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峰  赵建选  王世坤 《食用菌》2001,23(6):18-18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而玉米秆做为下脚料大部分被就地焚烧 ,既浪费资源 ,又影响环境。我所食用菌研究室自 1998年开始研究玉米秆种植鸡腿菇技术 ,经过 3年的试验、示范 ,生物转化率达 60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鸡腿菇学名叫毛头鬼伞 ,属于中温型 ,出菇温度在 15~ 2 8℃ ,一般在春、秋两季均可种植。在我区秋季以 8月初~ 9月底种植较为理想 ,春季以 1月初至 3月初种植较为适宜。2 制作菌种  1菌株 :选择抗逆性好 ,产量高 ,单生或双生 ,颜色纯白的品种较好 ,不宜选用丛生品种。在我区一般种植我单位从野生种驯化的 …  相似文献   

2.
王尚垄  于醒  李建南 《食用菌》2009,31(5):38-38
鸡腿菇大田小拱棚栽培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闭。为筛选出鸡腿菇大田小拱棚栽培适宜的培养料配方,2006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课题组有关成员在川汇区农业高效园区大田中搭小拱棚,以玉米芯为主料,选择适宜的配方栽培鸡腿菇,现将有关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学名毛头鬼伞,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食用菌[1-2]。鸡腿菇肉质细嫩、味如鸡丝,营养丰富[3]。鸡腿菇具有降低血糖、益脾、帮助消化及治疗痔疮的功效[4]。河南省作为我国食用菌主要生产区,其食用菌的发展对中国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影响。鸡腿菇作为主要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迫切需要一套高效的栽培技术指导生产实践。笔者结合中原地区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对鸡腿菇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中原地区栽培鸡腿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邓功成  陈江涛 《食用菌》2006,28(4):42-43
用玉米秆作主料,生料栽培鸡腿菇,来源广、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栽培方法简单,便于操作、管理粗放,适合规模栽培。特别是玉米种植面积大的贫困山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1发展成效1)品种不断丰富,珍稀菌类发展加快。陕西人工栽培食用菌已有4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主要以香菇、木耳、平菇等大宗食用菌为主。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档珍稀菌类增加较快。目前,全省食(药)用菌人工栽培种类达30多个,其中食用菌主要有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菇、杏鲍菇、金针菇、姬菇、秀珍菇、大球盖菇、鸡腿菇、茶树菇、白灵菇、猴头菇、草菇、滑菇、凤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用菌种类多达936种(包括野生种类),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原料生产食用菌,增加种植业附加经济效益,投产比高[1]。传统的蔬菜秸秆利用率低,大多是直接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多个问题。将蔬菜秸秆进一步发酵利用栽培食用菌,从根本上解决因为秸秆长期浪费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蔬菜秸秆栽培食用菌充分发挥了秸秆使用价值,使其变害为利,符合农业健康发展的要求。综述了国内外蔬菜秸秆料栽培食用菌研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棉秆柱(块)式栽培食用菌配套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粉碎成15cm以下的碎段棉秆经碱化和发酵处理后,用圆柱或长方体模具做成菌柱或菌块栽培平菇、姬菇、鸡腿菇,总结出了碎段棉秆柱(块)式栽培食用菌的配套技术,为棉秆栽培食用菌开辟了新途径。试验结果证明,碎段棉秆柱(块)式栽培平菇、姬菇、鸡腿菇,方法简便,用工少、成本低、效益高,是一种全新的棉秆栽培食用菌模式。  相似文献   

8.
以沼气发酵的废弃物沼渣为试材,部分代替鸡腿菇栽培常用栽培料中的玉米芯进行栽培试验,分别考察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周期、产量以及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以配方3(60%沼渣,20%玉米芯,13%麸皮,5%玉米粉,2%石膏,含水量63%~65%)栽培鸡腿菇,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并且子实体中镉、汞、铅、砷的含量远低于国家对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效果理想,可以在规模沼气发酵的地区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9.
高寒地区夏季利用金针菇等废料栽培鸡腿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淑敏  刘海林 《北方园艺》2010,(20):174-175
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利用金针菇、侧耳等菇种栽培废料进行夏秋季栽培鸡腿菇试验。结果表明:以50%金针菇及平菇等废弃菌棒为主要培养料的配料,经处理后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指标为100%,投入产出比为1∶6.6。说明采用金针菇及平菇等废料栽培鸡腿菇可以节省原材料成本,是循环利用食用菌废料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生产污染料为主料,添加麦草秸杆、尿素等辅料,经发酵处理,进行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kg):污染料790 g,新鲜麦草秸秆150 g,生石灰20 g,过磷酸钙20 g,尿素10 g,种料10 g(其中,首次建堆种料为干制牛粪,其他批次为前一次发酵培养料),料水比1∶1.5,pH 7~8,用于鸡腿菇栽培,发菌成功率达90%~95%,出菇率达80%以上,生物学效率为43.5%~59.4%;试验期间,培养料建堆越晚,所需发酵时间也越短,鸡腿菇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11.
鸡腿菇具有较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食用菌,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商品性及菇农栽培鸡腿菇的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宜我地气候条件的优良菌株,笔者进行了本试验,以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鸡腿菇菌株。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芦苇末栽培鸡腿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忠贵  董亚萍 《食用菌》2003,25(6):17-18
鸡腿菇是近几年开发并大面积生产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之一。其幼嫩子实体肉质细腻,滑嫩爽口,且菇体洁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含抗癌活性物质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浓度,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本文以造纸工业的下脚料-芦苇末为主要原料栽培鸡腿菇,在原料配方、基质发酵、栽培方式、管理措施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技术2002年12月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3.
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炉渣、玉米秸秆、发酵牛粪、食用菌栽培废料、沼渣、糠醛渣为材料,研究了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炉渣∶玉米秸秆∶牛粪∶菌棒∶糖醛=0.6∶0.6∶1∶1∶0.6(V/V)配方较为适宜辣椒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14.
张渊  张筱梅  张焕英  杨静 《食用菌》2004,26(2):21-22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促进鸡腿菇的栽培生产,笔者对鸡腿菇的发酵料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北方栽培的原料,并简化其栽培设施和生产过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将快速发酵防污剂加入常规培养基中 (稻草、麦秸、玉米杆、木屑、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下脚料或多种混合的培养料 )充分拌匀后装入塑料袋 ,在适温下发酵 1d左右即可接种、培养。可较快地分解培养基质 ,提供营养、生长素、抑杀杂菌物质 ,可达到熟料灭菌相同的效果和熟料发菌速度 ,促进菌丝较快地生长 ,有效控制杂菌污染 ,提高效益等目的。适宜不同技术水平的食用菌生产者周年进行香菇、平菇、木耳、灵芝等生料制种栽培。经引用于制种栽培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品率达 10 0 %。现将用塑料袋生料制种的应用方法介绍如下 :1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  相似文献   

16.
王治江 《蔬菜》2004,(7):21-22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copinuscomatus),由于其菌盖圆柱状,连同菌柄形似鸡腿,故得名鸡腿菇,菇体幼小时菌肉细嫩,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具有降血糖、去痔疮、益脾胃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栽培者越来越多,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新一代高档珍稀食用菌。但是,传统的栽培方法,主要在春秋两季栽培,而整个夏季却没有鸡腿菇。该技术利用本地区昼夜温差大和日光温室调控能力强的特点,采用春季制种,夏季出菇,从菌种制作、栽培形式、保湿降温、采摘贮藏等栽培过程全面进行了总结,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一、鸡腿菇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1.营养鸡…  相似文献   

17.
鸡腿菇的快速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于 1999~ 2 0 0 0年引进 2个鸡腿菇菌株 ,进行制种与栽培试验 ,已获成功。本文主要介绍其制种技术及注意事项。1 生长特性  鸡腿菇是一种中温型菌类 ,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 2 2~ 2 6℃ ,以 2 4℃左右萌发最快 ;菌丝耐低温能力强 ,其生长温度 3~ 3 5℃,最适 2 4~ 2 6℃。菌丝体生长期培养基适宜含水量为 65 % ,经发酵的培养料含水量 70 %时菌丝生长仍旺盛。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 ,但子实体生长阶段需适量散射光 ,一般 70~ 80 lx即可。鸡腿菇又是一种好氧性腐生菌 ,生长中需要大量氧气。菌丝在 p H4~9均能生长 ,最适 p H6.5~ 7.5。…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鸡腿菇进入广州食用菌市场,已为不少市民所接受,同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本所引进鸡腿菇新品种G 015进行了栽培试验,从中总结栽培技术。鸡腿菇G 015菌种引自湖北华中食用菌栽培研究所,菌丝生长温度10~35℃,最适22~28℃,子实体形成温度12~30℃,以15~24℃为最适,属中温型菌类。子实体丛生,色洁白。1季节安排9月初制作原种,经20 d左右的菌丝培育,9月中下旬则可接种培育种,再经20 d左右的培育后,栽培种则可脱袋安排出菇。2菌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均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培养料配方:棉籽壳78%,麸皮20%,生石灰2%。棉籽壳等原料必须是新鲜、…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鸡腿菇价格看好,菇农纷纷上马,但苦于缺乏棉子壳、木屑等原料。为此,我们就地取材,对麦草、稻草、玉米秆、玉米芯、红芪茎秆、橡籽壳几种原料进行了栽培鸡腿菇试验,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中管棚设施利用率,1997~1998年奉贤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与蔬菜技术推广站协作进行了中棚秋刀豆套种食用菌(鸡腿菇)试验,经过2年的努力,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品种及配方 蔬菜品种用黑籽长箕刀豆。鸡腿菇袋栽配方为棉籽壳42%、食用菌废料40%、玉米粉15%、尿素1%、石灰2%。对照为不套种鸡腿菇的中棚刀豆。1.2 鸡腿菇二级种制作 把上述配方按比例混合,含水量62%~64%,pH值7.2~7.5,堆制7天(d),中间翻2次,使料内大量产生放线菌。再装入17×33厘米(cm)袋中,每袋配方料重0.3公斤(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