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简介食用菌生产方式中的工厂化智能生产、机械化设施生产、园艺式手工生产、生态型段木生产、仿野生半人工生产等5种方式。指出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它具有3种显著的特性:智能化栽培环境控制系统,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设施,以及自动化菌种接种设备等。  相似文献   

2.
王传金 《蔬菜》2016,(6):47-49
从周口市蔬菜生产的基本概况入手,分析了影响蔬菜规模化生产的诸多因子,包括土地流转状况、农业劳动力转移情况、蔬菜生产的成本与效益、当地农民的蔬菜生产技能、农业生产条件等,并根据当前国内外蔬菜规模化生产的状况,提出了周口市蔬菜规模化生产的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3.
果树产业技术体系辽宁创新团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创新团队成立的必要性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生产环节多,包括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销售等生产环节;影响因素多,受自然、地理、政策、社会经济环境等影响大;加之,农业生产区域性、季节性强,生产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劳动力素质相对差,决定了农业产业的脆弱性。同时,农业生产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突出,不仅涉及农民增收,还事关食物安全、社会稳定等生产、生活、生态的方方面面,因而需要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京市325个蔬菜种植主体在蔬菜生产形式、生产环境、病虫害防治、废弃物处置、产品储运等关键环节进行调查分析,揭示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无公害蔬菜认证需求不强;生产技术落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改善蔬菜生产环境条件;完善蔬菜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塑造品牌观念等。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绿色食品荆芥生产为例,制定了荆芥生产技术规程。本规程从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质量、苗菜生产、大田生产、留种及生产档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适用于湖北省绿色食品荆芥苗菜和大田生产,长江流域其他地区亦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蔬菜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鸿  陈娟 《长江蔬菜》2018,(2):81-8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蔬菜产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布局、产品质量、科技发展、市场流通等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也存在生产效率低、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差、机械化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等现实问题。提出通过实施标准化、机械化和规模化的蔬菜生产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建设观光旅游型蔬菜生产模式以优化蔬菜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结合各地蔬菜生产条件与模式因地制宜地借鉴发达国家的蔬菜产业发展经验,以促进我国生产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变。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的生产质量直接影响其质量安全,因此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尤为重要。结合山东省24家食用菌企业的调研情况,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分析,针对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控制技术、政策等主要障碍,从提高技术水平、强化员工生产质量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政府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改善食用菌企业生产管理控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寿海 《食药用菌》2015,(3):147-152,195
介绍香菇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包括香菇长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香菇短棒式栽培机械化高效生产装备,以及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长棒式栽培机械涵盖了输送、装框、灭菌、接种、封膜、培养和注水等香菇生产全过程。短棒式栽培机械有带套环短棒生产装备、热合封口短棒生产装备。比较说明防污染液体菌种生产装备系统相对于传统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阐述聊城市平菇产业发展优势,以生产基地、合作社、生产大户为主体的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平菇生产中品种选择、生产规模、栽培模式等建议;介绍在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新一代菇棚、提高产业链机械化水平、创新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0.
茶叶清洁化生产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生产的清洁化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讨论了茶叶清洁化生产在茶鲜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包装、茶叶运输销售等方面的要求,并提供一些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可行性建议,作为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菌糠综合再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糠。食用菌采收后,大部分菌糠得不到及时处理,这不仅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给之后的食用菌栽培带来很大隐患。当今世界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因此及时科学地处理食用菌菌糠,实现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农业经济循环刻不容缓。菌糠已成为数量十分可观的重要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菌糠不但可以再利用栽培食用菌,还能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菌糠的转化再利用,解决了环境问题,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总结了食用菌菌糠在食用菌栽培、食用菌菌种生产、做菌糠饲料、做栽培基质以及土壤改良方面的再利用研究情况,提出了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菌糠再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马铃薯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合格种薯生产等一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小果型西瓜密植栽培与传统密度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田间条件下相同两个棚,采用密植栽培和传统密度栽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不同栽培密度的西瓜长势、品质没有差异,密植栽培比传统种植667 m^2产量提高1 993.16 kg,提高了27.78%。密植栽培比传统种植667 m^2经济效益提高8 647.02元,提高了28.98%。在小果型西瓜立架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比试验中,综合考虑小果型西瓜生长势、坐果率、植株发病率、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67 m^2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小果型西瓜密植栽培技术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建议广大瓜农应用小果型西瓜密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以来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倩  李瑾 《北方园艺》2021,(3):155-160
对2000年以来我国苹果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苹果生产区域布局较为稳定,生产高度集中于苹果生产优势区域。苹果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苹果的消费需求,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苹果产品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但苹果生产成本利润率显著下降,消费者对苹果品质及营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苹果生产面临成本、质量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苹果生产中技术服务、农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也有了初步发展,未来苹果生产将进一步向高效、优质、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生产的一种模式,近年在国内逐渐兴起。探讨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定义;讨论了对工厂化生产的认识;分析了工厂化生产的优势与局限;展望、预测了工厂化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尚未开展大规模集约化育苗的农户,设计了一种能够为农户应用的全光照蔬菜育苗箱,每个育苗箱可以培育667m2菜田用苗。箱体由不锈钢材做骨架,外部覆盖PC板,内分6层。箱内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及自动供液装置经过初步应用试验,能够准确控制育苗时的温度、相对湿度、水分等环境因子,可培育出优良茄果类蔬菜幼苗。该育苗箱已经获得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7.
18.
甘肃砂田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起源于甘肃中部地区的砂田,是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地理、土壤条件的产物,具有明显改良和调节农田小环境的功效。文章简要回顾了甘肃砂田的发展和研究历史,分析了砂田的发展前景和砂田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期望有助于新时期砂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生产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食用菌生产总量不断增长,栽培区域不断拓展,特色优势布局形成,循环生产和集约化生产已成为浙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食用菌的优势,发展循环生产,对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高效农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确定重点区域,突出主导品种,建设循环生产示范区,创新循环生产模式,做好产业间的衔接规划,培育实施主体,加大对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和政策扶持力度,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露地和网棚繁育的2个不同熟性马铃薯品种原种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网棚条件下繁育还是露地条件下繁育,对晚熟品种陇薯3号、早熟品种LK99的幼苗生长势、整齐度、生育期以及植株高度均没有显著影响.露地繁育的陇薯3号原种花叶病发病率比网棚繁育的高3.57~5.01个百分点,而繁育条件对卷叶病影响不显著.LK99无花叶病、卷叶病发生.2个品种晚疫病露地繁育的原种发病率均比网棚繁育的原种高5.0个百分点.生产的一级种网棚与露地相比.2个品种的单株块茎数、单株生产力差异均不明显.网棚繁育的陇薯3号比露地繁育的增产9.3%,LK99增产4.5%,增收不明显.差异不显著.种植一级种产量跟踪发现,生产的二级种网棚比露地减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