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温度与番茄果实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永强  景元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31-11832
[目的]了解温度对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无限生长型"合作209"为供试品种,在温室大棚内研究了番茄果实的生长曲线和温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番茄果实的生长呈单"S"形曲线,满足慢-快-慢的生长节奏;果实生长速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花后两周左右,为0.4cm/d。日最高温度在30~38℃时,番茄生长相对较快。番茄果实的生长速率较大值都出现在日平均温度22~26℃时。番茄生长范围内的日最低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不是决定番茄果实的生长速率的主要因子,瞬时日高温不能决定果实的日生长量。[结论]番茄生长范围内的温度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大;日平均温度22~26℃是果实发育较快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2.
育苗质量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合作903"番茄为试材,木薯渣为主要原料复配基质育苗,研究育苗质量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分析不同配方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量、全株干重、G值、壮苗指数、根系生长及定植后番茄的生长指标、果实指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木薯渣∶醋糟∶蛭石=4∶1∶3的配方基质育出的番茄幼苗,定植后生长势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星宇201番茄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复合酵素和生物质炭配施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酵素、生物质炭可明显提高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果实产量,番茄果实品质得到改善,与常规土壤栽培(CK)相比,生物质炭处理的番茄植株株高、茎粗有明显提高,复合酵素处理的番茄植株叶绿素相对含量有明显提高、果实品质有明显改善;复合酵素和生物质炭配施既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又能增加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处理效果优于复合酵素、生物质炭单独施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施用微生物菌肥时对番茄根系活力、对土壤可持续养分相关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微生物菌肥的番茄土壤中有效氮、磷的指数升高,在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同时配施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可以增加番茄的生长、抗胁迫能力并且逐步提高土壤的可持续性肥力。  相似文献   

5.
普通栽培型番茄果实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五个栽培型番茄品种的果实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番茄果实的生长符合逻辑斯谛(logistic)曲线方程,呈"S"形。不同品种的纵径生长曲线有些参数差异显著,而横径的各参数差异不明显,春雷2号果实的各项生长参数在本试验中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6.
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以生物有机肥替代常规化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化肥减施和提高番茄品质、稳定现有产量提供应用和理论基础。【方法】化肥常规用量减施30%、50%,根据不同减施比例配施生物有机肥,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土样及番茄果实采用随机取样法,测定减施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及番茄果实营养品质、产量、发病率的影响。【结果】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可增加土壤中速效N、P、K的含量,降低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番茄果实总酸提高7.87%,VC含量提高24.95%,可溶性糖提高17.19%,产量与常规持平,差异不显著,番茄脐腐病发病率较常规施肥降低56.83%。【结论】在加工番茄种植中,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的施肥方式可以降低化肥的施用量,有利于番茄果实的生长,品质提高,降低番茄脐腐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研998"番茄品种为试材,在幼苗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霉,研究在大田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明显提高番茄幼苗期的生长;接种根内球囊霉提高了番茄的单果重和果实的红果率;番茄果实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而酸味程度则有所下降,使番茄品质和风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基于温度和太阳辐射的番茄果型果径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塑料大棚内番茄果实生长与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关系,建立了以环境影响因子积为尺度的设施番茄果实果径及果型指数模拟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检验。验证结果表明,设施番茄第一到第五序果果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14、0.68、1.06、1.30和0.78 cm;果型指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053、0.035、0.035、0.094和0.142。模型对设施番茄各序果果实的果径和果型指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实用性较强,可以为设施番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露地番茄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番茄产量,以6∶4配施比例产量较高。施用无机肥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酸含量较高,施用有机肥处理的VC含量最高且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和口感最佳。施用有机肥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亚硝酸盐含量则以无机肥和高无机肥配施量处理的含量较低。各试验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远低于蔬菜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及其配施处理对大棚春番茄生长、坐果及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肥和土壤调节剂及其配施处理对番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番茄坐果率和降低了畸形果率,调理剂+激抗菌968微生物菌肥+生物菌配施处理明显提高了第三、四层花穗的坐果率,明显降低了第二、三、四层花穗的畸形果率。生物菌肥和土壤调节剂及其配施处理对番茄晚疫病和叶霉病的发病率无显著影响,但均降低了番茄晚疫病和叶霉病的病情指数,提高了防治效果。调理剂+激抗菌968微生物菌肥+生物菌配施处理可使病情指数明显降低,防治效果分别达28.84%和29.95%。生物菌肥和土壤调节剂配施可应用于大棚番茄生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加工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为生产栽培中采取合理措施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里格尔87-5、新引98-1为试材,研究了果实的纵、横径增长和果实鲜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呈“快—慢—快”的“S”型曲线,整个发育期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即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果实缓慢生长期和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期。其中第二次生长量比较明显,两个品种均达到了总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新疆干旱荒漠区日光温室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干旱荒漠区日光温室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分析,以便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呈典型的"S"型曲线,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单株果穗数表现为定植至定植后18 d缓慢生长,18 ~39 d快速生长,39 d后又缓慢生长,单株果数的快速增长出现在定植后45~65 d;5个测定指标的日增长量均呈抛物线变化,最大增长量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株高在定植后18~39 d,茎粗在定植后13~18 d,主茎叶片数、单株果穗数、单株果数日增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定植后13、39和45~55 d.说明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下,植株合理的生长发育动态是取得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辽园多丽”番茄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内桶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氮钾水平对番茄产量、品质以及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适量的氮肥配施钾肥不仅可明显促进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促进番茄丰产形态的建立,使产量提高,而且还可提高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降低有机酸含量,从而提高番茄的品质。但过量施用氮肥对番茄各器官生长发育、产量以及糖分积累均不利。同时,钾离子对蔗糖代谢的相关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增施钾素,提高了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成熟果实中蔗糖的代谢。而氮素过高或过低均对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土壤中氮素充足的条件下,应不施或少施氮肥,并适当配施钾肥,以期获得番茄的高产和优质。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L40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0%土壤水分 可显著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各器官鲜物重,但座果率较50%土壤水分处理番茄为低,而番茄灵处理可显著提 高80%与65%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座果率,并显著提高其产量,但对50%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没有显著影响。 本试验自然坐果条件下,80%、65%水分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比50%处理高35.31%、27.73%,而采用番茄灵 处理后,则前者的产量分别比后者增加70.76%和38.98%。  相似文献   

15.
Brassinosteroids(BRs), a class of steroidal phytohormones are essential for many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plant.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roles in fruit development. Tomato is a highly valuable vegetable and has been adopted as the model species for studying frui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ripening.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endogenous B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mato fruit,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ree homologues of DWF4 gen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transgenic tomato plants were generated in which the Gh DWF4 gene from upland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was ectopically expressed. The contents of main quality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in fruits of transgenic tomato line and non-transgenic line(control plant, CP) when the fruit was mature. Sl CYP90B3 that possesses high homology with Gh DWF4 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mature fruit.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soluble proteins, and vitamin C were obtained in fruit of transgenic tomato line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P. Furthermore, overexpressing Gh DWF4 promoted fruit growth and ripening. The weight per fruit was increased by about 23% in transgenic lines. In addition, overexpressing Gh DWF4 promoted the germination of transgenic tomato seeds and hypocotyl elongation of seedling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verexpressing Gh DWF4 gene in tomato could increase the contents of many nutrients in fruit and accelerate fruit ripen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increased endogenous BRs in fruit affec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omato fruit and therefore improved the nutrient quality of tomato.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番茄果实生长与温度、光照的关系以及建立番茄产量预测的新方法,该研究对不同播期、品种、氮素水平及茬口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了反映果实生长与温度、光照关系的果实横、纵径生长模型,以及果实干物质机理性模型和果实鲜重与横、纵径关系的线性模型,并建立了以上述模型为基础的番茄产量预测模型。运用独立数据对产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当利用干物质机理性模型模拟番茄产量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和ADe都小于30 g(每株);当用果实横径经验性模型模拟番茄产量时,RMSE和ADe都小于35 g(每株);当用果实纵径经验性模型模拟番茄产量时,RMSE和ADe都小于40 g(每株)。表明番茄产量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很好地模拟番茄产量,可为设施番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其中利用果实横、纵径的线性关系模型来预测番茄产量,具有参数少、不破坏果实活体、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马一科  于夜阳  秦琳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92-15794
[目的]为营养液深液流技术在设施番茄高产优质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营养液深液流栽培为栽培方式,荷兰“百利”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无土栽培试验确定了适用于该栽培方式的营养液配方。[结果]适宜的营养液温度为22~32℃。营养生长期的适宜营养液浓度为1500~2500μS/cm,结果期的适宜营养液浓度为3000~4000μS/cm。2008年7月12日,对大栽培池中的番茄植株进行了第1次采摘,成熟果32个,挂果12个,成熟果单果重约130g,平均直径约65mm,最大直径约80mm。到2008年10月1日,大栽培池番茄植株累计采摘成熟果162个,挂果43个;其冠层面积约10m2,根茎直径为26.68mm,番茄长势良好。[结论]该试验为各种蔬菜、瓜果的无土栽培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配制不同配方的基质培育番茄幼苗,在相同的培育条件下研究不同基质下番茄幼苗及果实的相关形态指标、结构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利用玉米糠醛渣:蛭石=3:1的配方培育出来的番茄幼苗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在形态指标方面,株高、茎粗、叶面积、根的干鲜重、壮苗指数等形态指标在所有组合中达到最高;生理指标方面,此配方培育出来的番茄苗根系活力强,叶绿素含量高,净光合有效辐射强,呼吸速率也最高;果实质量方面,番茄的VC含量、还原性糖含量和茄红素含量比其他组合高;此配方培育出的番茄花芽分化较其他组显著提前;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配方的理化性质最稳定。上述的各项指标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由此可见,玉米糠醛渣十分有利于番茄作物的生长,能显著提高番茄质量。在安徽各地,玉米糠醛渣来源广泛,价格便宜,适合作为优良的基质品种在番茄乃至其他农作物生产中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番茄果穗弯折对果实膨大和产量的影响及果穗发生弯折的影响因素,进行大棚秋番茄果穗弯折试验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涂抹果穗试验,统计和分析大棚秋番茄与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的状况。结果表明,大棚秋番茄果穗弯折后,果实纵、横径增量减小,单果质量及单穗产量下降,且果穗早弯折处理比晚弯折处理的果实纵、横径及产量降低更多。用"诱导素"涂抹大棚秋番茄第1、2层果穗主枝基部后,果穗主枝明显增粗,果穗弯折率分别比对照下降100%和93.33%;果实膨大速度加快,单果质量增加,番茄第1、2层单穗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7.99%和13.34%。大棚秋番茄果穗弯折率与果穗总长度、果穗主枝长度、果穗层次正相关。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与不同品系及其区域分布、果穗主枝长度、果穗主枝粗度、植株节间长度、果穗枝重量、果穗木质素含量密切相关;日光温室春番茄不同品系的果穗弯折率明显不同,而且日光温室内北部区域植株果穗弯折率高于南部达85.54%;总体而言,日光温室春番茄不同品系果穗主枝和植株节间长度越长、果穗主枝越细、果穗枝越轻、果穗木质素含量越低,其果穗弯折率均相对较高,番茄果穗弯折降低了单果质量和果穗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