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以义 《茶业通报》1992,14(4):37-40
茉莉原产亚热带,性畏寒。其鲜花香气清鲜幽雅,是我国最早主要的窨制花茶的原料。普通窨花用茉莉有单瓣和复瓣两个品种,单瓣茉莉花小而轻,香味很好,但是难种植,产量低,目前栽种不多,复瓣茉莉花较大而重,香味品质虽然不及单窨好,由于它抗病力强,容易栽培管理,产量高。因此,复瓣茉莉是目前窨制茉莉花茶的当家品种。本文所研究的就是复瓣窨莉。茉莉鲜花在窨制过程中要正常吐香,茶坯才能够吸附到浓郁幽雅的花香,生产出优质茉莉花茶。茉莉鲜花正常吐香要有一定温度和空气中的氧气。对温度的研究报导较多,  相似文献   

2.
窨花前茉莉鲜花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秀扬 《茶业通报》1993,15(2):28-30
茉莉花茶的原料主要是茶坯和茉莉鲜花。没有好的茉莉鲜花,就不可能窨出香气优良的茉莉花茶。所以茉莉花窨前要进行技术处理,主要是通过堆摊创造当天成熟的茉莉鲜花。促使鲜花开放的温度是35~37℃。一般以85%以上的开放率,开得匀,吐香浓,才适合窨制要求。但在实践中由于整个花期的气温高低不一,进厂鲜花具体情况有不同,因此对鲜花处理的方法不同,现将我厂对鲜花处理的一些做法和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加工工艺对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采用HS-SPME/GC-MS/RI方法测定并比较传统窨制和隔离窨制2种方式香气组分的变化,并对2种加工方式的成茶进行感官审评,以期为茉莉花茶新工艺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茉莉花茶主要香气组分为芳樟醇、乙酸苄酯、α-法尼烯、苯甲酸顺-3-己烯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吲哚6种,并且头窨时茉莉花茶香气组分的组成特征已基本形成。2种工艺过程中,烯烃类相对含量差异较小;醇类相对含量在传统窨制中较低,比隔离窨制低7.75%;酯类、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在隔离窨制中低;酮类相对含量较少。经感官审评,传统窨制成茶香气得分高于隔离窨制。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传统窨制成茶香气优于隔离窨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绿陈茶和金银花为原料,选择配花量、窨制时间、窨制方式和窨制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金银花茶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二窨一提的窨制方式,在33℃的条件下,用40%配花量窨制20h所得金银花茶品质最佳,水分含量6.71%,茶多酚含量12.39%,水浸出物含量37.02%.花茶条形较紧、色泽翠...  相似文献   

5.
韦秀杨 《茶业通报》1992,14(1):40-40
压花在中低档茉莉花茶生产中数量上占有较大的比重,例如四级茉莉花茶70%窨,30%压;而五级和六级茉莉花茶窨和压各占50%;三角片等付茶为全压。因此在压花中如何提高压窨技术,通过花渣对中档茶叶的压窨,减轻中低档茶叶的青粗气和苦涩味及茶的烟、焦、霉味,对提高中低档花茶的质量,促进中低档花茶的销售和降低企业成本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茶厂压花窨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花茶窨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勤  王登良 《茶业通报》2002,24(3):31-33
本文从茉莉花吐香机理和茶坯吸香机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茉莉花茶窨制理论的研究情况,从传统工艺的研究和新工艺的探讨两个方面对茉莉花茶窨制技术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提出了茉莉花茶窨制理论和技术方面可以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我国花茶已有很久历史。公元960年茶民就发现茶叶吸收异味的特性,以“龙脑香料”、“珍菜香草”加入茶叶中“以助茶味”。到明代花茶加工已有了很大发展。顾元庆删揖的《茶谱》中详细记载了窨制花茶的鲜花种类和窨制技术。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福州长乐邦茶号已开始用茉莉鲜花窨制花茶销售。1890年前后全国各地茶商纷纷运茶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逐渐成了我国的花茶窨制中心。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种薯在贮藏期间对温度、湿度要求很严格 ,它既不耐寒 ,又怕高温。如果贮藏不当 ,容易受冻或发芽 ,影响食用品质和种用价值。因此 ,薯块贮藏是马铃薯种薯全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 温度贮藏温度是块茎贮藏质量的最重要条件。块茎与其环境总是处在热力平衡中 ,据几年来的贮藏经验 ,薯堆内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约是薯堆高度的 1.8倍。为使堆内温度不致于过高 ,通常要求堆高不超过 2m,一般以窖高的 1/ 2高度最为合适。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空气对流和块茎的正常呼吸。及时作好堆温的调节是贮藏的关键。贮藏初期温度保持在 15~ …  相似文献   

9.
为利用桔柑生产废花研制生产桔柑花茶,对桔柑花的窨茶记载及功效进行了收集,并对汉中本地桔柑窨茶花源花季、早花日期、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和利用研究,进一步对桔柑花蕾育开、不同开度花窨茶效果及采花方法优化等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的桔柑花季,在无公害栽培桔园,人工采摘刚开桔花,用来窨制桔柑花茶效果最好。项目2014年通过市科技局成果评审,2015年获汉中市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2017年6月获国家方法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0.
花茶中茉莉花茶的窨制最为讲究,窨制技术变化多,用花量幅度大,品质差异悬殊。用花量多少是随着茶坯老嫩程度而变化,嫩茶多,老茶少。窨制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茶叶和鲜花的充分拌和接触,茶叶吸收鲜花水分,拌随着吸收花香。但是,在复火工序中,香气又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部分逸出。因此在窖制过程中存在着吸香与失香的问题。正确认识这一矛盾,对窨花技术设计与技术掌握极为重要。在生产实践中已有许多经验积累,反映在  相似文献   

11.
闽76~2型花茶窨制联合机是福州茶厂继闽76型花茶窨制联合机,进一步改进后,于1982年7月正式投产使用的。它把花茶窨制技术中的茶坯储放、鲜花摊放养护、筛花、茶花自动配比、窨花拼和、通花和起花等多道工序全程机械化、连续化。并采用了R、T、P茶/花自动配比控制,以随动调节原理,实现茶、花自动跟踪配比给料。该机长23米、高5米,宽2.5米。生产能力:每小时筛选鲜花40~45担,每次可窨茶200~240担,拼和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次通花不超过1小时,产品降温10℃左右,起花每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茶窨制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宜豪 《茶业通报》1994,16(3):25-27
茉莉花茶窨制新技术黄宜豪(福建省福州茶厂)茉莉花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内销量最大,年产量7万吨左右。长期沿用的传统窨花工艺,工序繁琐、耗大、效低,生产周期长.鲜花利用率低,导致花茶生产成本高。因此,改革传统窨花工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和生...  相似文献   

13.
花茶窨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鲜花具有吐香性能及茶坯具有吸附性能。应用这一理论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使茶坯吸附鲜花吐放的香气,即可制成既具有茶香又有花香、而且有花、茶调和结合的香气。因此,真正弄清花茶窨制的理论,对于提高窨制花茶的技术,制出高质量的、别具风韵的花茶无疑是很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浙江临安茉莉花茶生产,自1979年在杭州高产协作组会上论文交流中,得知茉莉花茶生产前途光明,重点大队随后到广州进茉莉花,到外地学习窨花技术,茉莉花茶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后因发展势头过猛,花源跟不上,技术参差不齐,至1985-1986年花茶销售由供不应求到花茶不受顾客欢迎,原因是第一批人目的很明确,要窨花先学技术,后来居上者到花茶厂观看后窨茶,做出花茶档次低、香低,坏了名声,使临安花茶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15.
花茶是我国独特的一种茶叶品类,它以香气鲜灵芬芳、滋味醇厚鲜爽,品质优异而被消费者喜欢。远在一干年前,就有绿茶加入龙脑香的记载,到如今已发展年销售量150万担左右,花茶并已经销往东南亚、东欧、西欧和洲亚各国。虽然花茶产量逐年增加,但是品质不稳定,主要是窨制方法落后,鲜花利用率低。据报道:按现有的窨制技术计算,三级茉莉花茶的香油利用率只有26.26%,大部分都被损耗。为了提高鲜花的利用率,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提出了茉莉花茶“分段窨制、提花拼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花茶是我国独特茶类,用清高芬芳或馥郁甜香的香花窨制而成。我国生产的花色品种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代代花茶、柚予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品质优、数量多而畅销。为提高茉莉花茶品质,笔者将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窨制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仓房自动堆包机是专门为粮食储藏和粮食加工企业研制的一款有限空间堆包设备。它不仅能在有限空间将粮包提升到目标高度、自动堆放,而且还能替代多人工作,设备操作简单、方便、灵活,可实现粮食储藏和食品加工企业有限仓房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8.
佛手属芸香科植物 ,枸椽的变种 ,其花为白色 ,圆锥花序 ,花瓣五枚 ,中医学上花可入药 ,主要功能为理气和胃。浙江金华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佛手之乡” ,佛手花资源十分丰富。为开发花茶新品种 ,笔者根据茉莉花茶生产实践 ,对佛手花窨制花茶 ,作了尝试 ,现总结如下 ,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1 .1 茶叶 :选用金华市七一茶厂生产的一级烘青茶坯。1 .1 .2 佛手花 :由金华市红壤开发项目办佛手基地提供。1 .2 试验方法选择开花程度基本一致的佛手花 ,分别进行不同下花量 ,不同窨花时间和不同窨花次数的比较试验。2 结果与分析2 .1不…  相似文献   

19.
桂花属(Osmanthus fragrans Lour)木樨科木樨属,是一种食用香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芳香物质,故鲜花经过糖浸盐渍后,可做食品调料,用以窨制桂花茶,独具风格,汤色黄绿明亮,滋味甘和,茶香花香并茂,此乃桂花茶一大特色。湖北咸宁市是全国桂花重点产区之一,有丰富的鲜花资源,咸宁用桂花窨制的桂花茶,已有多年历史,其年产量达四万多斤,主销省内外和部分出口。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经湖北省科委组织全省茶叶专家鉴评,被定为我省地方名茶,其窨品香气清鲜幽雅,滋味浓  相似文献   

20.
陈以义 《茶业通报》1991,13(1):22-25
茶叶吸附花香而成为花茶。从理论上说,制茶吸附是给茶叶加香调味,其目的是为了冲泡饮用时,解脱出香味给人们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享受。脱附是吸附的逆反过程,有吸附必有脱附,两者同时存在。在制茶中有以吸附为主的工艺技术,如窨花、熏焙等;也有以脱附为主的作业,如干燥复火,其作用脱水的同时脱香。有的脱香是制茶的需要,如去除异杂气味;有的脱香不利制茶品质,如窨制花茶流程中的窨坯复火,使经过加香调味的茶坯脱香,造成经济上损失。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