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培养基类型和培养温度对番茄花粉活力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种番茄花粉活力差异,确定番茄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和温度,以8个美国引进番茄品种为材料,设置了5种培养基和5个培养温度,测定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结果表明:番茄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0 g/L蔗糖+120 mg/L硼酸+4 mg/L GA3+0.5 mg/L硫胺素+1%琼脂;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温度及不同品种间花粉活力差异显著,而且2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番茄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品种NT-181在25℃条件下的花粉活力最高;在供试品种中,NT-203具有耐高温的能力,NT-168、NT-186具有耐低温的能力。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品种番茄花粉活力对不同温度的耐性,为番茄育种的耐高温、耐低温亲本选择和番茄栽培的耐高温、耐低温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梅花花粉量及离体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4个梅花品种的花粉量和41个品种的花粉离体萌发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不同萌发培养液、不同采粉时期等因素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梅花品种间单花药花粉量有很大差异,变化值0~11 083(。2)不同离体萌发培养液对花粉萌发有较大影响,多数品种的适宜培养液为10%蔗糖 0.01%硼酸。(3)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很大差异,最高85.14%,最低为0.11%。(4)25℃,花粉于液体培养基30 min后开始萌发,6 h后花粉管达最长。(5)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花粉萌发率与花粉饱满度和花粉量具有一定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晚熟李花粉生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晚熟李品种‘龙眼秋李’、‘黑宝石’、‘安哥诺’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萌发试验测定花粉生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田间套袋法测定了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蔗糖和硼砂浓度对晚熟李花粉生活力均有显著影响。3个李品种均在10%蔗糖浓度下萌发率最高,分别为36.61%、21.33%和12.97%。蔗糖浓度高低影响花粉萌发率,适宜硼砂浓度明显促进花粉萌发,晚熟李花粉萌发适宜条件为1%琼脂+10%蔗糖+50 mg/L硼砂。柱头的可授性可持续3 d,但开花后1~2 d的可授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桃5个品种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对桃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十分明显,但品种间差异很大,白花桃花粉最不耐低温,毛桃耐低温最强;解除低温后,在室温(16℃)下能使花粉迅速恢复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除CaCl2和VB2外,GA3,PI,NAA,BA和IBA,均能在低温条件下显著提高花粉的萌发率,促进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5.
4种硼肥对甜樱桃花粉萌发及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种硼肥对甜樱桃花粉萌发和坐果的影响。[方法]以红灯、美早和兰伯特3个甜樱桃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硼砂、硼酸、速乐硼、金钾硼4种硼剂及其不同浓度对花粉萌发和坐果的影响。[结果]4种硼剂在适宜浓度下对花粉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花粉萌发率较对照提高了27.93%~106.16%,其中以硼砂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金钾硼;田间提高坐果率的效果以金钾硼最好,其次是硼砂。[结论]可通过喷施稀释1 000倍的金钾硼或稀释7 500倍的硼砂来促进甜樱桃花粉萌发和坐果。  相似文献   

6.
锥栗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26年生白露仔锥栗为试材,研究了温度、生长调节剂、硼酸等因子对锥栗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0~35℃温度条件最适于锥栗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且低温有利于锥栗花粉的贮藏;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对锥栗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均有促进作用,50mg/L的GA3对花粉萌发效果最好;0.1%~0.5%硼酸(H3BO3)可促进白露仔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7.
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桃5个品种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对桃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十分明显,但品种间差异很大,白花桃花粉最不耐低温,毛桃耐低温最强;解除低温后,在室温(16℃)下能使花粉迅速恢复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除CaCl2和VB2外,GA3,PI,NAA,BA和IBA,均能在低温条件下显著提高花粉的萌发率,促进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8.
越橘品种的ISSR鉴定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由北美引种到南京的7个南高丛越橘品种(Vaccinium darrowi×V.corymbosum)、9个南高丛越橘实生选择系和12个兔眼越橘(V.ashei)品种共28份材料进行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分析.10个引物共扩增出98条谱带,其中3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37.8%.利用其中8个引物扩增的17条多态带可以区分19个品种和9个实生选择系.利用POPGENE1.31软件进行了Nei's遗传距离计算,利用UPGMA法构建了聚类树状图.聚类结果将各类群单独聚成一大类,证实了它们的亲缘关系.同时显示实生选择系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其中7个与南高丛越橘品种聚为一类,而其余2个与兔眼越橘品种聚为另一大类.但是在同一类群内各品种间的遗传关系与谱系数据不完全相吻合,表明本试验所用的ISSR引物不足以用来估算兔眼越橘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玉米自交系478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温度, 培养基中不同蔗糖浓度, GA3 和硼酸等因子对玉米自交系花粉萌发的影响, 以及超声波处理后花粉萌发情况。结果表明: 24~27℃温度条件最适于玉米花粉萌发, 15%蔗糖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 25~50mg/L硼酸和40mg/LGA3 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随着超声波处理强度的加大, 花粉的萌发率也在降低。  相似文献   

10.
低温下黄瓜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的开花温度和萌发温度的组合下,测定了11个黄瓜品种的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低温下不同品种黄瓜花粉萌发率均有所下降,开花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萌发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开花温度和萌发温度的交互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萌发温度比开花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要大;区别黄瓜不同品种低温下花粉活力的适宜温度为9℃(开花温度)、12℃(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牛角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硝酸钙、蔗糖、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有抑制作用;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蔗糖和硝酸钙对牛角瓜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和硫酸镁对牛角瓜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牛角瓜最适花粉液体培养基为:15%蔗糖+350mg/L Ca(NO_3)2·4H_2O+60 mg/L H_3BO_3+150 mg/L MgSO_4·7H_2O;在30~35℃温度条件下,牛角瓜花粉块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离体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4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同来源楸树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赤霉素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高浓度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最适浓度为300 mg/L;吲哚乙酸和2,4-D对花粉的作用效果与楸树的种源有关,总体上均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花粉萌发率均在吲哚乙酸为15 mg/L时达到最大值,只有2个种源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花粉萌发率在2,4-D为200 mg/L时均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浓度后,吲哚乙酸和2,4-D均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各个浓度的萘乙酸均抑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且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13.
阿月浑子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阿月浑子花粉为试材,通过离体培养研究蔗糖、温度、硼酸及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以15%蔗糖,100 mg/L硼酸,25℃最适宜;该培养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均达最大值,分别为90.2%和633μm;适宜的花粉贮藏条件依次为:-18℃冷冻,4℃冷藏和18℃室温保存。此研究可为阿月浑子生产上的花粉贮藏和人工授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SA)可以促进鸭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cv.Yali)和雪花梨(P.breschneideri Redh.cv.Xuehuali)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采用质膜Ca2+通道抑制剂LaCl3、胞外Ca2+螯合剂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EGTA)及CaCl2分别与不同浓度SA组成培养基对鸭梨和雪花梨的花粉进行培养,结果表明,0.000 2、0.002 0、0.0200 mmol/L的SA均可拮抗EGTA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花粉发芽率比对照高,花粉管生长速度快,LaCl3与SA培养花粉有同样的效果.CaCl2与SA共同培养一定程度上可削弱SA对花粉的促进作用,但0.0020 mmol/L SA处理,花粉的发芽率和花粉管的生长速度高于对照.说明Ca2+参与了SA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调节作用的信号转导过程,SA通过提高花粉内[Ca2+],的浓度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胞内钙库可能是Ca2+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杏梅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5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金光杏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赤霉素、6-BA、2,4-D能促进杏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最适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范围是赤霉素25~100mg/L、6-BA12.5~25mg/L、2,4-D0.5~5mg/L。NAA和多效唑对杏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其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多效唑在0~50mg/L浓度范围内对花粉管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河南省许昌市3个类型5个品系的蜡梅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蜡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不同类型蜡梅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生产实践中科学授粉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是蜡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关键因素,当培养基中没有聚乙二醇时,花粉不能萌发;蔗糖不是蜡梅花粉离体萌发的必需因素,高浓度蔗糖还会抑制花粉萌发;硼酸和硝酸钙能够有效促进花粉萌发,在花粉萌发中起辅助作用;素心和红心类蜡梅花粉萌发和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EG-4000 250 g·L-1+Ca(NO3)2·4H2O 10 mg·L-1+H3BO3 20 mg·L-1,豫素1号、豫素2号、豫红1号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5.38%、25.34%、23.46%,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02.31、297.64、285.68 μm;乔种蜡梅花粉萌发和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EG-4000 250 g·L-1+Ca(NO3)2·4H2O 5 mg·L-1+H3BO3 15 mg·L-1,豫乔1号、豫乔2号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4.43%和24.93%,花粉管长度分别为288.27 μm和286.37 μm。综合比较,5种花粉受培养基中相同因素影响的趋势相同,但在最适宜条件下,素心类型蜡梅的花粉活力较好,其萌发情况略好于其他2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蔗糖和矿质营养对榛子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榛子花粉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了离体培养条件下蔗糖浓度对平欧杂交榛与平榛和矿质营养[钙(CaCl2)、硼(H3BO3)和镁(MgSO2)]对平欧杂交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蔗糖培养基上,平欧杂交榛和平榛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较好,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为:42.40%、30.16%和126.3μm、137.1μm。添加适当浓度的氯化钙可显著性提高杂交榛花粉萌发率,而硼酸和硫酸镁则不能,0.03%的氯化钙作用最大,萌发率达57.58%。添加适当浓度的氯化钙、硼酸和硫酸镁可显著性提高花粉管生长长度,最适宜浓度分别为0.03%、0.03%和0.06%,花粉管长度分别为:388.8μm、450.1μm和225.3μm,分别是对照的3.08、3.56和1.78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3种多胺—精胺(Spm)、亚精胺(Spd)、腐胺(Put)以及多胺合成抑制荆—甲基乙二醛-双-鸟苷基腙(MGBG)和水杨酸(SA)对鸭梨、雪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pm促进鸭梨、雪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分别为0.005~0.01 mmol/L和0.005~0.05 mmol/L。Spd对鸭梨花粉萌发促进作用的浓度为0.01~0.25 mmol/L。在试验Spd浓度范围内,花粉管长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长于对照;促进雪花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Spd浓度范围为0.01~0.25 mmol/L。促进鸭梨和雪花梨花粉萌发的Put浓度范围是0.01~0.5 mmol/L,促进二者花粉管生长的Put浓度范围分别为0.01~0.5 mmol/L和0.01~0.25 mmol/L。MGBG只有在0.05 mmol/L时促进这鸭梨和雪花梨花粉萌发,其它浓度均抑制二者花粉萌发;MGBG浓度在0.25 mmol/L以下时,均极显著促进鸭梨花粉管的生长;在0.05 mmol/L时对雪花梨花粉管的生长无抑制,其它浓度均极显著抑制了雪花梨花粉管的生长。在设定的SA浓度范围内,鸭梨萌发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以0.005 mmol/L最好;SA对鸭梨花粉管生长的促进以0.005 mmol/L最有效;促进雪花梨花粉萌发的SA浓度范围是0.025~0.05 mmol/L,但SA对雪花梨花粉管生长基本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大喇叭杜鹃(Rhododendron excell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硼酸及CaCl2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其四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CaCl2及3因子交互效应对大喇叭杜鹃的四合花粉萌发率、单花粉粒萌发数量及单花粉粒花粉管长度均有显著影响;最适蔗糖、硼酸和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80g/L、100mg/L、80mg/L;正交试验的最佳配方组合是:80g/L蔗糖+50mg/L H3BO3+40mg/L CaCl2。  相似文献   

20.
无机元素对狭叶重楼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离体花粉培养法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钙(Ca2+)、锌(Zn2+)、钼(Mo6+)3种无机元素对狭叶重楼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a2+明显抑制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低Ca2+对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也有轻度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Zn2+抑制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适量的Zn2+能促进花粉管的生长,低浓度的Zn2+对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的Mo6+抑制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低浓度的Mo6+对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