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土地的确权也需要逐步推进,土地确权是推进土地流转的基本保障措施。近些年来,在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中,一些违规操作行为,已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制约性,成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瓶颈因素。基于此,本文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与流转的重大意义出发,对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中存在的各种难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给相关部门与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农村土地进行充分利用,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流转,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在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过程中,农村土地确权流转工作面临了全新问题,比如农民的配合不够,农村土地流转和确权工作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对土地确权和流转效率产生极大影响。该文对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农村土地高效流转。  相似文献   

3.
在土地确权背景下,以洪洞县15个乡镇的220户农户入户调查结果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村土地确权视角下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年限、家庭年收入、耕地面积、是否有必要签订合同认知、土地确权保护谁的利益认知、确权后土地公顷数变化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了模型显著性检验;而农户性别、劳动力数量、收入主要来源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正>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村土地确权是其中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逐渐推进,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中的新动向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1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中的违规新动向1.1农村土地的"确权悬崖"趋向1.1.1农村土地流转导致确权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农村土地流转有着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可以克服家  相似文献   

5.
<正>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确权是其中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规操作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农村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中的新动向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1土地确权与流转中的违规新动向1.1农村土地的"确权悬崖"的趋向1.1.1农村土地流转使得土地确权管理变得更为艰难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较大的优势,首先,能够有效地克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平阳县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规范流转土地行为,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农地确权会提高农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有助于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基于农地确权政策的推进和农地要素市场逐步发育的背景,以江西省12个县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例,把农地转出方是否会在契约有效期内提高租金而形成违约作为衡量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标准,运用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83.14%的农地转出户已完成确权,但仅有32.40%的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选择书面合同,农地流转契约总体规范性较差,法律约束力较低。农地确权并未直接对农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政策效应未能凸显;但农地转出对象的非亲缘化、合同的规范化、转出方的近期调地行为却会降低农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因此,恰当运用农地确权成果,充分融合关系契约与正式契约,维持承包关系稳定,是提高农地流转契约稳定性的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8.
农村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时期,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土地确权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北省6个地区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情况的实地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析是否确权和确权满意度对农户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权比例为75.56%的样本数据中,农户土地确权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4.0%,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转出,而对农地转入影响不显著。土地确权的满意度高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6.4%,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满意度对农地转出和转入均影响显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受到调查村所处地形条件等社会经济特征、承包耕地面积等家庭特征和主要工作等个人特征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可以采取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土地确权颁证的满意度、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更好地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9.
土地确权流转是当前全国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如何以土地确权流转为契机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当前云南农业面临的一个新机遇、新课题。从土地确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三者相互联系、促进、制约的关系,指出搞好土地确权流转的重要性以及土地确权流转中应遵从的原则、注重的方法、注意的问题、达到的效果。指出要正确引导农户自愿、依法、高效搞好土地确权流转工作,从而加快云南省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步伐、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0.
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关键在于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和有效推动宅基地流转市场的形成,为了识别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决策,选择作为改革试验区的温州市,从宅基地确权颁证视角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确权显著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对没有确权的宅基地,确权之后宅基地进入流转市场的概率要高13%。分样本检验表明,对于认同宅基地资格权仅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分样本,确权会显著促进宅基地流转;对不认同宅基地资格权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分样本,确权没有显著促进作用。确权颁证会让农户更加渴望国家放松对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增强流转宅基地的信心。确权颁证有利于激活宅基地流转市场,有助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庄浪县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现状及做法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建议,对于同类地区农村土地确权及土地流转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动能。近年来,随着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效益不断释放,进一步强化了对农地承包权的物权保护,促进了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但近期,部分学者就农地确权与流转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值得关注。1农地确权与流转关系的研究现状1.1国内专家学者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3.
正土地确权是将土地的面积大小以及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收益以及流转等行为的一种规范。保证土地为国家所有,人民应有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具有专业性,政策性。故本文就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必要性做出了一些分析。"土地归国家所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人民对土地享有使用权。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将土地根据法律进行分配,其必要性可想而知。在分析其必要性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江城县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情况:2016年全县家庭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具体实现形式,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村土地确权的意义是完善和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和盘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现存问题是土地确权管理粗放浪费严重、土地流转体制不够完善和农民对土地确权登记的认识不够。提出了高度重视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促进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规范化发展、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稳定承包权等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策略,旨在深化农业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5.
全面落实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效保障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一直是近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该文阐述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必要性,分析了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化群众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理解、完善原有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流程规章、提升对农户土地承包权的有效把控等优化措施,以期推动地方土地的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6.
王庆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17-14118
首先总结了2013年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五大特点,其次总结了宿州市加强土地流转所采取的五大做法:认真开展宣传培训,出台政策,精心搭建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分析了宿州市土地流转存在的两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即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加大智力、人才支撑力度,及时跟进指导土地流转行为,逐步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土地确权流转是2016年大河乡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农业板块是大河乡乃至毕节市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心,土地确权流转与山地板块农业发展有着相互制约和互相促进的紧密关系。文章分析了大河乡土地确权流转的重要意义以及土地确权流转对板块农业发展的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育农地流转市场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农户农地无偿转包一直被认为是农地交易市场发育不充分的表现。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视角,从农地存在产权风险的原因出发,利用山东、湖北和广西三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双重制度下农户选择以何种转包方式规避产权风险,探讨产权风险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农户是否选择无偿转包农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转出中有偿转出占比为67.87%,无偿转出占比为32.13%。确权农户中无偿转出占比仅为27.27%,低于未确权农户无偿转出占比61.70%,转出对象为亲友时的无偿方式占比为69.53%,远高于非亲友时的9.26%。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无偿转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确权安全感知可显著抑制无偿转包农地行为;农地交易双方关系可显著促进农户选择无偿转包行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交互作用下,农户确权安全感知的提高有助于解除农地交易双方关系对农地无偿转包的锁定效应。因此,需以农地确权为契机,提高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充分发挥农地流转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效应,实现市场与关系的契合,引导农户积极实现土地财产性收益,从而有利于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和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9.
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关键在于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和有效推动宅基地流转市场的形成,为了识别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决策,选择作为改革试验区的温州市,从宅基地确权颁证视角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宅基地确权显著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对没有确权的宅基地,确权之后宅基地进入流转市场的概率要高13%。分样本检验表明,对于认同宅基地资格权仅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分样本,确权会显著促进宅基地流转;对不认同宅基地资格权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分样本,确权没有显著促进作用。确权颁证会让农户更加渴望国家放松对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增强流转宅基地的信心。确权颁证有利于激活宅基地流转市场,有助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农村土地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要紧跟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全面落实土地确权和流转管理,践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管控机制,促进土地管理项目效率的全面进步。文章简要分析了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发展的时代价值,认为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中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信息管理方式滞后、程序体系不健全与保障机制运行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法规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与升级保障机制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