够调控脂质代谢相关酶和基因的表达,促进肌内脂肪合成。此外,部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补充也可以通过参与脂肪和能量代谢调节、肌纤维类型转化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来减少肉的氧化和滴水损失,改善嫩度,提高肉品质。本文就日粮中蛋白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添加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生产中改善猪肉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营养全面、卫生安全、便于加工、味道鲜美的优质猪肉,越来越受到欢迎。影响肉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外,营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许多营养因子对肉质变化的代谢和生化过程起作用:1 脂肪含量的调控一般认为,猪肉肥度对食用品质的影响,取决于大理石状肌肉内脂肪的数量,大理石状肌肉内脂肪存在于肌纤维周围的结缔组织中。肌内脂肪有利于保水,从而提高了系水力并改善了肉色。此外脂肪是猪肉香味的来源,故脂肪含量直接影响到肉的风味。猪摄入的能量过多或饲料的能量蛋白比过高,…  相似文献   

8.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猪肌内脂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猪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营养调控和基因调控是改善猪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综述了猪肌内脂肪的形成以及营养和基因对其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猪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猪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很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基因等多方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猪肌内脂肪沉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肉的质量。肌内脂肪的含量影响肉的多汁性、嫩度和风味,2%~3%的肌内脂肪含量是新鲜肉的一个理想标准。Patrici等(1985)对丹麦商品猪的肉质研究发现,提高肌内脂肪含量,肉质嫩度、多汁性也会相应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羊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羊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含量高低决定肉嫩度、多汁性和风味等肉质性状的优劣。羊肉肌内脂肪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受营养、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基因调控是改善羊肌内脂肪沉积的根本途径之一。论文综述了羊肌内脂肪的作用与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为后续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的肌内脂肪生成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内脂肪含量是猪肉食用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尤其对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肌内脂肪的生成主要受到营养和基因的调控。文中就猪的肌内脂肪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影响肉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营养、屠宰前的饲养管理、屠宰的技术以及在出售前的冷冻等。由于很多营养物质都参与肉质变化的代谢和生化过程,因此,营养在肉质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在猪饲粮中添加有机铬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胴体脂肪含量,改善猪肉品质。为此,现着重论述日粮中铬对猪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1有机铬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有机铬能显著改善猪的胴体品质。陈代文等[1]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有机铬对猪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6.73%和1.60%,皮脂率下降1.60%…  相似文献   

15.
羊肉作为人类膳食优质蛋白质来源,消费者对其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肉品质包括肉色、风味、嫩度、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其受营养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嫩度是感知肉类食用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剪切力评价,主要受肌内脂肪含量和肌纤维状态的影响。风味也是影响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因素,主要与肉中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有关。文章综述了影响绵羊肉嫩度和肉风味的营养因素(饲料种类、饲喂方式、饲料添加剂)与遗传因素(品种、年龄、基因),以期为生产优质羊肉绵羊的饲养管理及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择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0头进行为期4个月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并进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糖萜素能提高猪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后腿比例、肌内脂肪含量、熟肉率,降低失水力、背膘厚、滴水损失、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说明糖萜素能提高育肥猪屠宰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杜洛克猪新品系肉质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杜洛克猪新品系1-4世代同胞测定猪各项肉质性状的测定研究表明,其PH值为6.4,系水力为89%,肌内脂肪含量为3.96%,色值为15%。各项肉质指标均在育种目标规定的正常范围内,且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说明该品系具有良好的肉质;世代选育未导致肉质下降,还相应改善了肉质;性别对肉质无明显影响;肉质性状间的相关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肌肉PH值、系水力和色值是衡量肌肉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而水份与脂肪含量是反映肉质风味的重要指标;随着胴体品质提高呈现肉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单纯要求瘦肉含量而越来越看重肉的品质.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的含量影响着肉质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Patrici等(1985)等对丹麦商品猪的肉质研究发现,肉的风味多汁性随肌内脂肪含量的增加而持续改善,提高肌内脂肪的含量会增加肉质的嫩度和多汁性.  相似文献   

19.
脂肪不仅是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而且还与肉品的风味品质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猪肌内脂肪的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肉的嫩度、系水力、剪切力值、风味和多汁性.肌内脂肪的沉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该文首先介绍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其次,再从基因水平阐述各种基因对肌内脂肪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调控肌内脂肪含量获得更高品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脂肪中的肌内脂肪含量对动物的肉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营养均衡的饲养管理调节肌内脂肪的含量,从而有效的改善动物的肉品质。脂肪酸决定了动物体中脂肪的特性,探究脂肪酸的形成过程对脂肪沉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脂肪沉积受动物的品种、性别、年龄、饲养模式、环境、营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改变牦牛肌内脂肪沉积进而改善牦牛肉的品质和口感。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畜种,是当地牧民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文章对影响牦牛脂肪沉积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对牦牛脂肪沉积和牦牛肉品质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