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鹍  周毅  李鹂  龙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24-15626
[目的]分析舞花姜(Globba racemosa Smith)植株和生长的土壤中矿质元素的相关性。[方法]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不同居群的舞花姜及其土壤的12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描述了不同元素在植物、土壤中的分布及吸收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中元素Ca、P、Al、Zn的含量与植株中多个元素含量明显相关,说明它们在维持舞花姜吸收矿质元素这一化学特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舞花姜的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姜荷花原产泰国,由于花形奇特、花期长、耐热性强而受到欢迎,但其花色粉红、颜色较淡。在泰国引进 姜荷花并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发现了颜色深红的姜荷花突变株,通过组培快繁获得了大量种苗并于2005要2011 年 间种植,表现出稳定性状。2011 年1 月,该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为红观音姜荷花。红观音姜荷花 与亲本相比,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适合我国华南地区露地作为切花栽培。  相似文献   

3.
施用氯酸钾对龙眼成花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中后期台湾、泰国已有反季节龙眼批量出口,倍受瞩目的龙眼药物催花技术又称龙眼产期调控或反季节栽培,目前在龙眼促花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姜荷花(Curcumaailsmatifolia)属姜科、姜黄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泰国,是热带球根花卉,因其苞片酷似荷花而得名。姜荷花的花型独特、花色艳丽、花期长,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十分流行的切花和盆栽观赏花卉。国外已对姜荷花进行产业化生产,而我国则刚刚起步。现将其生长习性、栽培环境及规模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姜荷花属于姜科姜荷属,是多年生草本热带球根花卉,原产于泰国清迈一带.由于粉红色的苞片酷似荷花,且为姜科,故称姜荷花.  相似文献   

6.
软化姜是人们喜食的一种特色蔬菜,还可加工为各种风味食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软化姜栽培采用深沟定植,高培土,促进地下根茎超常规增长,这种栽培方式在冲积平坝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姜腐烂病(姜瘟)的危害和生姜栽培轮作年限的限制,使得软化姜老产区种植面积逐步萎缩,软化姜栽培逐步向丘陵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姜作为山东省潍坊市创新农业发展主要农作物。按照大姜出口标准显示,大姜栽培应该以高效高产作为目标,进而大姜栽培中应该借鉴国外大姜栽培成果,创新传统大姜栽培技术,提高大姜栽培种植产量,制定适合山东省潍坊市大姜栽培应用的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8.
大肥姜因木质化低,品质鲜嫩而成为商品姜、特别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嫩姜及其制品在我国及东南亚、台湾、日本等地方广受欢迎.多年来.笔者在福建省德化县推广示范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模式.实现多年平均单产2500~3500千克,嫩姜商品率85%以上.分别比常规栽培增长15%和30%以上.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姜的软化栽培,就是比常规栽培的栽植沟更深,培土次数更多,人为地促使地下根茎超常规增长的一种栽培形式。富顺的软化姜栽培历史悠久,其外观品质上等,为全国各姜产区之首,是富顺的名特产之一。软化姜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2~3年未种过姜的地种植。姜需肥量大,连年种植,土壤中个别营养元素容易缺乏,因而影响生长;生姜重茬还会加重姜瘟病的发  相似文献   

10.
<正>大姜属于蔬菜的一种,也可以作为药用,在我国传统的大姜栽培过程中,通常情况只能在无霜期进行栽培。为了提升大姜的产量,人们在传统大姜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提前播种、保护地栽培以及延长收获等方式来改善大姜的栽培技术,逐渐形成了大姜延长生育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姜的产量以及大姜栽培的效率。本文对大姜延长生育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姜的栽培有所帮  相似文献   

11.
大豆生理指标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大豆生理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并筛选出最适合的大豆抗旱鉴定生理指标,选用同一大豆杂交组合产生的4个品系为试验材料[73-1(尖叶白花)、73-2(圆叶紫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于营养生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其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渗透势等生理指标;收获后测定株高、百粒重、分枝数、结荚数、单株粒重等农艺性状,并利用抗旱隶属函数值的分析方法,对各品系的抗旱级别进行了划分;进而分析了各品系生理指标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品系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73-2(圆叶紫花)、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呈正相关;而相对电导率、渗透势与抗旱性呈负相关。对各指标综合比较发现,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渗透势与抗旱性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作为大豆抗旱鉴定的最佳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紫金山种子植物野生草本花卉资源。[方法]采用线路调查的方法,对南京紫金山种子植物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进行调查。[结果]紫金山共有种子植物野生草本花卉51科143属263种,其中多年生草本花卉有40科106属183种;1、2年生草本花卉有19科36属58种;草质藤本花卉有14科17属22种。根据观赏特性,这些植物可分为观花类(255种)、观果类(27种)、观叶类(30种)3种。从花色看,以蓝紫色系花种类最多(87种),其余为白色系花(73种)、黄色系花(67种)、红色系花(30种)、绿色系花(12种)。[结论]调查结果为南京乡土花卉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花色菊花品种花色素成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为了分析形成菊花花色的色素成分以搞清楚花色形成的机理,该文对17个菊花品种的花瓣进行了花色表型测定、特征显色反应和紫外 可见光谱扫描分析.结果发现:菊花不同花色(黄色、白色、红色、紫色和橙色)品种的色素由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组成.黄色花主要含有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白色花仅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红色和紫色花主要由花色素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橙色花的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色素苷.该项研究为菊花花色素成分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菊花花色的分子育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于紫色花和白粉色花鹿角杜鹃开花过程中全绿期、露红期、初花期、盛开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鹿角杜鹃花瓣代谢物的含量;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利用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进一步筛选与花色相关的关键代谢物,通过相关性分析验证关键代谢物与鹿角杜鹃花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鹿角杜鹃的花瓣中共检测到1057种代谢物,其中差异代谢物243种,差异代谢物在类黄酮和花青素代谢通路中显著富集;紫色花鹿角杜鹃花瓣中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远高于白粉色花鹿角杜鹃的。推测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是鹿角杜鹃花瓣呈紫色的关键花青苷,二氢杨梅素和没食子儿茶素可能通过类黄酮合成通路影响鹿角杜鹃花青素的合成,进而影响鹿角杜鹃的花色。  相似文献   

15.
对重庆万州出现的青脆李枯萎病部进行组织分离,得到菌株HYL2–2和HYL2–5,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和TUB2)鉴定,明确HYL2–2为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sp.),HYL2–5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对健康青脆李进行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2个病原菌对青脆李的枝条、叶片和果实均有致病性。运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在16种杀菌剂中,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新拟盘多毛孢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55 4 μg/mL;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小孢拟盘多毛孢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02 μg/mL。  相似文献   

16.
孙健  赵惠恩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1):132-135
为了给园林绿化提供更多观赏价值较高的蓝紫色花卉,对北京小龙门地区的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进行了实地踏查与整理。结果表明,北京小龙门地区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共有53种,隶属于17科、37属。结合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观赏特性,对其园林应用形式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利用,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加强引种驯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菊属种间杂种若干花器官性状的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菊属种间杂种部分花器管性状的遗传表现,为远缘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二倍体野生种甘菊、菊花脑和异色菊,四倍体野菊,同源四倍体菊花脑,栽培菊花(六倍体及其非整倍体)及其种间杂种F1代的花器官性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杂种总平均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分别相当于亲中值的112.4%、108.0%、118.6%,且从二倍体物种组合到二倍体与四倍体组合再到二倍体、四倍体与栽培菊花组合,平均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杂种优势逐渐降低,但二倍体野生种组合的筒状花数目除外。【结论】F1代的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具杂种优势;栽培菊花比二倍体、四倍体的花色遗传能力强,白色、紫色遗传能力大于黄色;平盘型遗传能力比单窄瓣型强;多瓣型遗传能力比单瓣型强。  相似文献   

18.
紫花含笑(Michelia crassipes)为木兰科含笑属唯一开紫色花的植物,其花色和观赏期受开花进程影响。本研究以紫花含笑花被为试材,通过测定自然花期过程中花被各项生理指标及色素质量分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花被片衰老生理的主要影响因子,探讨开花进程中生理生化与色素变化对花被衰老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花青素质量分数、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8个参数可作为反映花被衰老的有效生理指标。初步认为,活性氧自由基积累是引起紫花含笑花被发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与花青素质量分数降解是影响花衰老进程的主要生理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3种花色文冠果花精油化学组成,探究精油中化合物构成的异同。  方法  以白色、粉色、紫色3种花色的文冠果花瓣为原料,提取得到文冠果花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的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同颜色的文冠果花精油得率在0.042%~0.050%之间,得率较高的是白色花,为(0.048 ± 0.002)%。3种花色精油中共检测到96种化合物,其中白色花精油检测到的62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二十一烷(31.46%)、二十四烷(14.16%)、二十烷(7.55%)、壬醛(7.28%)、诱虫烯(4.84%)、植酮(4.83%);粉色花精油检测到的65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二十一烷(31.96%)、四十四烷(20.83%)、壬醛(6.72%)、十八烷(3.86%)、植酮(3.76%)、十六烷(3.30%);紫色花精油检测到的47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二十一烷(30.33%)、三十六烷(25.09%)、二十四烷(14.44%)、二十烷(7.42%)、叶绿醇(3.95%)、十六烷(3.28%)。烃类物质在3种精油中的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几类物质(P < 0.05)。对3种精油中的29种共有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可简化为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8.112%,可反映样品的绝大部分信息。  结论  不同花色文冠果花精油的得率和化合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在得率方面,白色花精油高于其他花色,但差异并不显著(P > 0.05);在精油组分方面,粉色花精油化合物种类多于其他花色精油,每种精油中的主要化合物种类与百分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为文冠果花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白花桔梗和紫花桔梗的种子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及其来源试验材料为6个来自朝鲜和国内的白花桔梗种质资源的种子和7个来自韩国和国内各地的紫花桔梗种质资源的种子。其来源及花色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