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静  贾英民  王华  鲁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27-328,331
[目的]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研究黑曲霉来源乳糖酶固定化条件,以期改善乳糖酶性质,使黑曲霉乳糖酶更适于低乳糖乳的连续生产。[方法]以吸附率最高的阳离子交换树脂D151为载体,通过先吸附后交联的方法固定乳糖酶,优化固定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加酶量为50.0U/g(载体),吸附pH值为4.0,吸附温度是25℃,吸附时间24h,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4%,交联温度是30℃,交联时间是6h,固定化效果最好。获得的固定化酶活力可达11.8U/g(载体),固定酶回收率为37.2%。[结论]该研究为工业化利用固定化乳糖酶连续生产低乳糖乳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海藻酸钠固定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并对壳聚糖固定木聚糖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2种载体对木聚糖酶进行固定化,测定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活力。[结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吸附交联法、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木聚糖酶的固定率分别为51.8%、31.8%,Km值分别为0.524、0.748 g/L,游离酶的Km值为0.687 g/L。2种载体固定化木聚糖酶的酸碱稳定性均明显提高,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贮藏温度虽均与游离酶相同(最适反应温度是50℃,最适贮藏温度是30℃),但前者的适宜温度范围明显变宽;并且固定化酶提高了游离酶的贮藏稳定性。[结论]采用壳聚糖吸附交联法、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化木聚糖酶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使用硅藻土载体和乙二醇缩水甘油醚进行吸附-交联固定海洋脂肪酶。采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结合的实验方案,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20℃,pH 5.0的0.1 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载体投放量为2 g,吸附固定化时间为6 h。交联最佳温度条件为30℃,交联时间为6 h,乙二醇缩水甘油醚浓度为1.2%。吸附交联后酶活达124.83 U/g,酶活回收率高达67.31%。固定化脂肪酶连续操作5次依然保持良好的酶活性,对比游离酶,最适反应pH没有变化,但是最适反应温度固定化酶为50℃,提升5℃。同时,固定化脂肪酶显示出较好的机械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结果证明硅藻土吸附-交联固定化海洋脂肪酶在工业酶固定化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郭尽力  姜爱莉  于贞  郑舒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53-11655
[目的]探索滤纸壳聚糖膜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最佳条件。[方法]以滤纸壳聚糖膜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牛血清白蛋白(BSA)为保护剂,进行AChE的固定。并对固定化酶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固定AChE的最佳条件为将50μl 150 U/mlAChE液,50μl 5%(V/V)戊二醛溶液,100μl 1%(W/W)BSA,pH 8.0的0.2 mol/L的PBS缓冲液配制成1 ml酶液,滤纸壳聚糖膜浸于该酶液4℃固定8 h。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最适pH为8.0,能够重复利用4次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利用AChE快速检测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尚宏丽  顾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73-6176
[目的]对介孔分子筛固定化海藻糖合酶进行研究。[方法]以基因工程菌所产海藻糖合成酶为材料,利用介孔分子筛MCM-41作为载体固定化海藻糖合成酶,并对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前后的海藻糖合酶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海藻糖合成酶可通过物理吸附法固定于介孔分子筛MCM-41孔道中,在pH为3,给酶量为62.5 mg/g的条件下,固定12 h时可得到最佳固定化效果;与游离海藻糖合酶相比,固定化后的海藻糖合酶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明显改善,并具可重复操作性,有利于酶的使用和储放。[结论]该研究为开发新的固定化海藻糖合成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硅藻土为载体对海洋来源的脂肪酶进行吸附固定化,首次系统地探寻添加剂对吸附固定化过程的促进作用。分别以海藻糖、(NH_4)_2SO_4、丙氨酸等为添加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合的方案优化条件。结果显示,海藻糖添加剂的最优条件为:磷酸钠缓冲液pH 6.5,固定化温度20℃,载体量投放量0.5 g,海藻糖浓度15 mmol/L,固定化时间11 h,酶活力达到94.35 U/g;(NH_4)_2SO_4添加剂的最优条件为: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4.0,固定化温度30℃,载体投放量1.0 g,(NH_4)_2SO_4浓度为15 mmol/L,固定化时间6 h,酶活力达到73.21 U/g;丙氨酸添加剂的最优条件为: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4.5,固定化温度25℃,载体投放量0.5 g,丙氨酸浓度为15 mmol/L,固定化时间4 h,酶活力达到134.18 U/g。采用不同添加剂时,缓冲液类型、pH和固定化时间等条件对硅藻土吸附脂肪酶的过程有着较大影响,这些影响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漆酶酶促合成茶黄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鹍  揣玉多  孙勇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55-21756,21759
[目的]探索固定化漆酶酶促合成茶黄素的工艺。[方法]采用D152树脂固定化漆酶体外酶促氧化茶多酚合成茶黄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pH、酶浓度、反应时间和通氧量对合成茶黄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茶黄素的酶促氧化合成反应,之后测定茶黄素产量。[结果]采用树脂载体D152固定化得到的固定化漆酶,在重复使用5次后,固定化漆酶催化活性约为原始催化活性的70%;在重复使用10次后,酶催化活性仍然可以保留48%左右。固定化漆酶促氧化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0℃,最佳pH 5,底物浓度2.0g/L,通氧量20 L/min和反应时间1.5 h。[结论]采用树脂载体D152可有效固定漆酶。与游离漆酶氧化法相比,固定化法能有效提高漆酶的稳定性和利用效率,反应产物也更易于纯化。  相似文献   

8.
杜东霞  王宜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85-4987
[目的]探讨固定化漆酶脱色降解刚果红染料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漆酶的固定化,并研究了固定化漆酶用量、染料浓度、反应温度和pH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固定化漆酶脱色降解刚果红染料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 g,染料浓度40 mg/L,反应温度65℃,pH=4.5。在该条件下降解3 h,固定化漆酶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率达92.6%,重复利用5次后,脱色率仍能保持在50%左右。[结论]该研究为染料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鸡肝酯酶快速检测氰戊菊酯农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鸡肝酯酶对不同浓度的氰戊菊酯农药进行了催化水解,并通过pH-stat法优化了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在pH 8.0,温度55℃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速度较大.在该反应条件下,分析了农药浓度(1/x)与酶解反应初速度(1/y)之间的关系,发现在0.05~2.00 mg·L-1农药浓度范围内,两者的关系曲线为y=0.072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不同固定化载体与酶量的比例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以及缓冲溶液pH值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大孔树脂、硅藻土和活性炭的不同加入量作为因素,同时以缓冲溶液的不同pH值作为另外一个因素来考察对固定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采用经典的橄榄油乳化法对脂肪酶水解活力进行测定,将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性比较。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大孔树脂的物理吸附法获得了较高的固定化酶水解活性收率。在固定化温度为30℃条件下,以大孔树脂作为载体时固定化猪胰脂肪酶效果最佳,此时缓冲溶液K2HPO4-KH2PO4的pH值为6.4,大孔树脂与猪胰脂肪酶的质量比为2.5∶1.0。如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用酶量进行适当的控制,将可以得到活性更高的固定化脂肪酶。[结论]研究得出,固定化载体的选择以及缓冲溶液的pH值都是影响固定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花脸香蘑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以期为花脸香蘑酶谱分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7种不同提取液提取的酯酶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提取液对酯酶同工酶提取效果的影响,找出最优提取液,并分析不同培养方法和组织对同工酶的影响。[结果]7种不同提取液提取的酯酶酶带保持一致,但提取效果各异,用pH 8.0、0.1 mol/L Tris-HCl缓冲液提取时效果较好。液体菌丝体、试管种、驯化花脸香蘑菌盖酶带均有5条;野生花脸香蘑菌盖和菌柄只有3条酯酶同工酶谱带;野生花脸香蘑菌盖与驯化花脸香蘑菌盖的酯酶谱带条数不同。因此在选用酯酶同工酶作为遗传指标,用作花脸香蘑液体菌种鉴定时,必须注意保持培养基、培养条件以及取材部位的一致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花脸香蘑酶谱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民  卢福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58-4859
[目的]为高山雪鸡和藏雪鸡的选育、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0只高山雪鸡和10只藏雪鸡血清酯酶同工酶多态性进行研究,与20只家鸡进行了比较。[结果]高山雪鸡、藏雪鸡和家鸡血清酯酶均存在ES1、ES2和ES3 3种同工酶,且ES3均为单态。高山雪鸡ES1同工酶以ES1 ABC为优势表型(70.00%),藏雪鸡和家鸡ES1同工酶均以ES1B为优势表型(80%和75%)。高山雪鸡ES2同工酶只有1条浓染的酶活性区带。藏雪鸡ES2同工酶则表现为有带(+)和无带(-)2种区带,而家鸡ES2同工酶无显现酶活性区带。[结论]高山雪鸡和藏雪鸡ES同工酶多态性存在较大差异,也表明ES同工酶的区带数、着染强度、迁移率、基因表型等可作为区分禽类亲缘关系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
纪韦韦  徐银  洪文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19-10921
[目的]评价雪山草鸡的营养价值。[方法]以雪山草鸡为材料,对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及组成进行分析,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雪山草鸡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占蛋白质含量的95.34%,且种类齐全,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1.096 g/kg。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芳香族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97%、17.86%和7.07%,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比值系数分(SRC)为76.91。在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结论]该研究可为雪山草鸡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春  张以忠  骆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61-11162
[目的]分析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以期对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酯酶同工酶带共6条,其中EST-1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所共有,是其特征带。泥炭藓有酶带2条,毕节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4条,贵阳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3条,加萨泥炭藓有酶带2条,多纹泥炭藓有酶带1条,尖叶泥炭藓有酶带2条,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种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查明"商品肉鸡突然降料症"的病因,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对2010年冬季广泛发生于安徽省商品肉鸡中并造成较大损害的、临床上表现以"突然降料"为主要特征的"商品肉鸡突然降料症"(暂定名)病因进行探讨,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以及动物试验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病是由鸡舍通风不良而导致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为诱因而引发的、以鸡毒支原体、大肠杆菌和温和型(H9亚型)禽流感病毒或其变异株为主要病原的混合感染症,并针对该症状提出一些防控措施。[结论]在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5个发病鸡场病鸡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在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观察抑癌基因p53在鸡马立克氏病肿瘤组织及体外培养感染马立克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体外培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后,感染的CEF呈阳性。在马立克氏病的发生过程中,突变型抑癌基因p53在病鸡的肝脏、肾脏、肿瘤、心脏、脾脏、肺脏、胸腺及法氏囊中均可检出中等量的表达。p53发生突变时所产生的p53蛋白突变体的半衰期比未发生突变时要长。[结论]突变型p53基因具有直接转化细胞和阻碍野生型p53发挥作用的特点,致使突变的DNA得以积累,最终导致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孙新  胡彦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00-6102
[目的]阐明一氧化氮供体SNP(sodium nitroprusside)对花生种子萌发的作用与活性氧以及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化学原位染色和电泳的方法。[结果]经100μmol/L SNP处理的花生的萌发过程受到明显的抑制,组织内H2O2、O2-.的含量及α-淀粉酶的活性均有明显降低,而β-淀粉酶、酯酶同工酶的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SNP对花生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与组织中活性氧浓度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水稻纯度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兆贤  高前宝  王友存  陈传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11-5011,5034
[目的]探索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以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四号和丰两优一号两系杂交水稻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酯酶同工酶法和SSR分子法检测其纯度,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工酶测纯结果与SSR测纯结果的相关性较显著(r=0.964),但同工酶测纯结果总体低于SSR测纯结果;了解种子的大致纯度时可采用同工酶方法测纯,精确掌握种子纯度时可采用SSR分子方法测纯。[结论]SSR测纯结果更接近种子的真实纯度。  相似文献   

19.
孙满意  郭熙盛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93-10094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休宁土壤Cd形态的影响与蔬菜富集特性。[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鸡粪、改良剂和外源Cd对体宁菜园土中重金属Cd形态的影响与蔬菜富集特性。[结果]结果表明,施入鸡粪可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Cd和铁锰氧化态Cd的含量,增加了土壤中的碳酸盐态Cd和有机物结合态Cd含量。改良剂可提高土壤中可交换态Cd和碳酸盐态Cd的含量。外源Cd进入到土壤中主要以可交换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萝卜、白菜和辣椒的可食用部分对土壤Cd的富集能力为:白菜〉萝卜≈辣椒,转移系数为白菜〉萝卜〉辣椒。[结论]在农业生产上,可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和无机改良剂减少蔬菜时重金属Cd的吸收积累。在重金属Cd含量高的土壤中应避免种植富集能力极强的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