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单一除草剂的连年使用,猪殃殃已成为黄淮地区小麦田较难防除的恶性杂草之一。35%苯磺隆·使它隆可湿性粉剂是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针对猪殃殃等恶性杂草而开发的,用于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新产品。为了进一步明确35%苯磺隆·使它隆可湿性粉剂对猪殃殃等阔叶杂草的田间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2005年11月份笔者在安徽丰乐农化公司三河生测试验基地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除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35%苯磺隆·使它隆可湿性粉剂(安徽丰乐农化公司提供,小样);10%苯磺隆可湿…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山东省小麦田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在温室中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测定法测定了51份荠菜样本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田荠菜已普遍对苯磺隆产生抗性,所测样本中,抗性种群29个,占总样本数的56.86%,其中,中、高抗种群27个,占总样本数的52.94%。鲁南山区和鲁西北平原区采集点的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较高,胶潍河谷平原区的荠菜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苯磺隆·甲磺隆·氯磺隆混合物的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甲醇 水 冰乙酸为流动相,采用C18不锈钢柱,检测波长240nm,对苯磺隆、甲磺隆、氯磺隆混合物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标准差别分别为0.081、0.013和0.013,变异系数为0.886%、0.268%和0.256%,回收率为99.39%、99.29%和99.28%,线性相关系数为苯磺隆r=0.9994、甲磺隆r=0.9992、氯磺隆r=0.9991,线性方程为苯磺隆y=1360088.17x 1389384、甲磺隆y=972186.69X-21262.8、氯磺隆y=789773.50X 86258.8。  相似文献   

4.
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麦田阔叶杂草试验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系江苏省大丰市农药厂新研制生产的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为了探索其在麦田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麦子的安全性,笔者在小麦田内进行了小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氟唑磺隆在野燕麦中的内吸传导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除草剂氟唑磺隆是磺酰脲类小麦田除草剂,为明确其在野燕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以及为合理使用氟唑磺隆防除杂草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用水培法和涂药法研究了氟唑磺隆在野燕麦Avena fatua植株中的传导特性。结果显示:采用水培法以50 mg/L的氟唑磺隆处理野燕麦根部,药后24 h野燕麦根、叶鞘和下部成熟叶中氟唑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2%、74%和4%,心叶中未检测出;药后48 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氟唑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3%、58%、8%和11%。采用涂药法以50 mg/L氟唑磺隆处理野燕麦成熟叶片,药后24 h野燕麦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氟唑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57%和43%,根和叶鞘未检测出;药后48 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氟唑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1%、1%、68%和30%。结果表明,氟唑磺隆能被野燕麦的根吸收,具有优异的自下而上的内吸传导特性;同时氟唑磺隆能被野燕麦的叶片吸收,并可在叶间传导和向根传导。表明氟唑磺隆在野燕麦中具有双向传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即以乙腈 水=70 30(V/V)为流动相,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同柱分离测定50%苯磺隆.异丙隆可湿性粉剂中的苯磺隆和异丙隆。结果表明,苯磺隆和异丙隆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2、0.03;变异系数分别为0.43%、0.0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8%、99.93%;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6。  相似文献   

7.
采用炔草酸15%可湿性粉剂与苯磺隆10%可湿性粉剂混配防除小麦田杂草,试验表明:混配对小麦生长及抽穗无影响,对小麦安全,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杂草科学》1993,(3):16-18
绿黄隆用于麦田除草,由于其活性高,残留毒性大,对当茬麦子和后茬水稻的药害随施药量的增大而加重,故目前仍应限在稻麦连作地区的小麦田苗期(麦苗1~2叶期)施用。元、大麦田,尤其是留作秧田茬大麦田和水稻为小苗移栽的麦田应慎重使用或暂不施用,麦田后作为经济作物应禁用。绿黄隆与绿麦隆或骠马混用,不仅可以减少麦田绿黄隆的施用量,减轻其残留毒性,而且可扩大杀草谱,提高总体防效。绿黄隆单用有效量不能超过1克,并进行交替和间歇使用,以减少土壤的累积量。  相似文献   

9.
看麦娘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甲基二磺隆是防治小麦田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重要除草剂.该研究团队前期在安徽省凤台县小麦田采集到疑似抗性种群看麦娘(AHFT-01),为明确其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发生情况及潜在的抗性机制,采用温室盆栽法在整株水平上测定了该种群对甲基二磺隆及其他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  相似文献   

10.
唑草·苯磺隆24%可湿性粉剂小麦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间试验表明唑草·苯磺隆24%可湿性粉剂28.8~43.2g/hm2能有效防除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药后45d,对猪殃殃、泽漆、麦家公、播娘蒿的株防效在90.5%~94.2%,鲜重防效在92.1%~96.4%。在推荐剂量下,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1.
用紫外线照射非荧光特性的砜嘧磺隆和氯磺隆,通过生成具有荧光特性的衍生物,分别研究了其在不同介质中的荧光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建立了测定土壤中砜嘧磺隆和氯磺隆残留的光化学荧光分析法(PCF)。结果表明:在2×10-3 mol/L、一定酸碱度(砜嘧磺隆pH 7、氯磺隆pH 12)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胶体分散体系中,紫外照射150 s是PCF法测定砜嘧磺 隆和氯磺隆残留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砜嘧磺隆和氯磺隆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7和0.6 μg/kg, 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7%和2.1%;在黄松田水稻土、黄红壤性水稻土和青紫泥田水稻土3种不同性质的土壤中,砜嘧磺隆和氯磺隆同时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1.0%和98.7%±4.1%、97.6%±1.7%和97.0%±4.7%、96.7 %±2.3%和95.4%±5.5%;所建立的PCF法可有效、快速测定土壤中同时残留的微量砜嘧磺隆和氯磺隆。  相似文献   

12.
2018年-2019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选用土壤熏蒸剂棉隆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小麦全蚀病、地下害虫和田间杂草。结果表明,98%棉隆颗粒剂75~450 kg/hm 2处理对麦田地下害虫的防效达到100%,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为64.71%~100%,对小麦田杂草的鲜重防效为75.24%~89.81%,小麦增产幅度为4.44%~15.31%。综合投资效益并结合小麦产值比,建议选用75~225 kg/hm 2施用量,可达到较好的控害、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筛选出高效除草剂是有效防治麦田主要杂草播娘蒿与荠菜的前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在田间测定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简称WDG)对小麦田播娘蒿与荠菜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药后45 d,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 33.75、39.38、45.00、78.75 g a.i./hm~2剂量下对2种杂草总株数防效为66.6%、77.6%、78.1%、80.5%,总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5.8%、96.5%、97.4%、97.7%,均高于对照药剂75%苯磺隆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简称WP)22.50 g a.i./hm~2和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简称SC)4.50 g a.i./hm~2对杂草的防效。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 4个处理区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区,除33.75 g a.i./hm~2处理外,其他处理区小麦增产5%以上。综上所述,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推荐剂量为33.75 g a.i./hm~2,对小麦田播娘蒿与荠菜均有较好的防效,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甲磺隆·氯磺隆·噻吩磺隆混剂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冰乙酸为流动相.用236nm紫外检测器定量测定噻吩磺隆、甲磺隆和氯磺隆混剂的含量。本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80%、0.78%、1.11%;标准偏差分别为0.084、0.084、0.11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9.2%、99.6%;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21、0.9994。  相似文献   

15.
50 %异丙隆·苯磺隆WP春季施药作茎叶处理防除冬小麦田杂草有较好的除草增产效果 ,对山东省冬小麦田优势种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蚤缀、繁缕以及越年生禾草看麦娘、雀麦等均有好的防效 ;在小麦 3叶期至拔节前一次施用 1875~ 2 2 5 0g/hm2 ,即能控制冬小麦田全部杂草危害 ,对冬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测定异丙隆及其代谢物脱甲基异丙隆在大米、小麦、牛肉、牛奶、鸡肉和鸡蛋的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2%甲酸乙腈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利用乙腈和0.2%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T3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定量分析,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异丙隆及其代谢物脱甲基异丙隆溶剂标准曲线和基质标准曲线在1~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4个加标水平下,异丙隆日内平均回收率为74.0%~107.0%,相对标准偏差0.7%~12.9%;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6.2%~108.7%,相对标准偏差1.1%~19.8%。脱甲基异丙隆日内平均回收率为76.9%~113.5%,相对标准偏差0.6%~13.9%;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7.7%~107.4%,相对标准偏差2.2%~17.4%。异丙隆和脱甲基异丙隆的定量限均为1.0μg/kg。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异丙隆和脱甲基异丙隆在大米、小麦、牛肉、牛奶、鸡肉和鸡蛋6种基质中残留的检测,为解决异丙隆和脱甲基异丙隆在食品中残留的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SpherisorbDBSC18柱,甲醇+水+冰乙酸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外标法同时对50%异丙·氯隆可湿性粉剂中的有效成分异丙隆和氯磺隆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和测定。实验结果,异丙隆和氯磺隆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99.3%,其变异系数分别为0.51%和1.14%。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以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合成除草剂异丙隆的方法。原料对异丙基苯胺先与氯甲酸甲酯反应生成对异丙基苯胺甲酸甲酯,再与二甲胺反应生成异丙隆。避免了异氰酸酯路线的种种缺点,具有收率高、含量高、成本低的特点,总收率为82.7%,原药纯度达95%。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河南省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通过温室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河南省境内36个猪殃殃种群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猪殃殃种群已经对苯磺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所测样品中,高抗种群3个,中抗种群9个,低抗种群13个,共25个,占总采样数的69.44%;敏感种群11个,占30.56%。说明苯磺隆在河南多地存在高抗性风险,同类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需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20.
甲磺隆、氯磺隆等除草剂由于除草活性高,用药量小,常常被人们称之为“超高效除草剂”。同时,它们在土壤中残效期较长,分解慢,而在旱田中分解更慢,残效期可达6个月左右,因此使用不当,极易对农作物引起药害。1甲磺隆、氯磺隆等除草剂的登记应用情况目前取得甲磺隆原药登记的农药企业共有11家,登记氯磺隆原药和胺苯磺隆原药的企业各有6家。甲磺隆制剂共有36个产品,主要为甲磺隆单剂以及与苄嘧磺隆或与乙草胺等的混剂;氯磺隆制剂共有18个产品,主要为氯磺隆单剂以及与苯磺隆、甲磺隆或与异丙隆等除草剂的混剂;胺苯磺隆制剂有16个产品,主要为胺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