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丰产素在落叶松育苗上的应用进行认验.通过对落叶松换床苗木浸根和落叶松换床苗木及新播苗木叶面喷施,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综合评定丰产素在落叶松育苗上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双鸭山农场中心苗圃占地13.33hm^2,已有40多年的生产历史,苗圃基础设施齐全,机井、晒水池、喷灌设备、苗木窖、办公室、库房配套,生产苗木品种多,是生产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苗圃。自80年代以来培育樟子松上山苗木几千万株,总结出了樟子松换床苗木培育的苗木换床时间、栽植深度、保护苗木根系等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苗木木质化因素数量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樟子松苗木当年生苗干的干鲜重比作为苗木木质化的指标,对影响苗圃樟子松苗木木质化的5种因素-摘心,换庆切根,中耕,喷肥,底肥进行数量化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摘心和换床切根。影响苗木木持化因素按相对得分大小排序为:摘心51.5%,换床切根29.4%,底肥8.1%,喷肥6.3%,中耕4.7%。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壤自东南向西北含盐量逐渐上升,而樟子松适宜于弱酸性至弱碱性土壤上生长。西北荒漠区除了严酷的气候条件外,土壤含盐量及pH值高,严重制约着樟子松的本地化育苗和造林林木的生长。经试验研究:樟子松幼苗对土壤盐分很敏感,不仅影响着幼苗的存活,也影响着苗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2龄移植换床苗地土壤全盐量应以0.5%、种子育苗以0.4%为界限。在影响樟子松幼苗移栽成活率的盐离子因素中,HCO3-为主导因子,其次为SO42-和Mg2 、Ca2 、K Na 、Cl-。并随着樟子松苗龄的增大,耐盐性增强,但对其林木生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塔河林业局苗圃的樟子松苗木,由于松针红斑病和落针病的病菌(Do-thistroma pini和Lophodermium seditiosum)侵染而受害严重.1988—1990年,在调查两种病害及发病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小面积药剂喷洒,换床苗药剂蘸根防病试验和综合管理措施的研究。提出以育苗管理措施为主,以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管理办法,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一、育苗地的选择在鸡东地区沙地上培育樟子松苗木,选择适宜的土壤播种或移苗是培育优质高产苗木的先决条件。根据樟子松苗木的先决条件。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物学特性,育苗地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呈中性或微酸性,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二、施肥与改土为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施用足够数量的肥料,苗木才能生长得好,达到预期出圃的标准,否则苗木生长细弱,根系不发达,不能适应沙地造林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对生态建设的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的不断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研究种植相关植物,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受损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此,对樟子松育苗技术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樟子松育苗技术:苗圃选择、樟子松田间管理及预处理。确保樟子松种子发芽率在樟子松造林技术研究中,应注意造林材料、樟子松病害防治和樟子松越冬苗木的保护。生存率。樟子松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最佳选择。樟子松具有很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樟子松的生长特点、对樟子松种子催芽方法和育苗中的重要环节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如何抚育樟子松和苗木繁殖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樟子松的生长特点、对樟子松种子催芽方法和育苗中的重要环节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如何抚育樟子松和苗木繁殖提出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是固沙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育苗在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探索在沙地培育樟子松苗木的技术,以便于更好的发展林业经济。经过反复研究本文主要从育苗地的选择、施肥与改土、种子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播种地的管理、苗期管理及越冬保护八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樟子松的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对黑白2种地膜覆盖对紫丁香换床苗定植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t检验分析,与不覆膜相比,2种覆膜处理在地径生长量和分蘖数方面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黑地膜覆盖培育苗木更适宜在群众育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2002年黑龙江省洪河农场苗圃落叶松、樟子松幼苗进行换床,本着休闲轮作、提高地力的原则,在起苗后2.0hm^2的休闲地上播种大豆,大豆品种为绥农10号。与大豆地相临的落叶松换床苗面积1.2hm^2,品种为长白落叶松,另外还有10余万株樟子松换床苗。  相似文献   

13.
介绍樟子松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容器播种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整地做床、种子采集、基质配置、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方面内容,以为樟子松容器播种育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温棚樟子松容器育苗,改善了生长环境,缩短了育苗时间,苗木质量好,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是沙地造林先锋树种,耐寒、耐旱、耐贫瘠。探讨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大量培育樟子松苗木是治理毛乌素沙漠及绿化西北地区的迫切需要,快速成功的培育樟子松优质种苗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樟子松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准备、整地施肥、播种以及抚育管理等内容,从而为樟子松的苗木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干旱荒漠区樟子松幼苗生长规律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樟子松种子播种后,随着幼苗的出土,主根即以较快的速度下扎,2个月后幼苗根系已深入到10 cm以下的土层,抵抗力相对增强。樟子松播种苗和移植换床苗生长表现为第一、第二年生长缓慢,第三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迅速增加,进入速生期。苗木抚育管理中,春、夏季樟子松生长高峰期需水需肥量大,应及时灌溉和施肥,秋季苗木生长变缓,应适当控水控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幼苗越冬管理中的方法为土地冻结前灌溉、覆沙、覆土,笠年春季一般到4月中旬气温稳定时除去覆土。  相似文献   

18.
本次实验主要是利用移植容器育苗的培育技术来进行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的对比栽 培。而且我们确定了这种新型苗木根系发达、直径大、造林抗力强、容器根系完整、造林成活率 高的苗木成活率的特点。此外,本实验还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在不同时期移栽容器苗的 活力和抗旱性,初步确定了保证造林成功和危害苗木的临界值。这对苗木商品化和造林效果的 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利用植苗器培育了大量樟子松容器苗,与普通方法培育樟子松容器苗相比,具有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省工、省时,降低育苗成本及便于大规模育苗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介绍了樟子松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准备、立地选择、改土施肥、播种以及抚育管理等内容,从而为樟子松的苗木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