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气雾栽培式家庭植物工厂生产对营养液循环及管理的要求,开发了以自吸泵、恒温机、紫外线消毒灯为执行设备的营养液循环与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营养液EC值、pH、温度的监测以及营养液温度控制.结果表明: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营养液温度调控平均响应速度大于1.43℃/h,控制偏差小于0.4℃,营养液的EC值和pH均处于控制范围内.系统动作准确、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家庭植物工厂生长所需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气雾培生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气雾培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调控准确度低、生产系统运行不稳定,种植面积小,导致先进新技术无法最大限度的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问题。本文以合理光照条件扩大种植面积及采用PLC快速、准确、灵活实现稳定植物生长环境的构建为设计核心,确定气雾培生产系统布局参数,优化气雾培生产系统结构组成、形式及工作、尺寸参数,确定PLC控制结构及参数,设计了适用于实际生产要求的日光温室气雾培生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各区域管路终端压力变化范围在3%以内;各区域终端栽培床内温度差异及各区域终端栽培床与贮液池内营养液温度差异均小于2℃;各区域终端栽培床内湿度变化小于1%;回流管路营养液回流时间小于30 min,所有测试指标均符合生产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气雾培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推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植物气雾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雾栽培是把植物根系完全置于由营养液形成的弥雾环境中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本文分别从气雾栽培设施建造、营养液配方研究、气雾栽培对植物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等方面对植物气雾栽培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总结该方面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展望,以期为气雾栽培在植物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解析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黄秋銮 《吉林农业》2011,(4):153-154
本设施主体为聚苯乙烯泡沫制成的水培箱,配以定植杯、液面观测装置就组成了静水栽培系统。作物根系部分生长在水培箱内的静态营养液中,部分生长在箱内湿空气中,实验证明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箱内营养液的理化状况稳定,能供给作物根系足够的水分和呼吸所需的氧,适合于进行庭院式的小规模无土栽培,也为大规模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雾培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雾培是把植物根系完全置于由营养液形成的弥雾环境中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气雾培的发展现状,气雾培装置、营养液、控制系统的研发应用,气雾培在植物栽培中的研究应用,气雾培的优势、不足之处和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气雾栽培营养液对茶树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塔式气雾栽培方式,研究了4种营养液配方处理对3个茶树品种(中黄1号、景白2号和黄金芽)成活率、全株鲜重、株高、主根长度、根数、茎干长度和着叶数的影响。[结果]气雾栽培营养液配方处理的茶树苗成活率均在95%以上,其中T3处理的成活率最高,其全株鲜重、株高、主根长度、根数、茎干长度和着叶数等性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茶树扦插育苗技术的改良和新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4种不同营养液对生菜进行槽式气雾法栽培,通过对生菜长势和生理指标检测和分析,研究适宜的雾培生菜营养液配方,为今后生菜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雾培营养液配方对生菜生理指标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营养液4配方种植的生菜具有较高叶片数、叶面积、茎粗,且叶绿素含量前期增长较快,是该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生菜气雾栽培的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8.
气雾培是把植物根系完全置于由营养液形成的弥雾环境中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气雾培的起源及发展现状,气雾培装置、营养液、控制系统的研发应用,气雾培在植物生产中的研究应用,气雾培的优势、不足之处和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银耳属中温型真菌。银耳菌丝体包括纯白菌丝和香灰菌丝,是银耳纯白菌丝和香灰菌丝的混合体。银耳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2~25℃,高于28℃低于18℃均不适宜。银耳子实体生长温度18~24℃,最适温度20~23℃,高于28℃低于18℃均不适宜。根据银耳的生物学特性,古田县栽培季节以春秋两季最适,也可以采取栽培房加温在冬季栽培,或在高海拔地区夏季栽培。现将高海拔地区夏季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无土栽培方式对马铃薯脱毒小薯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雾法栽培、营养液栽培和无土基质(沙培)栽培三种无土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表明:气雾法栽培马铃薯植株的长势异常旺盛,其株高、茎粗、叶面积、根系长度和匍匐茎长度等形态指标最大,同时全株鲜重和脱毒小薯的数量与重量也明显大于营养液栽培和沙培。结果说明,气雾法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脱毒小薯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妊娠期、哺乳期窝箱温度的因素和窝箱环境与仔貂早期死亡率的关系。选用160只已配种的大连金州水貂,按配种日期和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新型窝箱(A、AB、AC、AD)和传统窝箱(B1、B2),测定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水貂分娩前后窝箱的箱内温度,调查统计分娩后1~14日龄内仔貂的死亡率,利用曲线回归分析各组窝箱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妊娠期新型窝箱内温度高于传统窝箱B1组,尤其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差异显著(P〈0.05);传统窝箱内的湿度高于新型窝箱。②哺乳期新型窝箱的箱内温度高于传统窝箱B1组,B2组箱内温度高于B1组;各组窝箱内湿度相差不大。③新型窝箱的仔貂平均死亡率低于传统窝箱B1组,B2组仔貂平均死亡率低于B1组。结论:新型窝箱的保温性能优于传统窝箱,妊娠期的窝箱温度主要受外界环境温度和窝箱保温性能的影响。哺乳期的窝箱温度主要受母貂母性强弱、窝箱保温性能、外界环境温度因素的影响;窝箱温度维持在12℃以上能明显降低仔貂因体温过低而死亡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植物工厂CFD环境模拟中LED补光灯的边界条件设置,构建单层LED补光栽培架(原型),并根据原型在CFD软件中建立规格一致的栽培架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将得到的模拟值与原型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LED灯边界条件设置的可行性。在模型中将LED补光灯分为反应器和灯罩两部分,反应器为LED补光灯的灯板,设置为热源边界条件,根据红、蓝灯珠数量及其对应的电光转化效率计算其单位体积散热量,灯罩为LED补光灯表面的塑料壳,起保护灯珠的作用,设置为导热材料,将三维模型的风速、温度模拟值与栽培架原型的实测风速值、温度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栽培架三维模型中LED补光灯的散热量为34 166 W/m3;2)通过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30个测点实测风速值与CFD模拟风速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06,46个测点实测温度值与CFD模拟温度值的均方根误差为2.63,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在植物工厂CFD模拟中,可以将LED补光灯反应器设置为热源、灯罩设置为导热材料。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栽培季节的安排 平菇菌丝在5~35℃气温条件下均能生长,以23~27℃最为适宜。原基发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为6-22℃,以15-18℃为最适宜。有些优良品种,在3—35℃都能正常出菇。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温度类型的菌株进行反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4.
气雾栽培脱毒马铃薯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无基质气雾栽培技术是国内比较新型的快速繁育微型薯的一种方法,它同时具有高效和条件易控的优点。研究从马铃薯气雾栽培主要设备安装与选择,苗木的选择与定植,苗期管理关键技术、生长期营养液管理及马铃薯采收及储存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研究总结,制定出了较为适宜的马铃薯气雾栽培关键技术体系,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营养液温度作为水耕栽培营养液的重要特性与营养液水溶氧含量和植物根系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如何精准调控营养液温度是越夏水耕栽培蔬菜能够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以生菜(Lactuca sativa var.crispa ‘Luosheng No.3’)为试材,研究了冷水机降温技术用于越夏水耕栽培营养液温度的调控效果,及其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冷水机降温技术可以将营养液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20±1)℃,对生菜生长和干物质累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不会影响生菜的品质.总之,将该技术应用于越夏水耕栽培营养液温度调控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营养液温度作为水耕栽培营养液的重要特性与营养液水溶氧含量和植物根系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如何精准调控营养液温度是越夏水耕栽培蔬菜能够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以生菜(Lactuca sativa var.crispa‘Luosheng No.3’)为试材,研究了冷水机降温技术用于越夏水耕栽培营养液温度的调控效果,及其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冷水机降温技术可以将营养液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20±1)℃,对生菜生长和干物质累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不会影响生菜的品质。总之,将该技术应用于越夏水耕栽培营养液温度调控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品种京丰298为试验材料,采用有盖苯板泡沫栽培箱、无盖苯板泡沫栽培箱、塑料栽培槽、栽培袋4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容器对其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40 d时,使用有盖苯板泡沫栽培箱栽培的黄瓜株高和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不同容器不同时期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形;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内,有盖苯板泡沫栽培箱内的基质温度变化更为稳定;不同容器处理黄瓜平均单瓜质量和果实横径无显著性差异,但瓜长和总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有盖苯板泡沫栽培箱在夏季更适于黄瓜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18.
姬松茸又叫巴西蘑菇,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传统的栽培方法常通过二次发酵栽培。经过试验,利用熟料袋栽姬松茸能减少病虫害发生,产量高,效益好。栽培要点如下: 一、栽培季节 姬松茸属于中温结实性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为22—26℃,子实体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16—33℃,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因此,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我省春季在2月份  相似文献   

19.
蔬菜水培系统的改进设计及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生产中推广应用的蔬菜水培装置存在的营养液温度偏低,根系缺氧等难题,对传统的蔬菜水培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并对其性能和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水培系统的栽培槽能够充分吸收传导太阳辐射能,较好地积蓄热量,使营养液温度提高3~8℃,即使在低温季节营养液温度仍能保持在15℃以上;回液槽能够使回流的营养液多次产生落差碰撞,增加了营养液溶氧量,栽培槽内能形成根际空气层,使根际氧气供应充足,促进了根系生长;成本造价比传统装置降低30.11%.  相似文献   

20.
基于超声雾化的蔬菜栽培管道内雾滴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风速、雾化量、温度差对蔬菜栽培管道内营养液雾气的沉降变化的影响,搭建了基于超声雾化的蔬菜栽培管道试验平台。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风速、雾化量、温度差对管道内雾气沉降量的影响,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影响雾气沉降的因素主次顺序,并建立了营养液雾气沉降量的回归方程。随着栽培管道内雾化量的增加,沉降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当雾化量低于420 mL·h-1时沉降量增加缓慢,当雾化量大于420 mL·h-1时沉降量增加明显。随着风速逐渐增大,沉降量不断减少,风速为1.1 m·s-1沉降量最大,风速大于1.5 m·s-1后沉降量显著减少。沉降量随着温度差的正负水平近似对称变化,温度差绝对值增大,沉降量增加。回归模型的R2为0.734 7,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三个因素对蔬菜根系雾气沉降影响排序为雾化量>风速>温度差。模型求得沉降量最大值为0.063 g,最优组合雾化量为680.11 mL·h-1,风速为1.34 m·s-1,温度差为0.039 ℃。对模型进行验证,在雾化量、风速和温度差的大小依次为:660 mL·h-1、1.5 m·s-1、0 ℃,540 mL·h-1、1.3 m·s-1、0 ℃,540 mL·h-1、1.7 m·s-1、0 ℃时,回归模型预测的沉降量依次为0.062、0.060、0.056 g,试验得到沉降量的实测值依次为0.057、0.056、0.051 g,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依次为8.77%、7.14%、9.80%。该研究结果为快速有效调整根系生长环境提供参考顺序,为根系其他环境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为研究其他形状的气雾栽培装置内根系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