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小肽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差异性.选用相同背景的健康成年蛋鸡10只,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提取RNA样品,采用相对定量RT-PCR,对蛋鸡小肠各段肽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差异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蛋鸡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与回肠比差异不显著(P>0.05),十二指肠PepT1 mRNA的表达水平与回肠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绵羊胃肠道内游离氨基酸(FAA)和小肽(PAA)的数量分布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EAAT3、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y+LAT2和ASCT2、小肽转运载体PepT1、氨基肽酶APN、二肽酶DPEP2mRNA在胃肠道的表达规律。试验选取18月龄健康小尾寒羊6只,屠宰后收集瘤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食糜及对应肠道组织,对食糜上清液的小肽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并用实时定量PCR对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绵羊食糜多数游离氨基酸浓度从高到低的分布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瘤胃和盲肠,前二者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不同部位游离氨基酸组成比例不同;多数小肽浓度从高到低的分布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瘤胃,除瘤胃和盲肠外各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部位小肽的组成比例不同;小肽占总氨基酸(TAA)的比例在空肠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5)。2)CAT1mRNA在空肠表达量最高,但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EAAT3、y+LAT2、PepT1、APN mRNA表达规律相似,均在回肠表达量最高;ASCT2mRNA在十二指肠表达量最高,DPEP2mRNA在盲肠表达量最高。结果提示,胃肠道不同区段游离氨基酸和小肽的浓度和组成不同;游离氨基酸的主要释放部位是空肠,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小肽的主要释放部位是十二指肠,主要消化部位是空肠,在肠系膜系统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瘤胃和小肠各区段吸收碱性氨基酸的能力基本相同;酸性和多数中性氨基酸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少数中性氨基酸主要吸收部位是空肠。本研究为绵羊小肠氨基酸营养和蛋白质消化吸收规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爱拔益加(AA)肉仔鸡肠道小肽转运载体1(PepT1)、B0系统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载体3(EAA T3)mRNA的表达差异与发育规律.试验选取1日龄雄性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8个组,于1、7、14、21、28、35、42日龄,每个组选取1只肉仔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肠段Pep T1、B0AT、EA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肉仔鸡不同肠段PepT1、B0AT、EA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Pep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十二指肠最高,空肠次之,回肠最低,B0AT、EAA T3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回肠最高,空肠次之,十二指肠最低.2)肉仔鸡不同日龄Pep T1、B0AT、EA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极差异显著(P<0.01);在不同肠段上,PepT1、B0AT、EAA T3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日龄的变化均表现为前期升高,后期平稳的趋势.由此可见,肉仔鸡肠道参与小肽及氨基酸吸收的转运载体PepT1、B0AT、EAAT3 mRNA表达具有肠段及日龄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与发育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鸡和父母代雄性岭南黄肉雏鸡各120羽,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30 d时岭南黄鸡肠道样品为模板,研究肉鸡肠道寡肽转运载体1(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mRNA表达的肠段差异性;以AA肉鸡和岭南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样品为模板,研究不同品种肉鸡肠道PepT1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1)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到结直肠依次降低,其中十二指肠显著高于结直肠(P<0.05);(2)AA鸡和岭南黄肉鸡PepT1 mRNA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中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16 d表达丰度最高,16~44 d逐渐下降,58 d略微回升;不同基因型之间PepT1 mRNA丰度比较,AA鸡和岭南黄肉鸡两品种间PepT1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1)随着肠道空间位置的后移,岭南黄肉鸡肠道PepT1 mRNA的表达丰度逐渐降低,其中十二指肠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结直肠(P<0.05);(2)不同品种肉鸡十二指肠及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且同日龄两品种间的表达丰度未见明显差异,表明PepT1 mRNA表达受到发育阶段的调控,但品种间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2):51-56
为分析T1R1(味觉受体1家族Ⅰ型)、T1R3(味觉受体1家族Ⅲ型)及PepT1(Ⅰ型寡肽转运载体)基因对湖羊氨基酸吸收的影响,以6月龄的湖羊为试验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羊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T1R1、T1R3和PepT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1R1和T1R3基因在检测的各段组织中均有表达,而PepT1基因在结肠中不表达;其中T1R1和T1R3基因在十二指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空肠,并且两者差异显著极显著(P0.01);T1R1和T1R3基因在十二指肠(P0.01)和空肠(P0.05)中的表达量与消化道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ep T1基因在空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回肠,并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Pep T1基因在空肠和回肠中的表达量与消化道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T1R1、T1R3和Pep T1基因对湖羊氨基酸吸收相关功能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十二指肠大豆小肽梯度灌注,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小肽对泌乳中期奶山羊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激素水平及小肠肽转运载体(PepT1)表达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2只平均体重为(38±2)kg、带有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山羊,分成4组,分别灌注小肽0、60、120、180 g/d,试验日粮相同,连续灌注14 d.结果表明:通过小肽的灌注,(1)增加了乳蛋白产量(P<0.05),乳蛋白含量也有所增加,但仅在120 g/d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乳脂产量与乳脂含量随着灌注量的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乳中尿素氮含量随着灌注量的升高而增加(P<0.05);(2)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仅在120 g/d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白蛋白含量反而较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P<0.05),尿素氮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生长激素浓度随着大豆小肽灌注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胰岛素浓度也表现出增加趋势,但只有在180 g/d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3)PepT1表达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随着灌注量的增加而升高.小肽灌注组PepT1在十二指肠表达丰度分别是对照组的1.6、2.6、5.4倍;回肠表达丰度是对照组的1.1、1.4、3.3倍;在空肠中表达是对照组的1.1、1.8、2.4倍.随着灌注量的增加,PepT1在十二指肠表达的增加尤为显著,在180 g/d试验组,PepT1十二指肠表达量分别为空肠、回肠的1.5、1.6倍.本研究揭示,小肽的灌注可以提高PepT1表达活性,增加小肽吸收,促进乳蛋白合成,并在120 g/d试验组表现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家兔小肠不同区段营养物质转运载体相关基因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选取11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白色獭兔10只,屠宰后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样品,采用real-time PCR研究家兔不同肠段小肽转运载体Pep T1,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B~0AT、EAAT3、rBAT,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GLUT2、GLUT5,以及脂肪酸转运载体FATP4的mRNA表达丰度。结果显示,小肽转运载体Pep T1 mRNA在十二指肠表达量最高,空肠略低;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兼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和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 mRNA的表达量均在回肠最高,空肠次之;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EAAT3 mRNA的表达量在空肠和回肠均较高;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和GLUT5 mRNA的表达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均较高;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2和脂肪酸转运载体FATP4 mRNA的表达量则是空肠最高,十二指肠次之。结果表明,家兔肠道转运吸收小肽、葡萄糖和脂肪酸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前半段,转运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后半段。  相似文献   

8.
为检测aBD-1mRNA在佳米驴体内可能的表达器官,根据已知aBD-1cDNA的全长序列设计一对预计扩增产物为266bp的引物,以佳米驴舌背表面、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气管、胰腺、膀胱、子宫、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脾脏、淋巴结、卵巢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佳米驴的上述器官内aBD-1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以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结果显示:aBD-1mRNA在佳米驴的舌、盲肠和结肠内有强的表达,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气管内有比较强的表达,在膀胱和子宫内有弱的表达,而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淋巴结、卵巢等实质性器官组织内无表达。  相似文献   

9.
为检测aBD-1mRNA在佳米驴体内可能的表达器官,根据已知aBD-1cDNA的全长序列设计一对预计扩增产物为266bp的引物,以佳米驴舌背表面、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气管、胰腺、膀胱、子宫、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脾脏、淋巴结、卵巢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佳米驴的上述器官内aBD-1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以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结果显示:aBD-1mRNA在佳米驴的舌、盲肠和结肠内有强的表达,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气管内有比较强的表达,在膀胱和子宫内有弱的表达,而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淋巴结、卵巢等实质性器官组织内无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营养物质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144头初始体重为(6.49±0.01) kg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喹乙醇+75 mg/kg金霉素,罗伊氏乳杆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GLU)的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UN)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胃动素(MLN)和空肠胆囊收缩素(CCK)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MLN的mRNA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Na+依赖性谷氨酰胺载体2(ASCT2)、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1(CAT1)、小肽转运体1(PepT1)和空肠中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以及空肠与回肠y+L氨基酸转运体1 (y+LAT1)的mRNA表达量(P 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y+LAT1、CAT1、PepT1和空肠与回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表达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十二指肠与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以及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ACCα的mRNA表达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SGLT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3(SGLT3)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营养物质转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断奶仔猪肠道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促进小肽、氨基酸及脂肪酸吸收转运,增强脂肪酸的合成。罗伊氏乳杆菌LR1在替代猪饲用抗生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用于开发新型猪饲料抗生素替代物。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L-精氨酸(Arg)和α-酮戊二酸(AKG)对热应激肉鸡肠道功能的影响。选用200只1日龄Cobb肉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日粮)、热应激组(基础日粮)、Arg组(基础日粮+0.5%Arg)、AKG组(基础日粮+0.5%AKG),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为期5周,第1周各组室温控制在32~34℃,第2~5周热应激组、Arg组和AKG组控制在(36±2)℃,而对照组第2周开始慢慢降至(22±2)℃,并从第3周开始维持在(22±2)℃,湿度为50%~60%。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处理降低了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液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P0.05),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脂肪酶、回肠胰蛋白酶、空肠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回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T的活力、十二指肠和回肠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空肠小肽转运载体(Pep T1)、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m RNA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死亡率、血液皮质酮、十二指肠和回肠丙二醛(MDA)含量、空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1(AMPK-α1)m RNA表达量(P0.05);与热应激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5%Arg可显著提高热应激肉鸡饲料转化率、十二指肠脂肪酶和回肠胰蛋白酶活力、十二指肠和空肠DNA含量、空肠CAT活力和HMOX-1 m RNA表达量(P0.05),降低死亡率、十二指肠和空肠RNA/DNA比值、空肠TP/DNA比值、HIF-1α和AMPK-α1 m RNA表达量(P0.05),而日粮中添加0.5%AKG可显著提高热应激肉鸡血液T3、十二指肠和空肠DNA含量、十二指肠CAT和GSH-Px的活力、十二指肠和空肠及回肠ATP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死亡率、血液皮质酮含量、空肠RNA/DNA及TP/DNA比值、十二指肠MDA和回肠过氧化氢(H2O2)含量(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0.5%Arg可提高热应激肉鸡肠道消化能力和抗氧化功能,而添加0.5%AKG可促进热应激肉鸡肠道黏膜细胞生长,提高肠道抗氧化能力,并改善肠道能量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12.
旨在比较研究牛消化道各段牛Ⅰ型肽载体(bPepTI)mRNA的表达。本研究分别用比较Ct和标准曲线2种相对定量方法和1种绝对定量方法比较牛各段消化道上皮黏膜I型肽载体mRNA的表达量,以了解小肽在牛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位。比较Ct法测定牛各段消化道表达量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数值上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空肠、回肠、盲肠、十二指肠、瘤胃、结肠、皱胃、瓣胃、网胃;标准曲线法结果表明,牛消化道各段bPepTI mRNA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空肠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回肠(P<0.05),回肠表达量与消化道其余组织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织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绝对定量检测到牛消化道各部位bPepTI mRNA表达量总体差异显著(P<0.05),mRNA拷贝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空肠、瓣胃、网胃、瘤胃、盲肠、十二指肠、回肠、皱胃、结肠,空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瓣胃(P<0.05),盲肠、十二指肠、回肠、皱胃之间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本研究结果,标准曲线法和绝对定量测定牛消化道I型肽载体mRNA表达量更为准确,在牛整段消化道中I型肽载体mRNA在空肠、回肠、瓣胃、瘤胃都有高表达,应是小肽吸收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3.
小肽作为蛋白质主要的消化产物,与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1)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小肽转运载体。文章就鱼类PepT1的分子特点,PepT1 cDNA的克隆与表达,以及PepT1的转运机制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克隆山羊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SLC3A1 cDNA序列,探究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在小肠中的表达发育模式。参考GenBank已发表的绵羊、牛SLC3A1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山羊SLC3A1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其在1日龄山羊11种组织及其在1日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得到了山羊SLC3A1基因cDNA序列,其与绵羊、牛、野猪、人、小鼠、大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9%、97%、88%、86%、80%和79%。SLC3A1基因转录表达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在1日龄山羊肾脏、回肠、空肠、结肠中表达量依次降低(P<0.05),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很低。同一月龄山羊,SLC3A1基因在不同肠段的表达量数值上回肠>空肠>十二指肠。SLC3A1基因在不同月龄山羊十二指肠表达量以1日龄山羊为最高(P<0.05),6~12月龄山羊相同肠段之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空肠表达量随山羊年龄的增加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回肠表达量在各个月龄山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山羊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SLC3A1的主要表达部位在肾脏和肠道,推测b0,+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转运氨基酸的主要部位为肾脏和肠道。SLC3A1基因在山羊小肠受肠段和发育阶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表达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小肽转运蛋白(PepT1)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 ,在氨基酸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小肽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 ,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小肽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 ,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等特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小肽转运机制的特点和小肽转运蛋白(PepT1)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PepT1分子结构特点 ,PepT1cDNA的克隆 ,不同动物之间PepT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PepT1mRNA在不同动物、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以及营养水平对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 ;并就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钙敏感受体(CaSR)基因对湖羊和徐淮山羊消化吸收的作用,以6个月龄的湖羊和徐淮山羊为试验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Ⅱ荧光染料法,对湖羊和徐淮山羊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10个组织中CaSR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湖羊的样品组织中,CaSR基因在十二指肠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回肠,两者的表达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CaSR基因在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空肠、盲肠、结肠、直肠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中的表达量(P0.05)。在徐淮山羊的组织样中,CaSR基因在回肠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十二指肠,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另外,该基因在回肠和十二指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空肠、直肠中的表达量(P0.05),盲肠和结肠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最低。通过试验说明CaSR在不同组织里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在不同的物种间主要表达组织也不同,表明湖羊和徐淮山羊具有不同的消化吸收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基因在同一品种不同组织及相同组织不同品种之间的表达差异,从而明确ACE2基因在AA肉鸡和海兰蛋鸡不同品种和器官组织间的表达特性。分别选取6只体重相近的45日龄AA肉鸡和6只300日龄海兰蛋鸡,采集脾脏、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胆囊、气管和法氏囊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各组织中ACE2 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AA肉鸡回肠的ACE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海兰蛋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ACE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2)AA肉鸡回肠、盲肠、肝脏、胸腺、肺和胆囊组织中ACE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海兰蛋鸡(P0.05)。研究表明:AA肉鸡和海兰蛋鸡小肠中ACE2 mRNA表达量最高;AA肉鸡回肠、盲肠、肝脏、胆囊、胸腺和肺组织中ACE2 mRNA表达高于海兰蛋鸡。提示ACE2可能与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已有的研究表明,消化道可以小肽的形式吸收氨基酸,但尚未很好地确定小肽的主要吸收部位。我们在另一项研究中对牛Ⅰ型肽载体(BPepTⅠ)第3~10结构域1566bp片段序列进行了测定(Genebank登录号:DQ309694),与绵羊相同区域片段序列同源性高达96.04%。本研究以BPepⅠ测序结果为基础,并参考绵羊的部分序列设计了跨内含子引物,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了牛离体各段消化道黏膜或上皮组织BPepTⅠ的相对表达水平,以评估小肽在牛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位。以持家基因β-actin为参比基因,结肠样品为校正样品(其相对表达量2-△△CT值为1),研究结果表明:在整段消化道中,BPepTⅠ的相对表达量(2-△△CT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回肠(30.62)、空肠(26.12)、瓣胃(22.61)、瘤胃(16.17)、十二指肠(11.97)、网胃(5.18)、皱胃(3.22)、盲肠(1.13)和结肠(1.00)。各段消化道BPepTⅠ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回肠相对表达量与空肠和瓣胃差异不显著(P>0.05),与瘤胃、十二指肠、网胃、皱胃、盲肠、结肠差异显著(P<0.05);空肠相对表达量与瓣胃、瘤胃、十二指肠差异不显著(P>0.05),与网胃、皱胃、盲肠、结肠差异显著(P<0.05);网胃、皱胃、盲肠、结肠的2-△△CT值均在5.2以下,相互之间相对表达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由BPepTⅠ基因相对表达活性可以将牛的各段消化道分为3组,回肠、空肠、瓣胃的活性最高,其次为瘤胃和十二指肠,网胃、皱胃、盲肠、结肠则;。  相似文献   

19.
旨在克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基因,分析其结构特性和表达特征。本试验以45和90日龄的健康雪山草鸡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扩增ACE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TA克隆构建黄羽肉鸡ACE2编码区序列质粒标准品,使用绝对定量方法测定ACE2基因在45和90日龄雪山草鸡公母鸡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得到2 427 bp的编码区序列,共编码808个氨基酸,与白羽肉鸡一致,但是在黄羽肉鸡序列中存在大量突变位点造成编码氨基酸发生变化。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与红色原鸡的同源性为99%,其次为绿头鸭88%,与其它动物的同源性为73%~76%。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CE2属于I型跨膜蛋白,即分泌型蛋白,信号肽位于1~17 aa,含有46个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定量结果发现,小肠中ACE2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法氏囊、气管、胆囊和脾中ACE2表达量较低,脾中表达量最低。母鸡空肠、盲肠、脾和肺中ACE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公鸡。公鸡肾和心中ACE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母鸡。90日龄雪山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肺、脾和回肠组织ACE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45日龄雪山草鸡,在法氏囊和肾组织中结果呈相反趋势。通过克隆获得了雪山草鸡ACE2基因编码区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雪山草鸡ACE2基因在家禽中较为保守;ACE2基因表达规律呈现出在雪山草鸡肠道组织中高于其他组织,母鸡中高于公鸡,随着时间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开展ACE2基因在黄羽肉鸡肠道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36头杜×长×大二三元杂交阉公猪,平均体重(55.6±7.0)kg,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饲喂13%(低蛋白质组)、16%(对照组)和19%(高蛋白质组)的蛋白质水平日粮,每个处理12个重复(单栏饲养).于饲喂后第45天,每组随机屠宰5头,分离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运用Real-Time 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研究CAT1 mRNA相对于β-actin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饲喂高蛋白质日粮时,与对照组相比,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相对于内参β-actin mRNA的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分别提高了58.4%、23.2%和24.5%,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时,CAT1 mRNA相对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和空肠中则分别提高93.1%和122.6%,差异显著(P<0.05),而在回肠中降低了14.3%,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最的影响不大,而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空肠CA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