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发中草药甲鱼饲料添加剂系列配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中草药甲鱼饲料添加剂系列配方机理的研究江阴市沪澄特种养殖研究所张兆华随着全国各地养鳖业的迅猛发展,甲鱼从野生自然环境转为人工繁殖饲养,生态环境突变,养殖者追求高效益,一般人工饲养都采取工厂化高密度快速养殖新技术,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除添...  相似文献   

2.
甲鱼配合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鱼配合饲料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任泽林曾虹郭庆卢建军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田吉顺孙向军李文通江西民星企业集团谢信桐优质配合饲料是甲鱼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搞好甲鱼养殖,必需搞好甲鱼配合饲料。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水产营养学家已对甲鱼营养作了...  相似文献   

3.
纠正使用配合饲料中的几个误区广西百色市饲料公司黄光辉目前,配合饲料已十分普及,几乎所有进行畜禽商品生产的养殖户都已使用了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已在畜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正确使用配合饲料成了畜牧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我们进行几年的调查了解的...  相似文献   

4.
甲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鱼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李生武,王宾贤,雷逢玉,刘安志,邹忠义甲鱼学名叫中华鳖,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是一种以动物性食料为主,同时也摄食植物性食料的杂食性动物。在自然野生条件下,甲鱼多以螺、蚌、小鱼虾、水生昆虫以及谷类、瓜果...  相似文献   

5.
甲鱼配合饲料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甲鱼正向规模化迅速发展,已成为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促进了甲鱼配合饲料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鉴于我省长期以来均从外省购入甲鱼配合饲料的现状,我公司自1993年开始进行甲鱼配合饲料研制工作。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优选,确定了生产用配方,喂养结果表明:饵料系数均在2∶1以内,其他指标也都符合要求。现已批量生产、销售,受到养殖场家及专业户的好评。通过几年来研制、试验及生产实践,我们对甲鱼配合饲料的相关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现介绍如下,与专家及同行共同探讨。l蛋白质含量及动植物蛋白源的比值甲…  相似文献   

6.
王强  王敏 《广东饲料》1996,(4):16-18
甲鱼营养需要的研究现状及动向王强,王敏近几年来,养鳖逐渐成为水产养殖的一大热点,许多地方已由原来的放养发展到工厂化的规模养殖,不少科研单位也对甲鱼的营养需要及配合饲料作了一些研究。本文现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仅供参考。甲鱼属于...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饲料资源:黄粉虫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蛋白质饲料资源───黄粉虫的开发利用上海嘉乐生物制品厂刘伯生随着人们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食用人工养殖的特种水产品和野味珍禽已成为人民大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如甲鱼、鳗鱼、山鸡、野鸡等由于它们的脂肪含量低,而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高,营养价值好,具有独...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40年代,玉米螟人工饲料问世之后,有关植食昆虫人工饲料的研究很快风靡世界。在日本,桑蚕的人工饲料从50年代末起,便已开始逐步走上实用化道路。柞蚕是我国特产经济昆虫之一,产量居世界之首,柞蚕丝绸为我国重要的出口换汇物资。近年,我们开始柞蚕经济人工饲料的研制,已获得一定成果。所谓经济人工饲料,是指人工调制的以柞叶粉为主、高营养效率,低成本消耗、防腐性强、便于贮藏运输的一种饲料。从我国国情和柞蚕生产的现  相似文献   

9.
张兆华 《饲料工业》1996,17(8):17-18
按甲鱼各阶段营养需要选最佳饲料配方江苏省江阴市沪澄特种养殖研究所张兆华甲鱼配合饲料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稚、幼鳖的生长速度,成活率高低,也影响到成鳖的商品合格率和质量,对亲鳖的产卵量、卵重、受精率、孵化率、稚鳖的育成率都有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应根据甲鱼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及生产实用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用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获得成功。40年来,我国蚕业界在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饲料加工调制技术、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生理遗传学研究、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人工饲料饲育家蚕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蚕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和研究。本文概述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在上述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介绍了近几年在人工饲料实用化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以及生产示范情况,分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我国蚕业生产的应用前景以及今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人工饲料育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低成本人工饲料的研制已获成功.稚蚕人工饲料育在丝茧育上已有少量应用,自2001年起我们对稚蚕人工饲料育技术进行推广应用,现将两年来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40年来,我国蚕业界在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人工饲料配套养蚕技术、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和研究。本文概述我国在家蚕人工饲料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就,介绍了近几年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加工工艺、适应性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我国蚕业生产的应用前景及今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 龟专用配合饲料研制依据龟鳖从分类学上同属于爬行纲龟鳖目,两者的区别在于龟类有坚硬和较大面积的甲壳,吻短而鳖类是革质皮肤,背甲两侧及后缘有柔软裙边,但两者肌肉均属高蛋白质低脂肪型,且均有骨质龟(鳖)板及内骨骼,两者食性多属偏动物性的杂食;从摄食习性上看,鳖可在水上或水底摄食,但龟喜在水底觅食。因此,我们参照王育锋(1994)有关鳖的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和本所甲鱼配合饲料及横松芳治(1990)的研究,又考虑到龟生长需较多的钙磷等矿物质和饲料须在水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及较好的适口性,我们设计了3个龟配合饲…  相似文献   

14.
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益飞  徐世清 《蚕学通讯》2000,20(3):14-15,21
本文简介了我国和日本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和发展方向。现在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尚未进入实用阶段。由于人工饲料育县人桑叶育无可比拟的优势,将给我国蚕丝生产带来新的希望。为使人工饲料育在我国实用化,必须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用配合饲料喂养甲鱼已有一、二十年的时间了。大家知道用小杂鱼喂甲鱼,其饵料系数大至40~50之间,而用配合饲料喂养甲鱼,饵料系数大都在2~4之间,最低可达1.8。用小杂鱼喂甲鱼一般平均二、三年才可以到500克左右,而用配合饲料1年即可出池(500克左右)。全价配合饲料往往平均11个月可出池(500克左右),长势最快的五个月多一点可达体重500克,其经济效益不言而喻。早年甲鱼饲养场部是用鳗鲡饲料代替甲鱼饲料。鳗鲡是鱼,甲鱼是爬行动物,它们对饲料中的营养需求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各科研单位相继开发出甲鱼…  相似文献   

16.
饲料用低聚糖的研究与认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饲料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特别是近两年,我国的饲料工业取得了可喜成就,配合饲料产量连续两年突破5000万t,居世界第二位。饲料添加剂作为配合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研制、生产新型饲料添加剂一直是近十几年来异常活泼的领域。笔者在《饲料研究》杂志(19...  相似文献   

17.
桑蚕人工饲料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桑蚕人工饲料育的历史和研究近况以及生产应用情况。我国与日本相比,我国桑蚕人工饲料无论在研究方面还是实用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今后应从降低成本、提高饲料效率、清净育、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是有很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一、绿色饲料是饲料安全的保证 我国的饲料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二十年来饲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2002年全国饲料产品总产量超过8000万吨,在全国统计的38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16位。我国已成为世纪第二大饲料生产国,配合饲料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10%。饲料工业的发展极大地  相似文献   

19.
日本家蚕人工饲料的实用化与普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人工饲料的实用化过程关于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最初只有少数人从事,当初的研究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向养蚕生产上推广人工饲料育。在日本农林省蚕丝试验场里,人工饲料是作为蚕的营养学研究及其他一些研究的手段而被采用的,后来才逐渐向实用化方面发展的。 1960年发表了家蚕人工饲料全龄育的论文。之后,一方面进行蚕的生理生化学的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自然鳖源锐减,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价格昂贵,致使甲鱼人工养殖迅速发展起来,甲鱼养殖业也向着高密度、集约化的甲鱼养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鳖用配合饲料的研究与发展.目前鳖用配合饲料一般从形态上可分为粉状料和膨化颗粒料两大类.本文就这两种形态饲料的利弊进行探讨.一、鳖用粉状料在国内外使用比较普遍.鳖用粉状料根据甲鱼各阶段的生长营养要求可分为稚鳖料、幼鳖料、成鳖料和亲鳖料4种.生产原料主要为鱼粉、α—淀粉、活性面筋、酵母和复合添加剂等,一般不超过10种原料,其中鱼粉和α—淀粉用的比例很大,两者之和常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