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探明引进谷子品种在晋北春谷区广灵县种植的适应性,以‘晋谷21号’、‘晋谷59号’、‘大同45号’、‘鑫谷4号’、‘8311’为试验谷子品种,‘大白谷’为对照,在广灵县作疃乡百疃西堡村进行2年的种植试验,检测和分析主要农艺和营养品质性状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显示,‘晋谷59号’和‘晋谷21号’的生育期分别为146天和139天,属于春播晚熟品种,‘8311’的生育期最短为120天。‘晋谷59号’的产量在2019年和2020年均为最高,分别为6483.11 kg/hm2和6707.80 kg/hm2,较对照‘大白谷’增幅分别为13.44%和15.15%,‘晋谷21号’的产量小幅高于对照。‘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的株高和穗宽值较大,‘大同45号’、‘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的穗较长;‘晋谷59号’、‘晋谷21号’和‘大同45号’的单穗重和单穗粒重值较大,较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大同45号’和‘鑫谷4号’千粒重值最大,与其他品种有显著性差异。‘晋谷21号’的蛋白质含量在2个年份均为最高,分别为13.03%和11.23%,其次为‘晋谷59号’,与其他品种有显著性差异。‘晋谷59号’的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7%和5.13%。‘8311’的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最高。研究表明,谷子的产量、穗宽、旗叶宽、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以及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产量与株高、穗宽、单穗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与旗叶宽和脂肪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显著负相关,这些性状对谷子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性状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综合分析引进谷子品种的农艺及营养品质性状,‘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在广灵县作疃乡的农艺性状表现正常且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白谷,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在当地推广种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CO2浓度升高和施氮对冬小麦花前贮存碳氮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育彬  沈玉芳  李世清 《作物学报》2011,37(8):1465-1474
为探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花前贮存碳氮转运的影响及氮素营养的调节作用,以小偃22和小偃6号为材料,于2007—2009连续2个生长季,利用开顶式气室进行盆栽试验,对背景CO2浓度(375 μL L-1)和高CO2浓度(2007—2008年度680 μL L-1, 2008—2009年度750 μL L-1)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素在籽粒、花前地上部中的累积以及花后营养器官的转运进行了评价。2007—2008年度设4个施氮水平,分别是0、0.1、0.2和0.3 g kg-1土; 2008—2009年度设3个施氮水平,分别是0、0.15和0.30 g kg-1土。结果表明,施氮和CO2浓度升高促进了干物质和氮素在籽粒和花前营养器官的积累,增加了花前营养器官和地上部贮存干物质和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适量施氮提高了CO2浓度升高对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以及花后向籽粒转运的正向效应。与背景CO2浓度相比,高CO2浓度提高了花前营养器官和地上部干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和转运率,但CO2浓度升高对花前氮素的贡献率和转运率的影响因年份和品种而异。CO2浓度升高后,2007—2008年度各营养器官和地上部,以及2008—2009年度茎鞘和穗的氮素贡献率和转运率均增加,但2008—2009年度2个品种叶片和地上部氮素贡献率在施氮时均显著降低,小偃22叶片和地上部氮素转运率在各施氮水平下以及小偃6号地上部氮素转运率在0.13 g kg-1土施氮水平下均明显增加。适量施氮也在大多数情况下增强了CO2浓度升高对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的贡献率和转运率的正向效应。说明CO2浓度升高后小麦产量和氮素积累增加与其促进花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花后向籽粒的转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华北冬小麦主产区选择适宜冬小麦品种,选用山东省5个冬小麦主栽品种,在采用华北冬小麦推荐肥料用量的情况下,研究其产量和养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差异显著,以‘济麦22’产量最高,‘泰农18’和‘山农17’次之;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不同基因型获得高产的依赖因子不同,‘济麦22’和‘山农17’主要依赖于收获群体较大,‘泰农18’则是由于其穗粒数较多;相同养分供应情况下,不同基因型的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差异较大,‘泰农18’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低于其余品种,表明其在获得较高产量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养分生理效率和养分转移效率。从产量和养分效率2个方面分析,‘济麦22’和‘泰农18’在协调高产高效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两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恢复系缙恢10号为对照,对它的两个叶色突变体ygl5和pygl1在孕穗期的光合、荧光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突变体叶绿体内基粒数量明显少于对照,叶绿素含量也大幅下降,其中ygl5表现为叶绿素总体缺乏,pygl1表现为叶绿素b严重缺乏;ygl5和pygl1的Pn、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而CO2饱和点、CO2补偿点和光呼吸速率则低于对照;其Fv/Fm、ΦPSII和qP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突变体ygl5和pygl1具有较高的光能捕获效率和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5.
玉米和高粱用于碳同化和光呼吸的电子效率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华靖  陶月良  王立新  叶子飘  李红 《作物学报》2011,37(11):2039-2045
为了探讨C4植物碳同化和光呼吸的电子效率,运用Li-6400光合仪同时测定玉米和高粱在30℃和380 μmol CO2 mol-1下叶片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较好地拟合所测的光响应曲线和快速光曲线,其拟合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在此基础上算得玉米和高粱在光呼吸条件下参与碳同化的电子流分别为198.60 μmol m-2 s-1和178.00 μmol m-2 s-1,所占比率分别为75.34%和74.81%;参与光呼吸的电子流分别为7.04 μmol m-2 s-1和7.84 μmol m-2 s-1,所占比率分别为2.67%和3.29%。而根据Valentini和Epron的方法算得玉米和高粱碳同化的电子流分别为210.45 μmol m-2 s-1和188.54 μmol m-2 s-1,所占比例分别为82.68%和79.24%;参与光呼吸的电子流则分别为45.67 μmol m-2 s-1和49.40 μmol m-2 s-1,所占比率分别为17.32%和20.76%。以前法研究表明,玉米和高粱在光呼吸条件下,来自PSII的电子除流向光呼吸和碳还原外,还存在其他消耗电子的途径,证明其他消耗电子的途径并不能被忽略或其他途径所消耗电子的量并不是常数。后法过高地估算了玉米和高粱叶片中来自PSII的电子用于光呼吸的消耗量。两法的结果相差6倍左右。这对重新评估光呼吸在植物的光保护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施氮量和滴灌施肥频率对杂交棉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滴灌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氮肥用量和滴灌施肥频率对杂交棉氮素吸收和产量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试验中设置3个施氮(N)(270、360和450 kg·hm-2)水平和2种滴灌施肥频率(5和10 d)。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频率显著影响杂交棉的干物质重、氮素积累量和子棉产量。在中氮(360 kg·hm-2)和低氮(270 kg·hm-2)水平下,增加滴灌施肥频率可显著促进杂交棉生长,增加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但是氮肥用量较大(450 kg·hm-2)时,滴灌施肥频率对棉花的生长影响不大。因此,在杂交棉的水肥关键时期,适当地提高滴灌施肥频率可以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7.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植物“黄叶病”的发生日益普遍和严重。引起植物“黄叶病”的因素可分为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素两种,不同类型的“黄叶病”在发病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本文对植物“黄叶病”的发生原因、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的防治和应密切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植物“黄叶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新疆绿洲农田生态条件下大豆超高产(≥5 625 kg hm-2)栽培的产量形成机理,在2006和2007年超高产栽培试验中测定了中黄35的群体生理指标和生态参数,分析了品种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中黄35和新大豆1号(对照)的最大叶面积指数(LAImax)分别为4.31和3.64,LAI>3的天数分别持续50 d和36 d;全生育期的总光合势(LAD)分别为2 766 375 m2 d和2 385 645 m2 d;中黄35生育前期(出苗后第16~58天群体的光合生产率为3.3~5.2 g m-2 d-1,而后期(出苗后第72~114天)则为2.52~5.0 g m-2 d-1,对照分别为3.8~6.0和0.6~3.5 g m-2 d-1;中黄35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为13 943.2 kg hm-2、5 521.5 kg hm-2和39.6%,对照则为13 108.1 kg hm-2、4 666.5 kg hm-2和35.63%。和对照相比,中黄35最大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长,全生育期的总光合势高,后期群体的光合生产率大,经济系数高是达到超高产目标的基础。中黄35在新疆绿洲农田栽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对棉花根系分布影响研 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对滴灌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灌溉水盐度;0.35、4.61和8.04 dS·m-1(分别代表淡水、微咸水和咸水三种灌溉水类型);施氮量为0、240、360和480 kg·hm-2。结果表明,按质量计,棉花的根主要分布在0~20 cm,此部分占根总质量的85%~90%。微咸水和咸水灌溉棉花根的总质量显著降低,分别较淡水灌溉减少10%和36%,尤其在土壤表层0~20 cm和下层60~100 cm显著降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棉花根的质量。以长度计,棉花根集中分布在0~60 cm,此部分占总根长的87%~96%;60 cm以下根长密度明显降低。微咸水灌溉棉花根长密度最大,其次是咸水,淡水灌溉最低;淡水灌溉下,根长密度随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微咸水和咸水灌溉下,根长密度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其中施氮240 kg·hm-2最高。棉花根表面积表现为微咸水>淡水>咸水,平均根直径为微咸水>咸水>淡水,而不同灌溉水处理间根体积的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平均直径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偏凸山羊草-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以SDAU18和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及其9个杂种世代为材料,分析不同自交和回交世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的特点。结果表明,随自交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更快趋近普通小麦的42条,至F5和BC3F1代,染色体数目为42的植株已分别达93.9%和92.0%。与自交世代相比,回交后代减数第一分裂中期的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构型较为简单,回交次数过多不利于外源染色体与普通小麦染色体发生重组,一般应以回交2~3次为宜;随自交和回交世代的增进,杂种的育性提高,至F3和BC2F1代育性基本稳定。在不同杂种世代可分离出具有矮秆、大穗、大粒、对白粉病、条锈病免疫或高抗及外观品质优良的变异类型,以F3和BC1F1代的变异类型最丰富。  相似文献   

11.
低碳农业背景下闽台有机农业交流与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而提出发展“新的工业革命”--“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本文在对“低碳经济”兴起和“低碳农业”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应用“低碳农业”技术,借鉴台湾低碳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经验,以有机农业作为发展福建低碳农业的切入点,以期促进福建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加强海峡两岸农业经济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高盐碱胁迫下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体内离子积累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含量3%高盐碱原土盆栽条件下,对搜集于津唐盐碱地895份野生大豆植株进行耐盐碱性评价。通过测定203株死亡及收获植株茎、叶中Na+、Cl、K+、Ca2+、Mg2+的含量,分析高盐碱胁迫下野生大豆植株离子含量的分布及野生大豆植株死亡和成熟时体内离子积累程度,并探讨耐盐碱型野生大豆的耐性机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植株在营养生长期间,盐碱胁迫致死植株茎、叶无机离子含量在不同存活时间组间并未达显著水平,Na+和Cl积累达到一定含量即出现死亡现象,致死植株茎中Na+和Cl离子范围分别为3.239~4.682和4.639~6.328,叶中分别为1.754~2.349和4.126~5.073;能够存活到成熟的耐盐碱型野生大豆植株茎叶Na+和Cl含量存在低中高3种类型。高耐型野生大豆茎、叶平均Na+和Cl含量显著低于低耐盐型,且茎中K+和叶中Ca2+和Mg2+含量较高。在高耐型野生大豆植株茎叶中也存在Na+和Cl离子含量高水平和低水平两种类型,推测野生大豆可能存在两种耐盐碱机制,其一为高耐受性,其二为低吸收性。  相似文献   

13.
国槐无性系对NaCl胁迫的生长生理响应及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国槐无性系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能力,筛选出耐盐速生的优良无性系,以5个国槐无性系盆栽2年生植株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0‰、2‰、4‰、6‰)胁迫对其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盆栽方法进行盐胁迫实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下各无性系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的增加,5个国槐无性系生长指标(苗高、地径、生物量)均受到了明显抑制,‘华夏’和‘华硕’分别在6‰和4‰处理下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适应性;叶绿素含量随胁迫的增加而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小的为‘华夏’和‘华硕’;叶片脯氨酸含量随NaCl胁迫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华夏’和‘华硕’显著高于其他胁迫条件下的无性系;NaCl胁迫导致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在4‰NaCl处理下‘华夏’、‘华硕’和卷叶无性系‘嫣红3号’MDA含量低于其他无性系,在6‰NaCl处理下‘华夏’和‘嫣红3号’含量最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在盐浓度2‰时达到最大值,CAT活性和POD活性在盐浓度4‰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华夏’的CAT酶活性和POD酶活性在盐浓度6‰时始终高于其他无性系;在6‰NaCl处理下,苗高增长量与生物量、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之间,MDA与电导率、SOD、POD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者极显著相关,表明在对无性系进行耐盐性评价时,综合利用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能更好地反映植物受NaCl胁迫的响应。利用主成分分析对5个国槐无性系生长及生理代谢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各无性系耐盐性由强到弱为‘华夏’>‘华硕’>‘鲁槐1号’>‘嫣红3号’>无性系564。因此,认为‘华夏’和‘华硕’具有显著耐盐性和速生性,可作为盐碱地造林品种或抗逆育种材料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的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角果是油菜产量构成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长角果品种中双11和短角果材料10D130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该组合6世代遗传群体(P1、P2、F1、BCP1、BCP2和F2)的果身长、角果长和果喙长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的3个角果性状均呈连续分布,其中,果身长最适遗传模型为E-0 (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是1.75和–0.06,显性效应值分别是–0.59和–0.86,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51.10%、74.23%和66.9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9.16%、17.11%和23.96%。角果长的最适遗传模型为E-1 (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其中,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为0.34,显性效应为–0.81,第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为0.34,显性效应为–0.47,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47.63%、68.51%和79.4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9.40%、20.89%和12.47%。果喙长的最适遗传模型为E-3模型(2对加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是0.2和–0.2,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和F2中分别是33.71%、72.75%和52.2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0.08%、5.37%和27.60%。  相似文献   

15.
以苏玉糯4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肥配比(纯N 75 kg hm-2、纯N 75 kg hm-2+K2O 70 kg hm-2、纯N 75 kg hm-2+P2O5 65 kg hm-2和纯N 75 kg hm-2 +P2O5 65 kg hm-2+K2O 70 kg hm-2)和拔节期追氮(0、150和300 kg hm-2)对糯玉米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和回生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值温度虽然受到施肥处理的影响,但总体上变异较小。热焓值受基肥配比影响较小,糊化范围和峰值指数受拔节期追氮量影响较小。在不同基肥配比处理下,糊化范围在基施氮钾时最低,氮磷钾合理配施处理下最高,峰值指数表现和糊化范围相反。在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处理下,热焓值以追氮150 kg hm-2时最高,追氮300 kg hm-2或不追氮无显著差异。胶凝淀粉冷藏后发生回生,表现为转变温度、热焓值和峰值指数降低,糊化范围变宽。和仅基施氮相比,增施磷或(和)钾都可降低淀粉的回生值和回生淀粉的热焓值,拔节期追氮处理的这两项指标均劣于不追氮处理。回生值与回生淀粉的热焓值和峰值指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 (P < 0.01)和0.41 (P < 0.05); 原淀粉的热焓值与峰值指数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65 (P < 0.01),与回生淀粉热焓值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44 (P < 0.05),与终值温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41 (P < 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氮磷钾均衡基施并拔节期追氮150 kg hm-2时,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较为理想,表现为热焓值较高,回生值较低。  相似文献   

16.
矮秆陆地棉陆矮1号主茎顶芽几种激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棉花株高建成的初蕾到盛花期,研究了陆地棉矮秆品系陆矮1号与高秆对照TM-1及其杂种F1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时期陆矮1号顶芽中GA3和IAA含量均低于TM-1和F1,盛蕾期顶芽GA3含量分别仅为TM-1和F1的28.37%和31.04%,初花期IAA含量分别是TM-1和F1的61.20%和52.76%;陆矮1号和F1顶芽Z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初蕾期,随后下降,较TM-1早15 d;陆矮1号顶芽ABA含量除初蕾期与其它品种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时期均最高,在盛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比TM-1高26.7%、32.4%、132.5%,比F1高129.1%、87.5%、37.4%。  相似文献   

17.
彩色甜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获得适合广东大棚栽培种植的优良彩色甜椒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引进的5个彩色甜椒品种‘锦紫’、‘锦玉’、‘锦黄’、‘锦红’和‘锦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品种间植物学性状、产量、商品性和果实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品种间植株生长势差异显著;‘锦紫’和‘锦红’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高,但‘锦紫’果实品质差;‘锦红’和‘锦黄’维生素C含量高、含糖量高、口感好、商品性最好,可作为广东大棚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种植的小偃54和京411及其杂交后代稳定优选株系6号、7号和10号为材料,通过测定抽穗期剑叶的毫秒延迟发光(ms-DLE)和不同生育期倒数第1片功能叶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比叶重(SLW)、Fv/Fm、ATP含量和P700还原初始速率来分析其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为小麦育种选择中改善光合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小麦杂交优选后代6号株系的形态农艺性状近于小偃54,7号株系近于京411,10号株系的变异较大。不同基因型小麦及其杂交优选后代的光合特性与生育时期和衡量指标密切相关,Pn为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拔节期,叶绿素含量为灌浆期>抽穗期>分蘖期>拔节期,ATP含量为灌浆期>拔节期>分蘖期>抽穗期,P700还原初始速率为灌浆期>抽穗期>拔节期>分蘖期,各生育期间的Fv/Fm无明显差异。小麦光合特性的超亲优势随生育时期而异,杂交优选后代10号株系的Pn和Chl在灌浆期有超亲优势,ATP含量在抽穗期有超亲优势,SLW和P700还原初始速率介于两亲本间。杂交优选后代株系10号聚合了Pn、Chl和ATP含量的超亲优势,其光合特性优于两亲本,而6号劣于两亲本,7号介于两亲本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高产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III优98为材料,应用Richards方程W=A/(1+Be–Kt)1/N对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强、弱势粒的灌浆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方式下,超级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机插次之,直播最低。与手栽和机插相比,直播的千粒重和结实率显著降低,而手栽和机插之间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变化因品种类型而异。(2)不同种植方式下超级稻强、弱势粒灌浆特征为明显的异步灌浆型。强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早,最大灌浆速率(GRmax)、平均灌浆速率(GRmean)以及终极生长量(A)和起始生长势(R0)均明显大于弱势粒,而活跃灌浆期(D)和有效灌浆时间(T99)明显小于弱势粒。(3)与手栽和机插相比,直播强势粒的GRmax和GRmean显著降低,Tmax明显延迟,D、T99显著增加。弱势粒的GRmax和GRmean机插最大,手栽略小于直播,Tmax直播最早,机插次之,手栽最迟,D、T99手栽、机插、直播依次减少。(4)籽粒灌浆阶段特征方面,平均灌浆速率和贡献率均以中期最大,中期的贡献率强势粒和弱势粒分别达到60.53%和50.78%,不同种植方式间前、中、后各期在灌浆持续天数、平均灌浆速率和贡献率上的差异因粒位不同而异。(5)千粒重与强、弱势粒的GRmax、GRmean和D呈正相关,且与弱势粒的灌浆速率(GRmax和GRmean)显著相关,结实率与强、弱势粒的灌浆参数除强势粒的D外,均不显著相关。说明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的籽粒灌浆特性有明显影响,虽均为异步灌浆型,但其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及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等灌浆特征参数均差异较大,在保持籽粒最终生长量和结实率稳定的条件下,提高籽粒的灌浆速率,特别是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对提高千粒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具有优良直播特性的种质,以俄罗斯引进的10份水稻资源为材料,研究中胚轴长度、低温发芽能力和淹水条件下发芽率等与水稻直播相关的特性。结果表明:‘LIDER’、‘ATLANT’和‘OLIMP’低温条件下萌发速度最快,‘LIDER’、‘OLIMP’、‘ATLANT’、‘NATASHA’、‘ISTOK’和‘PARTNER’具有较好的低温发芽能力;‘ATLANT’、‘ISTOK’、‘RAPANZ’、‘GAMMA’、‘OLIMP’和‘SONET’的中胚轴长度与‘绿香粳28’在5%水平上达显著差异;在缺氧条件下,所有的品种间的发芽率均达极显著差异,但俄罗斯品种均优于对照。在所有引进的俄罗斯10品种中,‘ATLANT’与直播相关的综合性状最为突出,中胚轴长度、低温发芽能力和淹水条件下发芽率均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