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PDA培养基为对照,观察在含有不同比例荞麦秸秆粉培养基上平菇、金针菇和鸡腿菇菌丝生长状况,并对培养的母种使用效果做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从母种菌丝生长状况来看,平菇、金针菇、鸡腿菇均在配方2上菌丝生长最好,长速最快;从供试7个配方母种使用效果看,平菇、金针菇以配方5最好,鸡腿菇以配方2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玉米芯和大豆秸秆的附加值及栽培平菇效益,采用熟料栽培的方法,研究玉米芯和大豆秸秆不同配比(质量比)料栽培平菇对平菇生长发育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大豆秸秆占比上升,平菇菌丝长势逐渐变弱,但长速无显著差异;平菇生物学效率先升后降,玉米芯、大豆秸秆配比为1∶1时的生物学效率最高。玉米芯、大豆秸秆不同配比间平菇出菇时间无显著差异。玉米芯大豆秸秆复混栽培平菇的最适配比为1∶1,其配方为大豆秸秆44.65%,玉米芯44.65%,麸皮5%,豆粕2%,尿素0.7%,石灰2%,轻质碳酸钙1%。料含水量67.51%。  相似文献   

3.
袋栽金针菇一般都待菌丝长满料时再开袋出菇,这样不仅会延长栽培周期,而且由于先发菌的菌龄过长,袋口常出现菇蕾,对产质量均有一定影响。为此,笔者于1987年2—5月进行了菌丝长至袋料的2/3时开袋和按常规法菌丝长满料时开袋的比较试验。(一)材料:供试菌株为FL8603(引自厦门蘑菇菌种推广站)。原种培养基为蔗渣78%、麸皮20%、碳酸钙1%、糖1%,水为干料重的2倍。栽培种培养基为蔗渣73%、麸皮25%,其余同原种配方。  相似文献   

4.
以平菇"新831"为试材,采用熟料栽培的方法,研究了0%、10%、20%、30%、40%、50%、60%、70%和80%工厂化金针菇菌糠对培养料理化特性、平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期明确平菇栽培的最佳金针菇菌糠用量。结果表明:随着菌糠用量增加,培养料的碳氮比(C/N)和含水量均逐渐降低,菌丝长势逐渐变弱,而菌丝长速则先增加后降低;各试验组的生物学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菌糠用量增加,生物学效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菌糠用量为50%时的生物学效率最高;添加菌糠可显著提高平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综合各项指标得出,金针菇菌糠栽培平菇的最佳用量为50%。  相似文献   

5.
采用PDA加蛋白胨培养基(PDAP培养基)及添加平菇原种培养基煮汁的PDAP加富培养基对平菇615、玉专2号、南京1号、科大杂优和早秋509等5个菌株进行母种菌丝培养试验,结果为:PDAP加富培养基可促进平菇菌丝生长,菌丝长势、长速、均一性均明显优于PDAP培养基。其中,早秋615、玉专2号和科大杂优3个菌株表现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研究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菌渣分别与苜蓿秸秆、玉米芯复混,对平菇生长发育、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与苜蓿秸秆复混时,随着苜蓿秸秆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和原基萌发时间推迟,原材料成本呈上升趋势,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苜蓿秸秆添加比例为30%时平菇产量与棉籽壳基质配方基本相同,生产收益最高;菌渣与玉米芯复混时,随着玉米芯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和原基萌发时间均提前,原材料成本升高,当玉米芯添加量为50%时,供试配方的产量和收益均达到最高,为工厂化金针菇菌渣与玉米芯复混栽培平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的原种、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最健壮的原种培养基为荞麦粒培养基:平菇培养料的最适水分含量是60%,菌丝生长快而健壮: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迭162%的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1。  相似文献   

8.
白色金针菇不同配方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个配方进行白色金针菇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培养料配方2(棉籽皮88%,麦麸10%,糖1%,石膏1%)最好,菌丝生长势强,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86%,子实体商品性状也比较好,适合在本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配方2与配方4培养料中金针菇的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差异不显著,故当地玉米芯原材料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选用配方4(棉籽皮,45%;玉米芯,41%;麸皮,12%;糖,1%;石膏,1%),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鸡腿菇菌种培养基配方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田景花  王梅  杨喆 《食用菌》2003,25(1):20-20
鸡腿菇 ,又名毛头鬼伞。近年来由于生料栽培的成功 ,促进了鸡腿菇生产的发展 ,但在菌种生产上仍存在菌丝长速慢、长势弱等问题。为此 ,笔者进行了鸡腿菇不同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的比较试验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鸡腿菇 1号 ,本校分离。1.2 母种培养基配方试验 试验设A、B、C、D、E 5个处理。A .PDA培养基 :马铃薯 (去皮 ) 2 0 0 g,葡萄糖 2 0g ,琼脂 2 0 g ,水1,0 0 0ml,pH自然 ;B .PDA综合培养基 :马铃薯 (去皮 ) 2 0 0 g ,葡萄糖 2 0g,磷酸二氢钾 3g,硫酸镁 1.5 g ,VB12 0m…  相似文献   

10.
平菇菌糠提取液对四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桂云  马怀良 《北方园艺》2010,(22):170-171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平菇菌糠提取液对黑木耳、平菇、鸡腿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菌糠不同量的提取液对平菇和鸡腿菇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而对黑木耳和杏鲍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从而表明,平菇和鸡腿菇不宜用平菇菌糠栽培。种植黑木耳和杏鲍菇时可以用平菇菌糠作为培养料,菌糠用量比例达40%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用于制平菇生产种的棉籽壳,一般采用蒸汽灭菌处理,这种方法工艺繁琐,成本较高。为此,我们进行了以化学处理生料制种试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母种及原种:①母种引自江西省农科院,经PDA 扩大培养后,转入麦粒培养基(麦粒97%,蔗糖1.5%,碳酸钙1.5%),于25℃下培养,供生料制种用。②供试药剂;A.多菌灵,浓度有500、750和1000ppm(分别记为A_1、A_2和A_3);B.福尔马林,浓度有500和1000ppm(记为B_1和B_2);C.波尔多液,浓度有50和100ppm(记为C_1和C_2)。  相似文献   

12.
以C_2H_4、CO_2和N_2为试验因子,选用L_9(3~4)正交设计不同浓度混配组合;以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和主根长为绿豆芽外观形态考察指标;全株质量和产出比为产量构成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矩阵分析,对3个外观形态和2个产量构成考察指标的权矩阵分析和外观形态与产量构成的总权矩阵进行分析,为绿豆芽工厂化生产提供最佳混合气调方案。结果表明:影响绿豆芽外观形态和产量构成的权重由大到小的因子与水平依次为A_3=0.230 0、B_1=0.059 7、C_3=0.058 8,说明绿豆芽外观形态和产量构成与C_2H_4、CO_2和N_2的关联度依次为C_2H_4CO_2N_2;最优处理组合为A_3B_1C_3。综合分析成本及环境考量,认为生产实践中采用C_2H_460mL·L~(-1)、CO_2800mL·L~(-1)、N_285%(A_2B_1C_2)混合气调方案,有益于绿豆芽下胚轴增长增粗、抑制主根伸长而提高产品外观商品性、增加豆芽产量。  相似文献   

13.
林娟  周选围 《食用菌》1998,(6):14-14
灵芝是一种药用真菌,自1969年我国实现室内灵芝栽培以来,灵芝的人工栽培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开发原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笔者选用木屑为主料,麸皮、玉米粉、米糠、稻草粉为辅料进行栽培实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川引1号,引自四川农科院菌种厂。 1.2 试验配方 A.杂木屑95%。B.辅料麦麸:B_1杂木屑85%,麸皮10%;B_2杂木屑80%,麸皮15%;B_3杂木屑75%,麸皮20%。C.辅料玉米粉:C_1杂木屑85%,玉米粉10%;C_2杂木屑80%,玉米粉15%;C_3杂木屑75%,玉米粉20%。D.辅料米糠:D_1杂木屑85%,米糠10%;D_2杂木屑80%,米糠15%;D_3杂木屑75%,米糠20%。E辅料稻草粉:E_1杂木屑85%,稻草粉10%;E_2杂木屑80%,稻草粉15%;E_3杂木屑75%,稻草粉20%。以上配方均另加石膏粉、碳酸钙各2%,蔗糖1%,按常规法制种和栽培。 1.3 观察和统计 接种后每天定时观察菌丝的长势,当菌丝在栽培袋中长至2/3时,定时观察现原基情况,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装料量对4个平菇菌株原种生长影响的结果:以500 m L玻璃罐头瓶为盛装容器,菌株和装料量对菌种封面时间、菌丝长速和满瓶时间均有显著的影响,主效应显著;而菌株×装料量交互效应不显著。装料量相同,封面时间庆丰518需时较短,新科170较长;菌丝长速特抗96较快,庆丰518较慢;满瓶时间特抗96较短。同一菌株120 g装料量时菌丝长速较快,满瓶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5.
张福元  郭智 《食用菌》2006,28(3):26-27
本试验以玉米秸秆为主料混合腐叶土栽培鸡腿掂,进行了培养料配方中不同加土量、不同玉米秸秆用量对鸡腿菇生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料中,玉米秸秆混适量的腐叶土栽培鸡腿菇是完全可行的,在供试的5个不同加土量配力中,以25%加土量的配方较为适宜;在供试的4个不同玉米秸秆用量的配方中,以35%的秸秆加入量较为理想,二者均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菇体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以食用菌常规栽培种类金针菇、鸡腿菇、平菇、香菇为试验材料,采用先固定后保存及固定、保存同步的方法制作浸制标本,比较保存效果.结果表明,浅色子实体金针菇、鸡腿菇、平菇宜采用固定、保存同步的方法,适宜的保存液配方为金针菇:甲醛10 mL、50%酒精85 mL、冰醋酸5 mL;鸡腿菇:甲醛4.5 mL、70%酒精91 mL、冰醋酸4.5 mL;平菇:甲醛10 mL、冰醋酸5 mL、10%CaCl2水溶液10 mL,蒸馏水75 mL.深色子实体香菇宜采用先固定后保存的方法,其固定液配方为甲醛2.5 mL、95%酒精15 mL,蒸馏水82.5 mL;保存液配方为甲醛10 mL、冰醋酸5mL、10%CaCl2水溶液10 mL,蒸馏水75 mL.  相似文献   

17.
曹德宾 《食用菌》1993,15(5):15-15
制作平菇原种以何种基质及配方为好有关这方面报道不多。为此,笔者于1992年5~10月,用不同原料和不同配方制作平菇原种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配方原种配方(%):①棉子壳90,麸皮3,石灰3,磷肥3,石膏1(对照);②玉米100;③玉米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秸秆、玉米芯、棉子壳为主料,以麸皮、芝麻渣、玉米面、熟石灰为辅料,按主料的不同添加比例设计7个栽培配方.试验结果,配方7(大豆秸秆26%,玉米芯26%,棉子壳26%,麸皮16%,芝麻渣2%,玉米面2%,熟石灰2%),配方6(玉米芯39%,棉子壳39%,麸皮16%,芝麻渣2%,玉米面2%,熟石灰2%)的生物学效率分别是96.7%、94.9%,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综合菌丝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第一潮菇采收时间、A级菇商品率指标,配方7、配方6是白灵菇生产的较理想配方.配方1(以纯大豆秸秆为主料)出菇晚、单菇较轻、生物学效率较低.配方2(以纯玉米芯为主料)生物学效率高,但菌丝长速慢,满袋时间较长,菌袋周身有部分菌被,单菇重及A级菇商品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玉米芯和麸皮等为辅料栽培高温平菇,以菌丝生长势、菌丝发满菌袋的时间、污染率、生物转化率以及投入与产出比为评估指标,结果表明配方中玉米秸秆50%,玉米芯40%,麸皮8%,石灰2%时生物转化率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张春艳  魏雅冬  胡畔 《北方园艺》2023,(20):117-125
以平菇“灰美二号”为试材,采用不同用量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为主料配制7个基质配方(T1~T7),以杂木屑配方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营养价值、生物学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培养基质配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杨木屑和玉米秸秆为主料的栽培基质中平菇菌丝均能生长,但较高的杨木屑或玉米秸秆比例处理下菌丝长势、活力及子实体农艺生长性状均较差。氨基酸组分中,人体必需氨基酸(EAA)、人体非必需氨基酸(NEAA)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整体呈T7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