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湘西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湘西州旅游业呈现出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态势,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信息的支持与保障,作为湘西地区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为湘西州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文化淀积浓厚。虽然旅游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该文通过对湘西州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在目前形势下,发展湘西州的旅游业应努力建设和改造基础设施,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精心打造属于本区域本民族的"神秘湘西"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湘西州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湘西州抗病优质超级稻研究的进展,展望了湘西州抗病优质超级稻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湘西州抗病优质超级稻研究的技术关键是"适当扩大遗传差异和距离、改良和创新育种材料、病圃加压选择",技术路线是充分利用湘西州及武陵山区特异种质资源与国内外优良遗传资源(尤其是野生稻种质资源)相结合,采取亚种间和地理远缘杂交,辅之以生物技术、航空手段和传统育种方法,利用特殊生态条件进行鉴定筛选,在株型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基础上,把增加每穗粒数和提高粒重作为增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葛根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目的是培育更为优质的葛根品种,提高葛根的利用率,能够在食品加工和药品生产等领域充分发挥葛根及其成分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创造更高的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着葛根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展开讨论,对葛根在药食方面的应用进行考证,并对其种质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种类与资源分布及品质,探讨其在临床用药、食品保健、牲畜饲喂以及生态建设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而为葛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葛根是一种既具食用价值又具药用价值的植物。本文从葛根种质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葛根种质资源的筛选、栽培、繁育及其价值的开发提出有关策略,并针对葛根种质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利用做出研究,旨在通过质量评价、品种选育、技术提升等手段,发挥葛根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实现葛根种质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葛根在招商引资的形势下,由企业牵头进入了贵州产业发展.针对贵州葛根产业走在科研前沿,由于科研技术局限,使产业投入增大,风险增大的问题,文章对葛根种质资源研究、我国葛根的发展现状、葛根的营养成分及用途、葛根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贵州葛根产业发展建议,为葛根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葛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葛根资源种类、分布情况、正伪品的鉴别及综合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葛根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为葛根资源充分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缓解人地矛盾所造成的城市建设用地过度开发、耕地资源占补不平衡等问题,通过科学预测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为土地资源的开发提供指导,为缓解后备资源不清的矛盾和合理保护生态途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解译遥感图像得到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DEM数据处理得到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基础数据,通过栅格数据的复合分析得到湘西州可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地资源分布与数量。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到湘西州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分级情况。【结果】湘西州可开发低丘缓坡地总面积为1 022.32 km~2,占总面积的6.61%。评价得到高、中、低和极低潜力区,面积分别为315.44、624.89、962.14和43.62 km~2。综合低丘缓坡地研究和土地开发潜力评价结果,湘西州土地开发潜力较大地区集中在东北和东南地区。【结论】优先开发高潜力区,异地占补以优补优,是实现耕地资源占补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中部省份中被列入西部开发的两个地区之一,全州天然牧草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非常适宜草食家畜养殖,但由于各种原因,整个湘西州草食家畜的发展却十分缓慢。本文从湘西州的牧草资源优势、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希望能在发展湘西草食畜的过程中起到参考。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视角下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精准扶贫的视角,对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总结出当前湘西州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主要有特色农产品基地种植模式、"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民俗旅游"观光模式、"飞地经济"精准扶贫模式和山区林下经济综合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政府要发挥服务和引导作用,龙头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扶贫,以及增强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功能等促进湘西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葛根与葛花解酒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葛根与葛花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酒精比重计测定葛根与葛花在不同用量、不同时间及不同酶用量的条件下与酒精作用的密度。[结果]葛根液与酒精作用的密度曲线随着溶液及酶用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密度接近于1.0000。葛花液与酒精作用的密度曲线在同等条件下下降。[结论]葛根与葛花均有解酒的效果,但葛根解酒效果明显好于葛花。在酶的作用下,它们能促进酒精分解,起到保肝、护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葛根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回流法从葛根(Radix Puerariae)渣中提取葛根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提取的葛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优化的乙醇回流法提取葛根多糖的工艺条件为回流时间2.0 h、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40(m∶V,g/mL)、回流温度95 ℃,葛根多糖提取率为1.209%.提取的葛根多糖对O2-·和H2O2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浓度为200 mg/L时,其对O2-·和H2O2的清除率分别为18.52%和13.68%.  相似文献   

13.
膳食纤维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麦麸、葛渣为培养基的膳食纤维原料,采用液体培养技术,研究含膳食纤维基质原料的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营养转化效率的影响。与常规过滤液体培养基的试验比较,结果显示:未过滤的麦麸、葛渣培养基,有利于促进菌丝球形成,提高生物产量,从而促进菌丝对硒营养的代谢转化。其中,3%未过滤的麦麸培养基生物量高达22.4 mg·mL-1,硒吸收转化率高达71.05%,5%未过滤的葛渣培养基生物量最高达27.5mg·mL-1,硒吸收转化率高达96.16%,生物量比对照提高1~2倍,硒吸收转化率提高37%~45%。  相似文献   

14.
多种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63-11865
[目的]比较分析多种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部分天然保健功能类食用淀粉进行观察,根据不同种类淀粉在扫描电镜下特征的差别,分别对每一种淀粉颗粒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进行归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发现,几种市面上宣称有保健功能类的食用淀粉如百合淀粉、葛根淀粉、桄榔淀粉、绿豆淀粉及马蹄淀粉,它们的形态分别为扁平三角形、粘连多面体型、梨形、肾形及卵圆形,与价格较低廉的日常食用淀粉如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豌豆淀粉、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形态及大小仍是有所区别,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能较直观地反映出差别.[结论]研究可为天然保健功能类食用淀粉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辅助提取葛根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研究了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4个因素对葛根(Puerariae lobata(Willd.) Ohwi)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8(27)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提取葛根黄酮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时间与固液比对葛根黄酮得率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其交互影响显著(P〈0.05)。优化的葛根黄酮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超声功率240W、超声时间40rain。  相似文献   

16.
红曲霉转化中药葛根固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艳秋  陈有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07-1708,1745
[目的]研究红曲霉转化中药葛根固体发酵的条件,以期提高其转化率。[方法]对菌株YM3207转化葛根干粉的固体发酵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通过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固体发酵培养方法以及正交试验考察了种子培养基、底物投入量、转化温度、转化时间因素的影响与红曲霉转化条件。[结果]红曲霉菌YM3207菌株在YPD液体培养基中28℃、200r/min下培养3d作为种子培养条件最为合适;采用固体发酵方式,以中药葛根为底物,10%接种量,28℃培养10d为红曲霉菌最佳转化条件;培养基组成为葛根粉:鲜豆渣:米粉为1:1:1,含水量为50%时,能够获得较高葛根素含量的转化产物。[结论]采用该条件发酵转化葛根能够提高葛根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利用微生物转化提高中药药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回顾泰山参栽培与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泰山参种质资源、泰山参人工驯化与栽培、泰山参的营养价值利用以及泰山参的药用价值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泰山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泰山参可以依托泰山优势的旅游资源,并结合国家政策性红利来发展泰山参产业,认为通过开发研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的产品以及泰山参种植、加工体验式产品等多方面来发展泰山参产业,得出泰山参未来发展可行的方式和途径,希望能对泰山参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芩及其提取药渣黄芩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冷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28-2928,2935
为了研究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药材提取前后黄芩含量变化,分别以6倍于药材的水提取黄芩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2次,每次1.5 h.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药材和提取药渣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然后比较.测试结果显示:提取后黄芩药渣中黄芩苷的含量是黄芩药材黄芩苷总含量的70.3%,多数黄芩苷遗留在黄芩药渣中.从而得出:水提法不能有效提取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需优化黄芩提取工艺,减少工业浪费.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采收时期所得乌头附子的产量、附子及相应附片的总生物碱和毒性成分乌头碱含量进行了测定,初步研究了附子的最佳采收时期。结果表明,在8月15日附子产量最高,为109.10 g/m2.n,附子和附片的总生物碱含量为10.680 mg/g和4.422 mg/g,附子和附片有毒生物碱乌头碱含量为0.041 mg/g和0.0021 mg/g,即8月15日前后为附子的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黄芪、板蓝根超微粉的抗病毒作用,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黄芪和板蓝根超微粉的粉体粒度及其破壁情况,通过鸡胚接种试验观察2种中草药超微粉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芪和板蓝根超微粉的粒度分布中心D_(50)分别为10.10μm和8.31μm;2种中草药超微粉的破壁情况良好,电镜下只能观察到不完整的细胞壁,为组织碎片。黄芪和板蓝根超微粉对新城疫病毒最小抑制剂量分别为1 562.5、781.2μg/m L,以板蓝根抗病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