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吕凯  张彩丽 《农学学报》2017,7(5):56-59
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主要产出机构与核心作者群、基金项目、下载量与被引频次、研究热点、高发文量期刊等方面对2005年至2014年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及发文刊数逐年增加,而下载量整个10年间呈先升后降趋势,被引频次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发文数量最多的两种期刊是生态环境学报和环境科学与技术,发文数量均为6篇。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目前的热点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CiteSpace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1998—2018年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关键词、作者群体、载文期刊及论文被引频次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等是外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外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中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等;在外文文献发文数量、论文被引频次方面,中国科研机构都占据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从关键词出现频次及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可知,土壤镉、铅、锌、铜的累积特征及修复是当前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而植物修复及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中的应用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修复机理研究、新型修复技术的研发、综合修复体系研究以及土壤重金属修复大田实践示范工作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来源数据库、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高发文量期刊、核心作者群与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下载量及被引频次、文章类型等方面对2005—2014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学术期刊为主,占发文总量的60.2%。学术期刊统计结果中,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量及发文刊数逐年增加,下载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被引频次呈先下降后微弱上升趋势。整体而言,近10年研究分析类文章所占比例过少,而综述展望类文章所占比例过多,但发文趋势显示未来研究分析类文章不管是数量还是比例均有上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固化稳定化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加强对固化稳定化材料的环境功能研发尤为重要。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材料作用机理包括沉淀作用、吸附作用、配位作用、有机络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等。本文重点围绕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材料研究的系统化,提出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材料的研发方法,如材料筛选对比方法、优化复配方法、表面改性方法、表面负载和桥连复合等,固化稳定化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框架包括固化稳定化材料-重金属-水体、固化稳定化材料-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材料-土壤-植物-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材料-田间-作物-重金属,以及重金属治理的环境安全和应用效果评价等5个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研究主要内容及其关键环节进行要点说明,旨在为促进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材料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研究、强化土壤重金属固化稳定化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固化/稳定化剂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不破坏土壤结构,但不同的固化/稳定化剂对土壤、作物及重金属离子的修复效果各不相同。文章概述了几种固化/稳定化剂的修复效果及优缺点,探讨了固化,稳定化修复重金属污染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固化/稳定化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局限性,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技术及效果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解国内、外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研究进展、研究趋势以及稻田镉污染修复治理效果,通过检索2006—2017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有关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领域相关文献,利用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再次筛选出大田条件下稻田镉污染修复治理技术和效果。结果表明:国内、外本领域近12年中英文发文数量基本持平;近6年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但中文论文本地篇均被引次数较低;该领域发文主要期刊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生态环境学报》《Environmental Pollu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和《Chemosphere》;主要研究的重金属是镉、铅、砷等;稻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基施钝化类修复剂的固定/稳定化修复技术、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叶面阻控剂以及农艺调控措施等;大田条件下对稻田镉污染修复治理的主要技术以及该技术稻米平均降镉率分别为低镉积累水稻品种74.50%,黏土矿物钝化剂46.85%,叶面阻控剂+基施改良剂44.52%,无机组配改良剂42.19%,水分管理+基施改良剂41.19%。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英文数据库(WOS),通过对2000—2018年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统计归类,了解国内外有关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治理领域的研究趋势及特点,深入分析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修复治理技术对小麦、玉米籽粒的降镉效果,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起步发展较缓,在2010年之后增速加大,但关注度明显低于稻田;从重金属种类来看,对重金属镉污染的研究热度居首位;在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领域占据重要影响地位的主要发文期刊包括: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以及《生态环境学报》;施用钝化剂/改良剂在该研究领域的受关注度最高;从田间条件下修复效果来看,低积累镉品种的应用籽粒降镉效果最佳,降镉率达57.73%,其次是无机+有机复合类钝化材料。无机+有机复合修复材料和低积累品种应用是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利用的有效技术和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农地重金属研究热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检索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6—2016年的我国农地重金属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初步探明了我国农地重金属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结果表明,从2006年开始,我国农地重金属领域的发文量逐步增长,涉及到第一作者2114名,著录发文机构共635家。发文50篇及以上的机构4家,是本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居首位。刊发本领域论文的期刊共569种,其中《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发文量超过100篇,位居榜首。被引频次排在前10的论文总被引频次为1443,被引频次最高的3篇论文分别刊登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地理学报》《生态环境学报》上。重金属类型主要涉及到Cd、Hg、As、Pb、Cr、Cu和Zn等,其中涉及Cd污染的最多;我国土壤修复方式以植物修复居多,微生物修复和电动修复较少,原位修复较异位修复多;有关风险评价的论文177篇,涉及的重金属中Cd最多,涉及地区中湖南位居首位。近几年在农地重金属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调查、污染评价、累积及化学转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工业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案例,对固化/稳定化、土壤淋洗、植物修复、电动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5种技术进行阐述和适用性评估。结果表明,固化/稳定化是工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最适宜的修复技术,其他4种技术存在局限性。其中淋洗技术成本高,电动技术对土质要求高,植物修复适合低浓度单一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来源数据库、年度载文量与期刊分布、高发文量期刊、核心作者群与主要产出机构、基金项目、下载量及被引频次、文章类型等方面对2007-2016年生态修复与植物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表的相关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学术期刊为主。学术期刊统计结果中,论文数量及发文期刊数逐年增加,下载量和被引频次则呈下降趋势。期刊的刊均载文数量呈下降趋势。刊文量最高的期刊是《生态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中国水土保持》和《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核心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修复与植物的研究受到国家层面的基金资助占极高比重,国家对于生态修复与植物研究给予了很大程度的重视。近10年发表的绝大多数是研究分析类论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浙江农林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学术影响力,利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和中国引文数据库(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对学报2000-2013年载文被引证数据进行了分析;选取学报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历年被引频次前5%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分析其学科分布、作者及单位等,并分析了2002-2007年的26篇零被引论文。结果表明:2000-2013年,学报有202篇论文被SCI引用了289次,高被引论文及高被引作者很少;被引论文作者主要来自浙江农林大学,学科分布主要为农业科学;学报被SCI引用主要来自于中国作者发表在国际SCI刊物上的文章。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学报共有1 683篇文献被引用21 094次;92篇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于林业、园艺与植物学;论文零被引主要与论文主题有关。图1表5参10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中国知网对1980年—2011年《农业现代化研究》作者发文量和被引频次进行了统计(检索日期为2011年10月17日),依据普赖斯定律圈定候选核心作者,基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利用综合指数法确定核心作者,利用H指数确定核心作者中的高被引作者。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研究》1980年—2011年共发文4001篇,统计作者5419个,其中3978条文献被引用。发文不超过4篇的作者占总数的98.2%,高产作者较少,发文20篇以上的仅有3人,单篇文献最高被引次数为168。《农业现代化研究》1980年—2011年核心作者候选人共162人,发文至少4篇;核心作者共70人,其中高被引核心作者49人。发文超过10篇的都为核心作者,但单篇高被引文献前10名只有1位是核心作者。70位核心作者有24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占20位),有31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农业类大学,其余15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计量的园艺学基础研究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彬  邓秀新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504-3514
【目的】了解基于SCI收录文献视角的园艺学基础研究发展状况,为相关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WoS和Citespace对2005-2014年间以60余种常见园艺植物为题目的SCI收录文献进行文献总量、年度分布、篇均他引次数、h指数、研究机构、高影响因子期刊载文量、文献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的分析。【结果】10年间,以所选60余种常见园艺植物为题目的SCI收录文献数量逐年上升,中国的文献数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10-2014年,中国园艺学文献数跃居全球第一。对2005-2009年与2010-2014年之间的文献进行比较,以相关果树为题目,中国的文献所占比例从8.40%上升到15.68%,文献数排名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在文献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中国文献的篇均他引次数从第5位上升到第4位,h指数排名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文献数量全球最多的25个科研机构中,中国的科研机构从4家增加至7家。以相关蔬菜(含西甜瓜)为题目,中国的文献所占比例从8.79%上升到16.90%;文献数两个5年中排名均居第2位;在文献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中国文献的篇均他引次数两个5年中排名均居第6位,h指数从第5位上升到第2位;文献数量全球最多的25个科研机构中,中国的科研机构从3家增加至5家。以相关花卉和茶为题目,中国的文献所占比例从14.12%上升到26.14%,文献数排名从第3位上升到第1位;在文献记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中国文献的篇均他引次数两个5年均居第7位,h指数排名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文献数量全球最多的25个科研机构中,中国的科研机构从3家增加至8家。10年间,生物学领域高影响因子杂志刊载中国园艺学文献数排名从第8位上升到第5位;文献数量全球最多的25个科研机构中,中国的科研机构从1家增加至3家。研究方向分析显示,中国园艺学文献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比例较多,但在农学和昆虫领域的文献比例较少。目前园艺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功能基因挖掘与组学研究、果实的发育与成熟以及多酚类物质研究等3个领域。【结论】近5年,中国园艺学被SCI收录文献的数量在增加,产出已居世界第一,但质量提升还未跟上;中国园艺学研究侧重于分子和组学等偏基础研究方向,与农业结合相对紧密的研究文献数量比例偏少;未来应加强问题导向的研究,布局上应更加贴近产业各环节的问题,持之以恒,形成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及时掌握国内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科研发展动态,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取中国知识链接数据库2012—2016 年的分类号为S96 的论文及其在2017 年的被引数据,从学科发文量、高被引、主题关联、学科高影响力期刊、高被引作者及机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6 年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共有14168 位来自6358 所机构的论文第一作者在996 种期刊上发表了20789 篇学术论文,有3427 篇在2017 年被引用,整体被引率为21.3%,总被引频次为5459 次,篇均被引0.26 次。2017 年被引频次位居前10 位的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0.1 次,是全部38 篇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的1.4 倍。氨基酸、生长性能、脂肪酸等关键词的使用频率较高,是2017 年学科的研究热点;以氨基酸、脂肪酸、肌肉、质构特性、营养价值等关键词为主要节点的多个概念相互关联,构成了学科内最为突出的研究主题簇。h 指数位居前3 位的期刊分别是《水产学报》、《动物营养学报》和《水生生物学报》。高被引作者的5 年学科发文数量1~11 篇不等,同时,作者学科发文的期刊分布在1~8 种间。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高被引作者的论文合作现象比较普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科研基础不断夯实,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能力不断提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为主体,以《水产学报》、《水生生物学报》及《中国水产科学》为载体的水产养殖技术学科发展将会得到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总结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内在规律和共性特征,为组织筛选优质稿源、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文章选取2009—2018年《浙江农业学报》被引用论文总数的前5%论文(共131篇)作为高被引论文,对其学科分布、基金项目、作者、来源单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33.29次,是统计时段总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的4倍以上;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5个学科,有关重金属、农作物产量品质、抗寒性、光质、生物炭、沼液利用等内容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高被引论文中有91.60%的论文获得了至少1项基金的资助;有14位作者发表了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主办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表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18个,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被引频次大于50次的论文共有16篇,其中综述类论文占比50%。在《浙江农业学报》今后的选题策划和组约稿工作中,一方面应进一步拓展优质稿源的征集范围,积极争取农业领域研究热点的首发权,另一方面应及时发表具有浙江特色的学术成果和经验模式,将“浙江模式”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16.
进行水稻研究高被引论文分析,可以了解高被引论文的特征以及其施引文献的特点。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对2010—2019年刊发在《中国水稻科学》上的高被引论文及其施引文献进行了文献年度分布、发文(施引)机构和地区、研究热点、来源期刊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高被引论文的年度被引频次和施引文献的年度篇数分布都体现了论文被引频次的时间特性;在地区、机构分布分析中,水稻研究地区间、机构间差异较大,江浙等地区的机构科研综合实力较强,发文量多且被引频次高,对高被引论文的贡献比较大;水稻研究的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态势,我国的水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水稻产量、基因定位、稻米品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位居前3的学位论文型施引文献分别来自于扬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7.
园艺学中文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入选2017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期刊发文被引频次前50位遴选法确定了500篇园艺学高被引论文。2009—2018年10种园艺期刊高被引论文中,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09—2013年;高被引论文绝大部分都有基金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级、部级和省级;高被引论文发文作者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等9个省区,2~8位作者合著论文占比92.8%,其中以合作者5人居多,合作机构以2~3个机构合作为主;作者以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科研工作者为主。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22篇文献主要刊载于《园艺学报》《中国蔬菜》《果树学报》《北方园艺》4种期刊上,主要源于高校(20篇),近半数(10篇)为综述类论文。编辑在选题策划时若有意识地组织业内有影响力的作者撰写综述,对提升刊物影响力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作物学报》被引情况,分析了2003年《作物学报》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的被引文献。结果如下:(1)将被引3次以上的论文确定为重要论文,共计205篇。(2)明确了重要论文的地区分布和机构类型分布。(3)明确了重要论文的选题和作物分布。(4)找到了2个学科热点和6个受到关注的主题。(5)认为被引4次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共78住。(6)《作物学报》的“被引高峰年”出现在引用统计年至前溯大约10年之间。(7)分析了2003年引用《作物学报》的235种期刊的学科分布。(8)引用《作物学报》6次以上的14篇文章中有8篇为综述类文章。(9)将《作物学报》引用者的单位划分为核心层、扩展层和外围层,提出对核心层应做好各种服务,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形象,对扩展层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不仅是科学评价农业科研机构科研能力水平的基本指标,也是农业科研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运用计量学的方法,从科研产出最主要的形式——科学论文的角度出发,通过发文量、发文合作国家或机构分布、被引量、引用国家或机构分布和学科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能力和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以来SCI论文产出快速增长,科研活动呈现逐渐活跃的发展态势,论文年均被引用量2004年以来快速增长,并高于同期发文1.1个百分点,受到来自二百多个国家或地区七千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关注,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