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华山松树冠不同部位枝叶营养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在标准地内选取21株供试木采样2次研究了不同冠位枝叶营养元素含量、主侧枝针叶营养含量、营养含量与树木器官年龄的关系。文中给出了合理取样部位和株数。  相似文献   

2.
秦岭细粘束孢对寄主华山松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工接种试验条件下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对华山松苗木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以揭示秦岭细粘束孢对华山松的危害.结果表明,被感染秦岭细粘束孢的华山松苗木随着真菌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内的危害和扩展,针叶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接种21 d后韧皮部反应区内水分、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SOD超氯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明显降低,而MDA(丙二醛)含量则有所增加.这说明秦岭细粘束孢的大量侵害可以造成华山松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降低,在削弱寄主树木抗性的同时加速寄主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内营养物质的转化,并为华山松大小蠹在韧皮部内的生存创造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油松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季节变化的研究表明,各龄针叶中N、P、K含量在6月初较高,在生长季节中逐渐降低;Ca含量为持续增加;Mg含量在一龄叶中呈递增趋势,在二、三龄叶中基本保持稳定。并提出了分析油松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最佳采样时期及最小采样株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油松林分,林木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与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油松林木针叶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与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有较高的相关关系,针叶中 N、P、K 营养元素含量值与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呈正相关关系,但针叶中 C_a营养元素含量值与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呈负相关关系,针叶中 M_g营养元素含量值变化的幅度较微。将油松针叶采样林分标准地的优势木平均高分为四级,与其相对应的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既说明了林木的营养状况水平,又说明了林地立地条件的优劣和林地土埴生产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工接种试验条件下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对华山松苗木生理 生化代 谢的影响,以揭示秦岭细粘束孢对华山松的危害。结果表明,被感染秦岭细粘束孢的华 山松苗木随 着真菌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内的危害和扩展,针叶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接种21 d后韧 皮部反 应区内水分、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SOD超氯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 酶活性明 显降低,而MDA(丙二醛)含量则有所增加。这说明秦岭细粘束孢的大量侵害可以造成华 山松营 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降低,在削弱寄主树木抗性的同时加速寄主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内 营养物质 的转化,并为华山松大小蠹在韧皮部内的生存创造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种子园针叶养分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山松种子园内无性系针叶养分状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的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尤其表现在Ca,K营养上,而针叶的元素含量顺序为N,Ca,K,Mg,P,Mn,Fe,Zn,B;不同月龄针叶养分含量差异极大,未完全抽长针叶养分含量顺序为N,K,Ca,Mg,P。针叶内微量元素含量与无性系有较大相关性,而不同土壤上华山松针叶微量元素的含量差异更大,尤其是针叶B的含量,因此土壤施B可在针叶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芷村林场华山松母树林子代的林木生长效益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营造子代试验林的方式对1996年营建于云南省蒙自县芷村林场杨柳井和杨梅坝两林区的2片华山松母树林子代的林木生长效益进行了测定,并把用昌宁、腾冲、保山等华山松种源区以及弥勒华山松种源地(对照)的种子营建的华山松子代林一并纳入试验,根据其10年生时的观测材料作统计分析。芷村林场两华山松母树林的子代林每公顷的林木材积生长量比对照提高了2.04%~7.13%。但在参试的7个处理中,表现较好的为昌宁、腾冲华山松种源区,其华山松子代林每公顷的林木材积超过了对照的32.48%~35.64%,比芷村林场2个华山松母树林的子代林提高了23.67%~32.93%。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马尾松针叶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施肥后马尾松针叶的养分状况,研究了施肥对针叶营养元素的作用,结果表明,拖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均能显著提高针叶含N量,提高针叶含K量则以施用过磷酸钙再配合施尿素或氯化钾作用最大,而针叶P、Ca、Mg含量则要施用过磷酸钙达5760kg/hm2以上才会有显著的提高;施肥对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表现为N、P、K、Mg、Ca均达到O.05以上水平差异,而其中K、Mg持续3年内均有显著差异,N、P、Ca则仅只1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华山松针叶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省宁陕县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设置固定标准地,研究了华山松(PinusarmandiFranch.)针叶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1龄针叶总生物量在全年持续增加,而2、3龄针对则慢慢减少。1龄针叶总生物量在5月下旬到8月初增加最快。各龄针叶的理论死亡率可用于估算林分全年叶量及落叶量。华山松针叶叶长和叶重高度相关。华山松林一年有两个落叶高峰期:5~6月和9~10月。华山松枝长与叶痕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亚热带人工湿地中冬春草本功能群化学计量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亚热带人工湿地中冬春草本功能群进行化学计量学研究。[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植物体内的硝态氮、铵态氮和磷的元素质量浓度,用过硫酸钾氧化吸光光度法测总N含量,用火焰光度计测定植物体内的钾和钠的元素质量浓度,每种植物样本的元素测定均进行4次重复。[结果]基本所有样本的4种营养元素浓度都处于自然界植物营养元素浓度正常范围;在冬春草本植物功能群内,不同物种在元素质量浓度上表现出多样性;植物高度对营养元素浓度的影响不明显;非禾草类植物的营养元素浓度高于禾草类植物的营养元素浓度;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营养元素浓度高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营养元素浓度。[结论]为了解生态系统中营养条件的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系统演替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三峡库区巫溪县生态修复区以华山松为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林、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杉木-马尾松为主的混交林、柏树-马尾松混交林、榛子纯林与对照地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林地的土壤化学性质与对照地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明显高于两种对照地,而且在各个林区随着林龄的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中全N、P、K和速效养分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林龄杉木成熟叶与衰老叶之间大量元素的转移规律,选择中国亚热带地区8、14、21、46年生杉木,测定其成熟叶和衰老叶中N、P、K、Ca、Mg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成熟叶中养分含量差异显著(Mg除外),但未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衰老叶中N、K、Mg含量不受林龄的影响。不同林龄杉木针叶大量元素平均转移率表现为REK>REP>REN>REMg>RECa,其中,Ca表现为负转移,不同林龄杉木针叶N、K、Mg转移率无显著差异。在杉木成熟叶中,P、K、Ca、Mg含量与其转移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杉木衰老叶片中营养元素均与其转移率存在负相关。研究表明:杉木通过将大量元素从衰老叶片转移到成熟叶片,从而减少养分损失,这种机制不随林龄增加而衰退。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对褐斑病的抗性随植株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病害症状以叶枯为主,二年生以上幼树则多在针叶上出现病斑。选壮苗和施用混合肥可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抗病性。 用高抗、中抗和感病湿地松个体的嫩枝作接穗,一般实生苗湿地松作砧木,无性系植株的抗性和原来母株的抗性相一致,其发病程度还受到砧木感病性的影响。 针叶组织抽提液的缓冲容量与针叶病斑数显著相关。高抗植株和感病植株的抽提液对褐斑病菌的产孢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的樟子松松叶锈病发生严重,主要危害造林后苗木,幼树。用樟子松松针上的春孢子向掌叶白头翁和轮叶沙参叶片上接种获得成功,用带有冬孢子堆的白头翁病叶挂在樟子松松针上接种,也获得阳性反应。因此鉴定在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松针锈病的病原菌为白头翁鞘锈菌,其转主寄主为掌叶白头翁和轮叶沙参。室内抑制春孢子萌发试验,以百菌清和DT杀菌剂效果最好。用五二扑和扑草净都能杀死掌叶白头翁和轮叶沙参的地上部  相似文献   

15.
几种林木植物体及枯落物的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杉木、马尾松、火炬松和青冈栎 4种林木叶、小枝和细根中B、Mo、Cu、Zn、Fe、Mn 6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林下枯落物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贮量 .结果表明 ,各树种枝叶中的B含量不足 ,Mn的含量则远高于正常值 ,其他元素及根中各元素含量正常 .各微量元素在树叶和小枝中的含量顺序是Mn >Fe >Zn >B >Cu >Mo,在根中的含量顺序是Fe >Mn >Zn >Cu >B >Mo.火炬松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强于其他树种 .枯落物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阔叶林 >杉木林 >火炬松林 >马尾松林 ;总贮量顺序为马尾松林 >火炬松林 >青冈栎林 >杉木林  相似文献   

16.
利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雪松松针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Ac-AlCl3比色法考察总黄酮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 g松针为原料,按照1∶45的料液比加入50%乙醇作为提取剂,于75℃恒温回流提取2 h。最佳工艺条件下雪松松针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64%,RSD为4.04%。该方法稳定可靠,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外界因素对花生果针膨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光照、湿度和营养元素对花生果针膨大机制的影响,即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将果针按照不同条件进行处理,在收获期回收果针。结果表明,光照对果针膨大影响较大,受到光照的果针几乎没有膨大发育;湿度对果针发育影响也较明显,干燥环境中果针基本未发育;营养元素在果针发育时期需求较多,较适宜的浓度确保了果针的正常膨大,但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发育。通过对花生果针膨大的初步探索,旨在为花生高产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