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黄桂枢 《农业考古》2003,(2):330-333
闻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和发祥地在今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 ,普洱茶及茶文化是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 ,特别是 1 993年以来至今 ,思茅地区举办了五届中国普洱茶叶节、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两届茶叶交易会 ,对思茅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弘扬普洱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普洱茶及茶文化对建设中国茶城 (思茅市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一、普洱茶的历史地位普洱茶的种植历史和原生历史 ,源远流长。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周围发现的新石器即是…  相似文献   

2.
重振普洱茶的雄风,再现普洱茶的辉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 6月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召开“2 0 0 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港、澳、台和国内的 1 9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就普洱茶产地、历史、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原产地保护、普洱茶的健身功能等进行了研讨。会议间隙 ,很多人将自己携带的陈年普耳茶冲泡给大家品饮 ,相互切磋茶艺。在我国茶界 ,唯有普洱茶才有这么大的魅力。这次会上 ,专家学者就普洱茶问题达到三点共识 :(一 )普洱茶是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茶树原产地的历史名茶 ;(二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特种茶类 ;(三 )普洱茶是由…  相似文献   

3.
论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历史名茶。从史籍记载、茶马贸易、佛教、民族文化和文学等角度。对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地位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旨在说明云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普洱茶在中华茶文化史上,过去、现在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茶园 促进普洱茶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洱茶是原产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思茅一带的历史名茶,素来深得海内外嗜茶者的喜爱。近年来,日、德、美等国的消费者对纯天然、高质量、无污染的普洱茶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进一步提高云南普洱茶原料基地———茶园的管理技术,建设生态茶园,就成为了促进普洱茶生产实现可持续  相似文献   

5.
实现产业共进,昆明市与普洱市将联合开拓普洱茶国际市场,在昆明市建设普洱茶文化科技中心,增强普洱茶发展能力。该项目位于昆明泛亚科技新区,总面积约50亩,将建成普洱茶文化展览区、普洱茶交易区、商务服务区、商务广场区、茶室区、中心绿化区等6大功能区。建筑造型将突出当地特点及地方特色,充分融入普洱茶历史和文化、充分融入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14,(7):45-46
<正>1、历史悠久的普洱茶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普洱茶的历史含义和固态发酵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普洱茶固态发酵的机理以及在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和各种理化指标的变化。同时还提出了利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推动普洱茶固态发酵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是云南独有的茶产品,而普洱茶产业是勐海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普洱茶发展现状、阐明勐海县现阶段普洱茶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从普洱茶发展的电商化、市场需求变化、茶叶安全标准、名山茶价格、茶叶出口方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勐海县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方向:从战略高度重视普洱茶电子商务,发展普洱茶深加工,提升普洱茶质量安全,拓展销售方式,疏通营销渠道,推进勐海县普洱茶产业的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为勐海县发展成为普洱茶第一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丽仙 《农业考古》2005,(2):375-375
《思茅日报》讯(记者杨丽仙)在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首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和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交易会即将来临之际,云南省思茅市于4月1日成立了思茅普洱茶文化研究会。依法定程序选举产生了思茅普洱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市文联主席李文秋当选为会长,黄桂枢等7人当选为副会长。会上,市委副书记、中国茶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朱飞云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普洱茶是保健饮品,是可以喝的“古董”,是时尚潮流的代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力量。目前,普洱茶的发展速度没有一个产品能与之相比。这给思茅和普洱茶产区带…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是一种耐贮藏的茶,贮藏是重要的加工工序,不合理的贮藏方式会造成普洱茶品质降低。通过实地调研普洱茶生产区、销售区、贮藏区,了解普洱茶产业现状并搜集普洱茶贮藏相关技术,结合文献,分析普洱茶贮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指出普洱茶相关标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黔湄系列品种所制普洱茶品质,以晒青、炒青为原料,采用普洱茶熟茶发酵工艺生产普洱茶,并用云南大叶种普洱茶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黔湄系列普洱茶滋味带鲜爽味、叶底嫩、化学成分氨基酸含量远远大于云南大叶种普洱茶的含量。可为贵州茶产业多样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普洱茶产业链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洱茶产业链的研究,探讨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对普洱茶产业链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影响普洱茶产业链发展的因素,提出普洱茶产业链发展的具体措施与建议,达到延伸普洱茶产业链,增加普洱茶产业附加值的目的,使普洱茶产业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普洱茶科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调查法,以昆明市高校学生、社区居民和普洱茶经销店为调查对象,对普洱茶消费市场情况、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消费者个人对普洱茶的认知情况、饮茶目的及购买普洱茶考虑的因素等。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消费普洱茶受到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情况的影响显著,获得普洱茶的相关知识主要通过亲朋好友。同时,普洱茶消费以普洱饼茶为主,过度重视品牌,缺乏对普洱茶的品质鉴别以及保健作用的相关知识。该调查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普洱茶提供依据,有利于推广普洱茶的相关知识,提升茶叶品质,从而进一步推动云南省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规范普洱茶生产经营,推进云南省以普洱茶为重点的茶产业健康发展,云南普洱茶标准体系建设工程于日前启动。工程分4步推进:一是设立云南普洱茶标准化委员会;二是对全省普洱茶生产经营和省外普洱茶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三是组织编制普洱茶品种、种植、加工、产品等一系列标准,并向  相似文献   

15.
普洱茶产品研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洱茶产品研发在普洱茶生产经营单位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决定了普洱茶产品的品质特点、产品定位、目标人群、加工工艺等。本文主要从普洱茶产品研发的分类、过程、意义3个方面对普洱茶产品研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普洱茶在我国制茶工艺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云南省传统历史名茶,更是云南的地理标志性产品。普洱茶是一种发酵制备的优质茶品,能够长时间存放,时间越久,茶味越浓郁。1、普洱茶发酵工艺目前普洱茶制作,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加工工艺,采用云南传统的加工方法。上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昆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发酵对普洱茶的品质、特色形成起决定作用,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作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特征、类群分布、数量演变和对普洱茶品质形成作用及微生物在普洱荼发酵过程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提高普洱茶发酵的研究水平和普洱茶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宁洱县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曾经的普洱山历史上是出产普洱贡茶的名山,《普洱府志》记载:"普洱山所产茶性温,味重,异于他产,名普洱茶,道府官员用以入贡"。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如今普洱山古茶树所剩无几,为做好普洱山的旅游开发,恢复打造普洱山品牌,凸显名山效应。2013年11月宁洱县创新生态茶园建设中生态留养技术(茶园生态留养的技术核心是,在云南大叶种群体老茶园中,按株、行距3m×3m规格,把从老茶园中移出的生态留养多余大茶树,在普洱山移栽实验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的后发酵工艺是其形成独特的色、香、味和越陈越香品质的关键所在,大量的真菌参与其中。本文通过综合阐述普洱茶中的真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关于普洱茶饮用安全性研究及评估,并对普洱茶的安全性生产提出构想,为推动普洱茶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相似文献   

20.
普洱茶的发酵离不开微生物。对目前普洱茶加工与微生物的关系,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和已发现微生物的种类以及优势菌种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指出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普洱茶从原料鲜叶到普洱茶成品整个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的必要性,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普洱茶中微生物种群的消亡规律及其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