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很难满足奶制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快速、灵敏、无损伤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综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及其制品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牛奶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编写计算机程序并以此建立模型,通过比较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确定了最佳的近红外判别模型,建立了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掺假生鲜乳识别平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2010年1~7月及2011年7月,采集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奶牛场的生鲜乳样品287份,配制掺水量为1%~20%,含三聚氰胺、尿素或硝酸铵,但含氮量达标的掺假生鲜乳样品526份,所有样品经近红外光谱扫描后,采用留四分之一法进行建模和预测,统计准确率。结果表明,掺假生鲜乳识别平台可以较好地识别掺假生鲜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奶业养殖现状及生鲜乳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对生鲜乳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梳理,阐明了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诸多因素,并着重阐述了检测技术发展应用对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千阳县围绕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县建设工作,在陕西省率先建成县级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并以县级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为核心,各小区奶站检测实验室为基础,形成了县、乡两级生鲜乳质量检测体系,为开展生鲜乳质量检测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千阳县生鲜乳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及生鲜乳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情况做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检测快速、高效、便携、无损等优点,成为近些年在检测领域里发展速度快、应用潜力大的快速检测分析技术之一,并逐渐实现了在农牧、食品、化工、制药、烟草等领域里的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行业特点,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兽药及兽药残留行业的应用进展进行评述,并对该技术在兽药及兽药残留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7,(5):52-54
目前蜂蜜的还原糖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传统化学检测方法费时、费力,因此无法做到快速、无损检测。中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无样品预处理、无损伤等特点,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采用中红外光谱技术,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检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和PLS的方法,建立和优化蜂蜜果糖和葡萄糖的快速检测模型,实现蜂蜜还原糖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生鲜乳检测是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和经验,对生鲜乳中的碱类物质、β-内酰胺酶、黄曲霉毒素、三聚氰胺4种检测项目的快速检测技术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牛奶的质量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建立生鲜乳质量检测体系,对加强生鲜乳质量管理,推动奶源基地建设和奶牛科学饲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陕西省千阳县建成县级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1个、生鲜乳收购站化验室37个,生鲜乳质量检测覆盖全县所有产奶牛,形成了以县级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为基础,各生鲜乳收购站化验室为基础检测点的两级生鲜乳质量检测体系,通过奶站自检—检测中心抽检—企业复检的工作程序,对生鲜乳中的理化、生物、卫生安全等指标进行检测,为奶牛科学饲养管理提供了依据,保障了生鲜乳质量安全.从201 1年2月至2012年12月,县生鲜乳质量检测中心在全县7个牛场、37个奶站累计检测奶样27080份,奶牛单产提高0.63吨,增加经济效益4013.3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黑龙江省启动建设生鲜乳质量与安全第三方检测体系,实施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工作。到2012年末,我省已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功能完备的省级检测中心、黑龙江省生鲜乳第三方检测数据系统,以及71处基层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并全部配备了乳成分分析仪、乳房炎检测仪、乳品质量安全检测仪等仪器设备。全省各地共选送培训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从源头控制生鲜乳安全隐患,切实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鲜乳抗生素残留专项整治行动,同时生鲜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也是当前生鲜乳收购站及乳品企业在收奶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将戴尔沃牛奶广谱抗生素检测试剂盒运用到生鲜乳抗生素残留检测试验中,验证其对青霉素G、磺胺嘧啶两种抗生素的检测效果及灵敏度,同时对该试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电子鼻作为一种基于综合气味信息的气味指纹检测技术,有着快速、无损、便捷、有效、客观等多方面优势,成为了乳及其制品的热门检测技术。与常规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电子鼻在乳制品掺假,成分检测,乳制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等相关气味信息方面的研究较多,为市场监控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总结了电子鼻在乳制品风味成分鉴别,乳及其制品新鲜度检测,乳制品加工过程监控、掺假检测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电子鼻技术在乳及其制品应用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旨在为其在乳及其制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快速、准确检测出生鲜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保证牛奶卫生安全。[方法]采用SNAP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生鲜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在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6月分别对新疆巴州辖区内16个奶站的奶缸、奶牛养殖小区、运输车辆分别抽16份生鲜乳样品检测黄曲霉毒素M1。[结果]16份生鲜乳样品中检测黄曲霉毒素M1,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对巴州辖区内16个奶站的奶缸、奶牛养殖小区、运输车辆进行了生鲜牛乳黄曲霉毒素M1抽样检测项目,16份生鲜牛乳样品结果全部为阴性,未检出黄曲霉毒素M1,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13.
张振宇  王勇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7):2820-2830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霉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乳与乳制品和霉变谷物中。目前研究较多的黄曲霉毒素有黄曲霉毒素B1(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黄曲霉毒素物理与化学性质稳定,加热处理很难将其破坏,是目前公认的毒性最强的致癌物之一。黄曲霉毒素不仅会造成动物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进入人体后还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原料乳中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会对整个乳制品产业链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简便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综述了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展,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质谱法、电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试纸条法等方法在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应用,总结以上各种方法在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中的优势与其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设计新的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生鲜牛乳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以保证生鲜牛乳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SNAP法)检测生鲜牛乳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区内的17个奶站的奶缸、运输车辆进行生鲜乳样品抽样检测,共抽样60份。f结果]对60份生鲜乳样品进行三聚氰胺含量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区内的17个奶站的奶缸、运输车辆所抽取的60份生鲜牛乳进行了三聚氰胺含量检测,60份生鲜牛乳样品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检测样品60份,合格数60份,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一种缩短灭菌乳中糠氨酸含量检测时间的方法,可以提升乳制品质量控制效率。[方法]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糠氨酸含量,实现微量糠氨酸的快速简便定量检测。[结果]与农业行业标准方法《NY/T 939-2016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相比,本文糠氨酸定量检测方法结果出具时间由2天缩短至15 min。[结论]该方法重复性较好,精密度和准确性较高,符合检测要求,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对牛奶的质量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本文综合阐述了免疫学技术在牛奶质量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酶联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免疫-PCR技术、免疫芯片技术在牛奶质量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免疫学技术在牛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rasing,the awareness of food safe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igh,and people pay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milk.This paper summarized research progress in detection of milk by immunological technique,including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IFT),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 (ICGT),immun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mmune chip technology in application of the milk quality detecting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at further developing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logical techniques in quality detecting of milk.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乳成分分析仪和近红外光谱仪比较分析了牛奶中的乳脂肪和乳蛋白。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没有显著差异,近红外光谱仪可以代替乳成分分析仪用来检测牛奶中的乳脂肪和乳蛋白。  相似文献   

19.
For food evaluat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hereinafter S. aureus) colonies is insufficient in view of present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 results,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diagnostic methods are demonstrated on an example of three methods of detection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in milk and milk products. 133 strain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method of biotyping of S. aureus strains. Four strains of S. aureus were included in biotype A, seven xin-producing strains were isolated seventeen times by detection of 96 S. aureus strains were not included in any biotype, the other strains belonged to biotypes C and E.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as an auxiliary method of evaluation of foods containing S. aureus bacteria. The agar-gel precipitation method of enterotoxin detection in isolated strains of S. aureus has just restricted validity. The enteroto-strains. The main shortcoming of this method is a fact that the result concerning the isolated strains need not be identical with the result of enterotoxin detection in food. Direct assays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in milk and milk products using an enzymoimmunological method seem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mainly due to their high sensitivity (0.0001-0.001 micrograms.ml1-) and other advantages.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ults are presented on an example of two model trials with winter sheep milk cheese.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快速、高效、无损的现代检测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NIRS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应用于牧草育种研究的意义,阐述了NIRS在牧草营养品质改良、次生代谢产物分析、病虫害抗性分析、抗逆能力评价等牧草育种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