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3月-2023年3月,为了准确地对粗须白甲鱼的形态种质标准还和系统分类研究,测量分析了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背鳍是iV-8,腹鳍是ii-8,臀鳍是iii-5,胸鳍是i-14-17,侧线鳞鳞式是47 6/4(V)49,平均的全长是体长的1.2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高和尾柄长的4.82、4.9、11.65、5.56倍,头长分别是眼径、吻长和眼间距的4.19、3.16、2.4倍,粗须白甲鱼的肥满度系数K=1.76±0.27,该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适宜用幂函数表述,函数关系式为M = 0.0193L2.9623(R2 = 0.9726),体长与肠长间呈线性关系,关系式方程为M = 0.0193L2.9623(R2 = 0.9726)。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测量并分析了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传统形态特征和现代框架特征。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平均全长是体长的1.2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高和尾柄长的4.82倍、4.90倍、11.65倍、5.56倍,头长分别是眼径、吻长和眼间距的4.19倍、3.16倍、2.40倍。粗须白甲鱼的肥满度系数K=1.76±0.27,体长(H)与体质量(M)的函数关系式为M=0.019 3H2.9623(R2=0.972 6),体长(H)与肠长(L)成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L=2.228 1H-5.426 9(R2=0.923 3)。  相似文献   

3.
金华猪及其杂种肌肉组织学特性与肉质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用冰冻及石蜡切片两种方法,测量了金华猪及其杂种长金猪背最长肌的组织学特性,并以长白猪作对照。测量结果:1.肌纤维直径以金华猪最细,长白猪次之,长金猪最粗;2.肌纤维密度以金华猪最大,长白猪次之,长金猪最小;3.肌肉内肌纤维、结缔组织以及脂肪组织的面积比,上述3猪种的肌内肌纤维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肌内结缔组织含量以金华猪最少,长金猪显著高于金华猪,肌内脂肪组织含量,金华猪极显著高于长金猪和长白猪。对测量数据进行生物统计表明,金华猪肌肉组织学特性明显优于长金猪和长白猪。 本文还提出了肌纤维直径的测量方法,并对肌纤维形态的描述,以及冰冻与石蜡切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828.1,知291长白猪定县猪芦台白猪肌肉组织学特性与肉质关系/蜚振起(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71001).郑世学.张秋良…11养猪一1998.(l)一36~37 用冰冻切片法测定了长白猪、定县猪和芦台白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密度、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所占比例、肌内结缔组织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肌肉组织学性状对肉品质的影响,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群体扬州鹅胸肌、腿肌的肌纤维结构和肌肉剪切力。结果表明:5个群体中,无论公母鹅,胸肌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小于腿肌;K×B群体的肌肉组织形状(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A带、H带、I带和肌节长度)在5个群体的公、母鹅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同时肌肉嫩度也显著优于其他群体。综合而言,不同群体组织之间虽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K×B群体的组织学特性相对优于其他4个群体,在5个鹅群体中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肌纤维是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通过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提高肌肉品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成年哺乳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按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C)的多态性表达可分为Ⅰ、2a、2x、2b型4种类型,Ⅰ、2a型属偏氧化型肌纤维,2x、2b型属偏酵解型肌纤维.动物出生前,肌纤维MyHC异构体一般表达为胚胎型、胎儿型、Ⅰ和2a...  相似文献   

7.
以小金县4.5岁的牦牛、犏牛的公牛为研究对象,采用舍饲和放牧饲喂,屠宰后采集舍饲牦牛、犏牛和放牧牦牛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等部位的肌肉,测定其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内肌纤维含量和肌内结缔组织含量。结果表明,舍饲牦牛、犏牛和放牧牦牛的肌纤维直径、肌内肌纤维含量在3个肌肉部位间无显著差异;舍饲牦牛臂三头肌的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股二头肌;舍饲犏牛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的肌内结缔组织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舍饲犏牛、放牧牦牛的肌纤维密度和舍饲牦牛、放牧牦牛的肌内结缔组织含量在3个肌肉部位间无显著差异;3个部位肌肉的肌内肌纤维含量和肌内结缔组织含量在舍饲牦牛、舍饲犏牛和放牧牦牛间差异不显著;舍饲牦牛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舍饲犏牛;舍饲牦牛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放牧牦牛,臂三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臂三头肌的肌纤维密度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探讨山羊悬雍垂正常的组织学构造,为研究山羊悬雍垂提供一些形态学和组织学及病理学的理论依据。取新鲜山羊悬雍垂,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和电镜观察。悬雍垂主要由表面上皮组织(主要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腺体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主要为骨骼肌)和软骨组织构成,另外还有明显的血管和导管结构。其腺体...  相似文献   

9.
猪肉中羟脯氨酸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肌肉由肌纤维组织、肌内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主要存在于肌肉的结缔组织胶原蛋白中,而且于胶原蛋白中组成恒定(占其总氨基酸的12%~14%)。不少研究证明〔1,2,3〕,肌肉的柔嫩与老化主要决定于肌肉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并且,肌?..  相似文献   

10.
侯粲  杨曙明  周宇  李爽跃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347-5348,5353
[目的]探究不同营养水平对虹鳟肌肉组织学的影响。[方法]设计4种不同蛋白质水平(4种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0.15%、38.92%、37.69%和36.45%)的基础日粮,通过显微镜对组织切片的观察,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虹鳟肌肉组织学的影响。[结果]随着基础日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虹鳟肌肉肌纤维密度减小、肌纤维直径增大。其中,高蛋白质水平组(粗蛋白含量40.15%)肌纤维密度最小,4周时为(426.59±6.41)n/mm2,8周时为(395.43±13.26)n/mm2,肌纤维直径最大,4周时达到(50.92±3.17)μm,8周时达到(54.82±6.22)μm;低蛋白质水平组(粗蛋白含量36.45%)肌纤维密度最大,而肌纤维直径最小,4周时分别为(617.76±7.02)n/mm2、(44.67±0.86)μm;8周时分别为(543.67±2.65)n/mm2、(48.31±3.41)μm。[结论]为虹鳟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阿勒泰羊肌肉组织的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阿勒泰羊肌肉组织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 HC)I型肌纤维含量。[方法]收集8月龄阿勒泰羊、Texel羊和F1代肉羊肌肉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阿勒泰羊My HC I型肌纤维含量,并与Texel和F1代肉羊进行了比较。[结果]阿勒泰羊My HC I型肌纤维含量与Texel肉羊、F1代肉羊差异显著(P0.05)。[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肉羊品种选育和肌肉品质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绢丝丽蚌鳃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绢丝丽蚌鳃组织的形态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内外鳃瓣的鳃丝在组成上是相同的,均由鳃丝壁、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鳃丝上分布有丰富的前纤毛、后纤毛以及侧纤毛,内部则存在着大量鳃腺。用于连接鳃组织的丝间隔和瓣间隔,纤毛稀少。丝间隔呈“Z”字形连接。在雌蚌的内外鳃瓣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结构差异,这与胚胎在雌蚌外鳃孕育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运用石蜡切片及超薄切片技术,对感染呼肠孤病毒的锯缘青蟹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和超微观察.石蜡切片结果显示:SsRV的侵染导致青蟹的肝胰腺、鳃、肠、心、胃和肌肉组织中产生明显组织病理变化,其中以肝胰腺、鳃组织和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最为明显,主要包括肝胰腺基底膜破损、肝细胞坏死,鳃腔堵塞,肠上皮细胞脱落,心肌与足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  相似文献   

14.
“脊尾白虾肌肉微孢子虫病”的病原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启东海水养殖脊尾白虾出现肌肉白化症状,虾腹部、头胸甲、步足、尾扇等部位病变明显,通过活体压片镜检发现肌肉中存在大量球形包囊,利用超显微技术对病原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为微孢子虫,并对脊尾白虾的病变组织进行了病理分析。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具包囊结构,包囊大小为(5.40±0.55) μm,一个包囊内含8个孢子,成熟孢子呈椭圆形,孢子长为(2.30±0.25) μm,孢子宽为(1.50±0.19) μm,孢内极丝一般环绕9~10圈。病理分析显示,脊尾白虾的鳃、胃、肠和肌肉内均发现微孢子虫寄生和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肌肉组织病变最严重:原肌纤维存在的空间被大量的球形包囊占据,肌纤维断裂,空泡数量增多,线粒体消失;鳃细胞膨大呈空泡状,鳃膜坏死,核质、细胞质和细胞器消失;胃细胞胞浆基质电子密度增大,孢子寄生在结缔组织中脂滴附近;肠外膜上皮细胞核质皱缩,部分肌层消失,孢子寄生在肠粘膜层和肌层之间。  相似文献   

15.
泰和鸡黑色素的发生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泰和鸡胚胎及其组织切片,匀浆涂片进行了观察,发现当胚胎发育到5-6d时,黑色素首先在鸡胚荐部皮肤发生,然后以该部位为中心,向前后左右扩展,黑色素首先发生于皮肤组织和骨膜肌膜,然后发生于肌间结缔组织,最后在肌纤维中出现。  相似文献   

16.
在选取的4种土壤上 ,用甲鱼温室排放的富含营养物的养殖废水和商品营养液作对比进行了生菜栽培试验。试验表明,不同的土壤对甲鱼废水显示出不同的适应性 ,土壤对甲鱼废水中的铵氮和磷的去除率较高 ,4种土壤中以红壤为最 ,分别达95.3 %和96.8 %。甲鱼废水既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态K、Ca的含量 ,促进植物的生长 ,还能减少因甲鱼废水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肌肉组织学结构及其与肉品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肉的组织学特性与肉品品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综述了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纤维面积比例、结缔组织面积比例、脂肪组织面积比例以及肌节长度等组织学特性与肉品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HE染色法研究了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小口白甲鱼体型小,口小下位,下颌具角质边缘。食道和肠道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肠道细而长,比肠长(肠长与体长之比)大于2.0;小口白甲鱼的口咽腔上皮细胞中有杯状细胞排列,鳃耙细密发达。食道的输送食物能力和肠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强,小口白甲鱼属于以刮食为主的偏植食性鱼类。其消化道组织结构与食性一致。  相似文献   

19.
海南特种野猪肌肉组织特性与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肌肉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试验测定了海南特种野猪骨骼肌不同部位肌纤维形态和胴体肉质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特种野猪肌纤维直径较小,肌纤维密度较大,肌纤维面积适中;肌纤维等效直径、面积、密度均与剪切力呈显著(P0.05)正相关;肌纤维等效直径和面积与肌内脂肪呈显著(P0.05)负相关;肌纤维长径与肉色和大理石纹均呈显著(P0.05)正相关。结果揭示了海南特种野猪肌纤维等效直径、面积、密度与肉质性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肌纤维细,肌纤维密度高,肌肉表面纹理细腻致密,嫩度好,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20.
我国6个肉牛品种肌肉纤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比较我国不同品种牛肌肉纤维特征,为高档牛肉生产和品种培育提供技术参数。运用肌肉组织冰冻切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SDH)研究6个品种肉牛(利木赞牛、皮埃蒙特牛、中国西门塔尔牛、鲁西牛、秦川牛和晋南牛)的背最长肌、腰大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类型、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等特征。结果表明:1)鲁西牛和利木赞牛背最长肌的红肌纤维(R型)比例分别为32.7%和29.5%,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晋南牛腰大肌和鲁西牛股二头肌的R型纤维比例最高为42.7%和48.7%;2)秦川牛背最长肌中的3种类型肌纤维直径值分别为60.009、61.109和67.800μm均显著大于另外5个品种(P<0.05),秦川牛和晋南牛的腰大肌和股二头肌的红肌纤维(R型)和中间型纤维(I型)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其他4个品种(P<0.05);3)皮埃蒙特牛和利木赞牛腰大肌的红肌纤维(R型)密度分别为216.667和189.583根/mm2,白肌纤维(W型)密度分别为200.926和261.11根/mm2显著大于其他品种(P<0.05);鲁西牛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R型肌纤维密度大于其他品种;4)每一品种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不同肌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