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产奶牛的特点是1个泌乳期产奶量在7 000千克以上.为了获得高产、稳产,必须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根据高产奶牛的健康状况和泌乳特点,一般按5个阶段饲养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2.
<正> 高产奶牛的特点是一个泌乳期产奶量在7000公斤以上。为了获得高产、稳产,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根据高产奶牛的健康状况和泌乳特点,一般应按五个阶段进行饲养管理较为科学。  相似文献   

3.
饲养奶牛的收人,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开始泌乳,泌乳量逐渐上升至泌乳高峰。泌乳早期指产犊后开始到产后70天,此期产奶量可  相似文献   

4.
王秀 《油气储运》2011,(15):18-19
成年母牛生产能力强,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泌乳潜力。正处在泌乳或妊娠阶段的奶牛,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则会影响产奶量、正常的繁殖机能和健康。了解奶牛的营养生理特点,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奶牛饲养管理的一些特殊之处,更好地养好奶牛。  相似文献   

5.
三月 《农技服务》2005,(5):33-34
加强奶牛产奶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奶牛高产的关键,应注意供给充足的养分.以促进母牛产奶潜力的发挥,使泌乳高峰期持续较长的时间。在该阶段除按常规饲养管理程序安排生产外,为提高产奶量.确保奶牛体质健康.还可选择采用以下几种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NEL:121.8MJ、CP:16%、CF:15.9%的日粮,对6头泌乳中期的高产奶牛做了试验日粮消化和氮、钙、磷平衡试验。结果表明,该日粮能提高产奶量和保证牛群健康和延长使用年限,可以作为高产奶牛泌乳中期推荐日粮,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适用价值,为奶牛标准化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高产与低产奶牛胎次对产奶量、乳成分和泌乳持续力的影响,为优化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模式及提高奶牛使用年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北京、河北等地17个奶牛养殖场共12406头荷斯坦奶牛2021年春季的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按高产(48.69±6.88 kg/d)和低产(23.47±5.28 kg/d)进行分组,对原数据经预处理后获得5158头高产奶牛和3110头低产奶牛的DHI报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方差齐性检验,通过Pearson双侧检验进行多变量相关分析,并以LDS和Duncan's多重比较对组间差异进行分析,2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则通过S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判断。【结果】不同胎次对高产与低产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泌乳持续力均有影响:高产奶牛3胎和4胎的日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下同),4胎以上高产奶牛的牛乳体细胞数(SCC)显著高于1胎和2胎高产奶牛;低产奶牛1胎的日产奶量、乳糖率显著高于其他胎次,且SCC显著低于除2胎外的其他胎次。在奶牛泌乳持续力方面,1胎高产奶牛的泌乳持续力显著高于3胎、4胎和5胎,1胎低产奶牛的泌乳持续力显著高于其他胎次,其他胎次间的泌乳持续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高产与低产奶牛的泌乳持续力与SCC间无显著相关性,但与日产奶量显著相关。除干物质含量与日产奶量、乳脂率与乳糖率的相关性外,高产奶牛和低产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及SCC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其中,日产奶量与乳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SCC呈极显著负相关,而SCC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高产奶牛最佳使用胎次为3~4胎,低产奶牛最佳使用胎次为1~3胎;高产与低产奶牛的胎次均影响其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持续力,但不同胎次下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营养供给,及时调整饲粮配方,合理对奶牛进行分群和规划,以达到奶牛的最佳使用胎次,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泌乳期奶牛阶段性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泌乳期各阶段产奶量、营养物质摄入量及体重变化均有一定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将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分为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泌乳晚期、干乳期、围产期5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1泌乳高峰奶牛泌乳1~70d,奶牛产奶遗传潜力主要体现在泌乳早期,如果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差,将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一般来讲,一头成年奶牛在泌乳高峰期每天每增加  相似文献   

9.
高产奶牛是指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6000公斤以上、乳脂率3.4%的牛群和个体奶牛。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高产奶牛的产奶水平是不同的。现就挑选高产奶牛的标准归纳如下:1.奶牛品种当前全世界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牛、娟珊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我国饲养奶牛品种中,95%以上是中国荷斯坦牛。荷斯坦牛属大体型奶牛,产奶量最高,年产万公斤以上的牛群比较多见,我国最高牛群已达8773.2公斤。美国个体产奶量最高的1头母牛里斯达365天产奶已达30833公斤,乳脂率3.3%。因此,为了获得奶牛高产,首先应选择荷斯坦牛。在饲养条件较差的地区,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1985年颁发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的规定,高产奶牛是指一个泌乳期(305天)产奶量6000千克以上,乳脂率达3.4%(或与此相当的乳脂量)的牛群和个体奶牛.又据1994年我国对256945头良种奶牛的统计,平均产奶量为8730千克,乳脂率达3.66%.由此可见,在不同年代和不同国家高产奶牛的产奶水平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季节气候寒冷多变,青饲料匮乏,奶牛大都体质欠佳,生产性能低下。加强泌乳奶牛饲养管理,可提高奶牛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文详细阐述了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泌乳多少是衡量其生产性能高低的关键指标。做好泌乳期饲养管理对于维护奶牛健康和提高泌乳量、增加饲养奶牛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一、牛舍温、湿度要求泌乳期奶牛最适宜温度为16~20℃,不能太高或太低,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牛产奶量。要经常保持牛舍通风换气,清洁干燥,不能湿度过大,一般不超过55%,冬暖夏凉,阳光充足。二、饲养管理措施1.饮水要求在泌乳初期,奶牛因分娩后体力耗损,水分流失  相似文献   

13.
赵福荣 《现代农业》2008,(3):109-109
由于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品种与其遗传因素。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奶牛产奶量往往有很大差别。因为每头奶牛的父母系不同,其产奶量的遗传性能也就不同:但同一对父母所产的母犊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也会同样出现较大的高低差别。下面就如何抓好饲养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或保持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问题,进行如下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辛学 《湖南农业》2006,(9):19-19
奶牛的饲养管理可分为4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天~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0天~305天)、干乳期(产后306天~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2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在这关键的100天其管理需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的后备母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牛在日粮、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上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论是后备母牛还是成年母牛都必须分群饲养管理。1.成年母牛按泌乳阶段分群一般可分为五群:①干乳期(60天),自停奶日期至分娩日期之前。此期对奶牛产后及乳房健康至关重要。②围产后期(15天),自分娩日期至产后第15天(产后半个月内)。此期对奶牛的健康及以后的产奶量是关键饲养期。③泌乳盛期(110天),  相似文献   

16.
高产奶牛一般指的是在一个产奶期(305天)的产奶量在6000千克以上的牛,饲养管理的好与坏,对奶牛的健康,供用年限,发挥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掌握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高产奶牛是指日产奶量在30kg以上、一个泌乳期的总产奶量在6000kg以上的母牛。高产奶牛的特点是产奶量、泌乳曲线上升到最高峰的时间快(通常在产后50~60d);泌乳高峰持续时间长(约30d左右);泌乳高峰过后奶产量下降速度缓慢。由于产奶量高,牛的采食量大,饲料利用效率较高,新陈代谢旺盛,对饲料及外界环境反应敏捷等等。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益生菌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泌乳量相似的黑白花奶牛,在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冬、夏两季进行试验,试验组添加益生菌,对照组不添加,统计产奶量和奶比重。结果冬季试验组比同期对照组产奶量增加7 26%,奶比重增加0 048%。夏季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能减少奶牛高温期产奶量的下降,改善泌乳性能,提高奶牛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9.
1 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 1.1 遗传因素.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遗传,它是影响泌乳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品种和个体因素.不同品种牛的产奶量差异很大,一般乳用牛的产奶量高于乳肉兼用牛,而乳用牛中高度培育品种高于地方品种.在个体因素方面,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也不同.品种、血统、个体之间产奶量的差异与遗传有关,通常奶牛从1~2胎产奶量逐渐增加,3~5胎产奶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在一个泌乳期内,分娩后产量逐渐升高,第2泌乳月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0.
掌握奶牛体况是制定饲养管理措施的一项重要指标.牛体适当沉积脂肪,维持一定的膘情,可提高产奶量、繁殖性能和延长寿命.但牛体过肥或过瘦,产奶量低,容易发生多种代谢性疾病,受胎率低并容易发生难产.若在奶牛泌乳早期不能保持适当的膘情和体况,则表明,奶牛健康状况或饲养管理可能存在潜在的问题.所以,必须在不同的饲养时期对奶牛实行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才能使奶牛保持适宜体况,发挥最大生产潜力,达到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