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热利用技术已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压气站燃气轮机排出烟气温度高、排量大的特点,分析了压气站几种常用的燃气轮机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特点及其存在问题。针对西气东输某压气站燃气轮机实际运行数据,利用分析法对燃气轮机体系进行分析,并设计出烟气轮机利用烟气余热发电的工艺方案,对比了燃气轮机及余热利用系统的联合装置体系与不加余热利用系统的燃气轮机体系的效率。结果表明:利用余热利用系统的联合装置体系效率平均提高17.5%,每年节省燃气约1.03×10~6 m~3,为压气站燃气轮机烟气余热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油田联合站天然气的梯级利用,提高油田污水余热回收利用,针对胜利油田集输系统某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率低与能量不可逆损失大两方面的问题,提出采用天然气发电、烟气和污水余热利用相结合的用能模式,建立了基于天然气发电余热利用的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建立燃气内燃机能流模型,改变内燃机发电功率与原油出口温度进行热力模拟,采用系统效率法分析其对供热量及热泵性能指数的影响,确定合适的运行参数;基于烟气补燃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能流模型,采用夹点分析法对整个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能流分析,确定系统用能薄弱点并对其进行优化,最终通过分析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验证夹点技术进行能流分析优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优化改造后的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夹点温差的合理范围为10~12 K,节能潜力为29.2%。研究成果可为联合站节能降耗、实现能源利用效能最大化提供理论指导。(图11,表3,参19)  相似文献   

3.
徐铁军  张伟伟  吴中林 《油气储运》2012,31(12):887-890,967,968
燃驱压气站的余热利用有热、电和机械3种途径。分析比较了压气站中应用相对成熟或应用潜力较大的余热利用有方案: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回收、燃气轮机回热循环、蒸汽郎肯循环、有机郎肯循环、燃气轮机进气制冷。各个方案均有较多应用业绩,但亦有其局限性,有机郎肯循环选用有机介质,技术较成熟,应用前景前较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利用燃机废热对燃机进行进气制冷,以提高燃气效率,目前仅在燃机电站应用,亦可应用于压气站。选择余热利用方案时,应结合压气站现有条件、机组性能以及运行模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热锅炉和燃煤锅炉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热锅炉的运行成本低,农民出售秸秆也可获利;烟尘排放平均质量浓度29 mg/m~3,NO_X质量浓度118 mg/m~3,SO_2质量浓度小于4 mg/m~3,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要求;政府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直燃发电是以农作物秸秆和林木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简易加工后输送到生物质发电锅炉内,燃烧放热使锅炉的过热蒸汽冲动汽轮机旋转,并同轴带动发电机完成电能输出的高新技术。这项技术的诞生将大力节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消耗,缓解世界性能源危机,还能有效促进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国家大力推行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治性战略。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能直燃发电是以农作物秸秆和林木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简易加工后输送到生物质发电锅炉内,燃烧放热使锅炉的过热蒸汽冲动汽轮机旋转,并同轴带动发电机完成电能输出的高新技术。这项技术的诞生将大力节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消耗,缓解世界性能源危机,还能有效促进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国家大力推行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治性战略。  相似文献   

7.
为在船舶中应用余热吸附式的研究成果,选择“SITCTAISHAN”号散货船,通过船舶主机在额定工况下的能量衡算,应用当前氨一活性炭吸附式制冷系统COP的经验值,分析了该轮中央空调系统和伙食冷库采用废气锅炉蒸汽驱动的氨一活性炭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可行性.并且,根据氨在SAC-02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数据和活性炭吸附床的循环吸附特性,结合“SITCTAISHAN”轮空调机间的结构特点,规划了由废气锅炉蒸汽驱动的9床循环氨一活性炭吸附制冷系统方案,并对系统的关键部件及运行控制方案设计提出了相应措施.该研究将有助于推进船舶余热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常艳君 《现代农业》2011,(5):204-205
生物质直燃发电作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一种,近几年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生物质能直燃发电工艺及技术特点,并就直燃发电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及存在的障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谷周澎  辛颖  付秀  曹平  郝兆刚  曹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34-10535
通过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提出了一套杀虫装置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根据天气条件进行模式和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实现风光互补杀虫装置的可靠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虫口减退率平均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每年产生大量秸秆,据测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区的可收集秸秆量2亿t·a~(-1)、占全国的24.4%,其中黑龙江省的可收集秸秆量1.1亿t·a~(-1)、占四省区的52.1%。虽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规定,采取了严格的禁烧措施,同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当面临着大量的秸秆离田处理压力和春季紧张的农事安排,面对农民的诉求,个别省份仍然会留有露天焚烧秸秆的窗口期。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黑龙江、辽宁等地的秸秆直燃锅炉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现场调研。首先对东北地区秸秆直燃锅炉供暖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其次对东北地区秸秆直燃锅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秸秆直燃锅炉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减少管道燃驱压缩机组运行机械故障,保障平稳运行,需要开展燃驱压缩机组性能监测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脱落及损坏、透平静叶烧蚀、喷嘴烧蚀等典型故障进行分析,开展了机组测点布置、性能监测参数的研究,设计了燃驱压缩机组性能监测计算核心架构,开发了性能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故障预警、性能参数趋势显示、性能衰减判断等,根据对燃气轮机运行状态参数的监测,分析运行趋势和性能衰减情况,结合现场实际运行状况和维检修数据,从而判断机组的健康状况。燃驱压缩机组性能监测系统的现场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减少机组故障停机、优化维检修周期、节约维检修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业过程中存在烟梗需要干燥、破碎,运行时间短,炉内密相区结焦,回料阀堵灰严重,尾部受热面积灰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炉膛下部差速床布置、床下油点火系统以及爆炸吹灰系统等改进设计,并设计了一条10 t/h燃烟梗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通过运行及环保测试,各项技术达到了要求,各项环保指标达到GB 13271—2014新建锅炉排放标准,而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 840.00 t,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7.56 t,减少氮氧化物130.06 t,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油气集输系统能量利用更加科学有效,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供能、用能理念应用于油气集输系统设计中。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设计了油气集输分布式能源系统:将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应用于油气集输系统,燃气轮机发电为集输系统提供电能,利用余热锅炉回收发电后的尾气余热为集输系统提供热能,系统盈余的电力上网。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常规集输站相比,分布式能源系统集输站能量利用率提高7.01%,效率提高16.5%;同时,油气集输分布式能源系统年节省费用开支498.29×104元。可见,将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于油气集输,既可以提高系统的节能性,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西气东输某输气站为例,考察利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提高机组热效率的可行性。现场测试燃料气组分的含量以及各项指标参数,计算燃气轮机排烟热焓。按照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平均效率,确定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发电量,论证燃气轮机余热发电用于驱动电驱压缩机组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整个机组的发电量可以满足电驱压缩机组需求电量的89.37%,4年可回收投资成本,节能效果显著,长期运行经济效益可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图1,参5)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电站直热锅炉燃烧系统偏流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3管出口温差为输入,调节阀开度为控制量的Fuzzy控制方案,解决了燃烧过程中的加热管结焦问题,可使加热管使用寿命提高3倍以上。实际运行表明,该方案是合理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以莆田市某大型养殖场的沼气工程为例,对燃煤热水锅炉、沼气锅炉、太阳能和沼气发电余热利用4种热供方式进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从能源消耗、运行经济效益以及二氧化碳减排方面进行评价,沼气发电余热利用热供方式明显优于其他3种热供方式,建议在规模化养殖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中推广热电联产CHP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对燃煤锅炉分层给煤装置改造、节能涂料喷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和富氧燃烧、燃烧系统改造与炉拱改造、锅炉辅机节能改造与锅炉本体保温及旧锅炉更新与控制系统改造等节能改造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石膏脱水困难是湿法脱硫装置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结合实际对湿法脱硫石膏脱水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锅炉投油稳燃、入口烟尘浓度、浆液密度、浆液氧化程度、浆液中杂质含量、石膏脱水系统及废水处理系统设备的运行均影响石膏脱水的效果,并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于配置燃驱机组的长输天然气管道,高温天气易导致燃气轮机最大输出功率和运行效率降低,使得管道输气流量减小。利用SPS软件对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夏季高温运行工况进行瞬态仿真,并基于实际生产数据采用"移动曲线"方法校正软件的输入参数,从而使仿真结果与实际工况的偏差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分析燃气轮机功率特性及管道工况变化规律,从运行调控角度提出了压力控制与最大可用功率控制相结合的全线压缩机组控制模式,有效保证了高温运行工况下气源按合同进气,并降低自耗气量。  相似文献   

20.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过程当中会受到操作水平、设备的多项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周期,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改造以及运行的情况进一步优化,从而在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延长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周期。本文就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周期的相关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大家带来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